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刘庆邦:生长于心的短篇小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庆邦《鞋》后记的作用 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刘庆邦:生长于心的短篇小说

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刘庆邦:生长于心的短篇小说

2024-04-21 0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刘庆邦:生长于心的短篇小说

刘庆邦,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9部。迄今发表短篇小说300余篇,影响深远。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20余种。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

生长于心的短篇小说

刘庆邦

我今天主要讲短篇小说创作的技巧。如果其他作家讲,可能会说创作没什么技巧,没什么可讲的。也就是说技巧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意识不到技巧。我认为创作还是有技巧的,但是技巧最终会成为一种感觉,成为本能反应。这是基本功的训练,是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像打乒乓球,一个动作要反复地练习,时间长了,技巧就被消化掉了,成为运动员本能的反应。比赛时,一个球打过来,运动员凭本能的反应就打过去了,如果再想用什么技巧,已经来不及了。文学技巧也是一样,写作训练时间长了,成为写作者对文字、文本、情感、行文的感觉,成为写作时本能的一种反应,好像已经化入作家的血液里。当写到一个句子,或一个字,觉得不能用,这个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觉和本能。或者一句话说多了,再不能多写,这也是本能。再比如,写了一些,觉得不够充分,还需要再多写一两页,这也是本能。那么感觉和本能从哪里来的呢?从最初的、最基本的写作技巧训练里来的。无技巧是从有技巧来的,无意识是从有意识来的,是经过长期训练达到的无技巧、无意识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还是要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在座的作家应该说都有了比较好的创作技巧,很好的感觉、本能。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交流的,需要回头来看,因为还存在着技巧需要训练、弥补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讲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首先我有写短篇小说的长期实践。我是从1972年开始写第一篇短篇小说的。那时我还在煤矿当矿工,参加了煤矿的宣传队,谈了恋爱,第一篇小说是写给女朋友的,这也是当时写作的一种情感动力吧,为了得到女朋友的赞赏。女朋友看了,对我很赞赏,我就满足了,没地方发表就放下了,压在一个破箱子里,一放就放了6年。没地方发表作品这个积极性是难维持的。后来我调到煤矿局宣传部去作通讯报道了,觉得当记者挺不错。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各地的文学期刊开始办起来,我看到刊物上,比如河南《郑州文艺》等,发表的一些作品,想起自己也写过一篇小说,把它翻出来一看,觉得还可以,自己还被感动了,比刊物上的小说觉得不差,不妨就拿出去试试。当然小说需要重新抄一遍,因为纸张已经发黄、脆了,字迹的边缘也已经有点模糊了。我重新抄了一遍,就近投给了《郑州文艺》,很快接到《郑州文艺》给我单位发的一封外调函。那时候发一个作品还要搞政审,当时正在清查四人帮,如果政治上有问题,如果是一个造反派、帮派人物,这个小说还是不能发的。宣传部出了一个证明,证明我没问题,小说才发表了。我1972年写的,1978年在《郑州文艺》第二期的头条发的,所谓处女作,题目叫《棉纱白生生》。从那开始就陆续写下来,1978年我就从河南调到了北京煤炭部编刊物、报纸,出于对写作的喜欢,几十年来在最忙的时候一直没有放弃写作。我经常早上起来写作,一年能发两、三篇小说。这样陆陆续续算下来,1972年到现在,我已经写了4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二百五、六十篇,出了不少集子。

我写短篇小说,除了真心喜爱这种体裁以外,觉得短篇小说确实是自己认知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还有与前辈的提携、朋友的推动是分不开的。说到提携,林斤澜林老对我提携很大,1985年我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走窑汉》,那时候我还不认识他,他看了我的小说以后非常高兴,就推荐给其他作家看,推荐给汪曾祺汪老看。汪老看完第一遍之后,觉得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林老就逼着他再看,他后来觉得是不错。林斤澜当了主编以后,经常约我去谈小说,怎么改小说,怎么充实,他说,你要接二连三地写小说,我要接二连三地给你发表,你一定要跟我们配合好。我们也真的做到了,从1982年到1986年他当主编,到现在我每年都在《北京文学》上发表1至2篇短篇小说,还有中篇小说。说到朋友的推动,王安忆对我的小说非常地喜欢,她给我的短篇小说集写过序,她讲课的时候多次分析我的短篇小说,分析我写短篇小说的逻辑动力来自哪里等,分析我的短篇小说《血劲》是怎样结尾的,说明结尾的重要性,结尾要走到哪一步。我的短篇小说不管发在哪儿,她都能看到,而且愿意跟我交流。比如我的短篇小说《保镖》发表在《北京文学》上,在小说结尾我把人写“死”了,《走窑汉》的结尾也把一个人写“死”了。她说,短篇小说最好轻易不要把人写“死”,要把人写“死”是一个偷懒的做法,也不符合日常生活的常识,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今后我写的就尽量避免这些。还有我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作品《鞋》,正面反映比较多,但是王安忆有不同的看法,她说她觉得写得不太好,只是到结尾处才挽回了一些。我对她的这个意见一开始不太服气,后来我想她说的是有道理的。王安忆曾说,她写短篇小说一直在向刘庆邦学习,但是一直学不会。我认为她说得很谦虚,但是她写短篇小说没有我写得多。我觉得朋友的关注、中肯的一些意见,有时候也成为我写作的动力。所以就这么持久地写下来。《人民日报》从1989年以后没有发表过小说,从去年开始经过研究要刊登小说,第一篇要发我的小说,很信任我,我就写了《清汤面》,反响我是没有料到的。当时中宣部的常务副部长看了很感动,马上做了批示,让中宣部的活页文选刊登,让县级以上干部学习,并在很多杂志上做了大量转载。这篇小说写的是煤矿生活,写矿难之后,矿工对矿工家属的一些关爱,写集体的人性美。

还要说一说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丽丝·门罗,她是专事写短篇小说的。我觉得很振奋,这个奖不仅是奖给她的,也是奖给全世界写短篇小说的作家的。我觉得她获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的,她写得不错,她是继承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的传统,是向世界优秀短篇小说的传统致敬的作家。说具体点,也可以说她继承了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传统写法,她被称为“契诃娃”、加拿大的“契诃夫”。她的写作注重情感的饱满、情节的完整、文字的精确性,她没有搞什么现代主义,没有玩“玄虚”,没有玩花活。我对她的小说也有不满足的地方,她的小说取材面比较窄,取材于家庭生活,一个家庭主妇的生活,从地域上看是一个小镇的生活。她的写作用心还不够重,作品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她的短篇小说在形式上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她的短篇小说都写得比较长,介乎于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文体,差不多写到一、两万字,跟中国的短篇小说讲究短小、精悍不大一样,整个短篇小说的整体意识她做得还不够,很多小说不像短篇小说而像中篇小说。比较起来,在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的短篇小说比世界的短篇小说一点都不差,我甚至觉得我们的汉字根源很深,形象很美,非常适合写短篇小说。我们中国的短篇小说又注重情感的饱满,注重审美,跟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短篇小说是不一样的。我也看过很多西方的短篇小说,有时候看着很费劲,需要硬着头皮看,读了以后很快就忘掉了。不少作家是在玩“玄虚”,弄形式,卖弄思想,重理性,理性大于感性,读了他们的作品可以让人思索,但不能让人感动。我以为如果一个小说不能让人感动,不能引起共鸣,仅仅提供一个思想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短篇小说的本质。还有中国比较推崇的作家,我不说他的名字了,他的写作是通过在资料室里找资料来找素材,写小说,他的素材不是第一手资料,这样的作家尽管很红,但是我不敢恭维。

还有去年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一个美国女作家,戴维斯,最后进入这个奖终评的有中国作家阎连科。我觉得戴维斯的小说不如阎连科写的好。布克奖被称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好多作家是先得了布克奖,再得诺贝尔奖。戴维斯除了写短篇小说、小小说,还写一句话小说,比如有一篇题目是《约翰逊很愤慨》,内容是:因为爱尔兰的树太少了。尽管很受推崇,我觉得很可笑。我认为一句话构不成一篇小说,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投机,形不成故事,不能给人提供思索。再说创新短篇小说的形式,突破短篇小说的边界,短篇小说有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要遵循的,短篇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不能失去文体的本意。失去了文体的本意,就不是短篇小说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中国作家完全可以树立文学自信、小说自信,实践证明,中国作家写的小说不比世界上的作家写的差,整个世界文坛应该有中国作家的一席之地。这是我对整个短篇小说现状的看法。

再说写短篇小说的技巧,前面说要经过基本的技巧训练,才能做到无技巧的境界。我总结需要我们掌握的短篇小说基本的技巧,或者说不可以忽略的主要技巧,是写短篇小说有了一个素材,还要把它变成一篇短篇小说,需要一个“种子”。类似“种子”有很多说法,比如“支撑点”,短篇小说要有支撑点,有了支撑点短篇小说才能撑得住;比如“内核”、“眼睛”,写诗有“诗眼”,写短篇小说也要有眼睛;还有“纲”,“纲举目张”的“纲”,把“纲”举起来,“目”才能张开,是短篇小说创作过程的提纲挈领。这些说法都很类似,但是我愿意说成短篇小说的“种子”,因为种子形象比较美,让人想起饱满、圆润等形象化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种子起着很大的作用,种子在不断地传递生命的信息,使世界不断保持活力。因为物质世界是要有种子的,像小麦、大豆、高粱等都有种子,种上种子,才能收获。动物也有种子,才能传递生命基因信息,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像老虎、大象等,包括人。短篇小说作为精神的产品,与物质世界相对应,要写短篇小说也需要种子,给这个种子下一个定义,就是有可能生长成短篇小说的一种根本性的因素。关键要素是“有可能”、“生长”、“根本性的因素”。种子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种子,写作就没有出发点,也没有落脚点,找不到写作的方向。这叫“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们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好的素材,觉得有可能会成为一篇小说,可是迟迟又不能下笔,就是还没有找到素材所包含的小说的种子。好比我们在城里住,碰巧住在一楼,前面有一块空地,想把它开起来种点东西,地开起来了,土壤很肥沃,阳光也很好,想种玉米或向日葵等,但是没有种子的话,那些条件是无效的。只有得到了种子,埋在土地里,让种子和土地结合,种子才有可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强调种子的重要性。种子是什么样的形态呢?我体会,很多短篇小说里都有种子存在,种子在什么位置,是不确定的,大部分是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有时候可能在中间,也可能在开头,也可能通篇也看不到种子,这个种子又无处不在。种子的形态很多情况下是一个细节,让这个细节生发,长成一个短篇小说,但有时候又是一个理念,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是一个氛围,是不一定的。下面我举例说明。

