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状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京市各区分布图地图南京市浦口区房价 自然状况

自然状况

2023-09-20 06: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质地貌。南京的地质在全国大地构造单元上属扬子古陆的北部边缘,基底主要是轻变质的片岩和变质的火山岩,同位素年龄约在8.64亿—10.31亿年。基底上的沉积盖层约8000—9000米,为震旦系至第四系沉积物。地貌属宁镇扬山地,低山、丘陵、岗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0.8%,平原、洼地及河流湖泊约占39.2%。低山、丘陵之间或两侧多是地势低平的河谷平原和滨湖平原,沿长江有沿江洲地和江心洲地,其海拔均不到10米。长江以北是老山山脉、滁河河谷平原、大片岗地和零星丘陵。长江以南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北部,从沿江到主城区周围,钟山、牛首山、云台山等依次排列,海拔大致在200—400多米;钟山主峰北高峰,海拔448.9米,是宁镇山脉最高峰,其延伸入城内的钟山余脉,自东向西隆起由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和清凉山组合成南北分水岭,北侧为金川河流域,南侧属秦淮河流域。中部,从主城区以南到溧水永阳之间,是一构造完整的山间盆地,宁镇山脉、横山和东庐山、牛首山和云台山、茅山环峙四周,海拔在250—400米;秦淮河由南向北贯穿盆地,两侧形成海拔5—10米低平的河谷平原;在山地和平原之间,分布着海拔20—60米的黄土岗地。南部,溧水区南部和高淳区全境,地势东高西低,海拔仅为5—10米的石臼湖和固城湖滨湖平原位于西部,东部为海拔20—40米的黄土岗地;该区域中部,茅山向南延伸的余脉形成海拔约100米的分水岭,东侧为太湖流域,西侧属水阳江、青弋江流域。

气候。南京具有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春秋短、冬夏长,年温差较大。自190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气温经历先上升再下降又上升的变化。冬季常年以东北风为主,1月平均气温2.7℃,极端日最低气温-14.0℃,出现在1955年1月6日;夏季以东南风为主,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日最高气温43.0℃,出现在1934年7月13日。大于0.1毫米的降水日数113.7天,极端最多年降水日数160天,出现在1957年;年均降水量1090.4毫米,极端最多年降水量1825.8毫米,出现在1991年。

2022年,南京市年平均气温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气候年景总体评价为中等偏差。年平均气温16.9(六合站、溧水站)—18.0(高淳站)℃,各站比常年显著偏高0.5(溧水站)—1.2(南京站)℃,其中南京站(江宁)、高淳站平2021年历史最高值,六合站、浦口站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值。各季气温均偏高,春季、夏季气温显著偏高,多站刷新历史极值,但12月气温明显偏低。全市年高温日数39(浦口站)—55(高淳站)天,各站异常偏多23.9—31.5天,其中溧水站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其他站均刷新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值记录。全市年降水量819.8(南京站)—971.8(高淳站)毫米,较常年偏少1.4(六合站)—2.8(南京站)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春季降水偏多,冬季偏少,夏季和12月显著偏少。年日照总时数2133.8(高淳站)—2376.4(溧水站)小时,较常年偏多1.1(南京站)—2.6(浦口站)成。全年雾日数6(南京站)—41(六合站)天,主要出现在1月、秋季以及12月。

