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南京人才新政发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南京7月25日新增轨迹查询 “25+7”!南京人才新政发布

“25+7”!南京人才新政发布

2024-05-09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宁才更好-

到2025年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可达450万人

高层次人才占比超10%

累计新增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5000人

培养引进博士、博士后1.5万人

在若干优势产业领域率先建成人才高峰

……

近日,我市推出

《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

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

(2023—2025年)》(“人才强市25条”)

及“重点产业人才7策”

两项人才新政

今天上午,在南京市新闻发布厅召开南京市新闻发布会,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进行发布,解读《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 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主要内容、特色亮点并答记者问。

☑“人才强市25条”提出了人才支持计划提优、人才创新载体提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人才合作开发提质、人才服务生态提升等“五大行动”。

☑“重点产业人才7策”从引才用才、配套机制、生活服务等方面,为产业人才集聚提供支撑。主要考虑四个方面↓

滑动查看全部

- 突出整体布局 -

紧扣国家、省里交给南京的战略任务,坚持全域视野和大人才观,面向在宁高校院所、重大创新平台、国防科工单位、科技领军企业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推进校地人才发展通盘考虑,构建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人才工作格局。锚定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 聚力集成支持 -

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要求,综合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创新机遇等优势,坚持生态优先、计划牵引、平台支撑、服务托底,整合优化我市人才、产业、科技、金融等政策措施,畅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聚力构筑大平台、引育大专家、攻关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 坚持深化改革 -

把改革作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一招”,遵循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将资金更多投向人才发展、团队建设,完善人才薪酬激励等制度。坚持“谁用人、谁评价”,赋予用人主体人才自主认定权和举荐权。强化对青年人才的长周期稳定支持,在科技、人才计划中加大青年人才担纲领衔比重,在重大攻关实践中培养锻炼队伍。

- 营造良好生态 -

把解决人才关切的“关键小事”当做“头等大事”,努力办成“暖心实事”,特别是在人才安居、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方面,逐个专项制度化解决。立足人才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健全创新尽职免责机制、容错机制,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将推动政策落细、推动宣讲落地、推动督查落实。

我市人才新政具体从四个维度

突出科技赋能人才集聚

人才支撑创新发展

滑动查看全部

以重大科创平台集聚人才

01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制定“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开展重大科技任务攻关行动方案”,将紫金山实验室列入省市人才计划直报单位,赋予自主评议权;支持紫金山实验室与在宁高校共建硕士点、博士点,联合培养人才。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市级人才计划和科研项目单列指标;对重点培育的实验室给予项目化支持,探索实行人才长周期评价。推动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按照国家和省拨付资金情况给予1:1配套支持。

02

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重点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产业链骨干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应用场景搭建,单个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资助。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省产研院在宁自建或共建高水平专业研究所,给予新设专业所500万元资助。市级人才计划项目为省产研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专门渠道,加大省产研院成果在宁转化,按规定落实成果转化分配激励和税收激励政策。

03

组建创新联合体

重点培养和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望突破产业链“卡脖子”难题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根据绩效评价给予奖励。支持省产研院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构建前沿技术产业化全链条支持机制。

04

吸引高校院所在宁办学和设立研发中心

支持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在宁设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中心、高等研究院,根据办学层次、培养规模等情况,给予运行经费补助。

以科创载体和企业承载人才

01

规划建设人才集聚平台核心区

建设环紫金山科技创新带,打造前沿科学发现新高地;建设江北新区产业创新带,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示范区;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园区的发展水平。

02

提升创新创业载体能级

优化调整各类园区、载体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集聚等考核权重。对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城市硅巷等,根据绩效给予一定奖励。

03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持续稳定高企培育奖励政策,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给予20万元奖励,有效期满通过重新认定的再给予10万元奖励。

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励人才

01

制定南京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按人才创新活动类型实行分类评价。支持重大创新平台结合科研攻关需要,设立双聘、兼职等岗位,建立高层次人才特殊调配“直通车”。

02

推动人才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上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机制,承担市重大科技专项的,单个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助;牵头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的,按照研发投入的15%、最高1000万元给予资助。

以优质创新生态赋能人才

01

强化金融助推人才发展

将不定期发布科技金融产品、人才企业融资供需清单,举办银企投融资对接会、科技项目路演等活动。

02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对促成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按照年度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最高2%给予奖励,每个机构单一年度累计最高50万元。对技术吸纳方成功在我市转化成果的,按照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最高5%给予奖励,每家企业单一年度累计最高奖励100万元。

03

支持开放合作交流

支持南京都市圈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建立都市圈科研计划项目经费跨城拨付、创新券通兑通用等制度。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根据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等情况,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累计不超过500万元。