我每次举例都愿意说自己的小说,并不是我自己的小说有多么好,是以我自己的小说举例比较方便,因为我记得比较清楚。我举例看看怎样在素材中找到短篇小说的种子,把它变成一篇短篇小说。这个例子是我听我母亲讲的一个故事,发生在文革后期,我们邻村的故事。有一天这个村发生了一个人命案,一个社员拿起钉耙把一个队长给锛死了,三齿的钉耙锛到队长的头上,队长七窍流血死了。当时其他社员都在刨粪,都很震惊,这个社员看到人死了,丢下钉耙就跑。那是初春,麦子还没长起来,社员们就追他,他看见也跑不脱就不跑了,社员就追上去一阵乱钉耙就把他打死了。等于他把队长打死了,社员把他打死了,这一命抵一命,事情就算过去了,两清了。他为什么要打死队长呢,因为他原来是一个货郎,卖点针头线脑,到了文革后期,不许人做生意,卖东西就是搞资本主义,就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甚至家里的鸡蛋都要偷偷私下交易去卖。这个货郎家里穷得吃不上盐,点不起煤油了,姑娘大了裤子都破了,想找一块补丁给姑娘缝裤子都找不到,没有多余的破布。他就拿以前剩的一点针头线脑等货物到很远的村里去卖了,但还是被社员看见就告发了。队长先是罚他工分,又让他在大会上“斗私批修”,送到大队去参加学习班,关起来,不让吃喝。有一天,他跟队长一起刨粪,觉得很方便,就把队长给锛死了。我听了以后当时觉得很震撼,这个场面是很惨烈的,觉得这个故事里面可能有小说的因素。

这个故事迟迟没有写。一开始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想把它写成批判“极左路线”,给民生造成的伤害的小说,但是当时这样的小说很多,我要是也写成这样的小说就会被大量的同样的小说淹没了,就放弃了没有写。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又想把它写成一个复仇的小说,找新的角度、新的理念,写货郎向队长复仇,想到这一点我心里稍微有点激动,我觉得这个小说可以写了,因为复仇比批判“极左路线”要上升一个层面,从社会性上升到人性的层面。通常的小说都是停留在社会层面,没有上升到一个人性的层面。从社会性到人性我觉得有了一个提升,有人性的碰撞,灵魂上的较量,会写得很紧张、很好看。我总结,写小说,要先人性后社会性,先审美后批判,先趣味后意味,先诗后史。有人说人性和社会性是割裂、对立的,不是,这几种先后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我是强调了作品的艺术属性。比如人性和社会性,先写人性,把人性作为载体,社会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如果只盯在社会性上,只盯在现实批判上,有时候看不到人性,这样的作品就缺乏深度,缺乏艺术上的高度。所以我们要盯着人性来写,以人性来丰富社会性。其他几个也是这样的道理。比如先趣味,我们写东西要先有趣味,有高尚的趣味,然后再有意味,就是主观的东西、思想。有了趣味,意味才可能走得远,如果没有趣味,读者都读不下去,思想怎么让人家知道。这些很重要。

再说我想写复仇,激动过后,马上要写了,我又放弃了。因为在这之前我写过一个小说叫《走窑汉》,就是写复仇的,产生了一定的反响,甚至林斤澜说,我通过《走窑汉》走上了知名的站台。我想再写复仇的小说可能会比较容易,但是会有重复自己之嫌。我觉得作家要羞于重复自己,尽管始终保持一个水准,重复自己也是很难的。写小说作为一个精神创造,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出现下滑的状态,这很难免,一个人的创造是跟他的身体有联系的。我写《走窑汉》时还比较年轻。但是我不想重复自己,就又放下了。

好的小说素材不会放坏,它一直在我脑子里存了20多年,不会像物质世界里的种子一样,里面的胚芽会退化,放时间长了会发芽。小说素材作为精神的东西不一样,尽管在脑子里放着,放着它的过程就是再培育它的过程,终有一天会把它培育成功,找到它的种子所在,然后长成一篇小说。这个小说也是这样,20多年之后,我看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小说,我看前言,有对他生平的介绍,说他也是一个业余作家,他的本职是研究海洋生物的,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理念,海洋动物集体的攻击性,或者叫集体的防御性。我看到之后,脑子里就一闪,像开了扇窗户,照进了一道亮光一样,觉得这个小说可以写了。我从这个海洋动物集体的攻击性受到启发,想到了人类集体的人性恶,人作为个体是复杂的,有正面的人性,也有负面的人性,我们写小说,像鲁迅先生说的,就是解剖自己,按我的说法就是宰自己,要把负面的人性解剖出来。写小说的时候要表现人性的复杂。

所谓集体的人性恶,西方哲学家叫平庸的恶,也有人说叫集体无意识。人在形成集体的情况下,去个性的情况下,在隐姓埋名的情况下,在一些事件面前,会表现成一种不自觉的人性恶。这个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我们会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人到高高的建筑物上要跳下来自杀,很多人会在建筑物底下围观,围观的人是一个集体,其中有的人不希望这个准备跳楼的人被救,而是跳下来摔死,满足人性恶的欲望,等他跳下来,大家高兴地散去,满足了。比如上海的《新民晚报》刊登的一个新闻,上海是比较文明的城市,市民素质也不低,一个女人到四楼上准备往下跳,过路的市民发现她不跳有点着急,说四楼不太高啊,要么走下来,要么跳下来,还说我们大家都很忙,没有太多时间来陪你,这个女人听到这,没等救护的人来,就跳下来了,没摔死但是也摔成残废了。这就是集体的人性恶在起作用。还有频发的医疗事件也是这样,前年哈尔滨发生了一个患者刺死在医院实习的大学生的事,很多人不同情这个大学生,说捅死了活该。哈尔滨的媒体做了调查,结果让人震惊,百分之七十五的人赞同把大学生刺死,这非常可怕。一般的人性对死者是同情的,死者是占一份死理的。但是一些人把对社会的不满,对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满,发泄、转嫁到实习大学生身上了,这也是集体的人性恶的表现。我们回顾历史上历次的政治运动,包括文化大革命,为什么后来失控,全民都参与暴力,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的人性恶得到极大的爆发,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不仅使道德崩溃,也造成经济崩溃。所以,有适当的条件、适当的土壤,人性的恶会爆发出来的,人性中的一种兽性、恶性占了上风,起了作用,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当我得到了这样一个理念之后,我对素材重新构思,打破它,要把它写成批判集体的人性恶的小说。怎么构思呢?我首先要设计几个人物,至少3个人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是集体。我就设计一个张三嫂,李四爷,王二哥在村里,代表一个群体,让他们去撺掇、怂恿货郎,给货郎烧底火。我设计的货郎本身比较懦弱,并没有勇气去要队长的命,可是经不起这些人反复撺掇。他们先是造舆论,说货郎要杀队长,然后找到货郎,唉声叹气地表示对货郎的同情。比如一个说队长这么欺负你,真让人受不了啊,另外一个说,要是我早就不干了,人都有一口气,他欺负我了,我就一定得让他付出代价。让这几个人到货郎那去拱火,来推动他,要把货郎逼到一个墙角,好像他不杀队长在这个村里就做不起人了,就不像一个男人了。最后实在没办法,有了这么一个契机,货郎就把队长打死了。队长死了,村民很高兴,集体的人性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在小说的结尾就极尽渲染之能事,村民好久没有遇见这样让人兴奋的事了,长期以来都特别沉闷,终于遇见了一个这么让人高兴的事,不但刨粪的村民拿着钉耙向货郎奔去,村民们听见了也纷纷向货郎追去,有钉耙的拿钉耙,没钉耙的拿锄头、铁锹、木棒,实在没有的抄起厕所上的一块砖,向货郎追去。不但人向货郎追去,狗也非常兴奋地汪汪叫向货郎追去,简直像赶庙会一样,像集体的狂欢,像农民起义,田野里腾起阵阵烟尘,渲染人性恶大爆发的狂欢。货郎的闺女喊着:“别打我爹的头!”她想给她爹保留一个完整的尸首,人们没听见还好,一听见,就专门用钉耙打他爹的头,最后一句话是:把他爹的头捣烂了像一滩红粪。因为村民正在刨粪,我就借用这个粪的形象来为小说结尾。

这篇小说发表在《北京文学》2000年的一期的头条的位置,当年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把这篇小说选入了他编的一本《逼近世纪末小说选》,专门写了一段评论,大意说,刘庆邦平地风雷,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对人性恶的批判力度。我的用心,很快被评论家注意到了,这个小说从众多小说里跳出来了,为文坛注意,为读者注意。这个小说的种子就叫集体的人性恶,是一个理念。

大多数情况下,构成小说的种子是细节。我们写小说大多是以情感美为中心的,是表达情感的,但是又离不开思路的指引。思路指的是作家的思想性,对世界的看法,我们的思索。作家的分野或者说高下之分,很大程度上是以作家的思想高度来分别。很多作家之所以不能突破自己,很大程度上是他思想程度上的问题。我们写的是形而下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有形而上的思考,必须有一条思路来引导我们,从此岸到彼岸,思路是不可以少的。所以要强调思想的重要,理念的重要。虽然小说的功能不是讲道理,但是又离不开理性,它毕竟还是理性的果实,离不开哲学的支持、支撑。所以我们每个写作的人除了离不开生活,拥有广泛的感情,还要不断对周围的生活进行思索,进行拷问。就像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虽然说得极端,但是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当我们找到了短篇小说的种子,不等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篇短篇小说。要把一个种子变成一篇短篇小说,还要经过艰苦的、复杂的劳动的过程。好比我们把种子种到地里你就不用管了?还要有后期的管理,旱了要浇水,不肥了要施肥,生虫了要灭虫等。后期的工作要跟得上。当然,短篇小说不是种在土里,是种在我们心里,我说叫生长于心,这个种子必须经我们心灵的土壤培育过,心灵的血液浇灌过,心灵的阳光照耀过,一切都要打上作家的烙印,然后才能让它一点一点地生长成一个短篇小说。所以我主张,短篇小说是用生长法写成的。

