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匠人英语怎么说 《了不起的匠人》: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了不起的匠人》: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2024-01-02 1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 | 何俏也

近两年来,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批文化美节目的收视和口碑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

同样,有这样一部纪录片,它正是在这股文化清流中的一个分支,它以每年一季的速度更新着,不断延展着它的生命长度。

它就是连续两季都在豆瓣上评分达到8.4的国产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在过去的两季里,《了不起的匠人》通过镜头下的小人物,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作为人最本质的精髓:纯粹。

90岁的黎族阿婆羊拜亮,她是黎陶传承人。

她从小跟着妈妈烧陶卖陶,后来带着女儿烧陶卖陶。这就是她的一辈子。

阿婆说起她这一生,全是骄傲。小时候跟着母亲到处卖陶,她就一路唱歌,叔叔阿姨都喜欢她,虽然那时候很穷,但她从没饿过肚子。

卖陶很辛苦,道路漫长,通常要走好几十公里到市集上,脚都破了,但她从没外宿过,因为,虽然自己有饭吃了,家里的孩子还等着她呢。

烧陶就成为她养活一家子的手艺。

但阿婆从没觉得辛苦,忙累了就喝两口小酒,对于感情,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阿婆,非常霸气:都说高鼻梁姑娘嫁得远,我塌鼻梁照样很多小伙子喜欢。

这种多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多少现代姑娘都学不来的,她们之间有人为了一个高鼻梁砸钱十几万,虚荣的表象下其实就是心灵的扭曲。

阿婆对烧陶又是完全投入的,她会抚摸每一只烧制之前的陶罐,跟它们对话,陶罐是她的信仰,也是她的福源。

对于烧陶,她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没有任何科技手段,遵从自然法则,也安心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她说过:”我已经选好了装自己骨灰的陶罐”。

她是一个黎陶传承匠人,但又不是完全传统刻板,她的一生单纯而有趣,还有我们羡慕不来的豁达和专注。

内心中我们想要变成一个这样的人,可是现实里我们仍然不知所以的熬着时间。

但时间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就用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匠人。

贺斌从小在蜀锦厂里长大,后来他带领厂子成长。蜀锦,没有一本书讲述其编织过程,只靠师徒声耳相传三千年至今。传承的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在三十多年的时间打磨下,实践与尝试,他掌握了蜀锦制作的全部过程。

蜀锦的纹样是千军万马,纵横排布,想要搞定它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线和纬线的数量是9600根,

连接控制他们的纤线有11520根,

每根丝线的粗细只有1毫米

这个工作不仅要求精细、耐心,还是个体力活,只能干一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否则是坚持不下来的。

想要完成一匹布,需要经过8道工序,尽管如此,蜀锦的美轮美奂不是任何机器制造能比拟的。

  

他说:“这件事,我会一直一直做下去,直到找到下一任继承人,不能让这门手艺断了”。

过去的两季里,还有更多让我们感动的人们:

益西德成从繁华的纽约来到藏区的农村,一待就是十年,不仅复原了牦牛绒的纺织技术,还将之与国际奢侈品牌牵线。

水草稀薄的青藏高原上,万代迎风举起红色的牦牛绒围巾,摄影机下冷峻的脸在大块红色下若隐若现。

给超模刘雯制作过团扇的李晶和蔡德全原本白皙的手长起了老茧,只为制出心仪的团扇和铁器。

台湾柴烧赌徒田承泰每次窑烧,都是连续几日和妻子轮番守窑,24小时不间断地投柴。六年闭关苦练,他终于蜕变成柴烧界唯一一位可以上拍卖场的大家。

在电子排版时代,浙江乡下偏僻的东源村仍然有人以木活字拓印家谱为职业,“谱师”王超辉执着于木刻刀和捡字诀,亲手在书页里留下墨香。

手艺人在镜头下如同坐在一起聊天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并不比你聪明,只是用了5年、10年或更长的时间做同一件事情而已”。

即将于1月18日在网络平台播出的第三季的主题名为“拜见师父大人”。

一听名字,就知道第三季与师徒关系分不开。

是的,第三季着重讲述东方为人处世之道。林志玲再度回归,以分享人的身份为节目解说配音。

我说,你听;我做,你看。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传统手工技艺就这样一代一代在师父和徒弟之间传承。慢慢的师父老了,徒弟成为师父,收了新的徒弟,又开始了新的传承。

每一位匠人都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坚持着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也许有一天这些曾经的“师父”会随着岁月老去,但是他们曾经创造出的那些“奇迹”,他们留下的匠人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