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高清大图!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雄安新区地图高清 含高清大图!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了...

含高清大图!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了...

2024-07-03 0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9条 2025 年建设目标

到 2025 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投运,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初见成效,生态系统基本建成,高品质宜居宜业城区雏形初步显现。

第10条 2035 年建设目标

到 2035 年,全面建成创新智能、绿色生态、幸福宜居、韧性安全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雄安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资源重要集聚区和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区,打造“雄安质量”样板,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支撑起步区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主城区。

第11条 人口规模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原则上按照新区规划建设区1 万人/平方公里要求,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坚持疏密有度、合理分布,注重职住均衡,科学确定启动区人口密度。适度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保障能力,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弹性。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存量,有效促进北京人口转移,积极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增量,集聚优秀人才,逐步形成与创新智能等新区功能定位相适应、满足高端高新产业发展需求的人口结构。

第12条 建设规模

地上总建设规模控制在 2800 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功能约910 万平方米;就业功能约 1505 万平方米;支撑保障功能约 245万平方米;预留功能约 140 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利用规模控制在1000 万平方米以下。

第13条 生态空间结构

顺应自然、随形就势,依托淀泊、绿廊、水系,构建以“秀林、绿谷、淀湾”为骨架的生态空间结构。在启动区北部,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形成起步区环城林带的重要区段,向北连接容东片区东侧的生态廊道;在启动区中部,结合地形地貌,利用现有坑塘,形成中央绿谷和东部溪谷交汇的“双谷”生态廊道;在启动区南部,依托淀泊景观,结合生态堤与环淀林带建设,构建城淀相望、城绿相融、城水相依的自然开敞空间。

第23条 绿地系统

均好布局各类公园绿地,人均城市公园面积大于 20 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大于 50%。公园绿地建设,融合借鉴中外造园技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绿地景观。依托东西轴线建立景观绿轴,长度 5 公里,面积约 30 公

顷。 利用北部环城林带建设荣乌生态景观片区,总面积约 220公顷;依托南部临淀湾区和生态堤形成临淀生态景观片区,总面积约 780 公顷。建设 2 处蓝绿交融、空间连续、景观丰富的带状综合公园,形成“双谷”生态廊道,总面积约 350 公顷。均好布置社区公园 20 处,总面积约 30 公顷。规划串联城市各功能片区,宽度约 40—100 米的城市绿环;围绕 15 分钟生活圈建设社区绿环,联络社区公园与街区邻里,并与城市绿环衔接,宽度约 5-10 米;沿城市道路及水系建设绿化带,形成城市绿网。

第24条 特色公园建设

在启动区东部溪谷,合理利用原有坑塘,维持崖壁景观,呈现土壤沉积的地质年代特征,保护鸟类栖息地。在坑塘底部种植四季风景林,局部营造湿地景观,建设以谷地坑塘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型综合公园。在启动区中央绿谷北部,结合水系形成开敞疏林草地,适当布置野营、徒步、生物观测、林地拓展等活动空间,形成湿地、绿林、原野相融合的生态型综合公园。在金融岛周边,以游船航道串联不同尺度的水面和景观湿地,结合水系周边用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以水体为特色的环金融岛综合公园。在荣乌高速与启动区城区之间,营建生态风景林带,形成集防护隔离、生态涵养、郊野游憩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公园。在启动区临淀地区,结合白洋淀新防洪堤建设,保留现有防护林带,点缀地标性观景建筑,形成城淀交融的生态堤公园。

第30条 建筑特色

突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中国特色相结合,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塑造既体现我国建筑特色又吸收国外建筑精华,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融入环境、具有历史价值的经典建筑。启动区建筑整体风貌既满足功能布局需求,又注重建筑空间疏密有度、建筑高度错落有致、建筑体量均衡适中、建筑尺度亲切宜人、建筑色彩总体协调、建筑风格和而不同;在重要空间节点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既注重传统建筑意象传承,又体现时代性与创新性;公共建筑和景观建筑等因地制宜,传承创新,突出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格,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建筑新风貌。落实绿色低碳节水节能安全建筑标准,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启动区新建建筑 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利用先进建造工艺提升建筑防震抗震能力,体现“雄安质量”,打造国家优质工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特色典范。

第37条 东西轴

东西轴线在启动区划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与西段中央绿地通过多样化公共活动场所的设计和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形成体验丰富的城市公园,与两侧用地通过地下空间建构一体互通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段位于城际站和金融岛之间,通过南侧城市道路的线形变化,塑造变化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形成站城一体、城绿共融的城市核心区域。东西轴线与中央绿谷的交汇处,通过湖中岛的构思形成启动区最为核心的开放空间节点和公共活动

