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神谕女士》,作者讲透了关于“社会凝视”的真相,说得太好了!(神谕女士)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凝视啥意思 一部《神谕女士》,作者讲透了关于“社会凝视”的真相,说得太好了!(神谕女士)书评

一部《神谕女士》,作者讲透了关于“社会凝视”的真相,说得太好了!(神谕女士)书评

2024-04-25 12: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她,是一位颇有天赋的小说家,拥有一头美丽的红色头发,身材高挑,但是她却极度不自信,认为自己真实的样子是不会被别人所喜欢的,所以总是想逃避现实世界,最后自觉心理内耗太严重,便想通过假死来和过去的自己彻底决裂。

而这一切心理活动的根源,来源于她的原生家庭,她的母亲。

小时候,母亲希望她能像好莱坞女星琼·克劳馥一样美丽漂亮,但是事与愿违,她的丰满身材,成了母亲的执念,也成了她的噩梦。

为了让她减重,母亲逼迫她节食,甚至带她去看心理医生。

有一次,学校里准备了一场芭蕾舞演出,她本来想当一只美丽的蝴蝶,但是却因为胖而只能扮演一只樟脑丸。母亲知道这件事后,不仅不帮她,还因此逼迫她必须要去减肥。

在这样长期的压迫和自我怀疑下,她的进食障碍和心理问题愈演愈烈:

我做错了什么?”我是否毁了父母的人生?为什么母亲总是怏怏不乐?为什么我无法让她开心?

年幼的她,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母亲这样嫌弃自己的女儿。她找不出原因,于是变得叛逆,故意破坏母亲给她布置的房间,故意暴饮暴食,以此激怒母亲来得到快感。

她的幼年和青春期,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自省和审视中度过。

长大后她减重成功,远离了母亲和原生家庭,本以为后面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可幼时的阴影总是如影随形,她害怕别人会因为她的不完美而抛弃她,于是终日患得患失,最终,她想通过假死来开启自己的另一种人生。

这就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神谕女士》中的女主人公琼的前半生。

一个人,要遭受多少怀疑和审视,才会想到用假死的方式来逃脱自己的过去?

我想,那一定是想起来连呼吸都会痛得过往。

读这部小说时,我不止一次地在心里谴责琼的母亲,因为琼的悲剧大部分是由她带来的。但是当我了解了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后,我又发现,其实琼的悲剧更多的,是时代观念的产物。

《神谕女士》的创作背景是在20世纪4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的爆炸式增长时期,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模式:漂亮、美丽又贤惠的家庭主妇。

而琼的形象,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

作者玛格丽特用了大量篇幅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关于时代、关于女性的那些不公与残酷的故事,让我们站在当下,穿越时空,体会到当时的女性,究竟生活在怎样一种畸形的社会环境中。也启迪我们透过故事看现实,生活在当下的女性,该如何更好的做自己。

琼和母亲决裂的悲剧背后,实质上是社会凝视在作怪如果苔丝狄蒙娜身材臃肿,谁会在乎奥塞罗有没有掐死她?

在小说的第二个章节开始,是以琼的回忆为视角,讲述自己的充满贬低和嘲笑的童年。

小时候参加幼女童年军,因为胖被其他他人霸凌,母亲却认为她“罪”有应得,如果她不胖,别人就不会欺负她了。

因为肥胖,所以一切都变得不合理,母亲一直想让琼减肥,为此还在蛋糕里偷偷下泻药,可最后琼不仅没减肥成功,还以暴饮暴食来做反抗,母女关系也逐渐降到冰点。

最后琼选择离家出走,很久以后,当琼已经减重成功,并且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之后,母亲病重。等她回到家时,母亲已去世了,借着这个契机,她和父亲彻夜长谈。直到这时,她才真正与母亲、与自己和解。而这时已离她的童年过去了很久很久。

年少时的伤疤就算愈合,也会不可避免地留下痕迹。

读完琼的童年这一章节时,我恍然以为这个故事的背景就在当下,因为就算在今天,还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女孩子不用上太多学,只要勤快贤惠找个人嫁了就行了。

有人说,现在社会的女性悲剧背后,大多都有一对愚昧的父母。可是仔细想想,琼的母亲之所以有这种观念和行为,究其根本,难道不是因为当下的社会价值观强加给人的观念枷锁吗?

