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vscode + gcc进行 STM32 单片机开发(一)编译及调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单片机硬件平台调试程序流程 使用vscode + gcc进行 STM32 单片机开发(一)编译及调试

使用vscode + gcc进行 STM32 单片机开发(一)编译及调试

2024-07-05 23: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简介

众所周知,单片机MCU的开发通常是使用keil来进行的,但是keil作为一款有几十年历史的IDE,bug层出不穷,界面也越来越丑,加上使用盗版jlink,导致keil各种崩溃卡死。

故越来越多的单片机IDE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例如 st官方出版的st studio、rt-thread出版的rt-studio,至于好不好用、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反正我本人是不喜欢这些IDE的。

本文介绍的使用vscode (visual studio code)来进行单片机MCU的开发。 vscode是目前在互联网软件行业中,最火最流行的编辑器之一。 其特点有:

轻量、解耦: · 本身只有编辑器的功能,安装包大小仅不到100MB。 · 其他大部分功能都是通过插件的形式安装,按需安装。 · 支持全面,c语言、c++、java、python、JavaScript。 几乎所有语言

编辑功能完善 · 界面好看,不会崩溃。 · 多行编辑、多行注释、多行选择、自动补全、自动跳转等功能支持到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整体架构

上文说道,vscode只是一个单纯的编辑器,并没有什么其他额外的功能,更不用说进行STM32这种嵌入式的开发了。

因此要理解如何使用vscode进行STM32开发,就必须要先理解STM32这种MCU软件的本质和开发流程。

MCU开发的原理

如下图所示,MCU的开发流程如下:

编写代码,通常是C语言的代码。 但是也可以是ASM汇编,甚至c++、python、rust等其他语言。编译、链接,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亲身体验过这一步,其实就是keil中的build按钮。在keil中,点击build后,会默认生成hex格式的二进制文件。烧录,这一步根据MCU的厂商制定的要求来操作。 有些厂商,例如国产的STC,只需要串口即可烧录。 但是大部分的MCU,都还是需要J-link、ST-link这一类烧录器。 烧录操作可以单独进行,比如你可以下载j-link的驱动,然后单独的点开j-link flash这个软件进行烧录;也可以直接在keil中点击download进行烧录。最后复位MCU,会自动执行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述的步骤2:编译链接,也可以不用keil,而是使用cmd命令行的形式利用gcc编译器进行编译链接。

所以,上述的所有步骤,其实都可以单独的执行,而不需要依赖keil以及任何其他的IDE

举个例子:

使用STM32CubeMX,生成一个makefile工程。下载arm-gcc编译器:https://developer.arm.com/tools-and-software/open-source-software/developer-tools/gnu-toolchain/gnu-rm编译: 在命令行中输入 make 命令打印一大段编译和链接log后,自动生成:main.bin 文件打开j-flash,加载main.bin,进行烧录烧录完成,执行代码 MCU调试的原理

用过 keil 的同学都知道,keil虽然很多功能都不好用,但是唯独有一点除外:调试功能。 keil的调试功能既方便又强大,点击调试可以一键调试,又可以直接打断点、看变量、看寄存器等等。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MCU调试的原理,从而理解怎么才能不用keil也能实现调试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MCU的调试原理:

绝大部分的MCU自身都支持调试接口以及对应的调试协议。以STM32为例,最常用的就是 SWD接口和SWD协议,关于SWD这里就不详述了,简而言之,通过SWD,可以对STM32 MCU实现断点、暂停、单步、变量查看等功能。J-link:由于我们的PC机大部分没有SWD这种接口,因此中间需要通过J-link进行一次转接。 同时,为了方便PC机上的软件开发,J-link也支持GDB远程调试协议。最后,通过一根USB线和一个标准的GDB调试器,我们就可以直 接调试MCU了。 示例

下面我通过一个示例来展示如何通过vscode来开发和调试STM32

准备工作:

硬件:

