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电影研究报告:龙头担当,行稳致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片报告 2024年中国电影研究报告:龙头担当,行稳致远

2024年中国电影研究报告:龙头担当,行稳致远

2024-07-08 2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回顾与展望:强势复苏仍是主线,2024 年票房预计重回 600 亿

回顾中国电影行业过去十年,疫情为最大变数,前后叙事逻辑截然不同。我们将 2019 年作 为基准年,这一年是疫情开始的前一年,也是中国电影票房达到峰值的一年。2019 年之前(疫 前时代),电影行业整体呈现向上增长态势,平均票价基本维持在 35 元左右,观影人次的增 长是决定电影票房增长的核心指标。其中,2011-2015 年,观影人次从 3.45 亿次增长至 12.45 亿次,年增速均在 30%以上。2016-2019 年,观影人次的增长明显放缓,2018 年、2019 年仅 有个位数增速 5.9%、0.6%,分别为 17.18 亿次、17.28 亿次;陷入增长瓶颈后,中国电影行 业逐渐由流量驱动转向内容驱动,同时开始积极探讨向好莱坞看齐的电影制作工业化。

这一转型升级过程被疫情中断,2020-2022 年持续三年基本是中断-复苏-再中断-再复苏的往 复,延续至 2023-2024 年,复苏仍然是中国电影行业的主线。但疫情对用户的娱乐消费习惯 影响深远,2023 年及之后(疫后时代),用户对线上的短视频、直播等,对线下的剧本杀、 VR 体验等的娱乐消费习惯已经养成,电影作为娱乐消费品的吸引力有所下滑。因此,我们认 为当前电影行业的首要任务是争取观众的回流,即观影人次的恢复及增长对电影行业的长远 发展至关重要。

结合各年票房及观影人次数据看,2023 年中国电影行业的复苏显著,观影需求与内容供给均 显示出较强韧性。 2013-2015 年:国内电影行业在技术更迭与资本漫灌的双重驱动下高速增长。2013 年票 房突破 200 亿、2014 年票房直逼 300 亿、2015 年票房突破 400 亿。 2016-2019 年:行业增速放缓,企业竞争加剧,逐渐由流量驱动转为内容驱动。2019 年, 现象级影片《战狼 2》上映,单部影片斩获 56.94 亿票房,跻身中国影视票房排行榜首 位。这一年的票房达到 641.5 亿,为历年以来最高值。 2020-2022 年:疫情冲击下,电影行业供需两端的生产经营均中断。2020 年、2022 年两 影院停工时间较长导致票房腰斩;2021 年,夹缝中求生存,《长津湖》上映后打破此前 《战狼 2》的记录,创下 57.75 亿票房。 2023 年:疫后电影行业全面复工复产的第一年,票房及观影人次为 549.27 亿、12.99 亿 次,恢复到 2019 年的 85.6%、75.2%,平均票价相比 2019 年上涨 14.0%、达 42.3 元。

进入 2024 年,强势复苏仍是电影行业主线。2024 年的元旦档(15.36 亿)、春节档(80.51 亿)、清明档(8.42 亿)均刷新中国影史同档期票房纪录,刚刚结束的五一档(15.69 亿)也 取得仅次于 2021 年的同期票房规模,进一步印证线下观影需求的持续复苏。同时在供给端, 电影拍摄工作全面恢复,头部影片供给数量及质量趋于稳定。

展望后续,我们看好优质内容供给修复后观影需求的持续释放,进而驱动中国电影票房强劲 复苏。2024 年上半年黄金档期除整体票房数据格外亮眼外,观影人次也均接近甚至超过历年 档期最高水平,持续验证中国电影行业的强势复苏逻辑。参考 2023 年 42.3 元的平均票价, 2019 年 17.28 亿次的观影人次,我们对 2024 年票房数据作出乐观、中性、悲观三种假设, 预测出 2024 年国内电影票房区间 584.8-657.8 亿,其中中性及乐观假设下 2024 年票房均有 望重回 600 亿大关。

