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大讲堂劳动教育之美观后感心得体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劳动班会观后感200字 贵州教育大讲堂劳动教育之美观后感心得体会

贵州教育大讲堂劳动教育之美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4-04-25 05: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贵州教育大讲堂第33期特别节目《劳动教育之美》于12月28日晚20:10播出,观后感心得体会见正文。

  贵州教育大讲堂《劳动教育之美》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贵州教育大讲堂《劳动教育之美》特别节目,本期节目的栏目组走访了贵州省各市州学校进行调研和参观学习,见证了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里耕种与收获;了解了不同地域学校依据当地文化特色开展的特色劳动课程,如苗族刺绣、蜡染、植物染、拓染和手工编织等,劳动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看完了这期节目,我收益匪浅。在学校,我们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劳动教育课程,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收获知识、感受快乐、收获幸福。劳动教育是终身教育,贯穿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劳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照顾自己那么简单,它还在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性格发展、智力发育、社会关系等,它对于青少年的锻炼、成长、成才非常重要。劳动可以拓宽青少年的视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提升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处处是劳动的“训练场”,在学习之余,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劳动的美好,生活的乐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教育,2021年1月28日,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就新时代我省抓好劳动教育贯彻落实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实施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实施路径上提出要实现“四个融合”,即: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工作要求上提出“四个统筹”,即:统筹课程设置,统筹课时安排,统筹专业融合,统筹成果呈现。在保障措施上提出“六个加强”,即:加强统筹领导,加强经费投入,加强师资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加强安全保障,加强督导检查。“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历史长河的涤荡,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我们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劳动教育,让广大青少年牢固确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四个最’劳动价值观。”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封开鸿在节目中说道。勤劳,热爱劳动,享受劳动,是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贵州省在劳动教育上深耕,在各市州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教学,不局限于课堂知识,让他们通过自我双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去检验历史真理,寻找未来的人生方向。

  劳动教育教学,实践是载体,目的是教育。近年来,贵州各地中小学大力加强基地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拓展实践平台,充分发掘校区自然、文化等独特资源,依托“校农结合”“校企结合”“校旅结合”等,打造了一大批规模适当、富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场所,初步建成以国家级劳动教育试验区为引领,省、市、县、校为主体的劳动教育基地。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贵阳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大讲堂】,即可获取第37期贵州教育大讲堂《神秘地质之美》播出时间、观看入口、回放入口、观后感心得体会等。

手机访问 贵阳本地宝首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