围绕人才强市

我市坚持“人才+产业”双轮驱动

实施产才融合发展提速行动

滑动查看全部

一个工作方案

制定并实施《南京市推动高水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以及人才服务方面,量身定制13项工作举措,推动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加速集聚。《工作方案》已于今年7月由市委人才办、市工信局联合发文实施。

系列支持政策

配套实施产才融合发展支持政策,强化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在人才培养、人才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梯度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要政策包括:

支持产业人才培养

对龙头企业与在宁高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的,给予企业最高200万元资助;对新入选国家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目录所在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支持人才技术创新

推动人才及企业在解决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难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对牵头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等。

支持企业梯度培育

对首次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奖励。

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国家和省拨付资金情况给予1∶1配套;对新认定的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所在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绩效考评优良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同时,为确保产才融合发展政策实效,南京市产业政策将向人才团队企业倾斜,在资金项目申报、平台资质认定、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重点产业人才专项

针对高精尖缺产业人才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瞄准细分赛道,实施“政策7条”。内容包括加大高端和急需人才奖励、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储备、赋予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权、强化“关键小事”服务力度等。

南京有这些青年人才支持举措

滑动查看全部

加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引聚

01

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宁就创业方面

进一步优化“宁聚”政策体系,面向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照学士、硕士、博士分别每月600、800、2000元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有效降低在宁职住成本,此次新政针对部分高层次优秀人才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取消参保时限要求,3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毕业生在宁参保缴费即可落户;还有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纳就业,按规定给予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面向有志创业的青年大学生,实施场租补贴、开业补贴、创业成功奖励、带动就业奖励、创业失败社保补贴以及优秀项目遴选资助、创业担保贷款、投融资服务等全链条政策扶持。

不断做优服务、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对接、精准匹配,跟踪问需掌握毕业生就业需求,多方挖潜筹集优质岗位,“一校一主题”定制化开展校园招聘,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感知体验活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激发留宁热情,连续十余年开展“魅力南京”校园招聘推介会,赴全国知名高校引进我市产业急需的优秀青年人才。

02

在引进留学回国人才方面

连续举办十五届南京留交会,促进海内外创新资源集聚。围绕我市“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加强留学人员科技创新择优资助,给予科研攻关、项目研发、安居保障等方面支持,开展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和高成长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评选,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引才支持力度,调动多方力量拓展引才渠道,充分发挥“南京人才驿站”引才前哨作用,精心组织各类对接活动招引人才。

创新评价拓展人才选育渠道

01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开展国(境)外职业资格比照认定工作,发布比照认定目录,持有目录内职业资格的人才,符合相应条件,可在宁直接申报高一级职称,并可享受相应层级的人才安居政策服务。

02

优化实施人才举荐制

巩固拓展非共识性人才评价选拔和成长的绿色通道,增加举荐频次,扩大举荐范围,赋予科技领军企业单独举荐权。

03

推进技能人才等级认定

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改革,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评价。

建强平台支持青年人才双创

01

加大博站建设支持

对新设立的企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建站资助,对企业博站招收博士后给予引才资助,对现有博士后在站资助政策进行提档升级、提高标准。

02

创业载体提质增效

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大创园、留创园等载体平台成果孵化和集成服务能力,优化评估考核办法,视绩效相应给予资助。

03

遴选建设企业专家工作室

支持企业引进领军人才和高端团队,市、区相应认定并给予资助,充分发挥工作室人才集聚和一线科研转化作用。

04

持续做优双创品牌赛事

连续十余年举办“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持续开展好“创聚金陵”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参照国家和省大赛相应设立举办南京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赛聚才、以赛赋能、以赛促创。

优化服务支持人才安居乐业

01

大力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加强高水平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对新获批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统筹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02

编制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立足南京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编制形成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有效发挥引才导向作用。加强人才安居保障。

03

持续优化完善人才安居政策服务

对获得省级以上技能荣誉的高技能人才和获得世界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的选手,纳入市级人才相应层次认定范围,享受安居政策。

在发布会召开之前

小布也收到了网友

关心关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请问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南京有哪些支持举措?

小布已经帮您提问发布人啦

滑动查看全部

市人社局一级调研员马书婷:

以博士后为代表的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近年来南京始终坚持把各级博站作为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载体,围绕培养机制、创新创业、经费投入、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改革创新,积极搭建各类引才聚才平台,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设站建站、招收留用博士后,全市现共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4家、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09家、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51家,在站博士后800余名,博士后群体已经成为服务南京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青年科技力量。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推行实施博士后宁聚项目,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博站,对新设企业博站最高给予60万元资助;鼓励优秀青年博士进站从事科学研究,对企业全职在站博士后给予2年最高15万元生活补贴,对优秀博士后给予最高10万元科研资助。新设举办南京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引才、以赛选才、以赛育才,为广大博士后提供挑大梁、当主角的舞台。同时,在宁博士后还可以享受职称绿色通道、落户安居、重点人才计划等各类优惠政策,聚力构筑博士后人才服务全链条,吸引集聚更多优秀青年博士后留宁来宁创新创业。

还有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看

请问南京将如何进一步强化与在宁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更好实现校地融合发展?

