活动回顾丨《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新书发布:名家齐聚,热话儿童美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卡通画书本 活动回顾丨《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新书发布:名家齐聚,热话儿童美育

活动回顾丨《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新书发布:名家齐聚,热话儿童美育

#活动回顾丨《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新书发布:名家齐聚,热话儿童美育|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活动现场

6月11日下午,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新新作《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在昆明璞玉书店举行了新书分享会,该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于坚、石鹏飞、寇元勋、潘燕、姜云、韦羲等众多名家亲临现场,围绕这本新书以及儿童美育的话题展开了对谈,活动由资深媒体人阮洁主持。

活动伊始,该书的策划编辑邹湘侨和读者们分享了这本书的出版经过。他介绍到,过往少儿教育领域的很多艺术类书籍,都偏重技巧、技法,而这本《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则将文学与艺术打通,不仅有理论层面的拓展,还提供了广阔的感性视域。“书中的七堂课,从七个角度将古典诗词和经典绘画作品融通起来,既富有学理性,又能够给孩子的思维以良好的启迪,引发了家长和孩子共同感知,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价值丰富的美育范本。”

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作者王新

在新书分享阶段,《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作者王新同在场的观众分享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诗画融通美育课。他认为,儿童美育是关于感性的教育,无关大道理,而是注重悦目悦耳,乐情乐趣。数年前该书的书稿初步成型时,王新便将之彩印装订,供自己三岁的女儿随意翻看,“我并不要求要孩子懂什么,最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氛围,为她埋下一颗美的种子,伴随成长慢慢兴发。”王新认为,这正契合“暗示教育”的旨趣。

书中的五个章节——“锐敏的感觉”“滋润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动的创造”以及“斑斓的底色”,恰恰对应了“全人教育”所包含五个方面,这五部分组合成的全新金字塔体系,有助于形成完整、和谐、健康的人格。王新列举了古今中外的杰出诗画作品,配合金字塔体系中的五大模块徐徐展开——聚焦齐白石、卡拉瓦乔画作中的细节之美;感悟丰子恺诗画里的有情世界;解析李迪《风雨牧归图》隐含的“叙事思维”;洞察李白和梵高的非凡想象力;发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音乐感……现场的读者们也开启了一趟诗画融通的趣味之旅。

随后的嘉宾对谈环节,分为上、下两部分。于坚、石鹏飞、寇元勋、潘燕、姜云、韦羲等众多嘉宾先后发言,畅谈此书的价值与意义。

于坚:读完此书,便会明白什么是真正好的审美

著名作家、诗人于坚教授

著名诗人于坚教授指出,当前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读物种类繁多,却鲜有认真思考过孩子们究竟需要什么,而王新对此有着深入、长久的推敲。

这本书初看书名,似乎只针对孩子,实则更应该给成年人阅读,进而为亲子之间的美育互动提供桥梁。他谈到,“教育只面向孩子”“大人教育小孩”均为刻板观念,某些领域,孩子根本不需要教育,孩童的本性是天真的、自然的、敞开的,相对而言,成人在感性层面才更需要被教育。

书中的诗画案例,凝结出王新多年来关于艺术教养的心得体会,隐含着他的初衷:人类历史上如此丰厚的经典艺术瑰宝,久经检验,早已铺开最好的美育通道,所以,王新的这本书是值得信任的。读完此书,便会明白什么是真正好的审美。与市面上众多“崇洋媚外”的美育读物不同,这本书真正将中西诗画艺术打通,具备深度文化关怀,且语言并不艰深晦涩,而是娓娓道来,极具感染力。如果家长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感性熏习,必将对孩子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石鹏飞:美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著名学者石鹏飞教授

石鹏飞教授认为,美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王新的书,从诗画融通的角度,在娃娃心底播下美的种子,使其从小就能懂得美、感知美。对此,石教授举亲身之例证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儿时在上海受父母影响,喜爱收听评弹和滑稽戏,从今天来看,属于一种幽默感的培养;不仅如此,自己也逐渐引发了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一步步走向专业道路。

