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坚守与突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众化需求 主流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坚守与突破

主流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坚守与突破

2024-01-21 15: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在激烈的互联网行业竞争中,流量时代如约而至。身处流量时代,主流媒体要努力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用大流量赋能正能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关键词:流量时代     主流媒体     内容生产与传播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让新闻传播环境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传播主体日渐多元,生产方式不断丰富,传播渠道多向拓展,受众阅读习惯逐渐转变。在激烈的互联网行业竞争中,流量时代如约而至。在这一新形势下,主流媒体如何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成为必须思考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为主流媒体开展内容生产与传播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此,主流媒体必须牢记职责使命,深耕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受众关注,凭借议题设置掌握舆论主动,依靠渠道、形式、技术创新获得流量青睐。

    坚守正道:以专业化新闻服务博得受众信任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问答社区、自媒体公号、信息聚合平台等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向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转变,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在“万众皆媒”时代,众声喧哗已是常态,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参与者。面对海量信息,作为个体的受众难辨真伪、无所适从。在这一形势下,受众对专业化的新闻信息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更期待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信息。

    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具备筛选、判断和解读海量信息的专业能力,对舆论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当商业平台为追求流量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主流媒体则更强调权威信息的供给,解释好“为什么会发生”“真相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从专业、客观、理性的视角,带领受众探究新闻事实的原因和本质,通过专业化的新闻信息服务,维护良好的舆论生态,满足受众需求。

    长期以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是我官方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也是反击传言谣言的有力工具。作为相关发布会的发布平台,中国网积极顺应分众化、可视化、互动化传播趋势,加快内容生产与分发机制创新,坚持自有平台与外部平台账号运营协调发展,逐步探索形成以网络直播为核心,短视频、图文、动图等多种报道形式齐发力,抖音、快手等平台账号同上阵的“直播+”内容生产模式。通过多元呈现权威消息、差异化运营外部平台账号,实现了权威信息的精准传播,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专业高效的新闻信息服务,相关账号累计粉丝量已超过2400万。

    内容为王:以优质新闻产品取得受众青睐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海量信息以“快消品”的形式涌现。碎片化传播、浅层化阅读、娱乐化呈现不仅影响了受众对社会的认知,也影响了对主流价值的判断。作为主流媒体,必须坚守“内容为王”,摒弃“流量至上”思维,以打造优质内容为导向,树立精品意识、创新语态表达、开展媒体融合实践,通过推出新颖丰富、鲜活生动的内容产品,引导受众喜欢看、主动转、真心赞,实现正面宣传有力有趣、润物无声。

    在近年重大主题重要议题报道中,主流媒体坚持高站位、广视野、大格局,集中发力,勇于创新,在舆论场中博得头筹,赢得流量优势。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等推出了《3D立体音像分析丨这样看,政府工作报告更“声”动》《跟着中国“复兴号”列车出发》《3D大片看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生活这样改变!》等一系列微视频,充分运用AI声像分析、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以视频、图表、3D动画等形式解析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立体呈现政府工作成效,实现了新闻信息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让有意义的内容更有意思,获得了“霸屏”效应。

    在日常报道中,“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更是实现“正能量是总要求”的着力点。

    近年来,主流媒体纷纷开设“暖新闻”专区,以平民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暖心故事,用鲜活实例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给受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起到消弭坊间戾气、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作用,屡屡成为最接地气的爆款产品。这充分证明,优质的新闻产品是自带流量的,“直抵人心的感动”“催人奋进的力量”亦能够让主流媒体在激烈的舆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巧设议题:以话题引领赢得舆论主动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从年龄分布看,我国30岁以下网民占比34.4%;从职业结构看,学生最多,占比21%。当下,主流媒体不得不考虑如何加强议题设置,吸引年轻人的注意,通过丰富灵活的手段、有趣有力的产品,提升传播效能,让互联网成为凝心聚力的新阵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主流媒体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精心开展议题设置,将网络文化元素与重大主题报道相结合,通过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表达,吸引年轻网民关注国家大事,动员和激励他们同心同德、接续奋斗。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推出的主题MV《少年》、新华社推出的RAP歌曲《十四五@十四亿》、光明网推出的中国风说唱MV《“十四五”新说唱·看中华新气象》等,通过朗朗上口的旋律、网感十足的呈现,生动阐释了“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美好图景,打破了常规主旋律报道范式,获得年轻网民频频点赞,成功实现破圈传播。

    延展渠道:以互联网思维破除平台藩篱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同时,伴随着即时通信、短视频、新闻聚合平台等移动应用的广泛普及,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随之改变,其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优先渠道。

    主流媒体如何顺应媒介环境变化,转变互联网思维,与商业平台开展广泛协作,推动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新闻信息传播已成为必答题。

    一方面,主流媒体必须加快推动渠道延展,将信息传播的触角伸向各个终端,开辟新闻舆论工作新蓝海。近年来,中国网及时调整业务体系,努力打造特色鲜明、触达广泛的全媒体报道矩阵,于2013年开设官方微博、2014年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海外社交媒体账号、2018年开设官方抖音号、2019年开设学习强国号,在历次主题报道中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提升。

    另一方面,随着传播格局的转变,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并非完全是竞争关系,而应该相互借力、通盘协作、相向而行,通过探索建立多种合作模式,将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与商业平台的渠道优势有机结合,实现1+1>2的传播效能,共同担负起作为传播主体的职责使命。让正能量与大流量“比翼齐飞”。

    近年来,人民日报与抖音平台通力合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题报道中联合开展线上活动,以“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的生产模式,推出大量爆款短视频产品,吸引受众的积极参与,让重大主题报道温暖而生动。

    在“流量制胜”环境下,主流媒体必须在“守”“攻”“破”三方面下功夫,增强传播效果、提升舆论影响力,真正起到舆论压舱石、社会黏合剂、价值风向标的作用。

    一是守住底线。要认清追求流量是一把双刃剑,秉持客观性原则,尊重事实真相,遵守法律法规,遵从伦理道德,有序开展新闻生产与传播,杜绝“唯流量论”,注重社会效益。

    二是主动作为。顺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以服务受众为目标,在内容创新、议题设置、渠道拓展、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下功夫,注重新闻信息的可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博得流量关注,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是突破定势。要了解和掌握传播环境变化态势和舆论最新动态,坚持以传播效果为导向,打破旧有理念束缚,勇于探索和把握新闻传播新规律,运用新技术新平台开展新闻实践,开创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身处流量时代,主流媒体要努力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用大流量赋能正能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作者系中国网总编室业务协调主管)

    责任编辑:王  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