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易懂的漫画分镜教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镜漫画冬天 最简单易懂的漫画分镜教程

最简单易懂的漫画分镜教程

2023-08-13 1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由漫画家苏小五绘制、森雨文化出品的中篇漫画《23秒外》上线啦!!!~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苏小五(微博@苏小五Litfive)在创作《23秒外》过程中有关漫画分镜的心得~~~

《浅谈漫画创作:分镜的基本法则和阅读引导》

作者:苏小五   策划:森雨文化

(注:文中配图均来自漫画《23秒外》,漫画:苏小五 ;编剧:芥末; 出品:森雨文化&轻雾社)

漫画分镜与电影的故事板接近,在剧本定型之后、绘制正稿之前所做的镜头设计草稿,是一个漫画的最初形态,也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分镜主要用于展示作者对情节以及画面的安排,包括分隔比例、镜头剪辑、角色表演以及台词放置。

一、讲故事的乐趣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为了跟好闺蜜讲述隔壁老王的八卦,他们开始有了沟通,只会哇哇叫的祖先们只能通过莫名的叫声配合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正是因为有了沟通的欲望才促使我们后来诞生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聊八卦就是人类讲故事的始祖。

有了“想说的话”就有了“故事”。

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有了许多讲故事载体和方式,小说、话剧、电影等,其中就有漫画。

二、漫画的魅力

和其他故事载体相比,漫画的年龄并不大,但却有着它特有的表现形式。

现代漫画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末,最开始的漫画没有“分镜”、“对话框”、“效果线”这些现代漫画才有的元素和形式。不管是欧美漫还是日本漫画,都从电影、摄影、平面美术等现代艺术中汲取养分,逐渐发展成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漫画。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出现了长条图阅读的漫画形式。

漫画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核心在于它是通过并置图像来讲述故事的,漫画大师Will Eisner将漫画称为“连续的艺术”。

如上图,单个画面是静止的,这时它只是一张图画,但是一旦出现因为时间产生的新画面,那它们之间就有了连续性。

如此经过我们有意编排并用来传达信息的的多个图画或者图像的媒介,称之为漫画。

我们将处理这些连续的画面并通过它们清晰讲述故事的方法称为“分镜”。

三、分镜在漫画中的作用

漫画分镜与电影的故事板接近,在剧本定型之后、绘制正稿之前所做的镜头设计草稿,是一个漫画的最初形态,也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分镜主要用于展示作者对情节以及画面的安排,包括分格比例、镜头剪辑、角色表演以及台词放置。

分镜相当于漫画的语法,你需要通过“遣词造句”来编辑你的想法从而将它们传达给读者们。如果分镜编排不当,便容易给读者造成阅读上的障碍,也会让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产生偏差,所以作为漫画作者有必要熟练掌握分镜的创作技巧。

对于漫画初学者来说,分镜是很大的一个难题。如果小伙伴们有想尝试漫画创作的想法,却苦于分镜迟迟没有动笔,那么现在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哦!接下来是我将近几年漫画分镜创作经验梳理之后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本文将通过四个板块来给大家分享漫画分镜的创作技巧,分别是——

漫画的基本法则、分镜的阅读引导、分镜的氛围和节奏以及《23秒外》节选分镜解析。

小板凳搬过来,开始今天的正题~

四、分镜的基本法则

1.分格

漫画通常是在规定的画布尺寸上进行创作,包括传统页漫和网络条漫。分格是漫画特有的一种形式,指在规定尺寸里进行平面切割,根据内容来合理安排格子数量和大小比例关系。

分格有几种常见的方式:破格式、规则式、斜分式、全页式。

↑破格式

将某个镜头中的角色或者物体进行破出画格的处理。角色破格多是用在角色登场或者突出角色状态。

↑规则式

整体是各种矩形组合的切割形式,画面平稳。

↑斜分式

斜线切割画面,分格可呈梯型或者三角形。打破平衡,体现不稳定或者发生冲突的状态。

↑全页式

通过一整页来表现一个画面,突出情节的张力或者加强氛围的渲染。

2.对话框

角色的对话和故事的旁白在画面中具有引导读者的作用,它们在画面中的位置安排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我们在画分镜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每个台词在画面和格子里的具体位置。具体的在后面有关视觉引导的章节有更多关于对话框的分享。