关于短篇小说的写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用减法,有人说用平衡法,有人说用控制法,有人说用最经济的手段写,这些说法都是有出处的,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说用最经济的手段写,选取最精彩的段落写成短篇小说,这是胡适先生说的。沈从文先生就不赞成胡适的说法,他说该铺张的时候、该充分的时候,要不吝笔墨,用经济的手段会写得不充分。比如有人说用控制法,但是我写一个短篇小说绝对不能控制,一开始就控制,很可能放不开,小说会发紧。让短篇小说往大有作为的方向努力,要放开手脚来写。可能有些人需要控制,因为可能会写疯,控制不住,会把短篇小说写成中篇小说。不少作家跟我说过,写了几千字还没进入正题呢,赶快就把这个废掉,再重新写。有一次毕飞宇遇到了这种情况,他可能就需要控制法,他还说还可以用“烤”法。个人有个人的体会,小说有万种写法,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的,最符合自己气质的写法。

我主张,短篇小说是用生长法写成的。生长法,我认为它是一点一点从心里生长出来的,从发芽到开花到结果,一定要打上作家的烙印,与自己的心保持紧密联系。种子说,是写短篇小说基本的技巧,希望作家们写的时候树立种子的意识,写的时候先找到种子,在没找到种子之前不要急着动笔,真正找到种子之后再写也不迟。

下面说几个写短篇小说的具体的技巧。

第一个是关于短篇小说综合形象的运用。有人把综合形象说成是闲笔,首先我们要承认写小说的人是闲人,还要敢于承认小说是闲书。等我们有了闲情逸致的时候,我们才能进入写作的状态。写小说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调我很忙,很忙的人写不了小说,他不能静下来、闲下来,不能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怎么创作呢?所以我认为写小说,闲是很重要的。有一种笔法称为是闲笔。好比走路,行色匆匆,满头大汗不好,信步走来,东看看,西看看,看见一朵花,一汪水,几只鸟,几片云,停下来欣赏一番,这才是闲。但是小说中的“闲”不是那个“闲”,它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等闲视之。我不愿意把小说中这种笔法称之为闲笔,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也不是很科学,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说中综合形象的运用”,综合形象相对于小说中的主要形象而言,是主要形象的铺垫、扶持、烘托和延伸。我们看到短篇小说总是一个主要人物在那走来走去,甚至一条道走到黑,这样的小说就显得单调、沉闷、单薄,如果加入综合形象的因素,小说立刻会变得丰富、有趣、饱满,增加小说的立体感、纵深感和厚重感。

综合形象好比电影中的背景形象。拍电影的时候,镜头一扫,很多背景形象都收入到镜头中。举例说张艺谋拍《秋菊打官司》,秋菊挺着一个大肚子在街上走的时候,如果把背景形象都剔除掉,只有秋菊在街上走来走去,这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把背景形象都扫到镜头里。背景形象是非常丰富的,首先是街道上嘈杂的声音,汽车喇叭的声音,叫卖的声音,街旁有卖菜的、卖肉的、卖各种东西的,街上有各种门面、幌子,不必过多交代,镜头一扫,背景形象都收入到镜头中了,这样画面不仅丰富了,也热闹了,构成了电影的一种背景艺术。我认为综合形象好比电影中的背景形象,为什么要写综合形象?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在小说中既写到被称为主角的主要形象,也不能忽略重要的综合形象。其目的是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物象之间的联系,也是物象与环境、气氛、社会、时代等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小说的主要形象才会立起来。我是在读沈从文的小说时意识到了综合形象的运用。我还想到了在新闻中有一种叫综合新闻,我过去长期做新闻报道,把很多新闻放到一起叫综合新闻。在小说中,我愿意把它说成综合形象。

沈从文的小说中综合形象是运用地非常好的。比如有一篇叫《丈夫》,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先写综合性的形象,先说下雨了,河水涨起来了,船涨到了吊脚楼那,然后是烟雨红桃,远处有宝塔,近处有船上的嫖客,在和吊脚楼上的妓女对话,讲价钱,价钱讲成了,嫖客就沿着潮湿的甬道,走到楼上去了。然后再说别的,说街道上的气味等,主要人物还没出场呢,他先写这些综合性的形象,综合性的形象写够了,然后丈夫才出现,一个船一个船地找他老婆,他老婆叫老七,在船上找到了她才发生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在中间,他写着写着主要人物,他又转写晌午了,开始做饭了,能听见铲子敲锅的声音,听到菜倒进油锅里发出的刺啦声,甚至能看到烟在水面上飘着,像一层薄绸。看似这些形象和主要形象是没什么关系的,实际上这些综合形象都是有效的,对烘托主要人物主体很有作用。

我提醒朋友们,综合形象必须是形象,用形象来说话,不能空发议论,不可以写抽象的东西,应该用简短、精彩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一系列的形象,就像电影镜头一扫,一系列的形象就出现在画面里了。我在写小说《神木》时,一开始也是写综合形象。我写临到年前了,车站下雪了,雪落在地上很快就化掉了,乘客走得匆匆忙忙,好像有了过年的气氛,有人拿着手提包,有穿着红皮衣的女士,一边走一边打电话,还有一个老太太前面放着一个钱盒,跪着,希望别人给她送钱,等等,很简短的篇幅,写了一系列综合形象,然后主要人物才出场,对于丰富小说的厚度,增加小说的立体感是很重要的。我写每一个短篇,都会写一些景,除了自然的景色,还有一些场合的景色。比如写今天咱们这个活动,我会先写春天已经来了,杨树已经发芽,空气质量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气温还是觉得很舒服的,等等。作家写东西的时候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各个感官都在起作用,要有一些综合形象的加入。

我想到马致远的一首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很短,一句中几个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形象的组合排列,是要经过精心挑选的,为了来表达他的情感,表达他的理念:断肠人在天涯。理念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伤悲,这是诗中一个综合形象的典范,我们向这首诗学习,写短篇小说,主要人物在活动的时候,正在紧张的时候,笔锋一转,来一些综合形象的运用,对前面起到深化、烘托的作用,增加厚重感,特别是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有比较多的篇幅,更要有综合形象的运用。短篇小说因为体积小,还要不要综合形象的运用呢?我觉得更加需要,越是走的路短,体积小,甚至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越需要综合形象的运用,千万不要用单脚来跳舞,不要只让一个人物形象走来走去。要有综合形象的意识。

第二个写短篇小说重要的技巧,是一定要把短篇小说放在现在时和进行时,要一直在动。去年我到中国作协外研部办的一个港澳作家班讲课,那个班有个特点,讲课之前,把他们的作品先发给讲课的作家看。我看了几个港澳作家的作品,觉得他们比大陆的作家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作品要拿到内地的刊物上发表会很困难。他们存在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创作的一些基本的技法、基本的常识没有很好地把握。写一个短篇小说,交代过度,回叙过度,不是把小说放在现在时和进行时,在现场往前推进,而是用大量篇幅回叙交代,多数小说都是这样的情况,很让我吃惊。写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在一个地方见面,还没说几句话,就开始交代,回顾过去的事,来龙去脉,家里的情况,然后又回到两个人见面的地方,故事结束了。我觉得这个写法是不可取的,让人读着非常沉闷,没有现场感,不是在进行时。还拿电影作比,过去的电影有一些闪回的镜头,走着走着突然闪回到过去了,正在拍新社会,闪回到旧社会,有一些交代。现在的艺术,包括电影,闪回的应用已经很少了,小说也是这样,现在小说的发展就尽量避免闪回、交代一个情节。成熟的写法应该是,简单地交代情节,大量地丰富细节,重点来刻画人物,但是这些要不要交代呢?是要交代的。一个办法是不要集中交代,集中交代容易打破小说的平衡,容易显得沉闷。我的短篇小说里也要有交代,对过去故事的成因要有交代,要打碎这个交代,在衔接的部分、在关键点,三言两语就交代出来了。

比如我写《走窑汉》的时候,以前矿工的妻子来了,矿上的支书看人家漂亮,要给人家迁户口,要跟人家发生关系才可以,就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主人公向支书捅了刀子,他被判刑了,在监狱里表现不错,还救了一个落水儿童,提前释放了。从监狱里放出来以后,他又回到这个采煤队,我就从这开始写起,在现实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我的小说。前面就断断续续地交代,等看完了整个短篇小说,脑子里整合一下,就会知道来龙去脉怎么回事。要把它放在进行时,是考验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因为交代的往往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写的是在发生故事以后,重新开始,要发展它,要另起炉灶,都需要现在不断地推动。我写他们在更衣室里换衣服,都不说话,他们习惯这样,换衣服时一把刀掉在地上了。我就写刀子的形状,是什么什么样的,他看到后就知道这就是原来刺中那个人的刀子,这就是一句话的交代,接着就不交代了,继续往前走。说这个人把刀子拿起来,吹一口刀锋,这时候气氛一下就紧张起来了。有一个小青年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哆嗦,眼看着要发生什么事情,倒是没发生什么。但是他出来以后冲着刀锋说,这是宰狗用的。支书说,你敢,他一边说一边自己浑身哆嗦,他还说,有点冷。就是这样的细节,靠内在的逻辑动力来推动,后面很多的情节和细节,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或者说创造出来的,交代很少,但是交代是有的。我认为好的短篇小说都不要很多交代。希望大家写作时尽量避免大篇幅的交代,要通过我们的想象,推动它的发展,通过内在的、符合小说人物内心的逻辑动力来推动它,把他不断地推向一个高潮,这正考验作家的能力。

