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下关口计量的智能化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协议线损 智能电网下关口计量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电网下关口计量的智能化发展

2023-11-30 00: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口电能计量是电网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和基础管理,是超高压电网正式运行的先行官,也是电网民生建设项目运转的技术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猛迅发展,我国电网在结构与功能的深度与广度的扩展上越显复杂化与智能化,电能计量做为电网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变化与发展对关口电能计量智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关口计量电能表主体结构示意图:

当前关口电能计量整体结构示意图:

传统电能计量结构特点:

关口电能表采集变压器低压侧电能质量参数,经计算处理后,汇集正向有功,反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无功等主要四个电能量参数,通过RS485通信方式上送电能采集器,电能采集器每十五分钟存储这些电能量,通过网络的方式上送南网总调。南网总调计量中心根据接收的四个电能量,计量一个站每条线路一天或一个月的用电量。

因此,传统电能计量结构略显结构单一,功能单一,数据采集单一,数据分析过于简单与粗俗。数据采集没有可比性,也没有可比对象,分时段电能量分析不能智能化统计,大大增加了维护难度与可利用性。

智能电网下关口计量的智能化思路

电网智能化,就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的管理思想,构建起一套以数字信号传输,高度信息化,操控智能化为特点的智能化电网系统,从而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存储,再到信息反馈的全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新智能电网下关口电能计量的智能化发展与传承,也需要由智能电表,智能互感器,高速通信网络,信息分析处理中心以及相应的智能检定,管理系统组成,从而智能化发展。智化的电能计量系统是由关口表电能表采集数字化计量信息,通过高速网络上送到信息分析中心,信息分析中心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再上传到相关供电公司。

一,智能化电能系统结构图:

二,多样化智能化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主站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是开展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基础,对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扩展性等均有很高的要求。鉴于计量系统智能化后系统包含终端种类众多、数量庞大且存在多种通信协议,为了方便管理和扩展,可以独立建立数据采集统一平台。

2.1数据来源

系统采集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1、 已知规约的电能表的电能量值。

2、 由采集终端系统采集的电能表的分时段电能量值。

3、 集成便携式抄表机批量录入的现场数据。

4、 集成人工设置的电能量值。

5、 集成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网关与其他系统交换的电能量或其他相关值。

采集对象数据类别关口表电能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总电能量、各费率电能量、最大需量等;交流电气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事件记录:终端和电能表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

说明:本表中的任何数据均可随机召测。

2.2采集方式

数据采集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 定时采集:系统定时自动采集(或终端主动上传)终端记录的各类用电数据,对采集失败的终端数据有自动补采功能并给出相应运行记录。

2、 随机采集:系统可以对指定终端的指定数据进行随机数据采集。

3、 事件响应:响应方式按信道不同分为:a、在全双工信道方式下,终端检测到客户端事件后主动向主站传送告警等事件记录;b、主站—终端主从通信方式下,待与主站通信时立即随上行报文向主站发出事件响应请求,主站响应终端请求召测相应的事件记录。

三,智能化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基于数据采集功能模块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对这些数据根据定义的规则引擎进行各类数据校验和数据预处理,将处理后到正确结果存入数据库,并将处理中发现的各类错误以日志记录的同时,存入数据库。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如下处理内容:

1、 二次值转换为一次值;

2、 日电量计算;

3、 月电量计算;

4、 负荷极值处理;

5、 负荷叠加计算、电量叠加计算;

6、 通讯流量初步统计;

7、 电流不平衡率计算、终端在线初步统计;

8、 停电时间计算。

四,智能化系统对时

系统对时主要实现以下设备的对时或者校时:

1、 主站对时

系统具有与GPS或北斗系统标准时钟对时的功能,并支持NTP网络方式从其它系统获取标准时间,系统自动保证各节点时钟一致。

2、 终端对时

系统可以自动或手工进行时钟招测或对终端设备进行对时,可自定义最大和最小对时阀值,当时钟偏差在最大和最小对时阀值之间时,系统可自动对终端设备对时,当时钟偏差大于最大对时阀值时,系统可进行时钟偏差告警,当时钟偏差小于最小对时阀值时,系统不对终端设备进行对时。

3、 电表校时

主站可以对时钟误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