重要天气气候事件。2022年,南京市重要的天气气候事件包括寒潮、强对流、高温、梅雨、台风、雾和气象干旱。(1)寒潮。有12次较明显的冷空气过程,其中2次达到寒潮:11月28—30日,全市出现明显降水、强降温和大风天气,日最低气温48小时下降14—16℃,12月1—2日最低气温-1—4℃,偏北风6到7级,阵风8级;12月10—11日,日最低气温48小时下降7—8℃,12月12—13日最低气温0.4—-2.8℃,偏北风4到6级。(2)强对流。出现10次以雷暴大风为主要特征的强对流天气。其中,5月1次,出现在30日,伴有7—8级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雨量分布不均,高淳局部暴雨;6月2次,出现在28日、29日,伴有7—9级大风和短时强降水;7月5次,出现在10日、17日、20日、26日、28—29日,伴有8—10级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8月2次,出现在16日、26—27日,伴有7—8级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3)高温。南京极端最高气温:南京站(江宁站)40.4℃,浦口站40.2℃,六合站39.8℃,溧水站40.1℃,高淳站40.1℃;年高温日数:南京站(江宁)41天,浦口站39天,六合站41天,溧水站42天,高淳站55天;与常年平均值相比,异常偏多23.9—31.5天,六合站、浦口站、南京站(江宁)和高淳站均为1961年以来高温日数最多值,溧水站为历史同期第二多值。6月高温日数2—8天,7月高温日数11—24天,8月高温日数18—22天,9月0—1天,10月2天。高温主要集中在7月、8月,其中浦口站、溧水站为1961年以来8月高温日数最多值,六合站平8月高温日数最多纪录,南京站(江宁)、高淳站为8月高温日数第二多值。(4)梅雨。梅雨期为6月23日—7月11日,入梅偏晚,出梅略早,梅雨期19天,较常年平均偏短。梅雨量35.4(高淳站)—223.4(浦口站)毫米,与常年梅雨量258.8(六合站)—293.0(浦口站)相比,偏少2.4(浦口站)—8.8(高淳站)成。梅雨期降水主要特征为:不典型,梅雨量分布不均、总体偏少,前期异常集中、后期间歇时间长,局地性强、高温天气多。(5)台风。有3个台风先后影响南京,分别为7月的“暹芭”“桑达”和9月的“梅花”。受第3号台风“暹芭”减弱后的低压外围云系影响,7月4—6日全市出现分散性雷阵雨,部分地区雨量中雨到大雨,有14站日极大风达7级以上。受第5号台风“桑达”外围云系影响,7月30日全市出现分散性雷阵雨,局部大雨到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较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城区、江宁、溧水和高淳地区。受第12号台风“梅花”影响,9月13—15日全市出现明显风雨天气,大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达中雨到大雨,高淳和溧水南部达大雨到暴雨,有7站日极大风达7级。受大风影响,长江水上交通短暂停航。(6)雾。全年雾日数6(南京站)—41(六合站)天,主要出现在1月、秋季以及12月:1月出现5次雾天气,其中19日早晨溧水站、六合站出现强浓雾;秋季出现7次雾天气,其中11月10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浓雾或强浓雾;12月出现2次雾天气,其中6日早晨高淳出现浓雾。(7)气象干旱。6月中旬以来,南京多晴热高温天气,降水明显偏少且分布不均匀,持续晴热高温和少雨导致气象干旱显现。8月中旬旱情持续发展,常年8月平均蒸发量118.7毫米,2022年8月累计蒸发量(大型蒸发)178.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0.7%,特别是8月11—15日连续5天日蒸发量超过7.8毫米(常年平均日蒸发量3.8毫米)。持续少雨叠加高温曝晒,8月24日前,全市各地的土壤表层相对湿度均低于50%,气象干旱等级均为重旱水平、南部部分地区达到特旱水平。受8月26—27日的降水影响,溧水和高淳等地的局部旱情略有缓解,但总体雨量仍然偏少,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等级仍然维持为中旱到重旱水平。9月全市降水仍然偏少,除高淳站以外,其他各站均显著偏少6成以上,9月中旬受台风“梅花”外围云系影响,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中雨,南部地区大雨到暴雨,旱情有所缓解,但是下旬无有效降水,南京中北部地区的气象干旱继续发展。持续高温和气象干旱对水稻生产造成较大危害,特别是中熟籼稻产量受影响,对早播中晚熟粳稻的抽穗扬花也有不利影响,不过灌浆结实期和成熟收获期以晴好天气为主,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品质和秋收秋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土壤。南京土壤类型主要有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两种。地带性土壤在南京北部、中部地区为黄棕壤,在南部与安徽接壤处为红壤。经人为耕作形成的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并有部分黄刚土和菜园土。土壤分布随地形起伏、水文条件呈现出一定规律,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地区三大类。据1980年至1987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南京境内土壤分为7个土类、13个亚类、30个土属和66个土种,总面积41.63万公顷。

动植物资源。2021年10月以来,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846种植物、324种陆生脊椎动物、636种昆虫、579种水生生物、145种大型真菌,合计2530种物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72种,如拉布甲、青头潜鸭、南方红豆杉、秤锤树等。

水资源。南京地处长江下游,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市境,长约93千米,东距入海口300多千米。秦淮河自南向北奔流而来,是南京的母亲河;玄武湖、莫愁湖是镶嵌在主城区的两颗明珠。全市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11.4%。河湖水系主要属于长江水系,仅在六合区北部流入高邮湖、宝应湖的河流属淮河水系。长江水系包括江南的秦淮河水系,江北的滁河水系,由沿江两岸独流入江的小河流形成的沿江水系,由石臼湖和固城湖组成的两湖水系,以及高淳东部的西太湖水系。地下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江宁的汤山、江浦的汤泉、浦口的珍珠泉等尤为闻名。

矿产资源。南京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锶、硫铁、白云石、石灰石、石膏、黏土等5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35种,其中17种矿产保有储量占全省60%以上,有4种矿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锶矿、凹凸棒石粘土、玄武矿、石膏矿。南京的矿产主要集中在4个成矿区带,即江浦—六合铁、铜成矿带,宁镇铁、铜、硫多金属成矿带,宁芜铁、铜、硫成矿区,溧水铁、铜成矿区。地热资源比较丰富,有汤山地热田和汤泉地热田。

来源:市地方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