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四):调制波形信号发生器面板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函数发生器频率怎么调出来 基于LabVIEW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四):调制波形信号发生器面板设计

基于LabVIEW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四):调制波形信号发生器面板设计

2024-07-12 0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功能简介

1.可实现调幅波、调频波、调相波三种信号的调制。 2.调幅波,可设置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的类型,原始信号包括正弦波、余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载波信号包括正弦波和余弦波;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均可实现幅值、频率相位的调节,调幅过程中可实现调制系数 M f M_f Mf​的调节。 3.调频波,不可设置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的类型,默认为余弦信号;可实现调制系数 M f M_f Mf​的调节;由于此时不再需要方波信号,因此占空比滑动杆为灰色禁用状态。 4.调相波,不可设置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的类型,默认为余弦信号;不可实现调制系数 M f M_f Mf​的调节;占空比滑动杆为灰色禁用状态。 5.由四个波形图控件显示波形,分别显示:原始信号、载波信号、调制信号、调制信号频谱。没有按钮按下时,显示控件不显示波形,按下按键时,显示对应波形,按键弹起时,波形清空。

二、调制波形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 1.面板整体设计

调制波形信号发生器面板程序在一个大循环结构中设计,其整体程序框图如下图。 调制波形面板整体程序框图 对于三种调制方式采用了三个布尔开关,某一开关为真时,显示对应的四组波形,三种调制方式分别由三个条件结构控制。当三组开关均为假时,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程序设计如下。 系统初始化程序框图 如果不对系统进行初始化,会出现某一开关关闭后,依然显示刚刚的波形,初始化后实现按钮关闭,波形显示为空。在初始化波形图的同时,还对部分数字输入控件进行了初始化,因为在某些程序设计中,这些输入控件被禁用了,需要重新使能启用。例如在调相波时,未用到调制系数 M f M_f Mf​,将其显示灰色并禁用,如果先进行调相波操作,再进行调频波或调幅波操作,则无法使用调制系数 M f M_f Mf​控件,因此在某一按钮关闭后,需要对这些输入控件进行使能。

2.调幅波程序设计

由条件结构判断调幅波开关是否按下,按下时,进入条件结构,其程序框图如下图: 调幅波程序框图 由两个下拉列表配合两个条件结构设置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设 m ( t ) m(t) m(t)为将要调制的时域信号, M f M_f Mf​为载波的直流分量(调制系数), c o s ω c t cos\omega_ct cosωc​t为载波函数, S A M ( t ) S_{AM}(t) SAM​(t)为调制出的时域波形,其调制的表达式如下: S A M ( t ) = [ m ( t ) + M f ] c o s ω c t S_{AM}\left(t\right)=[m\left(t\right)+M_f] cosω_ct SAM​(t)=[m(t)+Mf​]cosωc​t 在程序中根据公式计斜体样式算出调幅波,并通过频谱测量计算对应波形的频谱,将波形显示至指定位置。