2.中国电影:全产业链布局,龙头地位超然

2.1.历史沿革:持续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全产业链布局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由中国电 影集团公司联合中视总公司、央广传媒、长影集团、江苏广电、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中国 联通 7 家战略投资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成立之初即具备全产业链资源禀赋:中国电影成立之 初,中影集团为股改上市将历史积淀的制作、发行、放映、服务等各板块的优质资源以股权 转让形式让渡至中国电影旗下,由此中国电影形成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营销、电影放映 及影视服务四大业务板块的全产业链业务布局。

2016 年 8 月 9 日,中国电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第一家登陆 A 股市场的电影国 企。上市之后,加速整合电影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2016 年,公司收购大连华成 70%股权, 进一步强化放映板块的市场竞争力。2018 年,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影器材收购巴可中国持有的 中影巴可 9%股权实现间接控股,增强在影视服务领域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推进数字放映设备 的国产化进程。2021 年,公司收购华夏北京(现更名中影 CINITY)80%股权、华夏寰宇(现 更名中影寰宇)51%股权,将 CINITY 业务正式纳入公司科技板块。始于 2021 年,公司对业务 体系重新布局,形成创作、发行、放映、科技、服务、创新六大板块业务架构,全面打造面 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023 年之后,中国电影市场历经疫情期间的停摆与疫后的复苏,票房重回 500 亿规模。公司 实干担当,发挥“领头羊”作用:一是积极落实电影局部署,探索分线发行新模式,中影“预 约放映”产品首批覆盖 2 个平台、6 家影投、影院近千家,上线以来投放影片 32 部、预约成 功 8,000 余场,形成对首轮放映的有效补充;二是在文艺融合、丰富供给方向上开展探索, 联合国家话剧院开创“话剧进影院”新模式,丰富影院的应用场景。

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行业龙头地位牢不可破。中国电影布局创作、发行、放映、科技、 服务、创新六大业务板块。其中,创作、发行、放映三大板块为核心优势板块,市占率维持 高位,龙头地位稳固。2023 年 1)创作板块: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的影片票房占比国产电影 票房的 58.45%;2)发行板块:主导或参与发行的影片票房占比同期票房总额的 82.93%(其 中国产片市占率 85.54%、进口片市占率 68.90%);3)放映板块:控参股影院实现票房占比同 期票房总额的 25.20%,合计覆盖全国 21,577 块银幕、银幕数市占率为 27.91%。

科技+服务+创新三大板块紧密衔接优势板块,规模效应带动下快速成长。2023 年 4)科技板 块:国内已开业 CINITY 影厅 157 个,已上映 CINITY 版影片 258 部,中影巴可放映机全年新 增销售 1,659 套,在同期全国新增银幕市场占比 59%,“中影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完成基础构 架开发,已签约院线 49 条、接入影院 3,500 家;5)服务板块:中影基地共计为 443 部影视 作品提供制作服务,中影云平台注册用户 1,545.23 万,已接入影院 11,190 家,超过全国电 影市场总影院数的 85%。6)创新板块:公司已与中青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北京市怀 柔区筹建“中国科幻电影乐园”,以系列科幻电影 IP 为核心打造旅游娱乐园区。

分析竞争格局,国有电影企业占据产业链优势地位。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产业链 分工细化,行业进入者增加,除国有企业外民营企业与互联网公司逐渐成为有力竞争者。公 司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为影视作品的制片制作、发行与放映提供强大而完善的平台,有利于全 产业链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同时也使得公司能够保持在各个环节对影视产品的控制力。 上游制作与发行环节,相比差异化竞争的民营企业与重数据分析的互联网背景公司,以中国 电影为代表的国有电影公司主要立足于中国特色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扬。下游放映环节, 公司旗下有 4 条控股院线、3 条参股院线,放映票房市占率与银幕数市占率常年在 20%以上。