他指出,美的内涵复杂而广阔,单从类型上看,就有柔美、凄美、壮美、喜剧美、悲剧美等。拿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讲,该习俗用以纪念屈原。屈原的精神内核,即是“我以我血荐轩辕”,含带浓厚的凄美与悲剧美意蕴,由此观之,诗人余光中那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便不难理解了。王新的著作对教育是有贡献性的,江山代有才人出,这才构成了往来成古今的历史画卷。

寇元勋:

对孩童早期感知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著名画家寇元勋教授

作为师长与好友,寇元勋教授十分欣赏王新身上有情有义、博才多学的特质。他认为,这本书,寄托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爱。

按照美术教育者的眼光,寇教授认为艺术本质上离不开真善美,其中,“真”最为关键。回顾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史,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论”,视其为绘画第一标准。南朝谢赫开创“六法”,进一步将“传神”具体化为传“神之气”和“神之韵”。至北宋郭若虚,提出“气韵非师”的命题,主张气韵是没有套路可以传授的,更多来自艺术家主体的敏锐感和才情,人格若高远,气韵亦非凡。所以,绘画的传神和气韵,关键在于学养和人格。

可贵的是,儿童在绘画时,原原本本地发挥真性情,面对自然、表达自然。其真挚与美好,正源于拥有一双纯粹、明亮的眼睛。很多人在绘画学习中,掌握了技法,却失去了本真。所以儿童绘画创作足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着眼于人的发展,对孩童早期感知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王新老师结合中西艺术的诗画融通之道,给予孩童真善美的熏染,意义非凡,对当今社会的美育实践,有很大作用。

潘燕:

这本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向外眺望的明窗

儿童教育出版专家潘燕

潘燕老师从事儿童教育出版工作近三十年,编辑过数千种图书,主要从儿童视野与图书出版角度展开抒发。她表示,此次活动大家相聚一堂,绝非简单地分享一本书,而是在探讨中建立和规划真正的美学标准。没有审美力,实质上是一种“绝症”,任何知识都无法挽救。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潘燕认为,这本书横跨中外,纵贯古今,通融诗画,信息量和内涵都极其丰富,颇为稀缺、难得。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审美启蒙,也是一册给家长的优质审美伴读资料。书中收录的四十多首诗词,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精心安排,将其自然而然地嵌入名画,使读者在极美极善的花园里自由穿梭。我们可以看到春花秋月、乌烟大漠、白衣少女等中西文化意象的奇妙结合,每一个人,每一处景都变得鲜活起来,灵性盎然。

儿童文学前辈冰心先生曾言:“哪一朵花没有芳香,哪一个人没有童年。”所有的成人,都从懵懂未知的孩童成长为坚强的担当。王新老师的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向外眺望的明窗,给孩子们一只驶向未来的小船。他像一位船长,引领着孩子们驶向那颗最美最亮的星球。

姜云:这本书值得中小学教师群体借鉴

昆明市教学名师姜云

姜云老师认为,此新书的发布,正契合当下重视美育的时代导向。今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提出“以美育人”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提倡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艺术之美。王新老师的著作,不仅对家长和孩子富有意义,同样非常值得中小学教师群体借鉴。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与孩子们共同涵育美的心灵,变得又美又好。

韦羲:孩童天然的感性直觉,一定会被某些局部吸引、打动

作家韦羲

作家韦羲谈到,理解经典是有难度的。尽管书中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暂时不一定全部能看懂,但凭借孩童天然的感性直觉,一定会被某些局部吸引、打动。也许日后的某一天,在特定的情境中,孩子们便回想起书中的某一幅画面、某一句诗词。同时身为大学教师、学者、写作者和父亲,多重身份铸就起王新内在学养的丰富性,也造就了他那颗温柔有爱的心。

这本书尤其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书中的很多作品,家长们可能存有印象,却未必真正细致地了解其中的妙处。这本书让人很“意外”,把艺术鉴赏中一些看起来不太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某种程度上讲,“意外”恰是一种策略,当一位学者父亲开始考虑“小孩能不能懂”“用什么方式讲解”的时候,便可以自然无缝地结合自己的专业素养、研究积淀以及教育理念,也便成就了这本书。

王新教授为读者签名

王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嘉宾合影

文/田书博

书名:《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

作者:王新 著

出版时间:2022年4月

定价:54元

更多阅读

超适合中国人的艺术入门书来了,看完后大人小孩都能变成半个艺术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