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思维”和“减法思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减法设计思维意义 “加法思维”和“减法思维”

“加法思维”和“减法思维”

2024-07-03 04: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加法思维”。同样举个例子,刚出生的孩子,他们面对的世界每天都是新鲜的,似乎总有兴趣去探索周围的一切,他们全天无休、他们不知疲倦,因为有那么多的新东西可以去掌握,他们面临的生活就是通过不断的“加法”累加起来的。

事实上,不光是孩子,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用“加法思维”考虑问题和作出决策的。不妨思考一下:你每天真正用来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有多少?确定是8个小时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时间的掌控力是很弱的。一方面,外界会有源源不断的干扰,来分散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占用我们的心智带宽;另一方面,大部分人是缺乏自律能力的,且不说刷朋友圈、看微信、发邮件、浏览网页,有谁能够保证在认真工作的时候从头到尾保持100%的心无旁骛?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应该列一个长长的To-do List还是只专注于那些最重要的事呢?

我个人的观点是:两种思维各有优劣势,要因势利导、善加利用才能发挥相应的效用。

“加法思维”更多应用于思维发散的领域如:创意构思、团队建设、新业务拓展等,“减法思维”更适用于思维收敛的领域如:战略制定、目标确认、关键措施路径等。

今天,我想重点聊聊“减法思维”。

在一个电台节目里,我曾听过一个特别有启发的论点:在企业中,多余的钱往往只能做多余的事,多余的部门和人也是同理。

大到企业,其实小到我们个人也是同样。有人在1000个人中间做过一个调查,问你是不是愿意提前知道你准确的死亡时间,答案里面96%的人选择不愿意。原因非常简单,我们早已习惯了“做加法”,突然有一天变成了“减法”肯定会非常不舒服。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会倾向于把日程表塞得满满的,用任务排满所有的可用时间。尽管如此,大部分的任务还是在Deadline前夕才能做完,就是因为我们缺少基本的“减法意识”和“减法技巧”,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时间临近前的“小宇宙爆发”,这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容易导致过度焦虑。

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如果你一次跟服务员交代两件以上的事,基本上哪件事他都做不成。更明智的方式是一次只跟服务员提一个要求,这次是拿筷子、下次是拿纸巾、下下次是借火机,总之千万别试图考验他们的记忆力,每次只跟服务员提一个要求,等他解决了再提另一个。

职场中的我们其实也一样,一旦陷入“多线程”工作,往往“一事无成”。这并不是我们偷懒,而是“多任务”模式占用太多心智带宽,在资源有限、时间也有限的情况下,是真的“臣妾做不到”。

所以,要想成功,必须做减法,做好关键的一件事已然足够。

事实上,关于这点还有一个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讲的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今天,我们的组织不断膨胀,制度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多、文件越来越多,会议越来越多,效率却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我们使用“奥卡姆剃刀”,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更加利于人们理解和操作的方式推动事物发展。

在碎片化时代,时间和精力早就是最稀缺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之道就是简化之道,简化才意味着对事务真正的掌控。有句话说得好,战略第一步就是放弃。做企业如是,人生何尝不是呢?

从今天起,试着换个思路,不要考虑“什么还不足”,试着想一下“还能减掉什么”,思路或许就会改变。

《遗愿清单》中有一段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说要看他留下了什么,有人认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说用爱来评价,还有人说人生根本没有意义。我觉得可以从那些以你为镜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义。而我所肯定的就是,无论你如何度量爱德华·寇尔在这世上活的最后日子,比大部分人穷取一生的日子还充实。我知道当他去世时他的双眼是闭上的,而他的心灵却是敞开的。

创新不是对一切都说“Yes”,而是保留最重要的功能,对其他一切说“No”。

——乔布斯

……

2014年度最佳作者

GFM198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