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传奇冲锋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冲锋枪是啥枪啊 臭名昭著的传奇冲锋枪

臭名昭著的传奇冲锋枪

2024-06-29 13: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位B站的军迷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维帕可列设计局的新一期专栏,讲了几期的奇怪枪械和冷门枪械后,这期讲一支军迷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枪械了——英特拉泰克TEC-9冲锋枪。这支冲锋枪是由美国的英特拉泰克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冲锋枪,关于她的传奇经历可谓多多,话不多说,直入正题。(本文章为本人原创作品,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章也尽力不违规社区的条约)

英特拉泰克TEC-9系列冲锋枪,TEC-9系列冲锋枪是有很多的型号的,而图片这里的型号就是正正经经的TEC-9。

        首先,维帕可列设计局在这里表示一下我对目前全网找到所有关于英特拉泰克TEC-9冲锋枪的资料的看法,只有四个字——乱七八糟。在这里我本人毫不客气的批评啊,当然有比较优良的资料,但是也并不是很全面,有错误的地方。网上关于TEC-9冲锋枪的资料不仅介绍的不明不白的,来龙去脉也非常不清晰,也让人也看不懂,有些更是牛头不对马嘴,这是我本人在本专栏要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所以我本人也在这期专栏下足了功夫来讲TEC-9这支传奇且臭名昭著的冲锋枪。

         谈起这支冲锋枪,其实在之前英特拉泰克TEC-9冲锋枪并不叫TEC-9这个名字,也没有英特拉泰克这个公司,TEC-9最早也不是闭膛待击。TEC-9冲锋枪可以算到由瑞典国际动力公司于斯德歌尔摩出品的MP-9冲锋枪,此MP-9冲锋枪不是另一个MP9微声冲锋枪,这支MP-9冲锋枪计划是为了代替卡尔·古斯塔夫M/45冲锋枪(同样也是一个优秀又传奇的冲锋枪),但可惜瑞典国际动力公司的计划事与愿违。

        至于为什么瑞典国际动力公司的计划事与愿违,在这里推荐大家看本人的一期专栏,看完后你就懂了为什么自由式枪机、开膛待击等等的这种类的冲锋枪会走下历史辉煌的舞台。

        如果你看完了关于瓦尔特MP冲锋枪的这期专栏 ,可以知道1980年代以前主流冲锋枪是个什么情况,80年代后冲锋枪又是什么情况。

MP-9冲锋枪,严格一点的话她与后来的TEC-9系列冲锋枪是两把枪,其实TEC-9系列冲锋枪也完全可以说是MP-9冲锋枪起死回生,从图片可以看到,基本设计与结构没有大的区别,枪械短小,下机匣与握把采用了便宜的聚合物,其它结构为金属之类的,整支枪特色就是火力猛+便宜+结构十分简单+适合大量生产。

      而大家这里要看的MP-9冲锋枪,是于1980年代后设计并生产的,瑞典国际动力公司在冲锋枪上的思路已经很落后了(也不是落后吧,就是这个时代制造一个代替1945年设计并生产出来的M/45冲锋枪是不明智的选择,就算M/45冲锋枪再优秀,总之就是思路落后而且不正确),而且设计出来的MP-9冲锋枪本来就不怎么样,仅作为低配廉价化的M/45冲锋枪售卖,加上当时MP5冲锋枪的火爆,占据了极大量的市场,这就导致了MP-9冲锋枪根本卖不出去,因为当时警方与军方都有自己更合适、先进、好用的选择,哪里会买MP-9这个落后、粗糙的冲锋枪呢?

        瑞典国际动力公司的计划显然是泡汤了,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既然军用市场与警用市场都不行,那就转到民用市场,但由于欧洲在的枪械上的管理法十分的严格,于是瑞典国际动力公司将主要目标看向美国,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创立了一个分公司,这里有军迷可能会说这个公司叫英特拉泰克,其实不是这样,这个公司叫瑞典国际动力公司USA,后来经过一些事情才改名英特拉泰克公司。

TEC-9系列冲锋枪最早的型号KG-9冲锋枪,这冲锋枪是开膛待击、半自动的。

        于是瑞典国际动力公司的两位设计师(这两个人公司地位不清楚,但是可以看出来非常高)便着手开始了设计并来到了美国,一个是乔治·凯尔格伦,一个是卡洛斯·加西亚。这两位设计师便将MP-9冲锋枪改成了半自动,简化(取消)了一些零部件,这改完的型号就是KG-9冲锋枪,在美国的法律定义上则为手枪(但本人还是喜欢叫冲锋枪,所以下文全都叫冲锋枪),另外好像瑞典语中由于本身就没有“冲锋枪”一词,瑞典语中好像称冲锋枪为“机关手枪”,这性质和德语差不多,德语中“机器步枪”称机枪。

KG-9冲锋枪。

       KG-9冲锋枪在1980年代进入美国市场,还没有过多久,便涉了违反相关规则,因为这KG-9冲锋枪非常的容易从半自动改动成全自动,加上当时火爆的电视剧“迈阿密风云”,而且也确实存在有不法分子敢这样做,KG-9冲锋枪被各种各样的舆论抨击,迫于巨大的压力,瑞典国际动力USA分公司的两位设计师决定改动KG-9冲锋枪。(这里让维帕可列设计局闭眼猜猜,设计师极大可能只是把MP-9冲锋枪的全自动阻铁弄成了半自动的,也难怪的可以轻松改成全自动.......)

