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云之八王之乱(二):赵王篡位、三王伐赵,第二阶段动乱就像开了加速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邦全身像 魏晋风云之八王之乱(二):赵王篡位、三王伐赵,第二阶段动乱就像开了加速器

魏晋风云之八王之乱(二):赵王篡位、三王伐赵,第二阶段动乱就像开了加速器

2023-03-20 0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贾后执政维持了近10年,第二阶段就像开了加速器。永康元年3月,贾后杀害已经被废为庶人的太子。4月,赵王伦政变,贾后被杀。8月,淮南王发起政变,失败被害,齐王司马冏遭到外派。隔年正月,赵王司马伦篡帝位。

那我们伟大又没有存在感的晋惠帝怎么了呢?为什么会在5年后「又」下台一次?

很多年以前,刘邦成为史上第一个「爸爸还活着」的天子。于是发明了太上皇这个「礼法地位」给爸爸。太上皇这名词是秦始皇时代启用的。不过那是因为秦始皇除谥,所以他想把父亲「庄襄」这个称号改掉而已。

刘邦时代,也只是大家必须在典礼制度上给太上皇尊重而已,太上皇本身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的,太后都还比较厉害呢。而这100年来,中国返古回神话时代,一再上演禅让的戏码。

可禅让是异姓交替,改朝换代。天子尚在,宗室替之,该要怎么演呢?阿伦的第一幕僚孙秀,还真有两三招。

首先,要抄新莽时代。更始帝失民心,刘姓均可取而代之,刘秀怎么称帝?假传开国皇帝刘邦的「旨意」。孙秀安排的,便是通灵司马懿,创造各种「赵王」应为天子的符瑞。花了4个月把舆论拱起来,请晋惠帝禅让,改任「太上皇」。原本愍怀太子的儿子,在贾后下台后,被封为皇太孙,准备当晋惠帝的继承人,这时自然也要废掉了。

一度接受晋惠帝「禅让」登上帝位的司马伦

虽然朝廷里没有任何反对势力,孙秀仍是建议要先来个大洒币,啊,已经不是建议了。登上帝位的是司马伦,但所有的皇帝诏令,都必须经过孙秀。嗯,宰相本来就是这个意思嘛。不过,孙秀如果有意见,是直接动手改,而不是「禀报皇上」。三国时代的权相们,可没有一个敢这么嚣张的。

安抚朝廷内部后,孙秀更挑选了自己的亲信,派任给各地亲王为辅佐或郡守。复习一下,西晋这时候正在进行州郡国合一制。以国之亲王掌兵,郡守掌政,刺史监督。特别是齐王冏、河间王顒、成都王颖,这三个兵力强大,又有不满的家伙。

当然,朝廷内也有人对孙秀不满,试图透过司马伦的太子,来斗争孙秀。不过,这场胎死腹中的政变,也只是再次显示出司马伦父子对孙秀的信任。可即使做了各种准备,两个月后,拯救皇帝联合军就组成了。带头发出檄文的,乃是齐王司马冏。

身为孙秀手中黑名单榜首,堪比刺杀过董卓逃跑的曹操,司马冏想要召集联军兵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比起曹操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他,司马冏更是干脆,直接就配合孙秀派来的手下,出卖了同谋的颍川王,取下首级,向司马伦献上忠诚。也正因如此,即使在孙秀充满怀疑的情况下,司马冏还是能领到镇守许昌的要职。

一到许昌,司马冏就把监督他的人给杀了。然后联络当地刺史,与握有重兵的将军董艾,一同掀起叛乱,发出檄文。

西晋虽然「一统天下」,但毕竟本体是曹魏。其重兵军区,仍是以曹魏三大军区为主。

淮南、河北、关中。

司马冏位在许昌,策反了淮南军区配合。而这整次齐王之乱能够成功,非常单纯就是另外两大军区的响应。征北大将军司马颖,与征西大将军司马顒,又称「三王伐赵」。但就像齐王阿冏要联合豫州刺史跟将军董艾,北方司马颖作为将军,自然也不能缺少在地亲王,北方亲王的部分,就是常山王司马乂了。

