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学】语音学(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冲破阻碍的诗句有哪些 【述学】语音学(三)

【述学】语音学(三)

2024-07-03 1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辅音

主要的发音部位

一般讲发音部位主要涉及的是辅音。发辅音时,由主动的发音器官接触或靠近被动的发音器官,形成对气流的阻碍,这种形成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舌面后

气流进入口腔,来到舌面后。舌面后辅音几乎所有语言都使用,发音时舌面的后部往上抬,向软腭靠拢,使气流受阻。北京话的g[k]k[kʰ]ng[ŋ]h[x]都是舌面后音。

舌面中

舌面后的前面是舌面中,它和硬腭后半部(中腭)配合发出的音叫舌面中音。这个部位正是发元音[i]时的舌位。不过[i]是气流不受阻碍的元音,如果舌头保持发[i]时的舌面高点,再往上抬一些,接近硬腭的后半部,发生轻微的摩擦,就能发出“夷”或英语的yes开头的y[j]。这个[j]就是舌面中半元音。如果舌面中与中腭十分接近,气流从缝隙中通过时摩擦很大,就形成舌面中擦音,如湖南韶山方言的“奚”[çi]中的[ç]。

舌面前

舌面中最靠前的部分是舌面前,它和齿龈与硬腭的交界处(前腭)配合节制气流,可以发出舌面前音。北京话的j[tɕ]q[tɕʰ]x[ɕ]就是这一类音。

舌冠

舌面前的前面是舌冠。舌冠(舌头前部)平展着上抬,和齿龈后(齿龈桥之后、硬腭之前)部位会形成一条线状的接触带,从而节制气流,发出舌冠-齿龈后音,也称“舌叶音”。

例如英语的China[tʃainə],bridge[bridʒ],short[ʃɔt]中的[tʃ][dʒ][ʃ]都是这一类音。汉语广东方言中也有这一类音,大体上北京话念[ts][tsʰ][s][tʂ][tʂʰ][ʂ][tɕ][tɕʰ][ɕ]的,广东话都念成[tʃ][tʃ†ʰ][ʃ]。舌叶音在英、德、法、俄各种语言里都有,而汉语大多数方言里没有,汉族人学外语常常不自觉地用舌面前音去代替,这点需要避免。

舌尖

舌冠最前面的部分是舌尖。舌尖在发音中是最灵活的部分,可以和好几个部位配合构成阻碍,节制气流,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如果舌头卷起,以撮尖的舌尖向后翻上顶住上齿齿龈桥后的位置,可以发出顶音(舌头正面与齿龈桥后接触)或卷舌音(舌头的背面与齿龈桥后接触)。

一般称做“卷舌音”的北京话的zh[tʂ]ch[tʂʰ]sh[ʂ],实际是顶音。

如果撮尖的舌尖抵住上齿齿龈桥前的位置,或者舌尖自然下垂至下齿,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在上齿齿龈桥前的位置形成对气流的节制,发出舌尖-齿龈音。

例如北京话中的z[ts]c[ts†ʰ]s[s]有以上两种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的舌尖位置有不同,而d[t]t[t†ʰ]n[n]l[l]只有后一种情况。

如果舌尖抵在上下齿之间,就可以发出舌尖-齿间音,如英语thing[θiŋ],father[faːðə]中的[θ]和[ð]。

唇齿

气流再往前,会受到唇的阻碍。上齿和下唇配合所发出的音叫唇齿音,如汉语的f[f],英语的f和v[f、v]。由双唇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叫双唇音,如北京话的b、p、m[p、p†ʰ、m]。双唇音和唇齿音也可以合称唇音。

这里补充一点,声门本身也可以是一个发音部位,或者说处于发声和调音的交叉处,气流和张开着的声门发生轻微摩擦可发出擦音[h],即英、德、日等语言里都有的h,如英语have开头的音,音感上和呵气声音相近。它比北京话的h[x]要靠后得多。

发音方法

关于发音方法,我们将分狭义的发音方法、广义的发音方法两个层次来介绍。

1、狭义的发音方法

辅音发音时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根据阻碍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近音、半元音。

塞音

“塞”就是闭塞,它是指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住气流的通路,气流堵在口腔,对口腔形成很大的压力。闭塞之后突然打开,让压力很大的气流冲出而发出声音,这叫做爆。[p][t][k][p†ʰ][t†ʰ][k†ʰ][b][d][g]等音都有闭塞过程,都是塞音。同时这些音也都有闭塞后打开让气流冲出的过程,所以也都又叫做“爆音”。

擦音

“擦”就是摩擦。与塞音不同,发擦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两个部分只是靠近,留下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这个缝隙中挤出来。如果气流通过的缝隙在口腔的正中,就是典型的擦音。

