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诗合为事而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劳动号子大概有几种类型的 歌诗合为事而作

歌诗合为事而作

2023-11-16 02: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 央视索福瑞欢网显示,《劳动号子》第九期实时收视最高第二名,酷云实时收视数据最高第三名。全网数据总量4.8亿,微博话题总量突破4.1亿,讨论总量高达31.5万;抖音话题超2亿播放量,其中4条内容获百万流量。而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则发表专题点评,点赞《劳动号子》:节目传唱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的经典劳动号子,潜心挖掘号子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给观众带来了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让千年“号歌”与时代同行

劳动号子是劳动群众集体创造的生命乐章,也是劳动人民最富凝聚力、最具标志性的一种文化符号,而《劳动号子》无疑给电视观众带来了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

劳动号子有着一种魔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气质的民间文化,我们既能惊艳于或粗犷豪迈或坚实有力的朴实曲调,又能醉心于简单又清新的内容。广袤的土地孕育出的劳动号子一脉相承、一水相通,在各地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并运用于劳动之中,具有浓郁的广泛性和群众性。

与此同时,面对时代的变化,古老的劳动号子如何与新时代接轨,能够让新时代的观众所喜欢,这是所有艺术都要面临的难题。

难能可贵的是, 《劳动号子》没有固守于原有形态,而是在寻找观照新时代拼搏精神内核的同时,紧紧依托 “歌颂劳动之美,倡导和传承新时代奋斗精神,向劳动者致敬”的主题,通过崭新的艺术手段和传播方式,让“号子”这种朴实的艺术形式与时代同行。

观众们看到,由 王宏伟、戴玉强、陈思思、霍尊、萨顶顶、刘力扬等领衔“时代号子手”,联袂 周深、李思音、阿兰、蒋敦豪、江映蓉、姜婷婷、石头、王莉等20余名“号子手”,用一首首或耳熟能详或曾陌生的“号子”吹响时代奋进者的追梦诗篇。

在已经播出的九期节目中,观众们可谓是大开眼界。 戴玉强激情献唱的 《永宁号子》铿锵有力,船夫齐心协力拉船的景象和所传递的乐观坚毅的奋斗情怀跃然荧屏; 歌手周深以空灵婉转的嗓音,将土家族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南溪号子 《南溪号子真美妙》,表现得极富感染力; 萨顶顶演绎的贵州薅秧号子 《抢火腔》,则通过融入新时代元素并运用其灵动飘逸的女性唱腔,将农妇积极乐观的劳动魅力尽显无疑;来自 青藏高原的双人说唱组合ANU,大胆融入电音、说唱元素,通过藏族号子 《打啊嘎》,尽情还原藏族特色的打墙劳作形态; 歌手石头将 《推车歌》这首经典号子注入流行元素,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

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在变、劳动场景在变,但《劳动号子》中所折射出来的勤勉、坚韧、团结、奋斗等精神,仍是新时代最为宝贵的时代精神,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保障。

让传统文化永驻“芳华”

伴随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出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之一。

《劳动号子》正是基于流传已久并深入人心的“号子”为切入点,挖掘劳动人民心中的熟悉旋律,用新时代的表现手法,重新点燃劳动人民的奋斗激情, 打造有营养、有气质、正能量的综艺节目风格,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时代精神。

在题材方面,节目组紧紧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关键,把 “创造、创新”作为节目的灵魂。节目精准定位在“号子”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遴选和设计,以 和时代精神相关的关键词为纵线,包括 “奋斗”“梦想”“力量”“青春”“爱情”“荣光”“喜悦”“希望”“团结”“幸福”等;以 行业号子、国内外、民族等特定素材为横线,主题涵盖湖海山间的原生态号子、世代相传的非遗号子,以及异域风情的跨国号子等内容,力图展现精彩民间文化的各个方面。

而在呈现方式上,节目更是通过现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并配合 “一呼百应”“歌舞情景剧”“流行音乐混编”等各种方式演绎劳动号子。在讲述方式上,节目组在每期节目中,邀请一种劳动号子的传承人,或与观众互动同唱原生态号子,或与时代歌手同台演出,让观众更好地体会号子的劳动韵味。同时,《劳动号子》结合微纪录片和综艺的两大特点,每集以3至5分钟的微纪录片形式,从号子的人、史、景方面全方位展现号子的“精气神”,让观众更能理解歌曲背后的含义。

难得的是,由 著名作曲家张千一、文史学者蒙曼担任时代鉴赏人,引领全民“找号子、唱号子、传号子”的文化新潮流,并通过解读“号子”背后的历史人文背景,让观众读懂劳动号子背后的文化内涵、领略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

在节目现场, 蒙曼更是金句频“飙”。“歌在船头,唱在水中,美在心里”“我们是个农业民族,土味的幸福是真的幸福”“没有任何一种劳动能够像农业劳动这样,把所有中国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在解读的过程中,蒙曼已然成为了一本行走的“教材全解”。而张千一则在节目现场开设“音乐小课堂”,从歌曲的句式、调式、创编、节奏等各方面进行解读。

《劳动号子》将音乐节目与传统民间文化相融,让传统、单调的劳动号子,在“时代号子手”们的演绎下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一种常唱常新的音乐形式,其创新的形态迅速引发了年轻人的追捧。

专注做“美好生活倡导者”

众所周知,2019年,由广东广播电视台主导的广东卫视实施了最大力度的改革振兴计划,并确立了广东卫视 “走在前列、当好窗口”的战略定位, “美好生活的倡导者”为品牌定向,在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基础上,通过改革实现广东卫视的再度振兴。

一年来,面对广东卫视的改革振兴计划,众多观众已经从荧屏上感受到广东卫视的变化,更让广东卫视的排名大跨步地进入到全国卫视前10名。

广东卫视依靠“创新”内核,以粤味春晚《最美岭南春——2019广东卫视春节晚会》为始端,全面拉开了振兴的步伐。唱响时代记忆的《流淌的歌声》打响振兴广东卫视第一炮,收视率首次进入省级卫视前5;《国乐大典》第二季则再次掀起新国潮;《众创英雄汇》《见多识廣》《2019技行天下》《考不好没关系》《青春歌谣》《木偶总动员》《美好生活欢乐送》等组成的综艺节目矩阵,成为引领正能量娱乐风潮的主力军。《劳动号子》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又一创新佳作,体现了广东卫视在深挖传统文化宝藏、创新再造“新国潮”的策划制作高度。

幸福是奋斗来的,面对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经历的“寒冬”,广东卫视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激流中,再次站在了新时代改革振兴的风口之上,并通过推出具有创新性新高度和创造性想象力的《劳动号子》等节目,努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为新时代的奋斗与创新精神注入全新的注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