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好四合院沦为脏乱大杂院,5大真相个个痛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四合院让拆吗知乎 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好四合院沦为脏乱大杂院,5大真相个个痛心

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好四合院沦为脏乱大杂院,5大真相个个痛心

2024-07-17 17: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说这是北京胡同里的名人故居你相信吗?不骗你,这是粉房琉璃街的原梁启超故居。这还是清退了杂物之后的场景,在此之前,连下脚的地方都不好找。

北京胡同里有很多名人故居和美美的四合院,除极个别现状尚好外,绝大多数要么早已消失拆除,要么沦为大杂院。很多网友向“我是胡同”提出过类似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些美美的四合院沦落成今天这幅模样?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其建筑布局,乃至花草树木,都有讲究,而且既有美学考虑,又很注重生活实用。时间一久,“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就成了老北京四合院悠闲生活的生动写照。

(▲南官房胡同)

(▲大翔凤胡同)

胡同是四合院的“联合体”,老北京就是胡同的“联合体”。所以,四合院,就是胡同、就是老北京城的魂。

可它们的命运,在不经意间被改变了。我们现在胡同里看到的是大量乱七八糟的院落场景。“大杂院”,渐渐成了“四合院”的代名词。

今天,“我是胡同”就与大家聊聊,四合院的命运是如何被改变的?

为了方便阐述,我将其列为五大原因。个个都令人痛心,尤其是第2条。

其一:晚清开始的动荡

我们平时经常说“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精华,多美、多舒适、多科学,甚至多符合风水等等,但往往会忽略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一户一宅”,也就是一家人住一个大院落。这“一宅”里可以再分几个小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几进院子,有一进、二进、三进等等,还有的是多进的复合型大院。

这是一个极为核心的基础原则,因为院子就是为人所居,“人”才是建筑最核心的考量因素。“一家人”就限定了这种建筑格局的服务对象。

但“一户一宅”的建筑使命,以及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方式,最终被改变了——因为,人,变了。

最早的改变来自晚清、民国时期,彼时由于政局动荡、生活破败,明清一些完好的名宅大院被迫拆分卖掉或外租,导致风光不再。这个历史原因很容易被理解,我在这里不多展开。

其二:梁陈方案被否

这是导致“人”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各位看官眼中,本来,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可能应该是这样的:

(▲白塔寺东夹道)

可现实很无情,多数却是这样的:

(▲储库营胡同)

(▲原文华胡同24号李大钊故居。2006。现已修复为李大钊纪念馆)

这个变化的过程,与北京城市的旧有规划密切相关。这就要说到建国后的北京规划之争,说到那个著名的“梁陈方案”。

▲工作中的梁思成(网络资料图)。

1950年2月,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此方案的核心,是认为新老北京在老城区内会“你争我夺”,既不利于新城建设,也不利于老城保护,并且从建设方便度、财力等角度,建议将中央行政中心设在北京西部近郊月坛以西、公主坟以东的地区。这一方案,是对北京这座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思考,也是当时乃至今天较为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

只可惜,这一方案未被采纳,而是原苏联专家的观点占了上风。之后,北京的建设,就在老城区这个螺丝壳里做起了道场,并以之为核心摊起了大饼。于是,大片以胡同为代表的老城区被拆除,建成了各种机关大楼、商贸区;于是,中心城区人口爆增,商业繁华,交通堵塞;于是,城墙、城门、小胡同这些传统的“旧事物”都成了社会发展的“障碍”,只好拆除;于是,老胡同、老建筑、老北京一点点消失……

与此同时,侥幸存留下来的胡同,承载了太多的功能。胡同里的四合院,原本很多是私宅,但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问题,私宅一度不再姓私,而是被收归国有,充当起机关单位的宿舍,或者被编入“经租房”,由房管部门统一出租。这样,一宅成了几户,甚至十几户,大院则可以容纳二三十户。只有这样,才能不停地往里塞人,老城区才能容得下快速增长的中心城区人口。至今,凡是胡同里的大院,你打听打听看,多数仍然是这机关那单位的宿舍。

于是,最初以“一户一宅”为原则的四合院,在经历晚清和民国动荡后,再次面临时代的冲击,这一原则已不复存在。

“梁陈方案”被否,彻底击垮了四合院的原有建筑格局和建筑精神。

下图是东四十三条一处院子,不仅拆分成了很多户,还拆分出多个门牌号来:

下图是东四十三条一处院子里密密麻麻的电表,一般数院内多少住户,看电表便知:

下图为储库营胡同15号,原来曾是建筑精美的太原会馆,现住着多达百户人家:

其三,“人祸”。

由于上述原因,大院变成大杂院后,“一户一宅”变成“多户一宅”,每户平均居住面积很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讲少的可怜!

