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新视角破题!北京卫视《档案》再度致敬“最可爱的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卫视档案揭秘女主持 以全新视角破题!北京卫视《档案》再度致敬“最可爱的人”!

以全新视角破题!北京卫视《档案》再度致敬“最可爱的人”!

2024-03-30 17: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重大题材最重要的是:

你的每一句话,

都要对历史负责;

你讲的每一个故事,

都要对历史有所敬畏。”

北京卫视的《档案》,

是一档业内外都公认的“沉甸甸”的栏目。

很多忠实观众是用比看影视剧更庄重的心,

来收看这档节目。

《档案》的拍摄手法、风格甚至讲述人,

都能引来观众热议。

北京卫视的《档案》团队,

更是北京广播电视台一支“金牌”纪录片创作团队。

长期以来,

团队通过多部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作品的创作,

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融媒时代,短视频如过江之鲫,

《档案》团队岿然保持着“深潜”姿态。

在多年专注探索、挖掘、创作之后,

2023年又完成了长视频的“惊艳”之举——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北京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

《档案》团队倾力制作,

五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从开城到板门店》。

纪录片播出后,

热议不减、回响不断……

·短视频时代的观众为什么甘心选择了长视频?

·观众为什么会屏息静气、专心收看单集50分钟的长视频?

·朝鲜停战谈判749天是怎么被他们一分一秒捋过?

·谈判桌上的“僵局”如何呈现?

·谈判桌上志愿军将领的过人智慧如何熠熠生辉?

·“双讲述人”的模式是因创作需要而来?

……

本期,我们采访了《从开城到板门店》的总导演胡杰,

来听一听他的回顾与讲述。

“惊心动魄”这四个字,

是对幕后故事的形容。

这个幕后既有抗美援朝正面战场的背面,

也有聚焦这个“战场背面”纪录片的创作幕后……

关键词:十年、独辟蹊径

抗美援朝,

是《档案》一直都在关注并且深耕的题材。

2013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时,

《档案》第一次接触并制作的重大题材作品《伟大的抗美援朝》,

豆瓣评分9.1。

202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

《档案》团队又创作了同样是重大题材,

以回顾志愿军英雄人物事迹为主的纪录片《英雄》。

202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之际,

《档案》团队迎来了第三次创作,

这第三次创作,

也开启了《档案》的下一个创作十年……

“朝鲜停战谈判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停战谈判。”

——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Q:第三次创作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A:这一次,面对熟悉的题材,用什么样的视角去创作,才能引导观众更全面了解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壮举,更深刻认识抗美援朝战争作为立国之战的重大历史意义,是项目创作之初讨论最多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还做过一个同样很完整的项目方案,叫《中国•1953》。从政治、军事、经历、外交、文化等五个方面去回顾1953年发生的历史大事。

但最终,经过与专家反复论证,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副书记、总编辑徐滔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组还是决定专注于制作抗美援朝主题的纪录片作品,为“抗美援朝三部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Q:不少观众认为此次破题很“惊艳”,确定选题角度是不是很有难度?

A:其实,选题角度这个问题,说容易也容易。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无数英雄人物历历在目,可以写入军校教科书的经典战例更是数不胜数。如果我们把目光再一次投到战略、战役、英雄事迹上,我相信不仅在制作中可以减少一些难度,而且可以制作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一条没人走过的路确实是难走一些,但总要有人去迈开那第一步。就这样,经过数次讨论调研,在徐滔总编辑的亲自调度下,最终《档案》选择了朝鲜停战谈判这一重大主题,用全新视角回顾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从开城到板门店》就此诞生。

Q:从策划到制作,这部片子大概用时多少?

A:有1年的时间。

关键词:开篇故事、

“小纸条”、双讲述人

Q:纪录片开篇故事性极强又深情,为什么这样设计?