2.2.财务分析:受益市场复苏,经营数据向好

彻底走出疫情阴霾,电影产业强劲复苏。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3 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 549.15 亿元,同比增长 82.64%,恢复至 2019 年的 85.45%。其中,国产片票房为 460.05 亿 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 83.77%,超越 2019 年的 411.75 亿元,创历史新高;进口影片票房为 89.1 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 16.23%。

受益于复苏大势,公司各核心业务板块经营数据向好。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 53.3 亿元,同 比增长 82.7%,恢复至 2019 年的 58.7%;归母净利润 2.6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恢复到 2019 年的 24.5%。具体到各业务板块看:

创作板块:2023 年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并投放市场的影片共 37 部,累计实现票房 268.89 亿元,占全国同期国产电影票房总额的 58.45%;公司出品影片在国产影片票房前十中占 据 6 位,其中,电影《满江红》《人生路不熟》《孤注一掷》分别取得春节档、五一档、 暑期档的票房冠军;公司主导出品的《流浪地球 2》成为国内评分最高的科幻电影,在 海外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全球总票房达 6 亿美元,打破多项海外票房纪录。

发行板块:2023 年公司共发行影片 570 部,实现票房 413.97 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 82.93%,市场份额稳固,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 85.5%、进口影片票房占比 68.9%。全 国票房前十影片中 9 部为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中影发行”的领先优势依然突出。

放映板块:2023 年公司参控股院线和控股影院覆盖银幕 21577 块,座位 270.91 万个, 银幕市场占有率为 27.91%,与 2022 年基本持平。2023 年公司旗下控参股院线实现总票 房 138.4 亿元,观影人次共 3.34 亿;在全国票房前十院线中,中数院线、中影南方和中 影院线分列第 2 名、第 4 名和第 9 名,院线旗下 20 家影院跻身全国影院票房百强。

业务体系重新布局后,收入结构更加均衡。2020 年及之前,公司收入由影视制片制作、电影 发行营销、电影放映及影视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构成。2021 年之后,公司对业务体系重新布局, 形成创作、发行、放映、科技、服务、创新六大板块业务架构。其中,前后变动较大的为服 务与科技板块。

服务板块:2020 年及之前包括影视器材业务、其他影视服务业务及拓展业务;2021 年之 后是影视制作服务、票务平台业务、融资租赁服务。 

科技板块:新增业务板块,2021 年之后,影视器材业务(原归属影视服务板块)分割出 来与收购的 CNITY 相关业务合并共同构成科技板块。

业务重分类后,即 2021-2023 年的收入结构中,电影发行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维持在 30%以 上,2023 年达 38.5%,但相比 2018-2019 年 50%以上的占比仍有较大差距;电影放映业务收 入占比较为稳定,围绕 20%上下小幅波动;制片制作业务收入占比波动较大,2021 年、2023 年占比超 19%、2022 年仅 14%;科技板块的重要性有所强化,2021 年、2022 年在其他板块受 损严重的情况下占比达 24%以上,2023 年回落至 15.4%。

影视业务毛利率达到历年同期最高水平,分项业务毛利率明显回升。2023 年公司影视业务毛 利率为 24.1%,达到历年同期的最高水平,同比提升 6.8pct,相比 2019 年同期提升 3.0pct; 其中发行/放映/科技/服务板块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 5.8pct/37.8pct/3.6pct/13.4pct。 费用率方面,2023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2.9%/9.8%/1.0%,同 比下滑 1.6pct/7.2pct/0.6pct,2022 年期间费率偏高主要由于疫情致使收入承压而费用开 支具备一定刚性,2023 年各项期间费率回落至正常区间。

