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多地遭遇沙尘天气,浮尘和扬沙有什么区别?沙尘暴成因及防御策略,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卡塔尔时间与北京时间的差异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什么 三北多地遭遇沙尘天气,浮尘和扬沙有什么区别?沙尘暴成因及防御策略,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北多地遭遇沙尘天气,浮尘和扬沙有什么区别?沙尘暴成因及防御策略,沙尘暴有百害而无一利?

2023-03-13 07: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北多地遭遇沙尘天气

近日,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今天(4月21日),华北等地风力加大,阵风可达8~10级,并且也将受到沙尘天气影响。

浮尘

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平均风速小于等于3米/秒时,尘沙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

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

强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

大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特强沙尘暴

狂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现象,俗称“黑风”。

正确姿势防御沙尘暴

大风、沙尘天气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对生态环境、部分设施农业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时建筑、设施农业等应进行加固,减少或停止户外空中作业,避免大风天气的危害;与此同时,防范沙尘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交通运输等的不利影响。

沙尘暴主要由3种因素构成:第一,产生大风的条件因素;第二,产生对流层低层强烈垂直不稳定的因素;第三,当地地理环境存在着丰富的沙尘源。我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地区: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3片,即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吐鲁番—哈密盆地经河西走廊、宁夏平原至陕北一线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安全。

我国沙尘暴日益严重,主要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土地大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沙尘暴中的悬浮颗粒主要来自农田。把防治沙尘暴的工作重点放在农田和退化草原上是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沙尘暴是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为大风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导致严重风蚀的结果。我国传统耕作方法有很大的弊病,对土壤多次耕翻、耙耱,造成一个疏松的耕层,土壤得不到保护,这是水土流失和严重风蚀的根源。应在改革耕作制度上入手,对传统耕作方法给予彻底否定。大力推广免耕法,担当起治理沙尘暴的历史重任。

目前,我国在沙尘暴治理上有误区,认为防御沙尘暴就是治理沙漠。认为沙尘暴就是沙漠里的沙粒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没有认识到沙尘暴的主要危害成分是直径小于100微米微细颗粒,而这些微细颗粒主要来自农田和退化草原;二是认为治沙就是造林。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环京津防沙、治沙项目,都只重视植树造林。

两个认识误区,导致防御沙尘暴工作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林带只是防御沙尘暴的一个措施,即设立风障。防御沙尘暴最主要的措施是地面覆盖。沙尘暴重点发生区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是森林地带,造林效果一般不好:树木成活率低,生长不良,保留下来的也多是“小老头树”。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只有当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才称为沙尘暴。其中能见度小于200米的被称为强沙尘暴。

沙尘暴伴随强风登陆南非布隆方丹及金伯利地区。

沙尘暴的危害有多大?

中国北方的多个城市,可以说每年都会受到沙尘天气影响,有时还会发生特大沙尘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发生的沙尘暴天气,加起来就超过了50次。以1995年为例,山东就因为暴风袭击造成上百人失踪、数十人失踪和超过10亿的经济损失。

也就是说,沙尘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并不是能见度太低让人眼睛都睁不开、空气质量太差容易把沙尘吸入体内,或你今天能不能出门上班那么简单,严重的时候还能导致建筑物倒塌,甚至有人会因此丧命。

而且,当沙尘天气强度太大的时候,高速公路需要临时关闭,包括飞机可能都无法正常起飞和降落,正因为沙尘暴的危害极大,所以成为华北北部地区和西北地区无法阻止其发生强灾害性天气。

受沙尘暴影响的人口上亿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我国境内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和蒸发量极度不平衡,这里的沙丘经常会因为吹风移动。

虽然地处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正是我国境内沙尘的高发区,但一般不会波及到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

另外,包括起源与哈萨克斯坦的沙尘,也不可能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然后对华北和西北造成影响。

不过,中国北方常年遭沙尘影响的根源,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国专家的确在早年就通过统计数据得出两大源头:一是境外源头,二是境内源头。

以1999年到2002年间的几十次沙尘天气为例,其中超过30次的起源地都是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这意味着:

六成左右的沙尘天气源头都来自境外,占到了所有沙尘起源的三分之二左右,且集中在内蒙古过南部地区,然后在经过我国北方的时候,因为再次得到沙尘物质补充变得更强。

另外,我国沙尘来临时路径可分为三种,有西北路径、偏北路径和偏西路径,路径不同起源地也就不一样,但总得来说主要的几个起源地就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蒙古高原中西部、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广大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以及前面提到的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

2022年最大范围沙尘

北方的朋友,应该都看到沙尘暴蓝色预警信息了,沙尘来袭涉及到新疆南疆盆地敦豪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南部、陕西中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宁夏、天津、北京多地,而且风力强劲,沙尘影响较大,会自西向东对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造成影响,这也是我国北方在进入春季以后遇到的最大范围风沙过程,北京高空区域已经开始泛黄。

