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古曲《十面埋伏》艺术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十面埋伏琵琶曲听后感200字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艺术赏析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艺术赏析

2023-05-22 2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艺术赏析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艺术赏析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也是最富于特点的弹拨乐器之

一,以其丰富的演奏技巧与独特的表现力被誉为“弹拨乐之王”。琵

琶古曲《十面埋伏》以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流派纷呈而

流传于世,至今还深受世人的喜爱。

 

一、历史渊源

 

秦王朝灭亡之后,以项羽和刘邦为代表的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

夺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进行了殊死搏斗,并于公元前

202

年在垓下

(

今安徽省境内

)

进行了一场决战。汉军刘邦运用“十面埋伏”之阵法围

攻以项羽为代表的楚军,项羽兵力孤弱、迎战不利。《史记

.

项羽本纪》

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

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

是何楚人之多也。’”[1]

歌声传入楚营,营内军心涣散,士兵纷纷投向汉军。项羽收集残部,

星夜突围,麾下壮士只有八百余人。天明,刘邦发现项羽已逃,令五

千兵骑追,至乌江边,展开最后搏斗,项羽遍体鳞伤,寡不敌众拔剑

自刎,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建立了继秦王朝之后的又一封建社

会——西汉王朝。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就是人们根据这一历史故事

创作的著名乐曲。

 

乐曲以小标题的形势如

[

列营

]

[

吹打

]

[

点将

]

[

排阵

]

[

埋伏

]

[

小战

]

[

大战

]

等,对全曲的故事情节起到了一种指向性的作用。全曲

气势宏大,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把千军万马、杀声震天

的悲壮古战争场面描绘的有声有色、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使人如身

临其境,并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

 

二、

 

演奏技巧

 

中国古代音乐常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来传播音乐,由此产生出

众多的流派,而各个流派在技巧上均有所不同。仅《十面埋伏》就分

为浦东、崇明、汪派等四个版本。以汪派为例,全曲共分为九个部分:

 

[

列营

全曲从模拟鼓声的手法开始,给人以震撼的感觉。乐曲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