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东大殿,“拄拐”十余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禅寺大殿被盗 “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东大殿,“拄拐”十余年

“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东大殿,“拄拐”十余年

2024-07-17 16: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新华社发布,中国现存最大唐代木构建筑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拄拐”已十余年。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佛光寺建筑正面。佛光寺东大殿东北角的沉陷处仅以架子支撑。图为5月1日,游客在观看建筑受损处。

        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37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发现了佛光寺,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木结构建筑”的断言,称它为“中国第一国宝”。

        然而,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东大殿东北角就出现沉陷问题,近十余年情况更为严重,木构件出现劈裂、变形、扭曲的情况,仅靠简易的木架子支撑着。

        佛光寺外围,数座唐代、金代、明清高僧墓塔,也因年久失修、被盗,外观千疮百孔。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董养忠告诉新华社记者,山西的技术力量修缮佛光寺不成问题,但由于佛光寺东大殿的珍贵性,各个部门都很谨慎,希望以最小的干预把建筑病害处理掉。

        曾主持过永乐宫迁建、五台山南禅寺大殿落架大修、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大修等工程的80多岁的古建筑专家柴泽俊认为,东大殿东北角沉陷问题由来已久必须得解决,不能一直靠支架支撑着。他解释说,东北角有漏雨、劈裂现象,构件残损程度会加重,损坏的木构件也会日益增多,年久不修,本来能再利用的构件,将来也就不能用了。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外一座金代杲公和尚塔,由于地基下沉,已严重倾斜。

        【延伸阅读】

        梁思成、林徽因当年看到的佛光寺大殿什么样?

林徽因在测量佛光寺石幢的高度。林徽因与佛殿捐献者宁公遇塑像的合影。

        唐代木构之得保存至今,而年代确实可考者,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一处而已。寺于唐代为五台大刹之一,见于敦煌壁画五台山图,榜曰“大佛光之寺”。其位置在南台之外为后世朝山者所罕至,烟火冷落,寺极贫寒,因而得幸免重建之厄。

        寺史无可考,在今大殿之左侧有塔一座,以形制论为北魏遗物,借以推想,寺之创建当在魏朝。此外仅知唐宪宗元和中(公元806-820之间),寺僧法兴曾建“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尊像七十二位,圣贤八大龙王,罄从严饰”。今寺中并无此阁,而在山坡之上者乃单层大殿七间。

        殿建于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为国内现存最古之木构物。盖弥勒大阁功毕仅三十余年,即遭会昌灭法之厄,今存大殿乃宣宗复兴佛法后所建。揆之寺中地势,今殿所在或即阁之原址。殿之建立人为“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为阉官“故右军中尉王”(守澄)建造,其名均见于殿内梁下及殿前大中十一年经幢。

        殿平面广七间,深四间。其柱之分配为内外两周。外檐柱上施双杪双下昂斗拱。第二杪后尾即为内外柱间之明乳栿,为月梁形,其双层昂尾压于草乳栿之下。内柱之上施四杪斗拱,以承内槽之四椽明栿,栿亦为月梁。补间铺作,每间一朵,至为简单。各明栿之上施方格平暗。平暗之上另施草栿以承屋顶。平梁之上,以叉手相抵作人字形,以屋脊,而不用后世通用之侏儒柱。此法见于敦煌壁画中。而实物则仅此一例而已。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

        (以上文字出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第五章第二节隋·唐实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