3.竞争优势:六大板块协同发展,高筑龙头核心壁垒

3.1.创作板块:聚焦重点题材,创作规模与品质持续提升

3.1.1.主投项目:主旋律片增光添彩,科幻电影加速工业化进程

国内电影市场崛起历程中,热门影片题材、类型几经更迭。2010 年,以警匪片、喜剧片为代 表的香港电影,以酷炫特效闻名的好莱坞大片是主流商业电影的范式。2013-2015 年,青春 题材+流量明星的套路屡试不爽。2015 年之后,题材空前丰富,喜剧、悬疑、剧情等多种类 型百花齐放。2017 年,《战狼 2》横空出世,带动起主旋律影片大潮;2019 年,《流浪地球》 上映,刷新国产科幻的最高水准。 公司聚焦主旋律片故事流+科幻电影技术流,收获丰硕成果。一是以“小人物”的创新视角叙 事宏大历史故事的主旋律影片。中国电影不断尝新、不断突破,在“命题作文”中平衡市场 喜好,开辟国产影片全新赛道。自 2019 年《我和我的祖国》以来,公司持续加码主旋律电 影,在参与出品的《我和我的父辈》《悬崖之上》《扫黑·决战》《长津湖》《中国医生》等多个 项目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二是以“重工业”的技术制作班底突破传统世界观桎梏的科幻电影。其中,中国电影主导出 品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2》上映首日即打破 32 项纪录,成为国内评分最高的科幻电影,在 海内外掀起观影热潮,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十。

3.1.2.参投项目:爆款成功率高,出品影片数量&票房断层领先

头部强强合作,公司产出爆款影片的成功率较高。2023 年,公司出品影片在国产影片票房前 十中占据 6 位,其中电影《满江红》《人生路不熟》《孤注一掷》分别取得当年春节档、五一 档、暑期档的票房冠军。2024 年春节档,票房前四《热辣滚烫》、《飞驰人生 2》、《第二十条》、 《熊出没·逆转时空》均为中国电影主导或参与出品。2024 年五一档,中国电影参与出品票房 第二《末路狂花钱》、第四《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第五《哈尔的移动城堡》。 “中影出品”逐渐建立品牌效应,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公司出品影片票房收入占比国产电 影票房的份额明显提升。2020 年之前,公司出品影片票房收入占比国产电影票房总额的 30% 以下;2021 年,这一数据达到高峰的 60.01%。中影出品的影响力持续攀升,2022 年、2023 年,公司出品影片票房收入占比国产电影票房总额的 56.88%、58.45%,相比 2018 年、2019 年提 升 30+pct。

3.1.3.影片储备:重点关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志愿军 2》等

2024 年春节档与五一档已收官,公司参与出品的《热辣滚烫》《飞驰人生 2》《第二十条》《末 路狂花钱》等,均斩获亮眼票房表现。展望 2024 年下半年,3 部重点储备影片《射雕英雄传: 侠之大者》《志愿军 2》《白蛇:浮生》涵盖武侠、主旋律、动画等不同类型,主创阵容豪华。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由徐克执导,肖战、庄达菲主演,中国电影主导出品。目前 已经杀青,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影片将于 2024 年上映,并计划在全球同步上映。契合金 庸先生诞辰百年的特殊时间点,上线前腾讯出品的网络系列剧《金庸武侠世界》已经开 始预热。预计在金庸武侠宇宙与国内知名导演的号召力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将 取得优异票房。

《志愿军 2》:由陈凯歌执导,朱一龙、张子枫等主演,预计 2024 年上映。公司擅长主 旋律题材,前作《志愿军:雄兵出击》取得 8.68 亿票房,预计《志愿军 2》有望延续前 作辉煌。

《白蛇:浮生》:追光动画“白蛇系列”第三部,中国电影参与出品,预计 2024/8/10 上 线。前作《白蛇:缘起》、《白蛇 2:青蛇劫起》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分别取得 4.68 亿、 5.80 亿票房,9.3 分、9.0 分猫眼评分。基于“白蛇系列”的粉丝基础看好《白蛇:浮 生》的后续表现。