第三个技巧关于短篇小说的结尾。短篇小说的结尾是非常重要的,老舍把结尾叫结末一震;林斤谰老师说结尾要有意象的升华;王安忆的说法是,结尾一定要升级,她不说升华说升级。她在分析我的《血劲》的时候,认为我的结尾是升级的。她说,升级就是走远,走到哪呢?走到茫茫的地平线那去。这是一个精彩的短篇小说所必须具备的。短篇小说的结尾很重要,甚至有了“欧·亨利式”的结尾之说。欧·亨利特别注重小说的结尾,由于用力太过,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有人不喜欢欧亨利式的结尾,说太造作了,说小说不要结尾,有这种极端的说法。不结尾是不可能的,只要宣布你的小说完成了,肯定要有结尾,结尾就要有结尾的要求。山西作家王祥夫,他说:刘庆邦写短篇小说是一个气功大师,好像在吹气球一样,一直把气球吹得很大,然后结尾的时候,“砰”,气球炸了,吓人一跳。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说我写短篇小说好像在吹气球一样,一直把气球吹得很大,但是我最后不能让气球炸了,让它炸了就泄气了,这是不可以的。办法是吹大了气球之后松手,要放飞,任它飞翔,飞到哪儿就不是我的事了,飞到哪儿算哪儿。这是我对短篇小说结尾的理念,也就是说,一个短篇小说结尾了,等于这个短篇小说的门关上了,但同时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状态,它同时又打开了几扇窗,它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要走到茫茫的地平线上去,也就是说要最后升级,后来留给我们的思索是多元的,或者它的意义是不确定的。

我们看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每一个小说最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叫“异史氏曰”,他的意思是我这个是跟历史不同的,异于历史的,几句话就把小说的意思点出来。现在的小说这种笔法是不可以采用的,不可以把小说的意思说出来。这种把小说的意思说出来是一种寓言的写法。寓言就是借助一个物象,把意思说明白。小说不是寓言,小说是多义的,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念。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善者看见善,情者看见情。这个不确定性我想引申一点说。去年江苏省作协和《当代小说选刊》在宜兴搞了个短篇小说论坛,去了几个作家,苏童、格非等去了,我做了个发言,主要谈短篇小说的结尾。我说中国人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意义上讲,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说家。家长给孩子起名字是很讲究的,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给孩子起名字,很费心思。起名字至少有四个层次的名字。第一个层次是借助物象的,叫铁蛋、毛蛋、棒槌,这样的名字俗,但是这代表了家长的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孩子能够结结实实地成长。第二个层次稍微有点升华,比如福、禄、寿,有财、有粮、有地等。代表了人对生活的一种向往。第三个层次的名字比较雅致,像“勇”,有勇气;“卫平”,保卫和平。这样的名字有个确定的意义,跟年代有紧密的联系。这三种名字都有确定的意义,但是有一种名字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怎么想都可以。比如我的名字,庆邦,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但是觉得这两个字还可以,比较响亮。最后我说,起名字跟小说结尾有相同的地方,小说结尾不要向前三类名字学习,不要给他确定的意义,不要搞低俗的东西,更不要有压制的、文化性很强的、有确定含义的东西。要像第四种名字,字眼不错,又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联想,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又有意义的无限性。当然我说的意义的不确定性,不是说自己都不明白,故意地玩花活,让人家瞎猜。是要有一个思路,但又不被思路所局限住,最后给人的感觉是有一个无限的意义,给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一个小说走到了一个终点,没有结束,还要到更远的方向去瞭望,我觉得这是短篇小说的结尾所要求的,也是我写短篇小说的一种体会。

再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关于短篇小说的语言的问题。短篇小说的语言要求高,因为它篇幅有限,要求作家精心地挑选语言。汪曾祺说了比较极端的说法,他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首先要语言好,才说得上小说好。他对小说采取的是一票否决制,就是语言这一票。之所以觉得语言重要,我认为语言不仅是写小说最基本的材料,还是我们思想的一种载体和工具。人靠什么思索,靠语言思索,思索的武器是语言。如果一个人的语言非常单调,语言库里很贫乏,他的思想不可能丰富。语言既是思想的发动机,同时又是思想的抓手,通过语言把思索抓住,落实到纸面上,然后才能形成思索,通过语言为我们的思想、灵感命名。有时候看作品,看不到作家的独到之处,看不到他的灵感和思想的闪光,这个作家也不见得没有灵感和想法,可能因为语言比较贫乏,不能为他的思想命名,落实不到纸上,只能是人云亦云,贩卖别人的思想,把别人说过的话写在纸面上,这样就谈不上创造了。我们在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是语言在起作用的,当我们有了一些想法、灵感的苗头以后,要尽快用语言给它们命名。我们中国的好的作家是比较善于用语言为自己的思想命名的,他们的命名与别人不一样,显得更准确、深邃。这是语言很重要的一个功能,语言不仅帮我们表达感情、交流情感,还有一个功能,语言即思想,我们说的话、写的话,里面是有思想含量的,是有看法在里面的。作家要有好语言,我觉得有几点应该做到。

第一,我认为好的语言是有味道的语言。中国的汉字就那么多,用来用去,老子、孔子、李白、白居易等都用,我们现在还在用,我们怎么用?要赋予语言味道,这个味道不是苦辣酸甜咸,不是物质性的,但是味道又确实存在着,一个作家有一个作家的味道。味道是怎么形成的呢?作家写作的节奏就是呼吸的节奏,就是生命的节奏,通过这些节奏,作家的气质会带入到文字中去,会形成一个气场。每个好的作家都有一个气场,阅读他的作品就等于进入他的气场,他有独特的味道、气场会吸引你在他的气场里得到感染。我说鲁迅先生的小说是“鲁味”、“绍兴味”,读他的作品盖住他的名字也知道是他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也是这样,看几行、几段就知道这是“沈味”、“湘西味”,味道已经渗入字里行间,一个字就好像一个稻穗,满稻田发出稻子的芳香,组成句子、文章,整个散发出他的味道。作品有味道是很高的要求。我们看外国的作品之所以不满足,就是看不出味道来,只是看出他的意思、思想,作品的味道被翻译家翻译后,就变成不一样了,因为翻译不可能代替作家的呼吸,味道是很难传达出来的。当代有一些作家写的小说味道是很独特的,形成了自己的味道。比如宁夏的作家史树青,他的小说写的很漂亮,他有自己语言的味道。比如黑龙江的阿成,他也有自己语言的味道。久而久之,他通过写作,把语言的味道融入到作品中,带出了他的气质,形成了他的气场,这是长期的训练形成的,不是短期形成的。所以说好的语言都是有味道的语言,这是我们的追求。

第二点,好的语言是有灵气的语言。语言文字是僵的、冰冷的,只有我们赋予它灵气,他才会活起来、动起来。孙悟空拔下身上的一撮猴毛,吹一口气说:“变!”就变出很多猴子来,跟妖怪打仗。我认为孙猴子这一口气是最重要的。有人把它说成仙气,我说成灵气。如果孙悟空没有这一口气,他拔掉再多猴毛还是猴毛,没有用,他吹这一口气,赋予它灵气,才变成众多猴子。灵气是怎么赋予的呢?需要通过付出艰苦劳动赋予。有些作家说,写小说不能没有好的语言,哪儿能出语言我就往哪儿走。荒漠里不能出语言,有花有草比较湿润的地方才能出语言。只写一个男人,可能很少出语言,把男人和女人放到一起写,可能出语言。更重要的是外部很难出语言。外部的语言差不多都是雷同的,都是大路货,你说我说他说,表述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只有内部才出语言,走入内部生活、走入内心,到了精神世界才能出有灵气的语言、个性化的语言。这需要我们完全静下来,真正进入自己的内心。写作时不能静下来,都是平庸的人。一旦静下来,找到自己,灵感爆发、能量发挥之后,这时我们才是有灵气的人,才能进入创作的状态。

第三点,语言应该是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是说要对文字进行深究。中国的字,根源是很深的,我们要对它进行拷问。林斤谰、汪曾祺都是对语言进行深究的人。林斤谰创作时,就拷问一个字到底有哪些意思,然后再用。除了对文字追根求源,还要克服一些思维定式、习惯定式。我们的好多语言已经政治化了、意识形态化了。我在中国传媒大学讲课的时候,举两个例子让他们造句。比如“响应”,他们后面必须跟“号召”,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式,意识形态化了。让他们用“号召”造句,前面必加“响应”,这样就把思维圈住了。“响应”的本意是,这边有个声音,那边有个回应。我就造句:张三打了一个喷嚏,李四也响应了一个。响应的是“喷嚏”。这个树上小鸟在叫,另一棵树上的小鸟也做出了响应。响应的是“叫声”。这样就把“响应”陌生化了。再说“号召”,不一定响应学校的号召。一只鸟在地上发现了动物的尸体,在空中号召了一番,别的鸟听到了号召也纷纷来享用。这个号召的主题就变成了鸟。这样就把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语言翻新、颠覆,真正用它的本意,我叫“新翻杨柳枝”。举“涌现”的例子造句,一般是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随口而来,已经形成习惯了,并没有来深究“涌现”的意思。我在我的小说中是这样说的,牛一撅尾巴,牛粪便大块大块地涌现出来了。仔细一想,涌现牛粪应该更贴切,更符合“涌现”的本意。诸如此类的“团结”、“努力”等进行陌生化处理,我说叫“一字金刚满眼生辉”,一个字用好了,编辑眼前一亮,知道你对汉字是深究的、陌生化的,用出了它的本意和新意。陌生化,还有一点是成语要少用。中国有很多成语,好像成语用的多,显得自己有学问。成语有一定封闭性,有自给自足的一种感觉。所以写小说,尽量少用成语,如果用的话要把它翻新,用出新意来。要少用陈词,少用别人说过的话,少用时髦的、时尚的话。我们长期写作的人是比较排斥时髦的话的,甚至是反感的、不愿意用的。有一段时间媒体上经常说“给力”,我们写作绝对不用这个词,要是用也可能反其道而用之。现在媒体上用什么词,作家就偏偏不用这个词,不赶时髦、追时尚。还有别人用过的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一般也不要再用。大家要树立这个意识。

我向大家推荐阅读的、觉得比较好的短篇小说,有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写得很好,比如《丈夫》,他写的中篇小说《边城》也很好。当代作家石舒清的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写的很好,很诗意化的小说。我自己的小说《响器》,用文字写民间音乐的,情节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细节和语言的音乐性、节奏性、诗意化。好的小说是让人走神的,是灵魂放飞的。我说过好的小说不是抓人,是放人,读着读着让你的灵魂出窍,心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与自然是相通的,得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雨雪之润泽。最高的境界还是一种自然的境界,老子说道法自然,这种说法是不虚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不用说,他的中篇小说《草原》很棒,贴近大自然的,写大自然的风光,写得很细腻,写大自然的呼吸。