任意一个STM32开发板一个jlink

软件:

vscodegcc编译器(arm-none-gnueabi-):arm官方下载地址:https://developer.arm.com/tools-and-software/open-source-software/developer-tools/gnu-toolchain/gnu-rmSTM32CubeMX:协助搭建工程 第一步:生成示例代码

打开STM32CubeMX,随便配置一下,点击生成工程,生成工程时选择Makefile工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步:使用vscode打开和编译工程

打开工程很简单,vscode本身只是一个编辑器,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把工程文件夹拖到vscode里面,即可打开;当然你也可以在vscode里面,点击“文件 - 打开目录”。

打开后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可以看到,界面确实有“高级”程序员那味了。 我们底层程序员终于也迎来了今天。

下一步我们进行编译,编译这比较关键,请重点关注。

在上述准备过程中,下载的arm gcc编译器,解压出来,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把gcc编译器添加到系统路径(环境变量),从而可以从命令行调用。

windows中打开环境变量(根据win7、win10方法不同,这里不再累述),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比如我这里添加的路径就是:Z:\gcc-arm-none-eabi-10.3-2021.10-win32\gcc-arm-none-eabi-10.3-2021.10\bin

最后重启一下vscode, 在下面的这里直接敲命令: make,就可以直接编译并生成 .elf文件了。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到这一步,你已经可以直接通过j-flash软件,直接把.bin文件烧录到MCU中了,这里就不再累述了。

注:针对高端玩家,这里多说两句,make命令直接解析当前目录下得makefile,进行编译和链接。 对于后续的添加源文件、头文件、修改链接脚本、增加堆栈大小、固定链接段等操作,都可以去自己修改makefile来实现

第三步:调试代码

请参考上述的架构图,我们需要先启动GDB Server: 安装j-link驱动时,会自动安装j-link GDB Server,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GDB Server启动成功后,我们通过PC上的GDB调试器,连接到GDB Server。

GDB调试器已经包含在上述我们下载的 arm gcc编译器中了,具体就是 arm-none-eabi-gdb.exe这个文件。

接下来和第二步:编译链接 过程中类似,我们在vscode中的terminal中输入以下命令:

arm-none-eabi-gdb

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然后我们连接到GDB Server,输入命令: target remote 127.0.0.1:2331 其中127.0.0.1代表本机,2331是上面有提到的端口号。

再输入命令,加载调试文件: file xxx.elf

设置完毕! 接下来我们调试一下试试: 先复位一下单片机: monitor reset

在main.c文件的110行打个断点: b Core/Src/main.c:110

CPU开始正常执行代码: continue

输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手动查看此时的位置; where

再看看此时的局部变量i的值: print i

最后看看函数的调用栈: backtrace

注:j-link gdb server支持的所有命令:https://wiki.segger.com/J-Link_GDB_Server

第四步:使用插件替代命令行的GDB

不难发现,上述的命令行操作,有点蛋疼。 而且理论上来说完全可以像keil那样,使用GUI界面的形式来做。

vscode中通过插件的方法,可以将命令行的操作转换成可视化界面操作,例如b Core/Src/main.c:110 这行命令,可以直接在编辑器上点一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很多插件理论上都可以用,这里我只尝试了其中一个: Cortex-Debu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完成后,需要先简单配置一下这个插件: 1.打开 .bin文件,点击调试选项卡,新建调试配置,选择 cortex-debu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就会自动生成一个默认配置文件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修改默认配置文件,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配置完成后,就可以不再进行第三步操作,而是直接点击F5,这个插件就会自动的帮我们启动GDB Server、GDB调试器、处理断点、变量等。 当然你必须要知道,它的底层原理还是和第三步一样。

最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并继续阅读本系列第二篇文章: 使用vscode + gcc进行 STM32 单片机开发(二)移植 rtthread

结语

最后,代码写的不怎么样,我就没有上传了。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下面留言,我看到了就会回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