3.2.发行板块:基石稳固,领头分线发行彰显国企担当

3.2.1.进口片&国产片:发行影片票房占比稳居第一

进口片发行:针对海外进口片,中国电影市场遵循“一家进口,两家发行”的发行模式,即 由中国电影进口片源,再交由中国电影或华夏电影发行。其发行数量原则上两家公司各占进口分账影片配额的 50%,在操作上由两家公司依据具体情况协商安排发行工作,可采取双方 共同发行或轮流发行等方式。 国产片发行:公司拥有强大的影片发行能力,建有高效精准的集电影宣发服务、密钥管理、 统计结算全功能一体化平台,在国内电影发行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公司发行影片票房收入占比国产电影票房的份额明显提升。2020 年之前,公司发行影片票房 收入占比国产电影票房总额的 50%以下;2021-2023 年,这一数据持续攀升,分别达 78.59%、 81.56%、85.54%,充分说明中国电影在国产电影发行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2023 全年公司主 控发行影片多达 45 部,其中春节档主发影片《满江红》《流浪地球 2》《熊出没:伴我“熊 芯”》取得档期票房前三;暑期档主发影片《孤注一掷》撑起档期下半程票房,《热烈》《巨 齿鲨 2:深渊》《学爸》《我经过风暴》等多题材、多类型影片丰富市场供给,助力市场复苏; 国庆档主发影片《前任 4:英年早婚》《志愿军:雄兵出击》分获档期亚季军。 公司发行影片票房收入占比进口电影票房的份额与华夏电影平分秋色或略胜一筹。基于海外 进口片“一家进口,两家发行”的发行模式,中国电影进口片票房占比基本处于 50%-60%区 间。

3.2.2.分线发行:担当“领头羊”,开拓“增量盘”

分线发行是通往分众发行的必经之路。分线发行作为成熟电影市场的特征,是通向国家电影 局在《“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到的终局:分众发行的必经之路。“后疫情时代” 电影市场的萎靡不振,分线发行所带来的影院特色化有望进一步打开电影市场利润空间,通 过小众文艺电影吸引小众观影人群,加之独特的影院氛围,鼓励影院的差异化市场竞争。同 时通过缩减发行费用,仅在拥有特定客群的适配影院,鼓励小众文艺影片发展。虽相比饱和 发行容易损失小部分客流,但极大缩减中小电影的发行费用,利于电影创作行业的百花齐放。 中国电影领头分线发行,推行预约放映进一步丰富分线发行内涵,彰显国企担当。中国电影 作为电影界的领头羊,率先响应“分线发行”号召,推行《再团圆》、《没问题》等电影。同 时在分线发行的基础上,于 2023 年 10 月推出预约放映,依托猫眼的互联网平台,通过“提 前预约”、“组队拼场”等方式进一步打开电影的二级放映市场。通过后续错峰轮播,在长尾 周期中充分释放优质内容生命力,在非黄金档期提升观影消费,弱化档期概念,实现放映资 源利用的最大化。

3.3.放映&科技板块:扩大市场份额,优化经营指标

3.3.1.放映:以技术赋能影院,吸纳优质院线资产

中国电影放映市场实行院线制,即发行方直接向院线发行影片,再由院线统一向旗下影院供 片的模式。院线根据自身特色,分为资产联结型、签约加盟型及混合型。 资产联结型:也称直营型。如万达电影,由院线直接投资或建设影院,并对旗下影院进 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通常对旗下 影院管控能力较强,院线分账比例较高。 签约加盟型:也称加盟型。如大地院线,院线与影院之间通过签订加盟合同建立合作关 系。院线公司主要负责统一排片,加盟影院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属于“轻资产”运 营模式,对旗下影院管控能力较弱,院线分账比例较低。 混合型:如中国电影,部分直营,部分加盟的混合形态。对旗下影院管控能力及其分账 比例标准不一。