(开篇故事——1951年7月,时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兼军委情报部长的李克农接到命令,立即赶赴朝鲜去指导朝鲜停战谈判。临行前,夫人赵瑛对他说,“箱子里还是多带一件冬衣吧,万一天冷了,你哮喘复发。”李克农听了摆摆手,宽慰道:“不用,不用,到不了冬天,我就回来了。”看似温馨的表达背后,伉俪情深的二人都未曾料想到,这场谈判,竟然持续了2年多,经历了两个寒冷的冬天,李克农几度病重。)

A:“讲故事”是档案的看家本领。任何一期节目的开场语,无论是讲述人的场景讲述,还是素材剪辑片的解说词,均不得以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拼接播报而成。为什么?因为它就像是一条新闻,虽然提供了信息,但并不具备吸引观众的基因,并不能产生画面感,也就是没有故事张力。

在实际操作中,《档案》团队也经常会不自觉地落入材料的“陷阱”——什么事都想讲,什么人物都感觉不可或缺。所以我们每次对大纲,都是一次“过筛”的过程。基本遵循的入选原则就是“常人不能、常理不容、常情不解”。同时,尽可能降低流程性的叙述,而把事件落实到人物身上——正所谓事在人为,人立起来了,事也就脱颖而出了。

李克农(前排左二)等朝中谈判代表团成员合影

Q:谈判是智识、胆量、毅力等多维度的较量,谈判也会出现各种局面,比如僵局。132分钟静坐和一张小纸条的故事,非常有戏剧冲突、很吸引人,那场创作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坐下去——李克农将军是朝鲜停战谈判朝中谈判代表团的负责人。谈判过程中,有一个特别经典的场面,俄中方和联合国军两方的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不说一句话,静默了132分钟。当所有人都觉得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李克农把一张小小的纸条传到了谈判桌上,纸条上只写了3个字:坐下去。所有人的心情,一下都舒展了。)

A:这是我们最早确定要重点打造的一个故事,因为它具有我之前所说的“常人不能、常理不容、常情不解”的特征。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确实也遇到了难题,132分钟的“静默”是故事最大的特点,同时单纯的“静默”也缺乏视觉化的表达,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尽可能使用镜头语言,比如,烧尽的香烟,手表指针的变化,背影音乐滴答滴答的声音,来丰富这个场景。

Q:李克农被称为“中国红色特工之王”,他是一个特别神秘的人。纪录片采访了李克农的孙子李凯成,还有哪些难忘的细节和故事?

A:我们之所以选李克农作为纪录片主要呈现对象,其实也是受了这次采访的启发。在大家固有印象中,发掘新的独家内容。比如,我们在片中塑造的普通志愿军战士,我们更希望讲述一个“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故事。像李克农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将军,我们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反差感,也就是“伟人之资,更具温情”。

Q:《档案》栏目有经典的讲述方式,这次为什么特邀了双讲述人?

A:其实双讲述人,或者多讲述人,在《档案》以往的作品中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是具有这么明显人物标签的设计并不多,这也是根据“谈判”这一主题设计的,战场上有对手,谈判也有对手,我们赋予两个讲述人不同的分身标签,也是希望观众观看时能更好理解故事,将自己代入情境。

宁晓川、关文平两位讲述人,从双方的视角来解读这段历史、剖析这段历史,加上场景烘托,让大家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这段历史。

《档案》总是制作“大部头”的历史纪录片,

很多观众下意识以为:

“应该是一群老同志完成的。”

其实呢?大家不妨猜一猜:

《档案》编导团队的平均年龄是多大?

平均年龄二十六七岁!

这个团队最根本的特点:

永远心怀“治学”的精神!

关键词:外语专长、“理科生”

Q:听说《档案》团队外语能力非常强?

A:在纪录片《从开城到板门店》创作过程中,我们的确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外语优势。

通过大量调研,从俄罗斯、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地,大量发掘朝鲜战争的相关档案资料及视频音频素材,利用这些来自对手视角的资料,在片中有意识地描绘同一历史时间点,世界多地局势的变化。让观众在了解朝鲜停战谈判历程的同时,还感受到一种回望历史的“上帝视角”,引人审视和思考当下。

Q:纪录片的线索梳理,给人感觉似乎有一种理科生的丁卯分明?