如[f][v][θ][ð][s][ʂ][ʃ][ʒ][ɕ][x][h],这些音都是擦音。北京话的“夫”“思”“喝”的起首辅音f[f] s[s] h[x]是擦音。

塞擦音

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在成阻阶段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然后按擦音方式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就产生塞擦音。

如汉语普通话中的z[ts]c[tsʰ]zh[tʂ]ch[tʂʰ]j[tɕ]q[tɕʰ]都是塞擦音。

鼻音

口腔的某一部位形成阻碍而完全闭塞,同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道,气流顺利地从鼻腔出去,就产生鼻音。

如[m][n][ŋ]都是鼻音。

边音

舌头的某部位和齿龈或硬腭接触,使口腔中部或一边闭塞起来,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的空隙中流出,就产生边音。

如[l],是在舌尖和齿龈部位堵住气流、气流从舌两边流出的边音。

颤音

“颤”就是颤动,它是舌尖、小舌这两个柔软的尖状物处在十分放松并有气流的冲击的状态下连续颤动而发出的音。它们的颤动导致气流呼出的通道被堵住后又迅速打开,再迅速堵住和打开,好像是紧紧相连的一小串塞音。

俄语舌尖颤音[r],发音要领是,舌尖轻触上齿龈,放松舌部肌肉,气流冲击舌尖,使舌尖颤动成音,同时声带振动。

法语的小舌颤音[ʀ],发音要领是,舌尖抵下齿,舌后部略抬起,气流通过小舌和小舌后部的间隙时发生摩擦,使小舌颤动成音,同时声带振动。

德语的可以是舌尖颤动(大舌颤音),也可以是小舌颤动。小舌音发音要领是,双唇张开,舌尖抵下齿,舌面向后抬起,小舌在气流中颤动,同时声带振动。

不过法语和德语两种语言的小舌音音感有些不同,需要学习时具体掌握和体会。

闪音

闪音是舌头颤一次发出的音,如英语very中的处于弱读音节中的r[ɾ]。闪音和搭音原来均称为“闪音”,其发音方法均是由舌尖等柔软的发音器官有弹力地、一次性迅速堵住和迅速打开。近几十年国际语音学界从闪音中另立出搭音,但由于它们听感差异很小,没有区别意义的功能,所以相同发音部位的搭音和闪音的音标符号相同。比如美国英语自然口语中弱读音节中的字母t发成搭音,例如See you later中就含有[ɾ]。

近音和半元音

介乎擦音和高元音之间,也即发音通道留有比擦音大但比高元音小的缝隙,所以气流通过时受到的阻碍小于擦音大于高元音,只是稍微有些摩擦。

两者的区别在于近音的舌头姿态与辅音近似,而半元音与元音近似。例如英语非弱读音节中的r,如red中的r是个被动发音部位与z相同(龈后)但摩擦更小的近音[ɹ]。北京话中大多数人“日”的起首辅音是个与卷舌擦音[ʂ]的发音部位和姿态都相同但声带振动、摩擦更小的近音[ɻ]。英语yes的y[j],walk的w[w]则分别是与元音[i][u]发音姿态相同但摩擦稍大的半元音。

另外,由于舌头两侧有通道,发边音时的气流摩擦也很小,所以边音也叫做“边近音”。

2、广义的发音方法

除此之外,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

送气和不送气

送气、不送气在汉语里分得很清楚。比方说普通话里的“爸”和“怕”,“大”和“踏”,“贵”和“愧”的区别就在前一个字的辅音是不送气的,后一个字是送气的。发送气音的时候,喉头同时带有像英语h那样的摩擦。所以国际音标写送气音的办法是在不送气辅音的右上角加个小“h”。比方上面这三对字的辅音,不送气的是[p][t][k],送气的是[p†ʰ][t†ʰ][k†ʰ]。这里要注意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字母的区别。按照汉语拼音,上面三个不送气的辅音写成b、d、g,送气的写成p、t、k。早期的国际音标还可以用右上加“‘”的描写法,如“怕”的声母还可以写做[p‘]。这一写法现已废弃。

清和浊

辅音的发音体是阻碍气流的发音部位,但有时声带也参与发音。发音时声门微闭、气流上来后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声门大开、声带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北京话中l[l]r[ɻ]m[m]n[n]ng[ŋ]这五个辅音是浊辅音,其余都是清辅音。北京话有清音f、s,而没有像英语里的v、z那样的浊音。我国好多地区的方言也是如此,所以这些地区的人在学习外语的这些浊辅音时往往发得不太准确。

要发出浊塞音,必须设法把声带的颤动加入到相应的清塞音的发音动作中去,例如我们可以不断地发元音[u],同时使下唇和上齿接触,做发[f]的动作,我们就能够把声带颤动带进[f]里去,发出相应的浊音[v]。

欢迎分享和收藏。任何公众号和媒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否则一律投诉侵权。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将本文用于营利性目的,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编辑:伊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