        于是在KG-9冲锋枪的基础上,两位设计师取消了KG-9冲锋枪的空仓挂机(本人在这里严重怀疑这枪甚至MP-9根本没有空仓挂机,KG-9在射击视频中没有出现这一功能,这枪本身也不太可能有,但本人没有确凿的证据,可能是人改了或怎么样,只能先写在这里),将开膛待击时枪机结构改成现在的闭膛待击的枪机结构,外观没有什么改变,这一型号被称为KG-99冲锋枪。但是这里说实话,这个还是治标不治本,KG-99冲锋枪仍然被各类黑帮改成全自动用作火拼,因为这个冲锋枪本来就设计的太简单,总共就那么几个零件,无非是加了几个小零件和改动了击发机构,不法分子只要有心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弄成全自动,在KG-99里的那些改动,真的和摆设一样没区别。

        但在KG-99冲锋枪出来后,两位设计师其中之一的乔治·凯尔格伦退出了瑞典国际动力USA分公司,自己去打拼事业了。所以后来这个系列冲锋枪的设计成了卡洛斯·加西亚的事了,而卡洛斯·加西亚也将瑞典国际动力USA分公司正式的改名为——英特拉泰克,KG-99冲锋枪也改名为大名鼎鼎的型号TEC-9,当然TEC-9冲锋枪这个型号也非完全为KG-99冲锋枪型号改名,设计师卡洛斯·加西亚在KG-99型号上换了个准星,枪械后面加了可以打开的金属端盖,当然早期TEC-9与KG-99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早期KG-99就是TEC-9,公司换名枪也随之换名而已。

TEC-9冲锋枪,这个型号开始,这支冲锋枪与英特拉泰克公司的大名便广为流传,TEC-9也成了这个系列冲锋枪的称呼名。

        TEC-9冲锋枪推出后还同时推出了另一个TEC-9的迷你型号,称TEC-9mini,这个型号不得了,著名的科伦拜校园枪击案中的凶手之一用的正是这一种型号,这场事件(就算不谈这个事件,TEC-9系列冲锋枪也够臭名远扬的),也彻底让TEC-9系列冲锋枪成为了枪支暴力的象征,也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科伦拜校园枪击案中凶手用的TEC-9M冲锋枪。警方展示凶手的TEC-9M冲锋枪。

        在各种各样的枪击事件、违法事件,在面对舆论与社会的巨大压力下,在面对各种各样针对TEC-9这种枪支出台的法案下,英特拉泰克公司又推出了TEC-9冲锋枪的另一个型号——TEC-DC9(DC指针对加州而设计)冲锋枪,这一型号针对加利福尼亚州而设计的,因为加利福尼亚州在发生斯托克顿校园枪击案发生后也将TEC-9冲锋枪列为了违禁武器。TEC-DC9与TEC-9冲锋枪的区别在于枪左边的背带环移到了枪尾部金属夹子,然后就没任何什么区别了。

图中的不是TEC-9,而是TEC-DC9,另外右边的MAC冲锋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两大恶枪。三大恶枪,无法无天。

        最后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事件、限制,英特拉泰克公司推出了TEC-9系列冲锋枪新一型号也是最后的型号,AB-10冲锋枪,这型号冲锋枪长得很像之前的型号TEC-9M,也很难识别,但这里维帕可列设计局告诉大家识别的方法,看枪口,有螺纹的是TEC-9M,没有的则是AB-10冲锋枪。AB-10同时也只能使用10发弹匣,但这个有和没有一样,因为AB-10冲锋枪可以使用英特拉泰克公司的前型号弹匣,所以说弄这个有和没有一样,完全制止不了更多枪击事件。

AB-10冲锋枪

       AB-10冲锋枪出来后,2001年英特拉泰克公司宣布倒闭,TEC-9系列冲锋枪整个系列的产品就到此为止了,但TEC-9冲锋枪的传奇被广大群众所知并流传,各大游戏等等中都可以见到TEC-9系列冲锋枪的身影。

        说一个讽刺意味的事,大家发现没有,整个TEC-9系列的冲锋枪一系列从头到尾都没有彻底改动,犯法分子只要有心就仍然容易将TEC-9系列冲锋枪变成屠杀的利器、火拼的工具,从头到尾都是治标不治本,再反观美国的做法,不也一样的吗,禁这禁那,其实根本的问题一直在那摆着,也没有解决。再看看舆论,你指责他指责,互相抨击、辩论、施压、宣传等等,也没有见到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大家解决问题一定要解决根本,不要不彻底的解决问题,否则问题永远都会是个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还记得那个退出公司自己打拼事业的另一个设计师乔治·凯尔格伦吗?他后来创立了在座的各位有部分军迷知道的凯尔科技数控工业公司,如果你不知道凯尔科技数控工业公司是什么,那总知道KSG霰弹枪与RFB步枪吧,这两支枪就是乔治·凯尔格伦的公司的产品(他同时也参与了设计),他也是打拼事业得到了满意的成果。

        好了,本期的专栏到这里就结束了,支持我的军迷们可以点赞本文章、收藏、转发的,维帕可列设计局写文章也写的不容易,关注我也是可以的,同时也要感谢B站的工作人员,总之,感谢大家的收看与支持都行,有什么记得评论区评论,本人会回复的。维帕可列设计局出品,必属精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