A:其实这也是《档案》栏目组一直以来的传统,在重大题材纪录片领域深耕十年,《档案》人其实靠的就是一股子“治学”的精神。

虽然很多人都是新闻专业、导演专业出身,但面对“板门店谈判”这样的题材,不拿出钻研学问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在耗时一年以上完成一部纪录片之后,核心的导演往往都变成了这段历史的专家。

栏目组除了深耕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的导演,还有擅长长征题材的导演、解放战争题材的导演,甚至是专精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题材的导演等等。

乔冠华之子乔宗淮,在看完片子之后给项目组发来信息。他在肯定节目的同时,还专门提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纪录片把历史上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交织的案例条分缕析,很有教育意义。”

关键词:“密语”“战史”

Q:创作中肯定也有争论吧?如何终结争论?

A:因为谈判大大小小共计700多次会议,其实我们对于每一次会议,甚至于每一次会议上,双方在哪一个字眼儿上唇枪舌剑,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

我们组里有一句用来终结争论的话术,叫“看战史”。如果说一遍还不管用,就连续说两遍,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Q:什么是“战史”?

A:“战史”就是军事科学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下卷)。

只要是有《从开城到板门店》项目组人出没的地方,你肯定能从方圆3米的地方找到这本红色封皮的书。这本书不算后记有704页,如果不是还有电子版,它早就被翻烂了。

这是因为朝鲜停战谈判题材涉及政治、外交、国际关系等等,实在太重大,也太敏感了。脚本创作完成后,在经过了军科的专家审看修改之后,仍然经历了几乎颠覆性的修改和调整——整个团队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高度紧绷的状态。

最终缓解这一切的,还是那一句“密语”——“看战史”。

关键词:重大历史题材、年轻团队

Q:对“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又有何新收获?

A:正如徐滔总编辑在项目创作之初就反复强调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通过这些经历,我也重新审视了什么是重大题材。重大题材并不一定要经历数月的出差取景,并不一定要有阵仗浩大的情景还原,并不一定要制作酷炫的特效和动画。

重大题材最重要的是,你的每一句话都要对历史负责,你讲的每一个故事都要对历史有所敬畏。

Q:全媒体时代,对“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有什么新的感悟?

A:一句话:全媒体时代,重大历史题材宣传大有可为。

纪录片一经播出,节目内容便收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学习强国、北京日报、新京报等30余家权威媒体深度报道,逾300家媒体头部账号对该节目内容进行转发、评论。新媒体端,全网话题阅读量超1.7亿,多个话题词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喝下光荣茶# #和平战士姚庆祥宁死不开一枪# #人体螺丝钉史阜民硬扛18列火车通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爆款……

Q:《档案》团队是怎样的一群人?平均年龄多大?

A:“真想不到啊,你们都这么年轻”这句话,相信每一个档案的编导都听过。

在大部分人的想象当中,《档案》制作“大部头”历史纪录片的应该是一群老同志。但每次在向专家讨教问题,在纪念馆档案馆查阅资料的时候,我们都会向别人介绍说,《档案》的编导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六七岁的队伍。我也正是在二十六七岁的年纪,第一次承担起了《档案》的一部重大系列纪录片《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的编导工作。

我们的团队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对此,我们一直引以为荣。年轻意味着有冲劲、有干劲,意味着有创新精神。但我想,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就像我之前说的,永远心怀“治学”的精神,这是《档案》团队最根本的特点。

关键词:重磅纪录片、精神

作为北京卫视年度重磅纪录片,

《从开城到板门店》,

大力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从《伟大的抗美援朝》到《英雄》再到《从开城到板门店》,

北京卫视重大历史题材创作,

一直承担着主流舆论引导和宣传的功能,

以影像化历史的方式呈现。

在价值追求上,秉承大历史观;

在叙述方式上,

力求做到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铺排有独到的视角。

以历史细节全新的发现,

向观众奉献有细节、有温度、有感悟的高质量作品。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更多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

也期待年轻的《档案》团队,

下一个创作十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