展开全文

刘庆邦,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9部。迄今发表短篇小说300余篇,影响深远。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20余种。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

生长于心的短篇小说

刘庆邦

我今天主要讲短篇小说创作的技巧。如果其他作家讲,可能会说创作没什么技巧,没什么可讲的。也就是说技巧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就是在写作的时候意识不到技巧。我认为创作还是有技巧的,但是技巧最终会成为一种感觉,成为本能反应。这是基本功的训练,是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像打乒乓球,一个动作要反复地练习,时间长了,技巧就被消化掉了,成为运动员本能的反应。比赛时,一个球打过来,运动员凭本能的反应就打过去了,如果再想用什么技巧,已经来不及了。文学技巧也是一样,写作训练时间长了,成为写作者对文字、文本、情感、行文的感觉,成为写作时本能的一种反应,好像已经化入作家的血液里。当写到一个句子,或一个字,觉得不能用,这个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觉和本能。或者一句话说多了,再不能多写,这也是本能。再比如,写了一些,觉得不够充分,还需要再多写一两页,这也是本能。那么感觉和本能从哪里来的呢?从最初的、最基本的写作技巧训练里来的。无技巧是从有技巧来的,无意识是从有意识来的,是经过长期训练达到的无技巧、无意识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还是要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在座的作家应该说都有了比较好的创作技巧,很好的感觉、本能。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交流的,需要回头来看,因为还存在着技巧需要训练、弥补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讲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首先我有写短篇小说的长期实践。我是从1972年开始写第一篇短篇小说的。那时我还在煤矿当矿工,参加了煤矿的宣传队,谈了恋爱,第一篇小说是写给女朋友的,这也是当时写作的一种情感动力吧,为了得到女朋友的赞赏。女朋友看了,对我很赞赏,我就满足了,没地方发表就放下了,压在一个破箱子里,一放就放了6年。没地方发表作品这个积极性是难维持的。后来我调到煤矿局宣传部去作通讯报道了,觉得当记者挺不错。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各地的文学期刊开始办起来,我看到刊物上,比如河南《郑州文艺》等,发表的一些作品,想起自己也写过一篇小说,把它翻出来一看,觉得还可以,自己还被感动了,比刊物上的小说觉得不差,不妨就拿出去试试。当然小说需要重新抄一遍,因为纸张已经发黄、脆了,字迹的边缘也已经有点模糊了。我重新抄了一遍,就近投给了《郑州文艺》,很快接到《郑州文艺》给我单位发的一封外调函。那时候发一个作品还要搞政审,当时正在清查四人帮,如果政治上有问题,如果是一个造反派、帮派人物,这个小说还是不能发的。宣传部出了一个证明,证明我没问题,小说才发表了。我1972年写的,1978年在《郑州文艺》第二期的头条发的,所谓处女作,题目叫《棉纱白生生》。从那开始就陆续写下来,1978年我就从河南调到了北京煤炭部编刊物、报纸,出于对写作的喜欢,几十年来在最忙的时候一直没有放弃写作。我经常早上起来写作,一年能发两、三篇小说。这样陆陆续续算下来,1972年到现在,我已经写了4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二百五、六十篇,出了不少集子。

我写短篇小说,除了真心喜爱这种体裁以外,觉得短篇小说确实是自己认知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还有与前辈的提携、朋友的推动是分不开的。说到提携,林斤澜林老对我提携很大,1985年我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走窑汉》,那时候我还不认识他,他看了我的小说以后非常高兴,就推荐给其他作家看,推荐给汪曾祺汪老看。汪老看完第一遍之后,觉得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林老就逼着他再看,他后来觉得是不错。林斤澜当了主编以后,经常约我去谈小说,怎么改小说,怎么充实,他说,你要接二连三地写小说,我要接二连三地给你发表,你一定要跟我们配合好。我们也真的做到了,从1982年到1986年他当主编,到现在我每年都在《北京文学》上发表1至2篇短篇小说,还有中篇小说。说到朋友的推动,王安忆对我的小说非常地喜欢,她给我的短篇小说集写过序,她讲课的时候多次分析我的短篇小说,分析我写短篇小说的逻辑动力来自哪里等,分析我的短篇小说《血劲》是怎样结尾的,说明结尾的重要性,结尾要走到哪一步。我的短篇小说不管发在哪儿,她都能看到,而且愿意跟我交流。比如我的短篇小说《保镖》发表在《北京文学》上,在小说结尾我把人写“死”了,《走窑汉》的结尾也把一个人写“死”了。她说,短篇小说最好轻易不要把人写“死”,要把人写“死”是一个偷懒的做法,也不符合日常生活的常识,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今后我写的就尽量避免这些。还有我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作品《鞋》,正面反映比较多,但是王安忆有不同的看法,她说她觉得写得不太好,只是到结尾处才挽回了一些。我对她的这个意见一开始不太服气,后来我想她说的是有道理的。王安忆曾说,她写短篇小说一直在向刘庆邦学习,但是一直学不会。我认为她说得很谦虚,但是她写短篇小说没有我写得多。我觉得朋友的关注、中肯的一些意见,有时候也成为我写作的动力。所以就这么持久地写下来。《人民日报》从1989年以后没有发表过小说,从去年开始经过研究要刊登小说,第一篇要发我的小说,很信任我,我就写了《清汤面》,反响我是没有料到的。当时中宣部的常务副部长看了很感动,马上做了批示,让中宣部的活页文选刊登,让县级以上干部学习,并在很多杂志上做了大量转载。这篇小说写的是煤矿生活,写矿难之后,矿工对矿工家属的一些关爱,写集体的人性美。

还要说一说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丽丝·门罗,她是专事写短篇小说的。我觉得很振奋,这个奖不仅是奖给她的,也是奖给全世界写短篇小说的作家的。我觉得她获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的,她写得不错,她是继承了世界优秀短篇小说的传统,是向世界优秀短篇小说的传统致敬的作家。说具体点,也可以说她继承了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传统写法,她被称为“契诃娃”、加拿大的“契诃夫”。她的写作注重情感的饱满、情节的完整、文字的精确性,她没有搞什么现代主义,没有玩“玄虚”,没有玩花活。我对她的小说也有不满足的地方,她的小说取材面比较窄,取材于家庭生活,一个家庭主妇的生活,从地域上看是一个小镇的生活。她的写作用心还不够重,作品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她的短篇小说在形式上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她的短篇小说都写得比较长,介乎于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文体,差不多写到一、两万字,跟中国的短篇小说讲究短小、精悍不大一样,整个短篇小说的整体意识她做得还不够,很多小说不像短篇小说而像中篇小说。比较起来,在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的短篇小说比世界的短篇小说一点都不差,我甚至觉得我们的汉字根源很深,形象很美,非常适合写短篇小说。我们中国的短篇小说又注重情感的饱满,注重审美,跟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短篇小说是不一样的。我也看过很多西方的短篇小说,有时候看着很费劲,需要硬着头皮看,读了以后很快就忘掉了。不少作家是在玩“玄虚”,弄形式,卖弄思想,重理性,理性大于感性,读了他们的作品可以让人思索,但不能让人感动。我以为如果一个小说不能让人感动,不能引起共鸣,仅仅提供一个思想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短篇小说的本质。还有中国比较推崇的作家,我不说他的名字了,他的写作是通过在资料室里找资料来找素材,写小说,他的素材不是第一手资料,这样的作家尽管很红,但是我不敢恭维。

还有去年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一个美国女作家,戴维斯,最后进入这个奖终评的有中国作家阎连科。我觉得戴维斯的小说不如阎连科写的好。布克奖被称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好多作家是先得了布克奖,再得诺贝尔奖。戴维斯除了写短篇小说、小小说,还写一句话小说,比如有一篇题目是《约翰逊很愤慨》,内容是:因为爱尔兰的树太少了。尽管很受推崇,我觉得很可笑。我认为一句话构不成一篇小说,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投机,形不成故事,不能给人提供思索。再说创新短篇小说的形式,突破短篇小说的边界,短篇小说有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要遵循的,短篇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不能失去文体的本意。失去了文体的本意,就不是短篇小说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中国作家完全可以树立文学自信、小说自信,实践证明,中国作家写的小说不比世界上的作家写的差,整个世界文坛应该有中国作家的一席之地。这是我对整个短篇小说现状的看法。

再说写短篇小说的技巧,前面说要经过基本的技巧训练,才能做到无技巧的境界。我总结需要我们掌握的短篇小说基本的技巧,或者说不可以忽略的主要技巧,是写短篇小说有了一个素材,还要把它变成一篇短篇小说,需要一个“种子”。类似“种子”有很多说法,比如“支撑点”,短篇小说要有支撑点,有了支撑点短篇小说才能撑得住;比如“内核”、“眼睛”,写诗有“诗眼”,写短篇小说也要有眼睛;还有“纲”,“纲举目张”的“纲”,把“纲”举起来,“目”才能张开,是短篇小说创作过程的提纲挈领。这些说法都很类似,但是我愿意说成短篇小说的“种子”,因为种子形象比较美,让人想起饱满、圆润等形象化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种子起着很大的作用,种子在不断地传递生命的信息,使世界不断保持活力。因为物质世界是要有种子的,像小麦、大豆、高粱等都有种子,种上种子,才能收获。动物也有种子,才能传递生命基因信息,一代一代繁衍生息,像老虎、大象等,包括人。短篇小说作为精神的产品,与物质世界相对应,要写短篇小说也需要种子,给这个种子下一个定义,就是有可能生长成短篇小说的一种根本性的因素。关键要素是“有可能”、“生长”、“根本性的因素”。种子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种子,写作就没有出发点,也没有落脚点,找不到写作的方向。这叫“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们都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好的素材,觉得有可能会成为一篇小说,可是迟迟又不能下笔,就是还没有找到素材所包含的小说的种子。好比我们在城里住,碰巧住在一楼,前面有一块空地,想把它开起来种点东西,地开起来了,土壤很肥沃,阳光也很好,想种玉米或向日葵等,但是没有种子的话,那些条件是无效的。只有得到了种子,埋在土地里,让种子和土地结合,种子才有可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强调种子的重要性。种子是什么样的形态呢?我体会,很多短篇小说里都有种子存在,种子在什么位置,是不确定的,大部分是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有时候可能在中间,也可能在开头,也可能通篇也看不到种子,这个种子又无处不在。种子的形态很多情况下是一个细节,让这个细节生发,长成一个短篇小说,但有时候又是一个理念,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是一个氛围,是不一定的。下面我举例说明。