目前,有关专家已经对这次沙尘形成的原因给出解释,总来说主要有两大诱因,一个和降雨有关,一个和气旋有关。

从4月开始,我国西北、内蒙古中西部这些地方的降水量都是偏少的情况,再加上春天的时候各种植被还没有完全恢复,当地气温偏高让地表变得更加疏松,这就给起沙提供了条件。另外,蒙古气旋强盛,热力和动力条件都满足了,这就为沙源区起沙和往下游传递变得轻而易举。

当沙尘来临时,漫天黄沙、遮天蔽日。这时,你有什么感觉?嗓子不舒服、呼吸不通畅,于是,你戴上口罩、打开空气净化器,心里一定还会默默生气,这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沙尘啥时候才能撤去?但是你知道吗,沙尘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坏,它,也有优点呢!

那么,沙尘暴有什么有利的地方呢?

抑制全球变暖

1991年6月,菲律宾皮奈图博火山喷发,巨量的尘埃粒子进入平流层大气,使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劲的全球变暖势头得以暂时中止。为什么火山爆发能降低全球气温呢?

这是因为升到高空的火山灰尘埃云把大量的阳光反射回到宇宙空间,使地面上接收到的阳光热量减少而降温。火山尘埃云的这种反射阳光降低地面气温的作用,好比给地球撑了一把薄薄的“阳伞”,因此也被称为“阳伞效应”。

1991年菲律宾皮奈图博火山爆发。

净化空气,缓解酸雨

沙尘形成的气溶胶里面含钙量较高,在降落过程中可以吸收工业烟尘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净化空气。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沙尘中丰富的碱性阳离子能有效地中和酸雨,减少酸雨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比如在日本,当浮尘天气遇到降雪时,有可能造成“赤雪”(实际上是褐色)和黄雪。这种黄色的沙尘缓解了日本的酸雨。据研究报告,日本大都下pH值小于5.6的酸雨,有时pH值甚至降低到4.5以下,可是每当这种浮尘天气出现时,降雨的酸性立刻消失。

看来,那些在大家看来“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沙尘通过丰富的碱性阳离子有效地中和酸雨,保护着环境。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遭遇风暴,俄罗斯降下黄雪。

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

沙尘粒子越小,在天上飞行的距离越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甚至可以飞到海洋深处,在海里,它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沙尘粒子富含海洋生物必需的、也是海水中常常缺乏的铁和磷,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如果海洋生物和海水都缺少铁和磷,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发生改变。研究发现,海洋中植物和浮游生物它们铁的含量要比海水高8倍,因此铁的缺乏常常是限制海中生物繁殖的主要原因!

有利于成云致雨

这是沙尘的又一功绩!据观测,沙尘颗粒并非圆形,而是表面凹凸不平,十分有利于水汽在其凝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沙尘暴也有一点好感了?

造林治沙能减少沙尘天气吗?

我国近几十年在森林保护和治沙固土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为例,自全面禁伐以后伐木工人就变成了护林人,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在休养生息以后,仅仅是年增长量就能达到1200万立方米以上。

像新疆的阿克苏地区,这里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到10.12万和6.17万平方公里,而如今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已经从2012年的6.8%提升到8.9%,绿洲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22%。截至目前,新疆退耕还林57万亩、森林抚育155万亩、造林255万亩,修复治理草原634万亩,治理沙化土地659.9万亩。

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2021年三北工程就造林1343.8万亩,其中辽宁、山西、甘薯、宁夏和黑龙江这5个省都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多年生态保护工作让我们认识到,区域内的林草植被恢复,才能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而对于减小沙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来说,也同样意义重大。

前面已经说到了,我国沙尘过程的起源地,大部分都来自于境外,这意味着它的发生是难以阻断的,但我们植树造林和治沙,却是可以对减小沙尘影响起到作用的,因为即便是境外起源的沙尘,也需要进入我国后通过沙尘物质补充才能变得更强,如果我们这边的沙变得以前少了,那么即便形成沙尘暴,那它的强度也会逐渐减轻。

这么说吧,不管是环境变好,还是变坏,都会是一个循环,只不过这个循环是往好的方向走,还是走向更坏。如果我们不造林,不种草,不治沙,任由土地荒漠化发展,沙漠的面积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大,人类不仅面临能用来种地的土地面积减少,甚至还不得不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大自然的威力有多大,相信不用我多说。

所以,我们不管是植树造林,还是治沙固土,初衷都是为了让地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如果大家近几年到过黄土高原,一定会惊叹时间带给当地的巨大变化,而这样的变化背后就是当地居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努力,所以,黄河不再有那么多泥沙变得清澈了,地上悬河每年增加的泥沙量也开始减少,有效降低了发生洪灾和泥流的风险。综合自悟空科学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