3.视角

我们常用的视角分为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主观视角即第一人称视角,摄影机和角色本人的视角相同,通常带有角色的个人情绪色彩;客观视角即第三人称视角,摄影机处在角色之外的位置,类似一个旁观者在审视着角色们的行动,通常作为阐述事实和表现环境。

不同的视角转换可以让我们处在不同的位置去体验故事、了解情节和角色的心理状态。

4.景别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和被拍摄人物(物体)的距离不同,而导致镜头中的人物(物体)在画面中面积大小的不同。在漫画中交替地使用这些不同的景别,可以让漫画更具有表现力。

景别有几种常见的方式: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远景

通常用于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故事发生的场地、自然景色或者群众较多的地点;也适用于转场和塑造角色心情。

↑全景

全景镜头也叫全身镜头,通常指整个人物都出现在画面中,用于交代角色全身状态和角色所处的环境,也适用于表现一个景物的全部,如一棵树、一个衣柜等。

↑中景

主要表现角色膝盖以上的活动状态,尽可能地展示出角色的上身动作;同时又给环境一定的展示空间。

↑近景

表现角色胸部以上的镜头,着重描绘人物的神情和动作,起到突出角色的作用。这时读者的视点就落在角色身上,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当然,景别越小,对人物的空间局限就越大。

↑特写

通常指胸部以上到头顶的范围。特写的运用,可以起到突出角色(或者物体)的作用,引起读者的警觉。虽然特写的的视觉冲击比较强,但是频繁地使用特写镜头容易使读者产生阅读疲劳。

↑大特写

特写的加强版,有意地诱导读者去注意到角色(或者物件)的局部,突出重要性。

5.角度

角度有几种常见的方式:俯视、仰视、平视、斜视、广角。

↑俯视:从上往下观察的角度,通常用于表现角色所处的位置或是介绍环境,有上帝视角既视感。

↑仰视:从下而上观察的角度,多用于营造紧张、具备压迫感的情节。也适用于强大角色的登场。

↑平视:摄影机与地平线持平的视角。简单明了,客观阐述。

↑斜视:类似摄影机倾斜拍摄的角度,多用于制造不稳定感。

↑广角:特殊的视角,增加画面信息量,用于加强画面张力的角度。

6.镜头的运动

在漫画中,镜头的运动主要有五种,即推、拉、摇、移、跟。它们的运动方式符合我们人眼观察的习惯。

↑推镜头

镜头向目标推进,目标由远变近,由小变大;画面范围由大变小,从全局变成局部。将镜头推近可以制造紧张感和压迫感,强化叙事氛围。

↑拉镜头

与推镜头相反,镜头远离目标,目标由近变远,由大变小;画面范围从局部变全局。

↑摇镜头

摄影机保持固定位置,由一点向四周环绕拍摄,类似人原地不动只转动头部获得的视觉效果。通常起到介绍和描述的作用。

↑移镜头

即平移镜头,通常可以用多个格子或者单个格子来表现。主要强调整个运动过程,类似于摄影中的多重曝光。上图中表现了3个瞬间动作。

↑跟镜头

指跟随拍摄,摄影机一直跟随被拍人物或者物体进行拍摄,使人物或者物体一直处在画面之中。

7.镜头的调度

关于镜头的调度主要通过双人对话和三人对话来讲解。

【双人对话】

在对话情景中,我们会连接两个角色作出一条轴线,在轴线的一边进行拍摄,以此来减少读者空间想象的负担。

越过轴线进行拍摄就是我们俗称的越轴,越轴容易混淆读者判断角色的站位。

将越轴处理妥当的方式有几种:

1. 可以让角色进行移动,这时候会产生新的人物位置关系,轴线也会重新建立。

2. 切入角色动作后再进行越轴,比如喝水、戴眼镜、伸懒腰等。

3. 越轴之前先切入全景镜头,再次交代角色位置,帮助读者分担空间想象的压力。

那是否有不考虑轴线的情况呢,有的。你看电影或者少年漫画中的打斗戏,因为人物的位置和动态一直都在变化,所以不需要考虑越轴的情况。

上图是路建飞和李航远在游泳馆外的对话场景,可以看到镜头始终保持在轴线的一侧。

【三人对话】

三人对话场景比两人对话场景复杂一些,要同时顾忌三个人的站位。相对保险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就是每页都给到一个全景镜头,时刻提醒读者他们三个的位置关系。

三种常用的三人对话的场景机位,分别是直线形,L形和三角形。

五、分镜的阅读引导

在我们阅读漫画的过程中,会发现大部分优秀的漫画阅读起来总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里我会和大家分享几点关于引导读者阅读的分镜技巧。

通过哪些技巧可以引导读者的阅读视线呢?

我总结了三种方法,分别是——构图的趋向、角色视线和对话框的放置。

1.构图焦点和趋向

第一个镜头运用了垂直构图,呈现的是手臂由下往上的运动趋势。加上镜头中右上角的声效字紧贴着第二个镜头,就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阅读到第二格。

2.角色的视线

第一格是主观视角,角色的回头动作可以很顺畅地衔接到第二格。第二格是侧面拍摄,角色的视线方向对读者的阅读视线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3.对话框的放置

很多漫画初学者经常忽略对话框的位置在漫画中的重要性,然而,对话框不仅仅只是放置台词的作用。它在整个画面的构图上还具有引导视线的作用,一定程度控制阅读节奏。

图中对话框的位置就可以很好地引导读者从第一格到最后一格的阅读,再到最后的翻页。

图中第四个镜头,我为了营造先由声音再进入画面的效果,我将“嗒”的声音进行了破格处理。于是这里的视觉引导顺序就是:“嗒”——画面——台词。

图中,第六个对话框压在了第五个上,营造出“很快打断对方说话”的效果。

六、分镜的氛围和节奏

1.空镜

即景物镜头,不出现人物,用来烘托气氛,抒发情绪,或者转场以及比喻等。

2.画面留白

如图,在前面几个镜头构图都比较满的情况下,最后一格选择了留白。

一来使得整体画面透气不堵;

二来有“闪白”转场的效果,告诉读者下个场景将会是饭桌。

3.重复镜头

同个角度的镜头重复多次有制造紧张氛围和增强悬念的效果。

4.蒙太奇

蒙太奇本意是“组装”和“剪接”,最开始是达达主义摄影使用的剪贴照片手法,后来在电影中发展成镜头和镜头之间的组合方式。蒙太奇手法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下面是我在《23秒外》中通过【表现蒙太奇】手法表现的一些镜头画面。

这一段内容主要表现路建飞在第一次下水便瞬间掌握了游泳技能,能够自由穿梭水中;水流盖过他的身体,变成了一条鱼,接着破开水面变成鸟,最后镜头切回泳池。通过画面比喻的方法来体现角色的状态,并且丰富画面,增强张力。

所有人都在劝路建飞退出游泳队,在第二页的第一个镜头,背景通过很多个“退出吧”来表现路建飞此时脑海中回荡的声音。这也是漫画中比较常用的表现蒙太奇手法。

表现蒙太奇也可以通过将不同画面的结合,将内心世界揉入现实世界,来展现人物的情绪。主要可以用在表现幻想、回忆等场景,这比用文字描述更为直观且富有张力。

七、节选分镜解析

最后我挑选了《23秒外》中比较喜欢的片段,做一个我在分镜绘制过程中的思路讲解。

下图是《23秒外》中,路建飞和李航远在雨中对话的场景:

下图是父母劝路建飞退出游泳队的情节: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镜分享会,感谢阅读!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www

漫画分镜创作没有绝对的真理,有关于漫画分镜的想法也欢迎留言或私信和我们交流哦o(*////▽////*)q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