“我是胡同”看过若干胡同里的生活回忆,讲起他们一家几口人如何在狭窄的院落空间里生存,真是感觉这完全不像是在21世纪。这一方面出于生存的需要,储藏室、小厨房等,管它违章不违章,先保生活再说;另一方面,人多了就自然就出来了“竞争”关系,你建个小厨房,我就搭个储藏室,利益纷争也就出来了,谁都怕吃亏,院内建筑就越来越多,“杂”就成了必然。

其四,天灾。

充当最后一根稻草,让四合院彻底变成大杂院的,是唐山大地震,本来就凌乱的院子里一下子就冒出很多防震棚出来!至今我们看到的大杂院内的建筑,仍有一些是唐山大地震时建的。这个可以理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是胡同”不过多展开。

其五,无人打理。

大杂院要恢复为生活宜居的空间,这个有关部门早就意识到了。但客观地讲,胡同腾退是个复杂的课题,难以一蹴而就。虽然这些年在努力外迁腾退,但每个院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难题,所以进度不快,而与此同时时代在飞速发展,老宅院大杂院没人再愿意打理,显得更加破败。况且老城的位置好,就医上学,尤其是上学具有巨大的优势,很多居民不愿被搬迁到郊区安置房去,也使得腾退进程十分缓慢。

这又导致另一个问题,既然大杂院跟不上时代了,不愿搬离但条件太落后也不宜居住,那怎么办,就对外出租。所以现在胡同里的人,有不少是出租户。作为租客来说,主要维持在京的生计,至于宅院如何打理,并不在他们操心之列。

房子无人打理,是很快就会破败的,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有常识。

下图是西四地区六合二条胡同的一个院落,这是一个正面的例证。当我进到这个院子时,看到整洁宽敞的院子,着实让我惊讶,胡同里这种利索的院子太少了。我本能地以为,同在一片屋檐下,这院的住户们肯定有一种和谐相处的“秘诀”。一打听房主才知道,“这院子就是我自家的,当然我要拾掇好它,要是住户多了,那保不齐也变成大杂院了”。

我想大致原因也就上面这些了,以上有的是主观原因,有的是客观原因,哪个因素最关键,你自己分析好了。每一点具体的原因展开,可能就能写一本书。

要命的是,胡同的现状和大杂院生活,给了开发商一铲而光的借口——改善居民生活啊!譬如,原宣武区大吉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借口下,整片胡同从北京地图上消失了。其实,这几十年来消失的胡同,大都会持以这样的理由。看起来,这理由天经地意,为民造福,无可反驳,但岂知,我们还可以通过有序疏解腾退的方式逐步解决问题,减小中心城区压力,让老城区多一些喘气的空间。

当然,疏解腾退与“剃光头”式的拆迁建设相比,注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似乎也不怎么“经济”,这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好在现在北京的规划已做出诸多有益的改善,上级也已要求“老城不能再拆”,先保住再说,再逐步改善。

尾声

原来好——各种原因变坏——想办法变好。

原来好——各种原因变坏——干脆拆了扔掉。

这是两种思维逻辑。可惜,之前的古都北京,选择了第二种思维,一错再错。

历史无法假设。

尤其对于一座城市,整体规划一旦实施,都是致命性的影响,要么正向,要么负向。正向者,我们要感激那些明智而有远见的规划师;反向者,我们又能找谁问责呢?

梁思成曾说,“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

上图是他于1951年草绘的北京城墙公园示意图。按他的方案,所有城楼、城墙全都保留,城墙上安置长椅石桌路灯绿树,供市民游憩观光。城墙下,是古老的胡同肌理,与舒适的四合院群落。

那样的场景,才叫北京!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内容签约文章。除特别注明出处外,本文图片均为作者多年原创拍摄。更多老北京精彩故事,欢迎持续关注“我是胡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