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德国靠着4个套路规避《凡尔赛条约》限制,为重整军备奠定基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裁德国的条约有哪些 一战后德国靠着4个套路规避《凡尔赛条约》限制,为重整军备奠定基础

一战后德国靠着4个套路规避《凡尔赛条约》限制,为重整军备奠定基础

2024-07-04 14: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后,为了避免德国有再次发动战争的威胁,战胜国决定大幅度削减德国的武装力量。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陆军的总人数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这其中包括了4000名军官和不到9万的普通士兵。同时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禁止德国进行征兵,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这些规定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德国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防止德国人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预备队。

除此之外,《凡尔赛条约》还禁止德军在边界设防,不能拥有重机枪、重型火炮、坦克和军用飞机。这还只是陆军,战胜国还禁止德国拥有空军,海军方面只能拥有6艘1万吨级、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

虽然《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尽可能地削弱德国的军事力量。但短短20年后,纳粹德国再次拥有一支庞大且强悍的军队,横扫整个欧洲,这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从一开始,德国人就在动用一切手段来逃避《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钻条约的空档,尽可能地保留和增强德国的军力。他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秘密研发新式武器

军队人数减少,那就加大武器研发的投入,强有力的武器装备可以在减少人数的情况下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在1924年至1928年,德军实际的军费支出都比官方公布的军事预算要高2倍,这使得德国军方可以把大量的军费投入到新式武器研发方面。德国政府也秘密资助了军用飞机的开发和飞行员的培训,克虏伯等德国工业公司也在坦克和重型火炮上进行了秘密的研发工作。

二、大力发展准军事组织

尽管德军总参谋部被解散,但仍然以“部队局”的形式存在和运作,并继续完善德军军事理论、组织训练。德国还以各种方式规避《凡尔赛条约》对军事人员数量的限制。通过大力发展警察组织,扩充德国联邦边境警察部队和各州的警察部队,这两支部队都是按照准军事组织进行武装和组织的,共计11万人。

三、军事训练转移到其他国家

1922年4月,德国和苏联缔结了《拉帕洛条约》,随后两国开始进行密切的合作。德国在苏联建立了许多的军事训练机构,包括了在喀山的坦克训练基地和在利佩茨克的空军训练基地。德国一部分军工企业也把设备转移到了苏联,在苏联开设了大量的工厂,以便继续生产武器和进行军事武器研发工作。

除了苏联之外,德国还与包括瑞典和荷兰在内的一些国家建立联系,以便能够在这些国家开展关于违禁武器的研究工作。

四、人才保留

德国国防军的最高指挥官汉斯·冯·塞克特将军被称为“德国国防军之父”,塞克特将军认为德国国防军是德国大规模军事扩张的基础。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塞克特将军选拔了最优秀的官兵加入德国国防军,比如指挥员、飞行员、有经验的水兵和技师等。

而空军方面,德国组织了很多民间的飞行俱乐部以训练新的人才(著名的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就是从飞行俱乐部成长起来的)。另一部分的飞行员和技师进入了民用航空,而一旦开战就会回到军中。

通过上述种种措施,德军虽然受到了《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但是他们却用各种方法使《凡尔赛条约》成了废纸一堆。当希特勒上台,一声令下重组军队之时,一支全新的、更好的德国军队,就展现了世人面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