场所。

第38条 金融岛

绿谷东南部由蓝绿空间围合成岛,重点布局金融、商务、总部办公等,融合商业休闲、文化娱乐、酒店公寓等复合功能,沿东西轴线,并围绕文化中心,打造核心开放空间,结合轨道站点布局三个高密度混合功能核心。金融岛外围水系构建活力水环,设置水上游线和环岛公园,提供游憩交往的开放空间。

第39条 总部区

在城际站点南北两侧布局高密度办公建筑群,形成总部办公集聚区,局部布置标志性建筑,塑造启动区标志性门户景观形象;加强地上地下立体开发,综合组织城市轨道和城际轨道换乘,强化“小街区、密路网、高强度、立体化”空间组织,形成“功能混合、站城一体”的中央活力门户。

第40条 创新坊

在中央绿谷中部布局创新坊。引入国内外高端创新机构,营建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环境,推动产学研融合,与南部金融岛产业互动,形成金融、科技研发、创新孵化等产业链。创新坊以多层和中高层建筑为主,各街坊通过步行空间紧密连接,突出空间场所的人性尺度,灵活组合建筑与广场、绿地空间,营造公共空间通达舒适的步行体验和轻松宜人的交往空间氛围。创新坊临谷界面设置开放绿地,实现创新坊步行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渗透,创造充满活力、激发创意的整体环境。

第41条 大学园

在启动区东北部布局大学园。南北向注重校区景观的序列性,东西向加强各区之间的互动联系。临绿谷片区适应地形变化,突出自然风貌特征,根据建筑肌理形成疏密错落的不同尺度绿地,与坑谷环境相互融合。围绕校区中央开敞绿地,布局主要公共建筑与文化设施,形成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氛围,实现绿色空间与文化设施的有机融合。校园建筑内设置多样化公共空间,为各类公共活动提供场所。

第42条 淀湾镇

南部临淀湾区顺应田园林地现状,布局“岛状”创新聚落,打造生态淀湾镇。规划三个特色组团,西部组团以文化创新、生态宜居功能为主,东部组团以金融创新、文化旅游功能为主,南部组团以康养休闲功能为主。设计突出小镇空间簇群组合形态,小体量、庭院式建筑组群注重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建筑以低层、多层为主。

第51条 建设重点

建设全域覆盖的 5G 及未来先进无线通信技术网络环境,发挥 5G 及未来技术低时延、高速率、高密度、高可靠的特点,全面推动 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的深度应用。实现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高精度网络化生产等新型生产技术智能化,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变。加速医疗卫生、居家养老、在线教育等服务网络建设,创新发展智能医疗、智能康养、智能教育等新模式;推进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能管控,提供方便、快捷的智能出行服务;实现通信、家居、娱乐等智能体验,全方位感受 5G 和未来科技带来的生活新变化、服务新维度。部署智能传感设备,创新大气、水质、环境的生态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治理能力。建设国家级5G 及未来通信技术创新应用实验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让人民感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教育医疗

规划高中 4 所、初中 6 所、完全中学 2 所、特殊教育学校 1所、小学 17 所、幼儿园 35 所。

规划组团级综合医院 2 所,专科医院 1 所;每个 15 分钟生活圈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处;每个 10 分钟生活圈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站 1 处,每个 5 分钟生活圈规划诊所、护理站 1 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的不再重复设置。

第62条 住房制度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保障基本、兼顾差异、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建立多元住房供应体系;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形成供需匹配、结构合理、流转有序、支出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应格局。创新购房与住房租赁积分制度及相应的租购同权制度,为各类人群提供“可进入、可选择、可支付、可持续”的住房获取渠道,实现住有所居。

第72条 组团型公交枢纽

在启动区北侧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布局组团型公交枢纽 2处,承担公交车辆维修保障、夜间停放、发车调度等功能,东侧枢纽兼顾长途客运功能。组团型公交枢纽独立占地,统筹公交停保场、首末站、社会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等功能立体化开发,配套商业、餐饮、定制化公交等服务设施。地面层以换乘空间为主,地下空间主要用于车辆停放。通过枢纽立体开发和智能运营调度,提供便捷高效的外来小汽车和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服务,为制定灵活的小汽车政策提供设施空间。

第89条 直升机起降点

结合医疗、应急避难、旅游、商业办公等设施,布局直升机起降点,构建直升机通航运营网络。起降点直径不小于 30 米,周边保证视野开阔无遮挡。应急救援型起降点采用硬化地面形式,适应大型与重型直升机起降;其他类型起降点灵活选择设置形式。

第150条 规划建设时序

根据启动区规划建设目标,先期建设生态系统、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同步建设与容东、安新和起步区其他组团关联的交通设施,实现启动区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和服务设施共享;适时启动全面建设,完善城市、组团和社区各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需求,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引领产业综合发展,形成宜居宜业的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预留基础设施接驳节点,控制管线廊道位置,为区域拓展和城乡融合打下良好基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