常山王司马乂

司马乂本为长沙王,正是第一期楚王阿玮的弟弟,由于阿玮犯罪,阿乂也被牵连,才贬为常山王。倒不是说常山不如长沙,主要是当时北方那些区域都是赵国所属,等于只是分一个常山出来给阿乂。当年阿乂只是个15岁的少年,苦守常山近10年,收到齐王檄文,阿乂就算揭竹竿也要跟着干啊。

第一个目标,当然是打那个没大人在家的赵国。常山王本身兵力虽不强,但随即制造赵国混乱,让赵地兵马无法支援洛阳,最后更顺利控制赵国,可说是这次齐王兵变的重大功臣。

虽然这个篇章叫做八王之乱,小节又是三王伐赵。但非得强调一下,对于军区影响力最大的人,绝对不是藩国亲王,而是各大将军。身为成都王,司马颖在北方能拥有莫大的实力,就是因为他其实是征北大将军。

司马颖本是愍怀太子派,反对贾后。故司马伦起兵讨伐贾后时,大家立场都算一致,所以才能领此重责大任。但那不表示司马颖就支持你阿伦篡位啊。

收到齐王檄文,司马颖立刻负责说服冀州与兖州刺史,以及各地县令郡守。河北军瞬间完成编制,成为伐赵一大主力。

不过的不过,你有没有发现联军共有四王?

因为征西大将军司马顒虽是河间王,但本意不在讨伦。司马顒与司马炎同辈,辈份甚高,但就血缘来说,其实是非常偏门的一个分支。西晋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只有核心宗亲,才能出镇关中。所以即使赵王司马伦不是什么厉害角色,照轮也可以轮到他出西线。

担任征西大将军的河间王司马顒

但梁王司马肜特别敬重司马顒,使得他虽为旁系,也能担任西北重职。可别忘了,司马肜这时仍是司马伦手下大臣。司马顒这样的一个亲王大将军,你觉得他收到檄文的反应是什么?人家征北立刻召集义兵,征西却是立刻开始讨伐「有意响应齐王」的叛贼。更点起兵马,准备入京救驾。

但抵达洛阳附近时,终究是慢了一步。司马顒当下见风使舵,取出齐王檄文,表示自己是来相助齐王。真要说起来,齐王加上征北的力量,当然能够压下征西。可大家应该在这时候决战吗?司马顒这一招,也算是给大家台阶下。

事实上,在讨伐伪帝司马伦的过程中,齐王军是被朝廷挡住的,真正打破僵局的,是河北部队。趁着河北部队吸引了朝廷军的注意,齐王才趁机带兵突破,抢先进入洛阳城。但他见到的,却不是伪帝司马伦,而是复位的晋惠帝司马衷。

原来,司马伦的哥哥梁王司马肜,在朝廷高举了起义的旗帜,但司马肜也就是个政治人物招牌。整个八王之乱在贾后死后,最重要的影子杀手,其实名叫王舆。贾后刚下台,王舆站出来抵御淮南王的叛变;赵王伦篡位,王舆站出来诛杀赵王;就连接下来的齐王专政,王舆还是同样站了出来。可惜最后一次失败了,导致这个西晋皇室最忠诚的大臣,连身家背景都没能留下。

总之,梁王司马肜跟王舆的内部反戈一击,决定了赵王伦与孙秀的败亡。王舆拿着司马伦的诏令,抢先一步前往金墉城迎回晋惠帝复位。

吾为孙秀等所误,以怒三王。今已诛秀,其迎太上复位,吾归老于农亩。

好不容易入京,手握重兵的齐王司马冏判断情势……这时再跟晋惠帝撕破脸,只是平白给另外二王讨伐自己的借口。司马冏决定再次拿出檄文,以推翻赵王首谋自居,要晋惠帝封他为大司马。排场赏赐特权,一应如司马家4帝辅魏之时。

那真是司马冏之心,路人皆知了。

面对着任人搓圆捏扁,毫不反抗的晋惠帝,还能生出效忠之心的臣子,那可是童叟无欺的忠。这不是皇帝,只是一只鹿。司马家一众亲王的逐鹿之旅,还没有完结。不要忘了八王之乱,不是「参与叛乱的八个王」,而是「西晋八大摄政王」。

司马家优良的「摄政」传统,建立了西晋,也毁灭了西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