中国电影以放映技术为核心赋能影院,与旗下影院形成强绑定关系。不同于万达电影通过直 营型的“重资产”模式所形成的强管控,中国电影为混合型运营模式,向旗下影院提供自研 放映系统、并起草发布行业放映标准统一放映标准,以放映技术为核心,赋能影院的同时掌 握话语权,使其与旗下影院有更强的绑定关系。

公司控、参股优质院线资源,银幕市占率稳步增长。截至 2023 年底,公司旗下共有营业控股 影院 127 家,银幕 957 块;公司旗下控参股院线和控股影院合计覆盖全国 21,577 块银幕和 270.91 万席座位,公司银幕市场占有率为 27.91%。 中国电影拥有四条控股院线,三条参股院线,均属于优质院线资源。控股院线分别为中影数 字(北京)、中影南方、中影电影(原中影星美)、辽宁北方,前三条分别是 2023 年院线票房 排名前 2、4、9 名。三条参股院线分别为北京新影联、四川太平洋、江苏东方,前两条分别 是 2023 年院线票房分省市排名前 2、1 名。

3.3.2.科技:CINITY 持续升级,从国产替代到技术出海

中国电影自研 CINITY 放映系统性能比肩一线。CINITY 放映系统是集合各种科技的特色放映 系统,自 2019 年发布,中国电影每年持续推陈出新,进一步优化 CINITY 特色放映系统,从 高帧率格式电影到 LED 巨屏放映系统,塑造“高帧率”、“高亮度”的差异化特色,逐步缩小 与海外龙头差距,打造极致性价比。 2023 年 6 月,公司发布的“中影 CINITY LED 电影屏放映系统”在显示端升级迭代,其核心 技术世界领先,成为全球首款支持 4K 120 帧高格式的影院 LED 电影屏放映产品。不同于以 往的的金属幕布,LED 屏在直显技术及高动态范围上优势明显,国产替代的更优成本将为旗 下影院在中高端放映市场释放更大空间。

瞄准核心放映科技的国产替代机遇,中影 CINITY 放映系统快速放量。据公司公告,国内已 开业 CINITY 影厅 157 个,已安装待开业影厅 6 个,海外已开业 CINITY 影厅 8 个。已上映 CINITY 版影片 258 部,其中高帧率影片 31 部,包括《流浪地球 2》《孤注一掷》《年会不能 停》等主流大片。2023 年 IMAX、中国巨幕、CINITY、DOLBY 春节档票房分别为 2.30 亿元、 0.61 亿元、0.28 亿元、0.16 亿元。自 2019 年发布以来,CINITY 放映系统快速放量,增速位 居市场首位。

从国产替代到技术出海,CINITY 放映系统成为西班牙市占率第一放映系统。据公司公告, 2023 年 6 月,中影 CINITY 与西班牙 Odeon 院线签署了 6 套 CINITY 影院系统建设协议,成为 西班牙影厅数量排名第一的高端放映品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影 CINITY 高新技术格式 电影系统综合应用了电影前沿科技,凭借硬核技术品质、极致放映呈现,备受欧洲影院市场 瞩目。从国产替代到技术出海,中国电影持续产品迭代,逐渐迈向世界放映市场竞争舞台。

以内容端为牵引,CINITY 三步走打造 CINITY 高帧率电影全产业链生态。据公司公告,CINITY 品牌的发展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快速实现市场覆盖率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增强。CINITY 计划初步形成 500 块以上的银幕覆盖。第二阶段:围绕 CINITY 品牌向产业链的拍摄、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延伸。 第三阶段:持续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潮流,制定和建立高新技术格式电影产业链的标准体 系,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全球化推广及应用。

