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摄影教程7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单反感光度 单反摄影教程7

单反摄影教程7

2024-04-28 18: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顾名思义,感光度(也就是ISO)就是主体对光线感受的能力。感光度越高(ISO值越高)时,拍照所用光线越少,感光度越低时,所用光线就越多。

常见的感光度数值有: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等。单反感光度越高,弱光拍摄能力越强。现在入门级单反感光度通常从100起(也有50),最高达到12800或更高。

我们看到级数都是二倍关系,在相机里就是感光能力的差异是两倍,比如,ISO200的感光能力是ISO100的两倍,这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光圈和快门的级数是同个道理。所以,当我们在换算曝光量时,也可把ISO作变换。举个栗子: F2.8、1/60s、ISO 100 = F5.6、1/60s、ISO 400,当把光圈减少了两级的光量,就要在感光度上增加了两级补回来。

高感光度可弥补弱光下拍照的不便,而无需闪光灯、大光圈。有人会问买大光圈镜头就没有用了吗,当然不对。事物都有两面性,感光度越高,拍出的照片上颗粒就会越大,画面细节丢失越多。

之前的教程,有人提议说多配图来说明,下面就放几个不同感光度的照片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上图用ISO 100来拍摄

局部放大看,比较细腻

用ISO 800拍后放大看同样位置,颗粒比较大。

以上对比能看出提高感光度后,对画面产生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要求照片的细致度和品质,就尽量在100、200、400这些级数拍摄。如果确实光线不足,而用200时快门肯定会慢,防抖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三脚架就派上用场了。当然还有一个办法是补光,但是用闪光灯补光是多用于人像或静物,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是不是觉得高感太讨厌了?我们从反面来看,高感造成的粗粒子有时可以运用成另一种特殊摄影效果,比如旧照片老照片效果。以前传统底片拍照时,为了要拍出粗粒子特效,会特意用高感光度底片来拍,之后在暗房冲洗时高温+缩短时间的方式,来增加颗粒感。

进入数码时代后,很简单了。只要设定感光度,后期用软件处理下,效果就很逼真(如何进行后期处理,我们在后边的章节中后讲到)。

配个图,下面是用高感,来制造不一样的影像效果。

结论:感光度越高,快门越快,光圈越小。

感光度越低,快门越慢,光圈越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