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教授:真实世界研究再添力证,呋喹替尼用于晚期肠癌后线治疗带来生存获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化疗几次后检查效果 杨柳教授:真实世界研究再添力证,呋喹替尼用于晚期肠癌后线治疗带来生存获益

杨柳教授:真实世界研究再添力证,呋喹替尼用于晚期肠癌后线治疗带来生存获益

2023-07-04 04: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医学界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呋喹替尼凭借关键临床研究FRESCO的成功,于2018年正式获批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治疗,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迄今已接近5年,积累了大量治疗晚期CR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呋喹替尼的良好临床价值在真实世界应用中也得以验证。

近期,浙江省人民医院杨柳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呋喹替尼与瑞戈非尼单药、序贯治疗或联合PD-1抑制剂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后线治疗时的疗效[1]。“医学界”借此契机,特别邀请杨柳教授对该项研究数据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呋喹替尼当前在晚期CRC治疗中的作用。

mCRC仍有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临床期待更多有效药物

受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CRC发病率仍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2],CRC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消化系统癌症之一。杨柳教授指出,虽然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我国CRC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状况正不断改善,但仍有许多患者在晚期才被确诊。当前晚期CRC的一线、二线治疗仍以化疗为基础,并根据患者基因检测和分子病理结果,如RAS、BRAF等关键基因变异的情况,联合相应靶向治疗药物。

“晚期CRC三线治疗也有多种可选择的药物,如TKI药物呋喹替尼、瑞戈非尼及口服化疗药物TAS-102等,后线治疗使得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可以说三线治疗也已经‘不够’了,很多患者实际能接受四线、五线乃至更多次的后续治疗。”杨柳教授表示。

不过杨柳教授也指出,CRC的创新药物相比肺癌、乳腺癌等瘤种仍然偏少,为做好晚期CRC患者的全程管理,临床工作者仍需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在后线治疗中也应进一步探索药物用法,以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目前,呋喹替尼和瑞戈非尼作为我国获批用于mCRC三线治疗的两种TKI药物,在我国已经广泛可及。但在真实世界中首选哪种TKI药物,进行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排兵布阵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真实世界中的ORR和DCR数据,

提示呋喹替尼的治疗价值

杨柳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本次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共纳入浙江省人民医院2018-2021年间收治且经二线标准化疗后发生病情进展或不耐受标准化疗的mCRC患者,在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阶段,使用呋喹替尼或瑞戈非尼治疗≥1个周期。研究主要终点为两组患者的中位OS、PFS及不良事件(AEs)情况,次要终点为两种药物的序贯使用合理顺序,以及呋喹替尼、瑞戈非尼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另外评估了两种药物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的疗效。

本次共有105例mCRC患者被纳入分析,其中55例使用呋喹替尼、50例使用瑞戈非尼,基线特征整体如表1所示,可见两组患者各项基线特征均无显著差异,呋喹替尼和瑞戈非尼组分别有32和27例患者联合使用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等)治疗。

表1.患者基线特征情况

在可进行疗效评价的97例患者中,呋喹替尼组患者的ORR为6.1%、DCR为65.3%,而瑞戈非尼组的ORR和DCR分别为2.0%、54.2%,呋喹替尼组ORR和DCR相较于瑞戈非尼组均较高,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详见表2);根据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联合PD-1抑制剂用药,呋喹替尼组患者的ORR/DCR均高于瑞戈非尼组。

表2.呋喹替尼/瑞戈非尼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情况

对患者生存数据的分析显示,呋喹替尼组和瑞戈非尼组患者中位PFS和OS并无显著差异(见图1);但亚组分析显示(详见图1):

呋喹替尼+PD-1抑制剂治疗组中位PFS达5.9个月,高于瑞戈非尼+PD-1抑制剂组的3.8个月(p=0.018);呋喹替尼+PD-1抑制剂组中位OS达17.5个月,高于瑞戈非尼+PD-1抑制剂组的14.8个月(p=0.0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呋喹替尼+PD-1抑制剂治疗组中位PFS在统计学意义上也显著优于呋喹替尼单药治疗(5.9个月vs 3.0个月,p=0.009);呋喹替尼+PD-1抑制剂治疗组中位OS也较呋喹替尼单药组显著延长6.2个月(17.5个月vs 11.3个月,p=0.008)。