我每次举例都愿意说自己的小说,并不是我自己的小说有多么好,是以我自己的小说举例比较方便,因为我记得比较清楚。我举例看看怎样在素材中找到短篇小说的种子,把它变成一篇短篇小说。这个例子是我听我母亲讲的一个故事,发生在文革后期,我们邻村的故事。有一天这个村发生了一个人命案,一个社员拿起钉耙把一个队长给锛死了,三齿的钉耙锛到队长的头上,队长七窍流血死了。当时其他社员都在刨粪,都很震惊,这个社员看到人死了,丢下钉耙就跑。那是初春,麦子还没长起来,社员们就追他,他看见也跑不脱就不跑了,社员就追上去一阵乱钉耙就把他打死了。等于他把队长打死了,社员把他打死了,这一命抵一命,事情就算过去了,两清了。他为什么要打死队长呢,因为他原来是一个货郎,卖点针头线脑,到了文革后期,不许人做生意,卖东西就是搞资本主义,就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甚至家里的鸡蛋都要偷偷私下交易去卖。这个货郎家里穷得吃不上盐,点不起煤油了,姑娘大了裤子都破了,想找一块补丁给姑娘缝裤子都找不到,没有多余的破布。他就拿以前剩的一点针头线脑等货物到很远的村里去卖了,但还是被社员看见就告发了。队长先是罚他工分,又让他在大会上“斗私批修”,送到大队去参加学习班,关起来,不让吃喝。有一天,他跟队长一起刨粪,觉得很方便,就把队长给锛死了。我听了以后当时觉得很震撼,这个场面是很惨烈的,觉得这个故事里面可能有小说的因素。

这个故事迟迟没有写。一开始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想把它写成批判“极左路线”,给民生造成的伤害的小说,但是当时这样的小说很多,我要是也写成这样的小说就会被大量的同样的小说淹没了,就放弃了没有写。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又想把它写成一个复仇的小说,找新的角度、新的理念,写货郎向队长复仇,想到这一点我心里稍微有点激动,我觉得这个小说可以写了,因为复仇比批判“极左路线”要上升一个层面,从社会性上升到人性的层面。通常的小说都是停留在社会层面,没有上升到一个人性的层面。从社会性到人性我觉得有了一个提升,有人性的碰撞,灵魂上的较量,会写得很紧张、很好看。我总结,写小说,要先人性后社会性,先审美后批判,先趣味后意味,先诗后史。有人说人性和社会性是割裂、对立的,不是,这几种先后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我是强调了作品的艺术属性。比如人性和社会性,先写人性,把人性作为载体,社会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如果只盯在社会性上,只盯在现实批判上,有时候看不到人性,这样的作品就缺乏深度,缺乏艺术上的高度。所以我们要盯着人性来写,以人性来丰富社会性。其他几个也是这样的道理。比如先趣味,我们写东西要先有趣味,有高尚的趣味,然后再有意味,就是主观的东西、思想。有了趣味,意味才可能走得远,如果没有趣味,读者都读不下去,思想怎么让人家知道。这些很重要。

再说我想写复仇,激动过后,马上要写了,我又放弃了。因为在这之前我写过一个小说叫《走窑汉》,就是写复仇的,产生了一定的反响,甚至林斤澜说,我通过《走窑汉》走上了知名的站台。我想再写复仇的小说可能会比较容易,但是会有重复自己之嫌。我觉得作家要羞于重复自己,尽管始终保持一个水准,重复自己也是很难的。写小说作为一个精神创造,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出现下滑的状态,这很难免,一个人的创造是跟他的身体有联系的。我写《走窑汉》时还比较年轻。但是我不想重复自己,就又放下了。

好的小说素材不会放坏,它一直在我脑子里存了20多年,不会像物质世界里的种子一样,里面的胚芽会退化,放时间长了会发芽。小说素材作为精神的东西不一样,尽管在脑子里放着,放着它的过程就是再培育它的过程,终有一天会把它培育成功,找到它的种子所在,然后长成一篇小说。这个小说也是这样,20多年之后,我看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小说,我看前言,有对他生平的介绍,说他也是一个业余作家,他的本职是研究海洋生物的,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理念,海洋动物集体的攻击性,或者叫集体的防御性。我看到之后,脑子里就一闪,像开了扇窗户,照进了一道亮光一样,觉得这个小说可以写了。我从这个海洋动物集体的攻击性受到启发,想到了人类集体的人性恶,人作为个体是复杂的,有正面的人性,也有负面的人性,我们写小说,像鲁迅先生说的,就是解剖自己,按我的说法就是宰自己,要把负面的人性解剖出来。写小说的时候要表现人性的复杂。

所谓集体的人性恶,西方哲学家叫平庸的恶,也有人说叫集体无意识。人在形成集体的情况下,去个性的情况下,在隐姓埋名的情况下,在一些事件面前,会表现成一种不自觉的人性恶。这个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我们会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人到高高的建筑物上要跳下来自杀,很多人会在建筑物底下围观,围观的人是一个集体,其中有的人不希望这个准备跳楼的人被救,而是跳下来摔死,满足人性恶的欲望,等他跳下来,大家高兴地散去,满足了。比如上海的《新民晚报》刊登的一个新闻,上海是比较文明的城市,市民素质也不低,一个女人到四楼上准备往下跳,过路的市民发现她不跳有点着急,说四楼不太高啊,要么走下来,要么跳下来,还说我们大家都很忙,没有太多时间来陪你,这个女人听到这,没等救护的人来,就跳下来了,没摔死但是也摔成残废了。这就是集体的人性恶在起作用。还有频发的医疗事件也是这样,前年哈尔滨发生了一个患者刺死在医院实习的大学生的事,很多人不同情这个大学生,说捅死了活该。哈尔滨的媒体做了调查,结果让人震惊,百分之七十五的人赞同把大学生刺死,这非常可怕。一般的人性对死者是同情的,死者是占一份死理的。但是一些人把对社会的不满,对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满,发泄、转嫁到实习大学生身上了,这也是集体的人性恶的表现。我们回顾历史上历次的政治运动,包括文化大革命,为什么后来失控,全民都参与暴力,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的人性恶得到极大的爆发,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不仅使道德崩溃,也造成经济崩溃。所以,有适当的条件、适当的土壤,人性的恶会爆发出来的,人性中的一种兽性、恶性占了上风,起了作用,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当我得到了这样一个理念之后,我对素材重新构思,打破它,要把它写成批判集体的人性恶的小说。怎么构思呢?我首先要设计几个人物,至少3个人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是集体。我就设计一个张三嫂,李四爷,王二哥在村里,代表一个群体,让他们去撺掇、怂恿货郎,给货郎烧底火。我设计的货郎本身比较懦弱,并没有勇气去要队长的命,可是经不起这些人反复撺掇。他们先是造舆论,说货郎要杀队长,然后找到货郎,唉声叹气地表示对货郎的同情。比如一个说队长这么欺负你,真让人受不了啊,另外一个说,要是我早就不干了,人都有一口气,他欺负我了,我就一定得让他付出代价。让这几个人到货郎那去拱火,来推动他,要把货郎逼到一个墙角,好像他不杀队长在这个村里就做不起人了,就不像一个男人了。最后实在没办法,有了这么一个契机,货郎就把队长打死了。队长死了,村民很高兴,集体的人性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在小说的结尾就极尽渲染之能事,村民好久没有遇见这样让人兴奋的事了,长期以来都特别沉闷,终于遇见了一个这么让人高兴的事,不但刨粪的村民拿着钉耙向货郎奔去,村民们听见了也纷纷向货郎追去,有钉耙的拿钉耙,没钉耙的拿锄头、铁锹、木棒,实在没有的抄起厕所上的一块砖,向货郎追去。不但人向货郎追去,狗也非常兴奋地汪汪叫向货郎追去,简直像赶庙会一样,像集体的狂欢,像农民起义,田野里腾起阵阵烟尘,渲染人性恶大爆发的狂欢。货郎的闺女喊着:“别打我爹的头!”她想给她爹保留一个完整的尸首,人们没听见还好,一听见,就专门用钉耙打他爹的头,最后一句话是:把他爹的头捣烂了像一滩红粪。因为村民正在刨粪,我就借用这个粪的形象来为小说结尾。

这篇小说发表在《北京文学》2000年的一期的头条的位置,当年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把这篇小说选入了他编的一本《逼近世纪末小说选》,专门写了一段评论,大意说,刘庆邦平地风雷,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对人性恶的批判力度。我的用心,很快被评论家注意到了,这个小说从众多小说里跳出来了,为文坛注意,为读者注意。这个小说的种子就叫集体的人性恶,是一个理念。

大多数情况下,构成小说的种子是细节。我们写小说大多是以情感美为中心的,是表达情感的,但是又离不开思路的指引。思路指的是作家的思想性,对世界的看法,我们的思索。作家的分野或者说高下之分,很大程度上是以作家的思想高度来分别。很多作家之所以不能突破自己,很大程度上是他思想程度上的问题。我们写的是形而下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有形而上的思考,必须有一条思路来引导我们,从此岸到彼岸,思路是不可以少的。所以要强调思想的重要,理念的重要。虽然小说的功能不是讲道理,但是又离不开理性,它毕竟还是理性的果实,离不开哲学的支持、支撑。所以我们每个写作的人除了离不开生活,拥有广泛的感情,还要不断对周围的生活进行思索,进行拷问。就像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虽然说得极端,但是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当我们找到了短篇小说的种子,不等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篇短篇小说。要把一个种子变成一篇短篇小说,还要经过艰苦的、复杂的劳动的过程。好比我们把种子种到地里你就不用管了?还要有后期的管理,旱了要浇水,不肥了要施肥,生虫了要灭虫等。后期的工作要跟得上。当然,短篇小说不是种在土里,是种在我们心里,我说叫生长于心,这个种子必须经我们心灵的土壤培育过,心灵的血液浇灌过,心灵的阳光照耀过,一切都要打上作家的烙印,然后才能让它一点一点地生长成一个短篇小说。所以我主张,短篇小说是用生长法写成的。

