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一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 2023

2023

2024-06-10 1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角(青岛版)单元测试 基础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30分)1.(本题3分)如图,已知和互为余角,且.则的度数为( )A. B. C. D.2.(本题3分)如图,用剪刀沿虚线将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垂线段最短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3.(本题3分)钟表3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为( )A. B. C. D.4.(本题3分)已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5.(本题3分)如图,,则图中,,三个角的数量关系为( )A. B.C. D.6.(本题3分)如图,已知O为直线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若是的平分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7.(本题3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1的度数为( )A. B. C. D.8.(本题3分)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9.(本题3分)如图,C,D在线段上,下列四个说法:①直线上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②图中有3对互为补角的角;③若,则以A为顶点的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和为;④若,,,点F是线段上任意一点(包含端点),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15,最大值为23.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本题3分)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叠加放置,其中与重合,,.将三角板从图中位置开始绕点逆时针旋转一周,当时,的度数为( )

A. B. C.或 D.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24分)11.(本题3分)的补角是 .12.(本题3分)若,则的补角为 °.13.(本题3分)已知,则的余角为 °.14.(本题3分) .15.(本题3分)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条直线上,如果,那么 .16.(本题3分)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余角的3倍多,则这个角是 度.17.(本题3分)如图,,则的度数是 .18.(本题3分)如图,已知直线与相交于点O,,平分, ,则的度数为 .

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66分)19.(本题8分)把两个三角尺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三角尺分别含角,点A、C、D在一条直线上)(1)求的度数;(2)若是的平分线,求的度数.20.(本题8分)已知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按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画直线(2)画射线(3)画线段、线段、线段(4)试写出图中以C为顶点的所有小于180度的角:有21.(本题10分)如图,已知,,.(1)如图1,求的度数;(2)如图2,平分,平分,求的度数22.(本题10分)如图所示,,分别平分和,且;,求的度数.23.(本题10分)如图,直线,交于点O,,若,求的度数.24.(本题10分)如图,直线与相交于点,.

(1)如果,求的度数;(2)如果,求的度数.25.(本题10分)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1所示摆放在直线 上(直角三角板直角三角板, ),保持板不动,将三角板 绕点 O 以每秒: 的速度顺时针方向旋转t秒.(1)如图2,当 ____秒时,平分 ;(2)继续旋转三角板,如图3,使得 同时在直线 的右侧,猜想与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数量关系中不能含 t)(3)直线的位置不变,在三角板开始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另一个三角板也绕点 O 以每秒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至射线上时,两个三角板停止运动.当t为多少时, ?参考答案:1.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角的余角,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和为;根据,求出结果即可.【详解】解:∵和互为余角,,∴.故选:C.2.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详解】解:某同学用剪刀沿虚线将三角形剪掉一个角,发现四边形的周长比原三角形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B.3.C【分析】本题考查了钟面角,根据钟面平均分成 12份,可得每份的度数,根据分针与时针相距的分数乘每份的度数,可得答案.【详解】解: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分别指向3时30分时,分针与时针相距2.5份,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为,故选:C.4.B【分析】本题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是解题关键.由,可得答案.【详解】解:∵,,∴,∵,,∴,故选:B.5.A【分析】本题考查互余的概念,关键是掌握余角的性质.由,得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故选:A.6.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运算,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的运用角的和差关系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先求解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再求解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平分故选:B.7.D【分析】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能根据题意得出算式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得出和,两等式相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故选:D.8.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互余,互补的两角之间的关系,熟练的利用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是解本题的关键.先求解,再求解即可.【详解】解:∵,,∴,∴故选:A9.B【分析】此题分别考查了线段、角的和与差以及补角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出线段的条数即可;②图中互补的角就是分别以C、D为顶点的两对邻补角,由此即可确定选择项;③根据角的和与差计算即可;④分两种情况探讨:当F在线段上最小,点F和E重合最大计算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①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共6条,故①正确;②图中互补的角就是分别以C、D为顶点的两对邻补角,即和互补,和互补,故②错误;③由,根据图形可以求出,故③正确;④当F在线段上,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最小为,当F和E重合,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最大为,④错误.正确的结论有2个,故选:B.10.D【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根据画出图形再计算角度即可,注意要分情况讨论.【详解】∵,,∴当在上方时,如图,

此时旋转角度;当在下方时,如图,

此时,∴,∴;故选:D.11.【分析】本题考查了求一个角的补角,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的补角是:故答案为:12.【分析】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度分秒的换算.根据补角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解:,的补角,故答案为:.13.5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余角,熟练掌握求一个锐角的余角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互为余角的定义用减去的度数,求出的结果就是∠A余角的度数.【详解】解:∵,∴的余角.故答案为:54.14./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角度的换算,根据,即可求解,掌握角度的换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故答案为:.15.【分析】本题考查互余定义,角度的单位换算,根据直角三角板的位置,数形结合列出算式,即可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及图形可知,,,故答案为:.16.5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与余角和补角有关的计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根据度数之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余,度数之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补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由题意得,,解得,∴这个角是,故答案为:55.17.【分析】本题考查了余角的性质.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故答案为:.18.【分析】本题考查角的运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根据题意,算出,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最后利用,即可解题.【详解】解:,,,平分,,,故答案为:.19.(1)(2)【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以及角度的和差关系,根据图形建立角度的和差关系是解题关键.(1)根据即可求解;(2)根据、即可求解.【详解】(1)解:;(2)解:,,是的平分线,.20.(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作图,熟知射线及角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根据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即可解答;(2)根据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即可解答;(3)根据线端有两个端点即可解答;(4)依据小于平角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即可解答;【详解】(1)解:如图所示:(2)解:如上图所示;(3)解:如上图所示;(4)解:以C为顶点的所有小于180度的角:有,故答案为:21.(1)(2)【分析】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意义,根据图形直观,得出角的和或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利用两个角的和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1)解:,,;(2)解:平分,,平分,;.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计算,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和差倍分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算出的度数,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是角平分线,∴,,∵,∴.23.【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根据题意求出,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熟记对顶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析】(1)直接结合图形,利用角的和差计算即可;(2)根据已知条件,根据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性质计算求解即可;【详解】(1)∵,,∴;(2)∵,,又,∴,∵,∴,【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以及角的和差计算,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对顶角与邻补角的定义的掌握与应用.25.(1)(2),理由见解析(3)或【分析】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认真审题并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 根据题意求解即可.(2)根据题意得,进而求得. ,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得,求得. ,分情况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解:∵平分,∴,∴,故答案为:;(2)解:,理由如下:∵∴∵∴;(3)解:∵,,或解得 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