这种社会凝视下的女性命运,无论历经几何,其内里竟是出奇的一致。

亲密关系不对等的根本原因,是对自我的畸形理解

小时候遭受到的情感伤害造成的阴影,长大后便会一一作用在自己的亲密生活中。

琼离家出走后,身材也变得苗条,可是这给她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恐慌:

我必须不断自我提醒:别单独去那里;别在晚上外出;目不斜视,别看,就算感兴趣也别看; 曾经的胖小孩并不需要如此多的恐惧和担忧,因为“男人不会对胖女孩上下其手。”

拥有了好身材的琼,很快便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男性的目光。

第一位男性是保罗,她搬进保罗的家,住在他的书房里,只能在周末与他做夫妻,是的,她成了保罗见不得光的情人。

保罗以写小说为生,她也为此心动,于是便开始写作,到最后,她赚的稿费越来越多。可保罗却不愿意了,他开始打击她,开始向她索要房租,他不允许依靠他生活的情人竟然开始逃出了他的手掌心。

后来她离开了,遇上了第一任丈夫阿瑟,与保罗的经历让她明白,男人的自尊心是不允许被伤害的。所以她在这段婚姻中尽力隐藏自己的天赋,以及越来越多的稿费,尽管这时的她已经是财务自由,出了15本书的作家了。

她说,这个社会,像阿瑟那样高谈阔论社会关怀和意识形态才是有文化的表现。

她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尽管在相处中,她已意识到对方其实就只是在“吹牛”而已,可是她仍然不敢放弃这好不容易维持出来的“假象”。

就连她的作品出名后,她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不是成就感,而是害怕,害怕伤害到阿瑟的自尊心。

《神谕女士》中用了很多篇幅描述了琼身边的男性特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女伴比自己事业成功,而是希望她们做一个听话的、漂亮的、好掌控的家庭主妇。

而琼,尽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却依旧把自己困囿于这男性凝视下的牢笼,她一边觉醒,一边沉沦,直到最后彻底醒悟,这才有了小说开头的一幕:用假死以和过去的一切告别。

从卑微到觉醒,是对真正的自由的感悟与接纳

小说的最后,琼说:

他们什么也给不了我,倒是想从我这里得到这些。

琼的母亲想把琼打造成一位漂亮贤惠的家庭主妇,琼的情人和丈夫想把她打造成一位依附于人的乖乖女,这背后的既得利益者是谁?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往前走一点,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这个社会想要将女性打造成这副样子?

或者我们换个说法,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要把女性打造成更好操纵的样子?

比如白幼瘦;比如好女不过百;比如女人过了三十就是剩女;比如腿要细才更好看;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比如家里只有女孩就是绝户;

……

这些观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变成了社会主流观念,成了社会凝视,成了悬在女性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给“社会凝视”这个词做了一个解释:

社会通过纪律管束着人的身体,通过语言来定义何为正常,何为反常;通过标准化或正常化过程来要求人对规范的遵从。

你看,只通过语言就能定义一个人是正常还是反常!

你胖,你不自律;你成绩不好,你偷懒;你不结婚,你太挑;你读书太多,你读傻了;你不带娃,你不配做妈妈;

……

更可怕的是,潜移默化之中,大部分女性便把这些社会凝视下的规则变成了对自己的约束,时刻自省。

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都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地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戒》

在琼的前半生里,她认为,只有自己变得苗条,只有尽力隐藏自己,不让自己过分优秀,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

可是,换来的是什么呢?

更多的嘲讽,和更多的不尊重。

小说里的琼,最后是觉醒了,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琼,在整个社会的约定俗成中,成为了自己的监督者,监督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他人定下的标准,以为这是自由,其实是枷锁。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人过得甘之如饴。

在这里只是想说,如果你有一天突然感觉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的时候,可以试着跳脱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更大的世界,看看更多的可能性。

世界在女性的裙摆下出生,可飞扬的裙摆却令ta们讨厌,这不是你的问题,是ta们的问题。

END

我是@瑾瑜与我,左手带娃右手写作,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