3.调频波程序设计

由条件结构判断调频波是否按下,按下时,进入条件结构,其程序框图如下: 调频波程序框图 此时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仅采用余弦信号,故采用局部变量改变两个下拉列表的值,同时,通过调用属性节点,将两个下拉列表Disable禁止使用。由于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调节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频率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达到调频波的效果,故为了方便观看频率调制效果,将两信号的频率固定,并将对应的数字输入控件设定为禁用并显示灰色。 由两个下拉列表配合两个条件结构设置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设 m ( t ) m(t) m(t)为将要调制的时域信号, M f M_f Mf​为调制系数, c o s ω c t cos\omega_ct cosωc​t为载波函数, S F M ( t ) S_{FM}(t) SFM​(t)为调制出的时域波形, A A A为载波的幅值, K f K_f Kf​为调频灵敏度,其调制的表达式如下: S F M ( t ) = A c o s [ ω c t + K f ∫ m ( τ ) d τ ] S_{FM}\left(t\right)=Acos{[\omega}_ct+K_f\int m\left(\tau\right)d\tau] SFM​(t)=Acos[ωc​t+Kf​∫m(τ)dτ] 设原始信号为 m ( t ) = A m c o s ω m t m\left(t\right)=A_mcos\omega_mt m(t)=Am​cosωm​t,由于LabVIEW计算信号的积分存在一定难度,故对信号进行化简,得到新的调频信号的表达式如下式所列: S F M ( t ) = A c o s [ ω c t + m f s i n ω m t ] S_{FM}\left(t\right)=Acos{[\omega}_ct+m_fsin\omega_mt] SFM​(t)=Acos[ωc​t+mf​sinωm​t] 其中, m f m_f mf​的定义如下: m f = K f A m ω m = ∆ ω ω m = ∆ f f m m_f=\frac{K_fA_m}{\omega_m}=\frac{∆ω}{ω_m}=\frac{∆f}{f_m} mf​=ωm​Kf​Am​​=ωm​∆ω​=fm​∆f​ 再根据三角函数和差公式,得到便于使用LabVIEW计算的表达式: S F M ( t ) = A ( c o s ( ω c t ) c o s [ m f s i n ( ω m t ) ] − s i n ( ω c t ) s i n [ m f s i n ( ω m t ) ] ) S_{FM}\left(t\right)=A(cos(\omega_ct)cos\left[m_fsin(\omega_mt)\right]-sin(\omega_ct)sin\left[m_fsin(\omega_mt)\right]) SFM​(t)=A(cos(ωc​t)cos[mf​sin(ωm​t)]−sin(ωc​t)sin[mf​sin(ωm​t)]) 在程序中根据公式计算出调频波,并通过频谱测量计算对应波形的频谱,将波形显示至指定位置。 由于波形显示时刷新太快,所以在程序中添加了两个延时函数,以降低波形的刷新率,提高图像观看效果。

4.调相波程序设计

由条件结构判断调相波是否按下,按下时,进入条件结构,其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调相波程序框图 由两个下拉列表配合两个条件结构设置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设 m ( t ) m(t) m(t)为将要调制的时域信号, A A A为载波的幅值, c o s ω c t cos\omega_ct cosωc​t为载波函数, S P M ( t ) S_{PM}(t) SPM​(t)为调制出的时域波形,其调制的表达式为: S P M ( t ) = A c o s [ ω c t + m ( t ) ] S_{PM}\left(t\right)=Acos{[\omega}_ct+m(t)] SPM​(t)=Acos[ωc​t+m(t)] 根据三角函数和差公式,将其简化为: S P M ( t ) = A ( c o s ( ω c t ) c o s [ m ( t ) ] − s i n ( ω c t ) s i n [ m ( t ) ] ) S_{PM}\left(t\right)=A(cos(\omega_ct)cos\left[m\left(t\right)\right]-sin(\omega_ct)sin\left[m\left(t\right)\right]) SPM​(t)=A(cos(ωc​t)cos[m(t)]−sin(ωc​t)sin[m(t)]) 在程序中根据公式计算出调相波,并通过频谱测量计算对应波形的频谱,将波形显示至指定位置。

三、程序运行结果 1.调幅波实验

点击调幅波,设置原始信号为正弦波,载波信号为正弦波,调制系数 m f = 0 m_f=0 mf​=0,幅值、频率设置以及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原始信号正弦波,m_f=0,调幅波 更改调制系数为 m f = 0.5 m_f=0.5 mf​=0.5,调制信号发生变化,运行结果如下: 原始信号正弦波,m_f=0.5,调幅波 设置原始信号为方波,载波信号为正弦波,调制系数 m f = 0 m_f=0 mf​=0,幅值、频率设置以及运行结果如下: 原始信号方波,m_f=0,调幅波 设置原始信号为三角波,载波信号为正弦波,调制系数 m f = 0 m_f=0 mf​=0,幅值、频率设置以及运行结果如下: 原始信号三角波,m_f=0,调幅波 设置原始信号为锯齿波,载波信号为正弦波,调制系数 m f = 0 m_f=0 mf​=0,幅值、频率设置以及运行结果如下: 原始信号锯齿波,m_f=0,调幅波

2.调频波实验

点击调频波,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均为余弦波,设置调制系数 m f = 0 m_f=0 mf​=0,运行结果如下: m_f=0,调频波 设置调制系数 m f = 0.7 m_f=0.7 mf​=0.7,运行结果如下: 图32 m_f=0.7,调频波

3.调相波实验

点击调相波,原始信号和载波信号均为余弦波,设置两信号幅值分别为4、5,运行结果如下: 原始信号幅值为4,载波信号幅值为5,调相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