图1.呋喹替尼+PD-1抑制剂治疗患者与瑞戈非尼+PD-1抑制剂治疗患者(C/D),以及与呋喹替尼单药治疗患者(E/F)的PFS、OS对比情况

在序贯治疗顺序方面,有11例瑞戈非尼治疗患者发生病情进展后改用呋喹替尼,8例(72.7%)可达到疾病稳定(SD),而8例呋喹替尼治疗发生病情进展后改用瑞戈非尼的患者,有3例(37.5%)可达到SD,虽然病情控制比例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181),但先用瑞戈非尼治疗、后改用呋喹替尼的患者,中位OS显著更长(15.0个月 vs. 8.3个月,p=0.019,见图2)。这可能与呋喹替尼精准作用于VEGFR1、2、3的分子结构有关,决定了它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深度,有望能够解除瑞戈非尼等抗血管生成TKI的耐药。

图2.呋喹替尼/瑞戈非尼使用顺序不同患者的OS差异情况

两组患者的AEs发生情况如表3所示,可见在全部AEs发生率、≥3级AEs发生率及治疗相关减量或停药的发生率方面,呋喹替尼与瑞戈非尼组基本相似;其中,瑞戈非尼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更高,而呋喹替尼组更易发生≥3级高血压。

表3.呋喹替尼/瑞戈非尼组AEs发生情况

谈到本次真实世界研究的结果时,杨柳教授指出,该研究结论因受到单中心、回顾性分析和样本量的限制,无法代表整体人群数据,未来仍需更大规模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但该项研究也体现了呋喹替尼在mCRC后线治疗中的作用,且呋喹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较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和呋喹替尼单药治疗均展现出更好的疗效。

探索mCRC后线治疗模式,

期待呋喹替尼+免疫组合未来表现

近年来有多项临床研究探索了mCRC后线治疗中,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联合治疗的效果,如日本REGONIVO研究显示,瑞戈非尼+纳武利尤单抗方案用于微卫星稳定(MSS)型mCRC患者的ORR可达33%,但后续治疗北美患者的ORR仅为7%[3],对此杨柳教授认为,这可能与不同PD-1/L1抑制剂和TKI类药物的细节差异有关,因此不同临床研究的成果不能简单复制,每一种免疫+抗血管生成联合方案的疗效都需经过临床研究评估。

近期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临床Ib/II期研究结果已正式见刊《欧洲癌症杂志》,显示呋喹替尼+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方案对MSS型mCRC治疗有良好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提示呋喹替尼5mg间歇给药组ORR达到20%,DCR达到100%,中位PFS和OS分别为6.9和20个月[4]。杨柳教授表示:“mCRC后线治疗阶段决策有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临床工作者仍应优先选择已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该研究就为使用呋喹替尼+信迪利单抗方案提供了依据。”

杨柳教授还对CRC免疫治疗的未来探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目前基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占肠癌总数5%的MSI-H人群可以从免疫治疗中显著获益,但MSS患者也并非完全无法获益,只是目前还缺少指导免疫治疗的标志物;此外,虽然CRC整体上不是一种免疫原性较强的肿瘤,但围术期免疫治疗+化疗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已经有一些初步研究采用新辅助免疫+化疗,取得了一定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未来在这些方面深入挖掘,探索作用机制、标志物和新型药物的使用,将会进一步改善CRC患者的生存获益。”

参考文献:

[1]Deng Y Y, Zhang X Y, Zhu P F,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ruquintinib and regorafenib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real-world study[J].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3, 13: 1097911.

[2]Yang Y, Han Z, Li X, et al.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20, 32(6): 729-741.

[3]Fukuoka S, Hara H, Takahashi N, et al. Regorafenib plus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or colorectal cancer: an open-label, dose-escalation, and dose-expansion phase Ib trial (REGONIVO, EPOC1603)[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38(18): 2053-2061.

[4]Guo Y, Zhang W, Ying J, et al. Phase 1b/2 trial of fruquintinib plus sintilimab in treating advanced solid tumours: The dose-escalation an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cohort in the dose-expansion phases[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23, 181: 26-37.

专家简历

杨柳 教授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早诊早治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转化医学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生态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生命健康联合体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病因专业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遗传学会理事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1项

本资料由和黄医药提供支持。

本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而非广告宣传。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