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三巡琅琊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千古明君秦始皇是哪里人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三巡琅琊台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三巡琅琊台

2024-06-08 0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何三巡琅琊台

2023-08-29 13:34:3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他建立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后,设立三十六郡,琅琊即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今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夏河城。据史书记载,前219年-前210年,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其中于前219年、前218年、前210年三次巡幸琅琊,使琅琊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关于秦始皇第一次巡琅琊,《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可以看出,秦始皇第一次巡琅琊时,在琅琊做了以下几件大事:一是祭祀活动。琅琊台立有“齐地八神”之一的四时主祠,自古就是帝王祭祀上天和四季的场所。秦始皇到琅琊之前,先是到泰山祭祀,后又到琅琊台,祭祀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二是修筑琅琊台。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就在此立台,秦始皇这次来,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原勾践所修琅琊台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无论在规模上还是高度上远远超过了越王的观台。三是移民三万户于琅琊台下,并免除了当地民众十二年的赋税徭役,这为琅琊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立刻石、颂秦德。秦始皇东巡,先后在各地立了七块刻石,保存到现在的只有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为秦代历史和中国书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成为当今国宝。五是派方士徐福寻找长生之药。在此次巡琅琊期间,秦始皇听信了徐福关于长生的理论和长生之药的言论,对以后的求仙和东巡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始皇在驻跸琅琊期间,进行了大量基本建设,大略计有:

第一,重筑琅琊台。秦始皇在勾践的观台基础上,重新修建琅琊台,使之更加雄伟壮观。《水经注》载,“所作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如今琅琊台残存的台顶周长150米,上面覆盖的黑土尚厚有30多米,因与附近山上覆土颜色截然不同,可以肯定当初是从山下搬运上去,层层夯实,叠压而起的。而且夯层厚仅6厘米,台上还残存有当初的建筑料石,经鉴定属变质岩,显系外地所产。通过文献记载与现存遗迹的考察,不难想象当日工程之浩大,劳民之巨与役民之烈了。

琅琊台有许多功用。秦始皇东巡齐地,“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琅琊台上的四时主也就成了他多次礼祠的尊神。由此,琅琊台在秦代具有“观象授时”的“灵台”“时台”性质。此外,琅琊台因“嶕峣特起”,三面临海,是登高望远的佳址,因而可以推想它当初肯定还具有囿台的功用。此外,琅琊台具有对“东土”陆海统治的纪念碑式的象征意义,高耸台上的琅琊刻石及其颂辞即是明证。

第二,修建琅琊行宫。参照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学者对渤海西北岸秦代碣石宫殿群遗址的发掘资料,推测秦代琅琊行宫应是一系列依山海自然之势而展开的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且宫观形制的主体建筑亦当坐落在琅琊山上,附属建筑物延伸至海中岛屿。在琅琊台上就出土过秦代的“石砌地漏”“千秋万岁”瓦当等建筑构件,这些都是大型宫殿建筑的饰物。

第三,扩建琅琊海港。琅琊港本来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五大港口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从海外征服与扩张的新战略出发,势必要维修与扩建琅琊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首巡琅琊时,“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十年后,最后一次东巡,又与徐福在琅琊相会。徐福所率领的庞大船队自琅琊港起锚远航,可想见琅琊港规模之大了。

第四,建设琅琊郡治。秦始皇统一天下不久,为巩固统一的目的,曾在全国范围内“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琅琊城在秦代一跃而为郡治,成为牵制临淄、控扼“东土”的政治军事中心,不仅有幸保留下来,而且还有一定规模的改建与扩建。《水经注·潍水》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以为郡。(琅琊)城即秦王之所筑也。”一边毁坏天下城塞,一边却在修建琅琊城,这情形颇似毁坏千里齐长城的同时又起建万里秦长城,都是时势使然。

秦始皇经营琅琊主要是出于政治与军事动机,客观上促进了琅琊一带社会经济的发展。至汉初,财富之饶居即墨(战国时齐国东部地区最富庶的都市)之上,为其在汉代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次巡琅琊,《史记》载:“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这一次他在东巡的途中受到了刺客的袭击,尽管刺客只是误中了他的副车,但肯定影响他的情绪。《史记》也没说这次秦始皇是否见到徐福,到琅琊也没有像上次那样“大乐之,留三月”,而是行色匆匆,取道上党回京城。

第三次巡琅琊,史书上记载得最多、最详细。《史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至。’乃令入海者赍捕巨渔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史书记载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路线和时间都很长。自咸阳出发,先后到了今天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然后从长江口出海北上琅琊,又从琅琊继续北上到成山、之罘等地。时间从深秋到夏天,巡游过程中,他在云梦遥祭舜帝,在会稽拜祭大禹陵并立刻石颂德,在琅琊又派徐福入海求仙,在之罘射杀一条大鱼。然后回返。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巡,也是秦始皇在琅琊最后一次派遣徐福入海求仙。从史书上看,第三次东巡琅琊,求仙是他唯一的目的了。遣走徐福,在回咸阳的路上,秦始皇病逝在沙丘平台。

(节选自《青岛西海岸历史文化概览》)

责任编辑: 张晓帆    

打开大众日报客户端阅读全文 评论: 相关推荐 文明和谐之花开满幸福地质院!青岛地质院用心用情开展美德和信用“六个一”活动

青岛

“三小”助推公益岗提升社区治理活力

青岛

“文明青岛随手拍”宣传活动,助力处理消防通道杂物

青岛

文明美德,让生活更美好

青岛

用好“美德信用” 激活文明实践“新动力”

青岛

交通安全宣讲进校园 铺好学子成长“平安路”

青岛

专家建议“齐鲁保2023版”适当增补参保时间

新动能 新山东 与世界共赢

退役不褪色 新岗位展现新作为

潍坊

多彩活动庆元旦,文明实践话新年

青岛

我为地球添抹绿——济南市历下区弘毅小学举办社会实践活动

人间烟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