滑动查看全部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新年:

高校院所是吸引集聚顶尖人才的“金字招牌”。南京拥有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为代表的“双一流”高校13所、学科43个(居全国第三),云集中科院、中国电科、中船、中航科工等大院大所600多家。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百校对接计划”,建立健全名校名企、大院大所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办“宁聚英才·走进在宁高校”系列活动,不断密切与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人才新政出台为契机,充分发挥和用好我市丰富的科教资源禀赋,进一步推动校地融合发展。

一是持续加大人才共引共育力度。此次出台的人才新政,全面升级面向高校院所的人才引育政策,人才支持计划提优行动中的五大工程,均结合高校院所实际需求,分类施策、精准支持。比如,市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拿出专门名额,在高校院所学科领域选拔培养一批优秀人才,给予连续三年、每月2000元津贴补助。再比如,对全职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青年学者,给予100万元培养经费,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二是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高校院所创新人才优势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对接,通过人才攻关联合体、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布局有组织、建制化的科研攻关体系。共同建设大学创新港、“城市硅巷”等创新载体,重点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在宁转化。

三是持续支持一流学科发展。我市将全力支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设立专门经费用于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引导毕业生留宁发展。对于高校院所围绕我市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的,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加大高校院所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用好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双聘”等政策工具,解决关键人才身份保障的“后顾之忧”。

四是持续做细做实人才优质服务。针对院士等顶尖人才群体,明确“一对一”服务专员,提供定制式服务清单。向高层次人才发放紫金山英才卡,优化完善公共服务和特色服务供给。联合高校院所举办南京人才日、南京留交会等活动,共同营造尊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请问南京如何通过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滑动查看全部

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愿华:

南京是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首个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一是推动科技人才评价体制改革。加快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引导用人单位按照不同创新活动类型探索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市级各类计划项目、表彰奖励申报时不简单将“帽子”作为评审指标,着力破除“四唯”,进一步落实“三评改革”政策。优化市级人才计划体系,建立申报互斥和查重机制,促进重点科技人才的评价使用相融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院所设立技术转移岗、成果转化岗等专职岗位。

二是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机制。以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为总牵引,一体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与战略人才力量。市级人才计划中提高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倾斜支持比例,建立对青年科技人才研究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探索面向我市产业创新需求开展科研攻关的支持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将科研成果在本市应用转化。联合高校院所培养产业紧缺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优化完善人才举荐机制,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三是加大科技人才激励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推动市属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化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强化对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激励。深入推进国家成果赋权改革,在市属单位探索市级成果赋权改革。建立根据发展绩效长周期稳定扶持机制,加大绩效分配激励力度。加强全域人才规划统筹,将在宁高校院所、部省属科研机构纳入全市人才政策支持与服务范围。优化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引进培养使用优秀科技人才。

南京市工信局作为产业主管部门,在构建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融合发展体系方面,都有哪些考虑和布局?

滑动查看全部

市工信局副局长代吉上:

今年以来,在南京产业强市、人才强市的大背景下,我局坚持“人才+产业”双轮驱动,体系化、系统化推动产才融合发展。

一是系统化、体系化。我局强化“产业+人才”顶层设计,制定了《南京市推动高水平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以及人才服务方面,量身定制13项工作举措和8条支持政策,推动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重点产业加速集聚,加快构建以人才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贯通、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才融合发展格局。

二是针对性、突破性。我们针对初创期人才企业很难享受到产业部门政策和资金支持等问题,在产业人才专项政策中首次明确“市级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资金项目,优先向人才团队企业倾斜”。例如:专门针对人才团队企业,每年遴选5~10个技术研发攻关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遴选一批创新产品列入《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遴选一批应用场景予以重点推介支持。同时,我们在工信部门的一些资格认定方面对人才企业开设“绿色通道”,适当予以突破。上半年,我市2家人才企业破格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4家人才企业破格获得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三是精准化、个性化。针对高精尖缺产业人才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瞄准细分赛道,实施“政策7条”。内容包括加大高端和急需人才奖励、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储备、赋予企业人才自主认定权、强化“关键小事”服务力度等。

2022年

南京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城市第6

人才

是南京“最想留住的幸运”

希望更多人才

选择南京、扎根南京、圆梦南京

编辑 | 巢宸舒、刘蓓

校对 | 刘蓓

原标题:《“25+7”!南京人才新政发布》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