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如何助力智慧医院的后勤管理平台建设?上海这家医院走在了前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医院管理平台系统 BIM技术如何助力智慧医院的后勤管理平台建设?上海这家医院走在了前列~

BIM技术如何助力智慧医院的后勤管理平台建设?上海这家医院走在了前列~

2023-08-20 17: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BIM运维模式的三大创新应用模式

目前基于BIM的运维模式虽然数量少,但发展较为迅速,再加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理论、技术更新也很快,各类创新也纷纷涌现,部分创新甚至会有改变行业游戏规则的能力。

1

BIM+IOT

BIM+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模式在设计阶段为运维做好相应的规划和接口标准,利用智能化的设备自动监视、控制设备运行,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运维平台直接控制实现。

基于BIM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不但能为建筑物实现三维可视化的信息模型管理,还赋予了建筑物所有组件和楼宇自控设备感知能力和生命力。以一个场景作为例子,比如安保科如果需要管控消防系统,应用了BIM+IOT技术后,当一个消防设备报警后,报警系统能迅速和摄像头、图像识别系统甚至门禁系统联动,从而将建筑物的运行维护提升到智慧建筑的全新高度(图1)。

▲ 图1 机房设备报警和视频监视联动

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辅相成,两者的结合将为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一次全面的信息革命。

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对于医院运维来说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物联网技术,那运维还是停留在目前靠人为简单操控的阶段,没有办法形成统一高效联动的管理平台;如果没有BIM技术,运维也无法跟医疗建筑相关联,无法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定位,更无法对周边环境和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虑。

2

BIM + 标准化后勤管理流程

当BIM切实渗透进组织的核心业务流程时,BIM数据才能发挥最大化的价值,BIM系统平台才会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BIM + 标准化后勤管理流程的运维平台涵盖各大系统动静态信息的全面管理功能,覆盖系统包括:建筑日常管理的智能化系统、设备设施管理流程系统、物业报修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安防管理系统、环境管理系统和基建维修管理系统,可实现空间模型定位、系统联动和流程嵌入式管理等。系统搭建的功能应用应满足模块化设计要求,具有可扩展性。

3

BIM + Big Data

BIM + Big Data(大数据)模式下,运营维护数据的积累,对于管理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医院可以通过数据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可以通过数据来优化和完善现行管理方式。

使用场景一

医院通过5G实时通讯,获取大量消防设备设施实时运行的各项数据,用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累积形成一定时期的危情预测趋势报告。

使用场景二

医院通过累积数据分析不同时间段的空余车位情况,从而进行车库管理。

使用场景三

医院通过积累的设备运行历史大数据进行预防性维修预测,从而有利于降低维修数量,大量节约维护成本(图2)。

▲ 图2 基于BIM的后勤运维和微笑理论

现有的BIM运维平台大多是定制化开发,随着数据的积累,BIM对运维的帮助也会越来越大,而积累的大数据才是运维企业的最大财富!大数据在运维上已经有很多应用,大数据云平台也在陆续出现,或许后期的运维将朝“平台使用免费,数据服务收费”的方向转变,这种运维运行模式是对现有平台运营模式的颠覆性改变。

评价工具:基于BIM的医院管理平台成熟度评估模型

从系统论的角度,医院后勤运营管理中重要的几大要素包括:人员、设备及技术、空间场所、医院后勤管理体系及医院后勤管理流程四大类。要做好基于BIM的医院运维管理系统,必须将这四者无缝结合起来,才能帮助业主实现管理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达到最大价值点。因此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定制医院管理平台是必然的。那么,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医院运维管理平台呢?

笔者团队根据多年运维经验,提出了“基于BIM的医院运维管理平台成熟度评估模型”,这套评价模型可用于指导BIM运维管理平台的量化考核和持续改进。该套模型从六个方面对运维平台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提出了评估要求,并根据各部分得分对其整体评价,评估等级量化级赋值表共分为五个等级(表1)。

表1 评估等级量化级赋值表

得分 0-60 61-70 71-80 81-90 91-100 等级 差 及格 一般 良 优

案例:上海六院基于BIM的综合后勤管理系统的运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简称“上海六院”)基于BIM的综合后勤管理系统成功运用于施工到运维阶段的信息交换,该系统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定义数据标准化接口,打通了医院从基建到运维的标准化流程。可以说,上海六院和专业厂商联手打造了国内医院基于BIM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平台。

上海六院医院大楼内机电设备、医疗设备、隐蔽管线、地下管网老旧不一,管理和改造难度大。医院面临旧有设备既要改造,还要不影响医院的运营,同时新建项目也在进行中,这种现状对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要求极高。笔者团队通过对院方进行长期的业务调研和分析后,定制开发了这套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平台(图3)。

▲ 图3 上海六院运维平台的功能架构

这套运营管理平台在该院新建项目设计阶段就已经介入了,平台研发团队对涉及后期运维的部分提出了大量详细的要求,同时根据其他项目的运营经验提出了一些优化意见,比如工艺设备的选型、智能化设备的接口、协议等。笔者团队同时对旧有管道进行了技术改造,包括设备改造和更新,如对旧有螺杆泵安装智能控制器,远程监视系统的改造、控制设备的运行系统改造。

BIM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后,医院通过安装具有传感功能的电表、水表、煤气表,可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初步分析、自动控制等基本功能,帮助辅助实现节能。结合消防安防的智能化改造,可以做到故障实时报警、实时响应,将原先1-2小时的响应时间缩短到3分钟,时效性提升20-40倍。这大大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了人力资源的开销。

BIM配合设置设备定期维护(或预防性维护)的计划与流程,使医院设备得到适当的维修保养,提高了医院的运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的费用。

该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能耗、设备运行情况等,后续的大数据应用也在逐步实施中。

平台运行一段时间后,笔者团队用“基于BIM的运维管理平台成熟度评估模型”评估发现上海六院基于BIM的后勤管理平台达到“良+”的水平。通过与笔者团队的合作,上海六院建立了从建设到运营的信息交换标准、医院BIM运营管理技术规范,并打造出能承载十万级物联设备数据汇聚的技术平台。

5G时代已经到来,期待上海六院的后勤管理平台能够持续优化,成为国内智慧后勤方面的示范医院。

(责编:柏丽华 18910389967)

END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