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是几点 五更是什么时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半夜二更是几点到几点 五更是几点 五更是什么时辰

五更是几点 五更是什么时辰

2024-06-18 21: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古代有专门的人是在夜里打更的,这类人被称为更夫,用来告知晚上的时间,那你了解五更是几点?五更其实就是凌晨3-5点,也就是寅时,一更到五更的时间是每天的19:00-隔天05:00,那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五更是什么时辰的解析,快来看看吧,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

【五更是几点】

凌晨3-5点

在古代,古人为了做好夜晚时间的管理,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睡眠起居,把夜晚的时间分成了五个时段,每一段叫一更,并用鼓打更报时,故叫五更,也叫五鼓或五夜。

一更和一个时辰的时长,与现在比,都是两个小时。一至五更,对比时辰和现在的时间,分别是:

一更,在戌初一刻,也叫黄昏,又叫日暮,现在的时间是19:00--21:00。在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人还在活动,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叫黄昏。

二更,在亥初三刻,也叫人定,又叫定昏,现在的时间是21:00-23:00。此时,夜色已深,人也停止了活动,开始入眠,人定就是指人静的意思。

三更,在子时整(即子正,也是00:00),也叫夜半,又叫子夜,现在的时间是23:00-01:00。这是一天十二个时辰的第一个,也是夜色最深的时候。

四更,在丑正二刻,也叫鸡鸣,又叫荒鸡,现在的时间是01:00-03:00。这个时候,是人睡眠正酣之时,也是人睡眠最深最重的阶段。

五更,在寅正四刻,也叫平旦,又叫黎明,现在的时间是03:00-05:00。这时,公鸡开始打鸣,天渐渐放亮,人们开始逐渐从梦中苏醒,太阳,开始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关于五更

五更指的是凌晨3点到凌晨五点这个时间段。在古代,完全属于夜晚的时间有五个时辰,会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就被称为五更,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与我们生活有直接关联,但在古籍、文学作品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通常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就有五个时辰,一般用鼓打更报时,因此也被称作五更。一更指的是晚上戌时,二更是亥时,三更为子时,四更是丑时,而五更则为寅时。

五更又被称为平旦、黎明、早晨等等,是夜日交替的时间,按照现在的时间算法,五更即凌晨3点到凌晨五点这个时间段,这时,鸡仍在打鸣,人们也渐渐的从沉睡中醒来,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现如今半夜三更、更夫等等已经不再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联系,但是在史籍以及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古代的计时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和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五更是什么时辰】

五更:3-5点,也就是寅时。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两小时。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次日凌晨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

在中国的古代,聪明的劳动人民根据日出日落的自然规律、天色变化特征,结合自己日常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等,归纳总结后,把一昼夜的时间划分十二段,每一段叫一个时辰,创造性地设计出了十二时辰的计时方法。

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经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在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并非统一固定不变。直到汉代的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自此对十二时辰定型名称依次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古时的十二时辰,是用十二地支表示,依次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辛时、酉时、戌时、亥时。与之对应,夜半是子时,鸡鸣为丑时,依次递推,延续至今。

十二时辰,与现在相比,就是二十四小时。从夜半子时起,为一天的开始,到人定亥时止,一天结束。

十二时辰,历史悠久、表时独特,独具中华文化特色,是中国对人类文明中天文历法的巨大贡献,凸显了中华民族认知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1、子时:(23时至01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4、卯时:(05时至07时)。

5、辰时:(07时至09时)。

6、巳时:(09 时至11时)。

7、午时:(11时至13时)。

8、未时:(13时至15时)。

9、申时:(15时至17时)。

10、酉时:(17时至19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