关于短篇小说的写法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用减法,有人说用平衡法,有人说用控制法,有人说用最经济的手段写,这些说法都是有出处的,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说用最经济的手段写,选取最精彩的段落写成短篇小说,这是胡适先生说的。沈从文先生就不赞成胡适的说法,他说该铺张的时候、该充分的时候,要不吝笔墨,用经济的手段会写得不充分。比如有人说用控制法,但是我写一个短篇小说绝对不能控制,一开始就控制,很可能放不开,小说会发紧。让短篇小说往大有作为的方向努力,要放开手脚来写。可能有些人需要控制,因为可能会写疯,控制不住,会把短篇小说写成中篇小说。不少作家跟我说过,写了几千字还没进入正题呢,赶快就把这个废掉,再重新写。有一次毕飞宇遇到了这种情况,他可能就需要控制法,他还说还可以用“烤”法。个人有个人的体会,小说有万种写法,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的,最符合自己气质的写法。

我主张,短篇小说是用生长法写成的。生长法,我认为它是一点一点从心里生长出来的,从发芽到开花到结果,一定要打上作家的烙印,与自己的心保持紧密联系。种子说,是写短篇小说基本的技巧,希望作家们写的时候树立种子的意识,写的时候先找到种子,在没找到种子之前不要急着动笔,真正找到种子之后再写也不迟。

下面说几个写短篇小说的具体的技巧。

第一个是关于短篇小说综合形象的运用。有人把综合形象说成是闲笔,首先我们要承认写小说的人是闲人,还要敢于承认小说是闲书。等我们有了闲情逸致的时候,我们才能进入写作的状态。写小说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调我很忙,很忙的人写不了小说,他不能静下来、闲下来,不能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怎么创作呢?所以我认为写小说,闲是很重要的。有一种笔法称为是闲笔。好比走路,行色匆匆,满头大汗不好,信步走来,东看看,西看看,看见一朵花,一汪水,几只鸟,几片云,停下来欣赏一番,这才是闲。但是小说中的“闲”不是那个“闲”,它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等闲视之。我不愿意把小说中这种笔法称之为闲笔,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也不是很科学,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说中综合形象的运用”,综合形象相对于小说中的主要形象而言,是主要形象的铺垫、扶持、烘托和延伸。我们看到短篇小说总是一个主要人物在那走来走去,甚至一条道走到黑,这样的小说就显得单调、沉闷、单薄,如果加入综合形象的因素,小说立刻会变得丰富、有趣、饱满,增加小说的立体感、纵深感和厚重感。

综合形象好比电影中的背景形象。拍电影的时候,镜头一扫,很多背景形象都收入到镜头中。举例说张艺谋拍《秋菊打官司》,秋菊挺着一个大肚子在街上走的时候,如果把背景形象都剔除掉,只有秋菊在街上走来走去,这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把背景形象都扫到镜头里。背景形象是非常丰富的,首先是街道上嘈杂的声音,汽车喇叭的声音,叫卖的声音,街旁有卖菜的、卖肉的、卖各种东西的,街上有各种门面、幌子,不必过多交代,镜头一扫,背景形象都收入到镜头中了,这样画面不仅丰富了,也热闹了,构成了电影的一种背景艺术。我认为综合形象好比电影中的背景形象,为什么要写综合形象?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在小说中既写到被称为主角的主要形象,也不能忽略重要的综合形象。其目的是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物象之间的联系,也是物象与环境、气氛、社会、时代等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小说的主要形象才会立起来。我是在读沈从文的小说时意识到了综合形象的运用。我还想到了在新闻中有一种叫综合新闻,我过去长期做新闻报道,把很多新闻放到一起叫综合新闻。在小说中,我愿意把它说成综合形象。

沈从文的小说中综合形象是运用地非常好的。比如有一篇叫《丈夫》,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先写综合性的形象,先说下雨了,河水涨起来了,船涨到了吊脚楼那,然后是烟雨红桃,远处有宝塔,近处有船上的嫖客,在和吊脚楼上的妓女对话,讲价钱,价钱讲成了,嫖客就沿着潮湿的甬道,走到楼上去了。然后再说别的,说街道上的气味等,主要人物还没出场呢,他先写这些综合性的形象,综合性的形象写够了,然后丈夫才出现,一个船一个船地找他老婆,他老婆叫老七,在船上找到了她才发生了后面一系列的故事。在中间,他写着写着主要人物,他又转写晌午了,开始做饭了,能听见铲子敲锅的声音,听到菜倒进油锅里发出的刺啦声,甚至能看到烟在水面上飘着,像一层薄绸。看似这些形象和主要形象是没什么关系的,实际上这些综合形象都是有效的,对烘托主要人物主体很有作用。

我提醒朋友们,综合形象必须是形象,用形象来说话,不能空发议论,不可以写抽象的东西,应该用简短、精彩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一系列的形象,就像电影镜头一扫,一系列的形象就出现在画面里了。我在写小说《神木》时,一开始也是写综合形象。我写临到年前了,车站下雪了,雪落在地上很快就化掉了,乘客走得匆匆忙忙,好像有了过年的气氛,有人拿着手提包,有穿着红皮衣的女士,一边走一边打电话,还有一个老太太前面放着一个钱盒,跪着,希望别人给她送钱,等等,很简短的篇幅,写了一系列综合形象,然后主要人物才出场,对于丰富小说的厚度,增加小说的立体感是很重要的。我写每一个短篇,都会写一些景,除了自然的景色,还有一些场合的景色。比如写今天咱们这个活动,我会先写春天已经来了,杨树已经发芽,空气质量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气温还是觉得很舒服的,等等。作家写东西的时候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各个感官都在起作用,要有一些综合形象的加入。

我想到马致远的一首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很短,一句中几个形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形象的组合排列,是要经过精心挑选的,为了来表达他的情感,表达他的理念:断肠人在天涯。理念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伤悲,这是诗中一个综合形象的典范,我们向这首诗学习,写短篇小说,主要人物在活动的时候,正在紧张的时候,笔锋一转,来一些综合形象的运用,对前面起到深化、烘托的作用,增加厚重感,特别是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有比较多的篇幅,更要有综合形象的运用。短篇小说因为体积小,还要不要综合形象的运用呢?我觉得更加需要,越是走的路短,体积小,甚至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越需要综合形象的运用,千万不要用单脚来跳舞,不要只让一个人物形象走来走去。要有综合形象的意识。

第二个写短篇小说重要的技巧,是一定要把短篇小说放在现在时和进行时,要一直在动。去年我到中国作协外研部办的一个港澳作家班讲课,那个班有个特点,讲课之前,把他们的作品先发给讲课的作家看。我看了几个港澳作家的作品,觉得他们比大陆的作家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作品要拿到内地的刊物上发表会很困难。他们存在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创作的一些基本的技法、基本的常识没有很好地把握。写一个短篇小说,交代过度,回叙过度,不是把小说放在现在时和进行时,在现场往前推进,而是用大量篇幅回叙交代,多数小说都是这样的情况,很让我吃惊。写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在一个地方见面,还没说几句话,就开始交代,回顾过去的事,来龙去脉,家里的情况,然后又回到两个人见面的地方,故事结束了。我觉得这个写法是不可取的,让人读着非常沉闷,没有现场感,不是在进行时。还拿电影作比,过去的电影有一些闪回的镜头,走着走着突然闪回到过去了,正在拍新社会,闪回到旧社会,有一些交代。现在的艺术,包括电影,闪回的应用已经很少了,小说也是这样,现在小说的发展就尽量避免闪回、交代一个情节。成熟的写法应该是,简单地交代情节,大量地丰富细节,重点来刻画人物,但是这些要不要交代呢?是要交代的。一个办法是不要集中交代,集中交代容易打破小说的平衡,容易显得沉闷。我的短篇小说里也要有交代,对过去故事的成因要有交代,要打碎这个交代,在衔接的部分、在关键点,三言两语就交代出来了。

比如我写《走窑汉》的时候,以前矿工的妻子来了,矿上的支书看人家漂亮,要给人家迁户口,要跟人家发生关系才可以,就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主人公向支书捅了刀子,他被判刑了,在监狱里表现不错,还救了一个落水儿童,提前释放了。从监狱里放出来以后,他又回到这个采煤队,我就从这开始写起,在现实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我的小说。前面就断断续续地交代,等看完了整个短篇小说,脑子里整合一下,就会知道来龙去脉怎么回事。要把它放在进行时,是考验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因为交代的往往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写的是在发生故事以后,重新开始,要发展它,要另起炉灶,都需要现在不断地推动。我写他们在更衣室里换衣服,都不说话,他们习惯这样,换衣服时一把刀掉在地上了。我就写刀子的形状,是什么什么样的,他看到后就知道这就是原来刺中那个人的刀子,这就是一句话的交代,接着就不交代了,继续往前走。说这个人把刀子拿起来,吹一口刀锋,这时候气氛一下就紧张起来了。有一个小青年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哆嗦,眼看着要发生什么事情,倒是没发生什么。但是他出来以后冲着刀锋说,这是宰狗用的。支书说,你敢,他一边说一边自己浑身哆嗦,他还说,有点冷。就是这样的细节,靠内在的逻辑动力来推动,后面很多的情节和细节,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或者说创造出来的,交代很少,但是交代是有的。我认为好的短篇小说都不要很多交代。希望大家写作时尽量避免大篇幅的交代,要通过我们的想象,推动它的发展,通过内在的、符合小说人物内心的逻辑动力来推动它,把他不断地推向一个高潮,这正考验作家的能力。