以《阿凡达·水之道》、《流浪地球 2》为代表,内容端生态初具雏形。《流浪地球 2》之后, 《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暂定名)等影片也采用了 CINITY 的制作技术和工艺,《速度与激 情 10》《沙丘 2》等越来越多的影片将采用 CINITY 的高新技术格式进行高帧率版本制作和放 映。同一时间,中影 CINITY 放映系统成为了《阿凡达:水之道》中国首映式及官方活动的独 家放映技术合作伙伴。通过此次合作,CINITY 已经将好莱坞六大制片方全部覆盖,并在全球 范围内建立了合作关系。

3.4.服务&创新板块:拓宽产业版图,探索新质生产力

3.4.1.服务:稀缺数字制作基地资源领先行业

稀缺数字制作基地资源,中国电影领先行业。中国影视制作基地分为五类,风光人文型(如 河北怀来天漠影视基地)、场景文旅型(西安白鹿原、闯关东影视基地)、外景服务型(如横 店影视城)、影棚制作型(如中影数字基地、东方影都)和科技赋能型(如无锡国家数字电影 产业园)。其中,可提供全天候专业拍摄的影棚制作型和科技赋能型基地仅占 18%,为内地稀 缺资源。中影数字基地作为国内规模领先,设备先进的制作基地,拥有绝佳的技术优势,领 先行业。

3.4.2.创新:虚实并进,探索中国科幻乐园与 AIGC 应用

中国科幻乐园拓宽产业链版图,或将成为创收新动能。中国传统电影产业链中,票房收入为 主要盈利来源。但比照西方发达国家电影产业链,如美国迪士尼公司,其旗下品牌“迪士尼 乐园”的营收约占总营收的 36%。国内,华强方特与“熊出没”等 IP 合作,旗下乐园近年来 营收快速增长,实现规模拓张。现今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放缓,版权衍生市场如大型主题公园 及周边产品,成为创收新动能。2023 年 5 月,据中国电影公告,中国电影计划筹建中国科幻 电影乐园,将以系列科幻电影 IP 为核心,打造具奇幻性、冒险性、体验性、互动性的旅游娱 乐园区。 “中影·神思、幻境”积极探索 AIGC、元宇宙新质产业应用。电影制作端,近年来随着人工 智能和元宇宙的兴起,挑战传统电影制作技术,引发新一轮的电影科技革命。目前中国电影 市场对于两个方向采取技术跟进策略,或在海外此轮 AI 和元宇宙风潮下进一步加快产业化 应用。

“中影·幻境”对标前沿 3D 内容制作。“中影·幻境” 基于全景三维空间投射原理,解 决了多相机实拍与 CG 画面之间的曲面拼接与投射等诸多技术问题,结合了无人机搭载 多相机实景拍摄与大量 CG 制作,从而实现了应用创新。其创造性地运用了“摄影机内特 效制作”理念,将智能 LED 显示、摄影机空间定位、虚拟拍摄、动作捕捉、智能灯光、 实时抠像、实时调色以及引擎渲染等多个系统进行了融合,拥有远高于传统拍摄流程的 效率优势。在“中影·幻境”平台之上,从制作端,中国电影自研“基于高精度数字孪 生的 VR 影片制作技术”,将“数字孪生”(Cyber Physical)技术应用到 VR 影片的制作中 以达到高写实、高精度效果的制作技术。从拍摄端,研发“超高清沉浸式特种影院摄制 技术”以 360 度全视角、超高清、全景沉浸式方式进行拍摄,并与后期制作技术相结合, 展示出全视角特种影片效果。

“中影·神思”利用 AI 模型实现影像的高效修复。“中影·神思”专门用于高品质视觉内 容生成、分辨率提升、动态范围提升、帧速率提升、画质增强、自动修复、老电影黑白 上色、自动立体转制、自动抠像补像、声音识别、人声分割、VR、AR 等辐射影视全产业 链场景。“中影·神思”创新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算法,把人类艺术 家的艺术审美转化为数字模型,实现了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对现实 世界中实际影视项目的图像视频素材进行去场纹、修复、提升分辨率、增强画质等自动 处理,效率及质量均优于原本繁琐、易出现失误的传统处理方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