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南京市 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做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京市企业稳岗补贴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南京市 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做法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南京市 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经验做法

2024-06-30 2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是挖潜岗位拓空间,惠企稳岗促吸纳。出台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及稳保就业政策措施等,一系列“组合拳”为增强市场主体预期、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稳定和扩大就业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多方联动筹岗拓岗。围绕南京市主导产业、创新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带动就业发展等,多方联动全力组织就业岗位,筹集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逾24万个次;组织国资、民政、科技和团市委等大力开发超4000个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国企岗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科研助理岗位、共青团工作助理岗位、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涉农岗位等,致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二是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减负10.65亿元。为747家稳岗效果好、用工规范的民营企业发放“苏岗贷”32.7亿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4387.65万元、产假期间社保补贴72.92万元,帮助企业降本减负,稳定生产经营和就业岗位。三是运用奖补促进吸纳。持续加大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相关就业补贴政策兑现,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小微企业社保补贴4216.3万元,惠及企业3698家次,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岗补助4387.65万元、惠及企业8771家。

二是高校需求尽掌握,供需对接更精准。打造高校毕业生就创业的“宁聚”工作品牌,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在宁就创业。一是政校企联动促就业。在江宁、江北、栖霞、城中(溧水、高淳)4个高校集中片区召开“在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座谈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51所在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市区人社部门、有关高校负责人及智联招聘、江苏领航、北京外企等知名人力资源机构有关负责人,围绕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等内容与在宁高校进行座谈交流,进一步深化校地深度对接合作,共商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精准服务举措。5月18日,我市开展“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首场——“走进南大·携手奋进”活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立明,出席校地合作座谈会并讲话,市长陈之常出席。活动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化推进战略部署,共商新征程上校地合作新目标新举措,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双方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一批校地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二是广泛开展对接问需。会同各在宁高校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调查,以微信小程序广泛推送、摸排采集求职意向,为校企对接和人岗匹配提供支撑,提升就业服务针对性、精准性,向逾万名大学生累计推送匹配岗位15万个次。三是实施感知体验行动。市区联动组织有意愿的高校学生,通过看企业、看创业、看科研、看城市发展,全方位感知南京,使毕业生对南京发展成就和前景有更直观深切的体验。截至目前共组织了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1所高校、约780名学生,持续开展了24场感知体验行动。结合毕业生所学专业安排相应线路,分别走进南京各区各行业,如南京康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乡村振兴“样板间”高岗村、江北新区核心区中央商务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等地,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在宁实习和就创业引导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遇。四是高频组织各类招聘。全面推进高校校园招聘推介会,在市内外高校聚集地区组织“春季校园招聘”“魅力南京赴外招聘”等系列招聘活动,助力人岗精准对接。举办南京市行业人才网络招聘会,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专场招聘会、“元宇宙”行业人才专场招聘会等活动,1-5月我市共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内的线上线下招聘会1085场。

三是就业见习提技能,培训赋能促就业。进一步发挥培训赋能作用,深化开展青年专项技能提升、就业见习质量提升行动,多措并举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岗能力。一是岗位募集更多元。积极推进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筹集计划,重点开发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市区联合,宣传指导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提供优质见习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多元见习需求,更好发挥所学所长。截至目前,累计开发见习单位(基地)2784家,筹集见习岗位1.3万个,组织见习3262人。二是政策宣传更走心。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融合活动40余场次,确保见习政策宣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在各类人才招聘现场、校园招聘活动中设置就业见习宣传专区,面向大学生发放见习宣传口袋书超过10000册。结合高校毕业生“感知体验行动”,高频次组织高校毕业生进入见习单位(基地)参观,沉浸式了解企业文化。三是技能培训有实效。加大对企事业单位等“一对一”见习政策对接服务,打造示范标杆,培育省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13家,提升见习保障能力。重点围绕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开展无人机操控、短视频运营、视觉特效、3D打印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等数字技能类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累计1100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是就业指导不断线,创新创业氛围浓。进一步优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供给,提供24小时不断线“一码通览”和“一键下单”式招聘体验与服务。落实“0租金”场地或场租补贴、开业补贴、创业成功奖励和带动就业奖励等全链条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一是优化就业指导服务。联合南京电视台大学生频道持续开展“宁聚服务行—乐业金陵” 就业助推行动,围绕大学生关心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话题,连续推出4期就业指导TED演讲公益课,助力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举办“南京市2023年实习就业实训营”首期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面向高校开展档案转递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通过微信平台及时推送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政策,高校招聘会现场设置档案政策咨询台,派专人提供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流程等政策咨询答疑服务。持续推送《致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介绍求职招聘渠道、创业扶持政策、困难帮扶举措、求职防骗提醒等。二是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开展“创聚金陵”服务活动,举办入户式投融资对接、“宁聚”服务进园区、创业政策解读、创业云课堂等,邀请成功创业企业家及SIYB创业培训师在南京工程学院等7所高校举办创业培训大讲坛活动,辐射1万余名在宁高校大学生,开展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1.4万余人次,进一步优化创业服务,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举办第十一届“赢在南京”青创大赛,本届大赛共征集创业项目3805个(其中硕博比例达8.9%,为历届最高)。今年以来市、区共举办创业服务活动40余场,遴选优秀大创项目50个、资助720万元(含股权投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3笔、金额1.1亿元。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