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开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单边机制和双多边机制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开幕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开幕

2023-10-07 09: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月30日,由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海上搜救中心、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联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以下简称“分论坛”)在博鳌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开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驻华外交官、前政要及政府官员代表线下参加了会议。

分论坛开门会由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主持。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兼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李国平,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名誉教授大卫·兰普顿,人道主义对话中心高级顾问迈克尔·瓦蒂基奥蒂斯分别作主旨发言。

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代表檀勍生宣读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主旨发言

农融在书面发言中指出,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多年来,地区国家已就管控争议、增进互信、推动合作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实践和经验。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创性地提出并推进“双轨思路”,确认由直接相关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海上争议,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下称《宣言》),持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下称“准则”)磋商,打造加强版和升级版的海上地区规则。但也要看到,南海的安全与合作仍面临风险挑战,一些国家政治互信有待加强,对促进南海合作仍有不少疑虑。个别域外大国抱持冷战思维,不断向本地区加大军事部署,蓄意扩大矛盾、挑动紧张,插手破坏地区国家对话合作的努力,将本国安全凌驾于别国安全至上,严重危害海上正常秩序,影响地区和平稳定。人类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和平,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安全,繁荣就是无本之木。中国与东盟国家有责任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和平、安全、繁荣、美丽的南海。各方应不断建立健全涉海双多边沟通机制,完善海上互动规则,增进了解和互信,共护和平安全;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双多边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促发展繁荣;坚持以《宣言》精神为指导,着眼未来,加快“准则”磋商,共建南海秩序;坚持推进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共享美丽南海。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作专题发言

刘振民指出,全球海洋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四个问题:一是“海上圈地”引发大量的海洋争议,而争议影响到了海洋合作;二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缺少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技术支撑,难以把海洋经济发展起来;三是“海上圈地”主导的海洋经济,助长了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四是各沿海国在利用海洋时,忽略了海洋是一个生态系统,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把海洋的利用与整个地球的利用割裂开了。对此,各方应为南海的可持续利用、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沿岸国智库可联手发起“二轨对话”机制,开辟一个关于南海问题的二轨对话渠道,就南海面临的海洋环保、海洋科研、海上安全、海上救护、法理研究、媒体引导等各方面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政策对话及务实合作。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主持会议

王胜表示,过去几年,虽然一些域外国家从未停止在南海地区的军事行动和对南海事务的介入,但南海形势总体趋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同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得到巩固和提升,南海海上务实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海上规则构建的速度也在加快。

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作专题发言

吴士存在发言中指出,当前南海形势出现了一些值得期待和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但美国及其盟友、伙伴在南海的前沿部署和军事行动再度引发和加剧了南海的地缘政治竞争。就美国而言,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停止强化针对中国的军事基地建设和力量部署,减少并停止针对中国的军事和“准军事”行动,停止炒作“南海仲裁案裁决”,停止向菲律宾发出错误和误导性信号,停止直接或通过代理人干扰和介入“准则”磋商,支持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南海规则秩序建设的努力。南海沿岸国可启动“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约”研究和磋商,遵循“小切口、低敏感、易起步、先双边后多边”的原则推动《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务实合作。地区国家还可探讨设立“南海合作理事会”,以推动《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合作、“准则”签署生效后的落实和商签“南海环境保护公约”为中心任务,为南海合作与规则秩序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作专题发言

阿罗约表示,南海作为全球贸易大动脉对全球安全和经济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我们的集体利益。中国与菲律宾已经建立的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和外交部涉海问题直接沟通机制等对话渠道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围绕南海和海上突发事件虽然面临挥之不去的分歧,但两国领导人已经明确“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各方应该相互保持克制,将南海从冲突地区转变为合作地区。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兼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李国平作专题发言

李国平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为保障南海海上交通安全作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宣言》签署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围绕开展海上人道搜救合作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南海沿岸国应坚持真实亲诚、共商共享、创新驱动的原则,合作保障南海海上交通安全。各方应共同在通航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船演练、人员交流培训等方面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共商共享,应坚持问题导向,以突破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务实合作,大力推动新技术在海上通航安全保障、高海况条件下大规模人命救助、深远海搜寻扫测定位、大面积海上溢油清除、危化品污染处置等应方面的应用,共同提升保障南海海上交通安全的核心能力,让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南海更有序。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名誉教授大卫·兰普顿作专题发言

兰普顿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两国迫切需要从政府间外交对话、军事关系、半官方和非官方的交流等不同层次采取实际举措。中美之间需要就相互安全的重要性达成一致,强调“合作安全”,而不应该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安全,换言之单边主义无法达到绝对安全,在南海地区亦是如此。“准则”有助于建立共同规范,促进避免海上和资源利用的冲突。中美双方应该确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更好运行,并更具互惠性和公平性,使得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避免回到“势力范围”的时代。此外,2008年到2016年相对和平的两岸关系符合各方利益,中美及台湾当局应考虑如何保持克制,促进回归正确的轨道。

人道主义对话中心高级顾问迈克尔·瓦蒂基奥蒂斯作专题发言

瓦蒂基奥蒂斯认为,执法机构合作而不是相互展示军事力量,才是确保南海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可行路径,因此沿岸国可以考虑合作推动构建海上一线执法机构间的直接对话机制。同时,南海渔业关系周边数十万人生计,但令人担忧的是自1950 年代以来,南海鱼类种群减少了70%至95%,因而各方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家间的合作,共享鱼类资源调查数据,促进南海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准则”磋商本身就是建立信任的机制,有助于沿岸国家参与并就潜在分歧进行对话,其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论坛会议期间,院长王胜接受多家媒体专访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自2014年创立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9届,是地区内外关注南海问题和区域海洋合作与治理的专家学者、媒体、企业及政府官员的高规格、机制化的多边对话交流平台。论坛的宗旨是为各方凝聚共识、增进互信、推动合作、谋求南海的长治久安贡献智慧。

本届分论坛以“构建合作与安全的南海秩序”为主题,为期两天。与会代表将围绕南海合作的规范与制度,平等、共享、务实:南海海上搜救展望,南海区域环境治理与科学合作,RCEP与海洋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学术沙龙预告

原标题:《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开幕》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