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诊断进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确诊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诊断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诊断进展 

2024-07-11 1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拉曼光谱学检查(Raman Spectroscopy,RS)

它的原理是物理学上的“拉曼效应”,当物质接受单色光照射时,入射光使分子的旋转和振动发生变化,产生光的散射,散射光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有高度的分子特异性,通过RS可以识别组织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并估测他们的相对含量,作出定性判断。现在已证明该技术检验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有效的。Rocha[7]等用拉曼光谱学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正常组织的拉曼光谱不同,证明该技术可以用于颈动脉走样硬化斑块的检查。

二、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方法

1.多层螺旋CT及CT造影(multi-slice helical CT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SCT,CTA )

传统的CT由于采集时间长,在对冠状血管检测时受呼吸运动干扰,难以消除心脏伪影,且仅能在轴向层面进行采集,血管重建能力差。MSCT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以及有丰富且先进的后处理软件,克服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的创伤性及不能显示血管壁增厚与钙化的缺陷,主要通过对斑块密度的测量来判断斑块的具体成分。其血管重建性好,可多层面进行扫描,能清楚显示所有严重病变和所有钙化斑块,由CT峰值记分与钙化面积之乘积可获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积分),可以对冠状动脉钙化作出精确的定量。Sadako等[8]研究发现采用多层螺旋CT 0.5mm薄层扫描,可以比1mm薄层扫描精确的区分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与金标准血管内超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不足之处为MSCT空间分辨力尚不够高,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其密度的测量,时间分辨力的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CT血管造影(CTA)被看作是一个潜在的可以替代目前成像方法的一种技术,来评估大多数动脉的血管解剖,斑块组成或形态学特点在扫描速度和在探测器排数的进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血管钙化对多层CT血管造影系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因为这需要更高64排探测器的瞬间高分辨率,增加有效的辐射剂量才能很好的显影[9]。虽然尚在发展阶段,但CTA在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斑块组成,以斑块面积,体积和以及斑块重塑方面是非常有希望的。

2.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显示AS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不仅可显示血流、血管狭窄、测量狭窄程度,并且能观察血管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近年来,很多学者对MRI在区分斑块的类型,斑块成分量化,血管壁的测定以及新的MRI对比剂在诊断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Cai等[10]对60名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并对MRI的图像和后来的组织学结果分别独立的回顾和分类,结果显示,MR成像的分级标准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动脉硬化分级标准有着很好的一致性。Saam[11]等证实磁共振成像可以量化活体人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组成部分,磁共振成像测量斑块组成,脂核、松散的基质纤维组织,与组织学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Underhill等[12]比较了MRI和B超对血管壁厚度的测量,他们发现B超的内膜基质厚度与MRI测量的平均血管厚度有着高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93;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