第三个技巧关于短篇小说的结尾。短篇小说的结尾是非常重要的,老舍把结尾叫结末一震;林斤谰老师说结尾要有意象的升华;王安忆的说法是,结尾一定要升级,她不说升华说升级。她在分析我的《血劲》的时候,认为我的结尾是升级的。她说,升级就是走远,走到哪呢?走到茫茫的地平线那去。这是一个精彩的短篇小说所必须具备的。短篇小说的结尾很重要,甚至有了“欧·亨利式”的结尾之说。欧·亨利特别注重小说的结尾,由于用力太过,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有人不喜欢欧亨利式的结尾,说太造作了,说小说不要结尾,有这种极端的说法。不结尾是不可能的,只要宣布你的小说完成了,肯定要有结尾,结尾就要有结尾的要求。山西作家王祥夫,他说:刘庆邦写短篇小说是一个气功大师,好像在吹气球一样,一直把气球吹得很大,然后结尾的时候,“砰”,气球炸了,吓人一跳。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说我写短篇小说好像在吹气球一样,一直把气球吹得很大,但是我最后不能让气球炸了,让它炸了就泄气了,这是不可以的。办法是吹大了气球之后松手,要放飞,任它飞翔,飞到哪儿就不是我的事了,飞到哪儿算哪儿。这是我对短篇小说结尾的理念,也就是说,一个短篇小说结尾了,等于这个短篇小说的门关上了,但同时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状态,它同时又打开了几扇窗,它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要走到茫茫的地平线上去,也就是说要最后升级,后来留给我们的思索是多元的,或者它的意义是不确定的。

我们看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每一个小说最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概括,叫“异史氏曰”,他的意思是我这个是跟历史不同的,异于历史的,几句话就把小说的意思点出来。现在的小说这种笔法是不可以采用的,不可以把小说的意思说出来。这种把小说的意思说出来是一种寓言的写法。寓言就是借助一个物象,把意思说明白。小说不是寓言,小说是多义的,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念。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善者看见善,情者看见情。这个不确定性我想引申一点说。去年江苏省作协和《当代小说选刊》在宜兴搞了个短篇小说论坛,去了几个作家,苏童、格非等去了,我做了个发言,主要谈短篇小说的结尾。我说中国人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意义上讲,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说家。家长给孩子起名字是很讲究的,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给孩子起名字,很费心思。起名字至少有四个层次的名字。第一个层次是借助物象的,叫铁蛋、毛蛋、棒槌,这样的名字俗,但是这代表了家长的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孩子能够结结实实地成长。第二个层次稍微有点升华,比如福、禄、寿,有财、有粮、有地等。代表了人对生活的一种向往。第三个层次的名字比较雅致,像“勇”,有勇气;“卫平”,保卫和平。这样的名字有个确定的意义,跟年代有紧密的联系。这三种名字都有确定的意义,但是有一种名字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怎么想都可以。比如我的名字,庆邦,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但是觉得这两个字还可以,比较响亮。最后我说,起名字跟小说结尾有相同的地方,小说结尾不要向前三类名字学习,不要给他确定的意义,不要搞低俗的东西,更不要有压制的、文化性很强的、有确定含义的东西。要像第四种名字,字眼不错,又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联想,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又有意义的无限性。当然我说的意义的不确定性,不是说自己都不明白,故意地玩花活,让人家瞎猜。是要有一个思路,但又不被思路所局限住,最后给人的感觉是有一个无限的意义,给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一个小说走到了一个终点,没有结束,还要到更远的方向去瞭望,我觉得这是短篇小说的结尾所要求的,也是我写短篇小说的一种体会。

再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关于短篇小说的语言的问题。短篇小说的语言要求高,因为它篇幅有限,要求作家精心地挑选语言。汪曾祺说了比较极端的说法,他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首先要语言好,才说得上小说好。他对小说采取的是一票否决制,就是语言这一票。之所以觉得语言重要,我认为语言不仅是写小说最基本的材料,还是我们思想的一种载体和工具。人靠什么思索,靠语言思索,思索的武器是语言。如果一个人的语言非常单调,语言库里很贫乏,他的思想不可能丰富。语言既是思想的发动机,同时又是思想的抓手,通过语言把思索抓住,落实到纸面上,然后才能形成思索,通过语言为我们的思想、灵感命名。有时候看作品,看不到作家的独到之处,看不到他的灵感和思想的闪光,这个作家也不见得没有灵感和想法,可能因为语言比较贫乏,不能为他的思想命名,落实不到纸上,只能是人云亦云,贩卖别人的思想,把别人说过的话写在纸面上,这样就谈不上创造了。我们在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是语言在起作用的,当我们有了一些想法、灵感的苗头以后,要尽快用语言给它们命名。我们中国的好的作家是比较善于用语言为自己的思想命名的,他们的命名与别人不一样,显得更准确、深邃。这是语言很重要的一个功能,语言不仅帮我们表达感情、交流情感,还有一个功能,语言即思想,我们说的话、写的话,里面是有思想含量的,是有看法在里面的。作家要有好语言,我觉得有几点应该做到。

第一,我认为好的语言是有味道的语言。中国的汉字就那么多,用来用去,老子、孔子、李白、白居易等都用,我们现在还在用,我们怎么用?要赋予语言味道,这个味道不是苦辣酸甜咸,不是物质性的,但是味道又确实存在着,一个作家有一个作家的味道。味道是怎么形成的呢?作家写作的节奏就是呼吸的节奏,就是生命的节奏,通过这些节奏,作家的气质会带入到文字中去,会形成一个气场。每个好的作家都有一个气场,阅读他的作品就等于进入他的气场,他有独特的味道、气场会吸引你在他的气场里得到感染。我说鲁迅先生的小说是“鲁味”、“绍兴味”,读他的作品盖住他的名字也知道是他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也是这样,看几行、几段就知道这是“沈味”、“湘西味”,味道已经渗入字里行间,一个字就好像一个稻穗,满稻田发出稻子的芳香,组成句子、文章,整个散发出他的味道。作品有味道是很高的要求。我们看外国的作品之所以不满足,就是看不出味道来,只是看出他的意思、思想,作品的味道被翻译家翻译后,就变成不一样了,因为翻译不可能代替作家的呼吸,味道是很难传达出来的。当代有一些作家写的小说味道是很独特的,形成了自己的味道。比如宁夏的作家史树青,他的小说写的很漂亮,他有自己语言的味道。比如黑龙江的阿成,他也有自己语言的味道。久而久之,他通过写作,把语言的味道融入到作品中,带出了他的气质,形成了他的气场,这是长期的训练形成的,不是短期形成的。所以说好的语言都是有味道的语言,这是我们的追求。

第二点,好的语言是有灵气的语言。语言文字是僵的、冰冷的,只有我们赋予它灵气,他才会活起来、动起来。孙悟空拔下身上的一撮猴毛,吹一口气说:“变!”就变出很多猴子来,跟妖怪打仗。我认为孙猴子这一口气是最重要的。有人把它说成仙气,我说成灵气。如果孙悟空没有这一口气,他拔掉再多猴毛还是猴毛,没有用,他吹这一口气,赋予它灵气,才变成众多猴子。灵气是怎么赋予的呢?需要通过付出艰苦劳动赋予。有些作家说,写小说不能没有好的语言,哪儿能出语言我就往哪儿走。荒漠里不能出语言,有花有草比较湿润的地方才能出语言。只写一个男人,可能很少出语言,把男人和女人放到一起写,可能出语言。更重要的是外部很难出语言。外部的语言差不多都是雷同的,都是大路货,你说我说他说,表述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只有内部才出语言,走入内部生活、走入内心,到了精神世界才能出有灵气的语言、个性化的语言。这需要我们完全静下来,真正进入自己的内心。写作时不能静下来,都是平庸的人。一旦静下来,找到自己,灵感爆发、能量发挥之后,这时我们才是有灵气的人,才能进入创作的状态。

第三点,语言应该是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是说要对文字进行深究。中国的字,根源是很深的,我们要对它进行拷问。林斤谰、汪曾祺都是对语言进行深究的人。林斤谰创作时,就拷问一个字到底有哪些意思,然后再用。除了对文字追根求源,还要克服一些思维定式、习惯定式。我们的好多语言已经政治化了、意识形态化了。我在中国传媒大学讲课的时候,举两个例子让他们造句。比如“响应”,他们后面必须跟“号召”,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式,意识形态化了。让他们用“号召”造句,前面必加“响应”,这样就把思维圈住了。“响应”的本意是,这边有个声音,那边有个回应。我就造句:张三打了一个喷嚏,李四也响应了一个。响应的是“喷嚏”。这个树上小鸟在叫,另一棵树上的小鸟也做出了响应。响应的是“叫声”。这样就把“响应”陌生化了。再说“号召”,不一定响应学校的号召。一只鸟在地上发现了动物的尸体,在空中号召了一番,别的鸟听到了号召也纷纷来享用。这个号召的主题就变成了鸟。这样就把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语言翻新、颠覆,真正用它的本意,我叫“新翻杨柳枝”。举“涌现”的例子造句,一般是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随口而来,已经形成习惯了,并没有来深究“涌现”的意思。我在我的小说中是这样说的,牛一撅尾巴,牛粪便大块大块地涌现出来了。仔细一想,涌现牛粪应该更贴切,更符合“涌现”的本意。诸如此类的“团结”、“努力”等进行陌生化处理,我说叫“一字金刚满眼生辉”,一个字用好了,编辑眼前一亮,知道你对汉字是深究的、陌生化的,用出了它的本意和新意。陌生化,还有一点是成语要少用。中国有很多成语,好像成语用的多,显得自己有学问。成语有一定封闭性,有自给自足的一种感觉。所以写小说,尽量少用成语,如果用的话要把它翻新,用出新意来。要少用陈词,少用别人说过的话,少用时髦的、时尚的话。我们长期写作的人是比较排斥时髦的话的,甚至是反感的、不愿意用的。有一段时间媒体上经常说“给力”,我们写作绝对不用这个词,要是用也可能反其道而用之。现在媒体上用什么词,作家就偏偏不用这个词,不赶时髦、追时尚。还有别人用过的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一般也不要再用。大家要树立这个意识。

我向大家推荐阅读的、觉得比较好的短篇小说,有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写得很好,比如《丈夫》,他写的中篇小说《边城》也很好。当代作家石舒清的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写的很好,很诗意化的小说。我自己的小说《响器》,用文字写民间音乐的,情节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细节和语言的音乐性、节奏性、诗意化。好的小说是让人走神的,是灵魂放飞的。我说过好的小说不是抓人,是放人,读着读着让你的灵魂出窍,心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与自然是相通的,得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雨雪之润泽。最高的境界还是一种自然的境界,老子说道法自然,这种说法是不虚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不用说,他的中篇小说《草原》很棒,贴近大自然的,写大自然的风光,写得很细腻,写大自然的呼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