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干货】“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112正常吗 【检验干货】“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

【检验干货】“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

2024-07-12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 纤维蛋白原浓度(FIB):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收缩,增加血液粘滞性和外周阻力,引起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胶原和去氧核糖核酸合成,趋化单核/巨噬细胞向内膜下迁移,促进红细胞粘着和血栓形成。

◆FIB增高可导致血沉增快,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FIB增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

◆FIB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药物如雄激素等。

5. 凝血酶时间(TT):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原后血液凝固的时间。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延长说明纤溶亢进,在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纤溶亢进期)以及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等)时出现延长。TT 缩短无临床意义。

临床部分常见凝血结果解读

1.PT、APTT都缩短:PT、APTT缩短,FIB升高,表明患者处于高凝血功能状态,具有血栓形成高发风险。可结合高凝状态监测D-二聚体等指标。临床上,建议医生防范血栓风险。

2.PT、APTT都延长:FIB水平低、患者使用将纤维蛋白药物均可导致PT、APTT延长。肝病、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以及抗凝治疗也会引起两者延长。也可能是凝血过程中共同通路的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V、X异常,以及凝血酶原(Ⅱ因子)、纤维蛋白原(I因子)异常。

3.PT延长为主,AFTT基本正常:PT延长,在临床最常见的是双香豆素药物抗凝,如华法林、误服鼠药(成分为华法林)及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华法林等药物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从而起到抗凝血作用,常用剂量将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调整在2~3之间。PT延长,较少见的情况还有凝血因子Ⅶ的缺陷。

4.APTT延长为主,PT基本正常:APTT延长,临床常见的是肝素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口服Xa因子抑制剂,口服凝血酶抑制剂也会引起延长。

参考文献

1. 王前,王建中.临床检验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吴俊. 出凝血疾病的实验诊断思路[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7(3):230-232.

END

临床常用抗生素分类及其特点(一)

临床常用抗生素分类及其特点(二)

临床常用抗生素分类及其特点(三)

风湿与”类”风湿——分清了吗?

肝功能解读(2):八大肝功标志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