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唐:是谁让冰心“抄袭”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冰心的经典作品 吴焕唐:是谁让冰心“抄袭”了

吴焕唐:是谁让冰心“抄袭”了

2024-01-10 1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这一天,无数中国人被这首思念母亲的诗歌霸气刷屏,众多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博客、微博、网站、个人主页等自媒体和个人社交平台纷纷转发、转载……

阅读发现,这首署名冰心的诗歌作品,主要部分(前三节,16行)是孙子兵创作并发表于《诗潮》2005年第11-12期的作品《写给母亲的诗》(诗题也是),只有最后一节(4行)是冰心诗歌《纸船》原作的结尾。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详细考证,自2013年以来,无论是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公司、工会等人民群众团体,只要是举办母亲节活动,首选的几乎都是这首只有短短20行的小诗。此外,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门户网站等主流新闻媒体,只要是庆祝母亲节、纪念母亲和思念母亲,也会不约而同主推这首诗。截止目前,根据查询发现的信息来看,其中最早、最著名的,当属入选中央电视台“2013清明诗会·诗歌中国”,由著名女演员严晓频朗诵录制,于CCTV-4国际2013年4月4日14:00向全球播出,CCTV-10科教4月4日13:30转播,CCTV-高清4月4、5日18:47分两次转播,央视美洲台、欧洲台,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也多次转播。

原来,这首署名冰心的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早就成了一首网红诗,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和认可,被誉为“新诗版《游子吟》”。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各种选载、转载、广播、直播、朗诵、品读、吟哦、咏唱等比较著名的有——

一、电视版:

1.中央电视台:CCTV-4国际、CCTV-10科教、CCTV-高清、美洲台、欧洲台;

2.中国网络电视台。

二、视频朗诵版

1.严晓频(中国内地女演员,参演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孽债》、《在水一方》、《午夜两点》、《山茶花》,出演电影《罪恶》、《潘作良》);

2.柴璐(中央电视台新闻女主播,编导、记者、节目主持人,主持《海峡两岸》、《新闻30分》、《法治在线》、《国际时讯》等栏目)。

三、广播版:

1.任志宏(演播艺术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纪录片解说,主持《国宝档案》、《千秋史话》等栏目);

2.张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媒体人,主持《央视财经评论》、《交易时间》等栏目);

3.流苏(原名彭美华,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曾获2017年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称号,联合国非官方事务办公室“签约朗诵艺术家”荣誉);

4.善念(《中国现代诗歌朗诵专辑》)。

四、诗会活动现场版

1.江西九江市“大地之爱——2015母亲节名家朗诵晚会”,奚美娟朗诵(奚美娟,中国影视女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代表作品《中国梦》、《假女真情》、《儿女情长》);

2.2018年第四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李丽娟朗诵;

3.2018年第一届“百城万人读中国”公益朗诵活动第九周活动现场。

五、文字版:

1.《儿童文学选刊》2014年第5期;

2.《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3年05期;

3.《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3年05期;

4.《现代妇女》,2013年第05期;

5.《财会月刊(上)》2014年第6期;

6《知识窗》,2014年第5期;

7.《小读者》,2016年第7期;

8.《警戒线·守护生命》2018年第4期。

五、网络版:新浪、搜狐、腾讯、土豆网、喜马拉雅、爱奇艺、虾米音乐等数百家主流网络媒体推出的各种文字、视频、音频、朗诵版本。

粗略估计,2013年5月至今,这首署名冰心的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其文字版、音频版、视频版等各种转载、选载、朗诵、评论达百万次,微信、微博、博客、抖音、快手、短视频、短信、彩信等社交平台推送、转发、转播数千万次,加上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次播出,以及各省(市)各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转播、重播、复播等,这首诗的读者、听众、观众等受众群体人次已经一亿以上,而且这个数目还在继续增长。

可以说,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已经被奉为冰心诗歌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成了冰心流传最广的诗歌作品,其传播量堪称中国诗歌之最,创造了中国新诗传播、传诵的历史。

但是,这样一首诗歌作品的真正作者,确实昆山诗人孙子兵。

2

仔细想来,这首《写给母亲的诗》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2003年冬天。

孙子兵,贵州人,1999年9月从黔西南老家到东北上大学,2003年7月大学毕业以后从东北哈尔滨到江苏昆山工作。一个人的生活孤独而苦闷,特别想念家乡和亲人。千言万语无法言表,于是工作之余写成了这首诗的初稿。

2004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孙子兵与老铁、书文、海勇等昆山诗人相识,加入他们的写作群体,每月到昆山市文联参加一次由老铁老师组织的“夏季风”诗歌沙龙,开始了正真意义上的诗歌创作。在他们的教导、帮助和鼓励下,我的诗歌创作水平突飞猛进。2005年初,这首《写给母亲的诗》经过数次的反复修稿而定稿,我打印好先后投稿给几家文学刊物,最后发表于辽宁省沈阳市文联主办的《诗潮》杂志2005年11-12月号(总第126期)82页“校园诗抄”栏目,首发编辑是诗人刘川老师。

可以说,这首《写给母亲的诗》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的代表作。

《诗潮》杂志2005年11-12月号“校园诗抄”栏目首发诗歌如下:

写给母亲的诗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奇怪而蹊跷的是,本人发表于2005年的这首《写给母亲的诗》,怎么就被中央电视台误认为冰心之作入选“2013清明诗会”,从而被广泛流传、传诵、传播,成为最经典的纪念母亲的网红诗呢?

难道是冰心抄袭了孙子兵吗?

不可能!

3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199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在是21世纪,冰心不可能抄袭孙子兵。

但一首主要章节是本人原作的、署名“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却在全球范围长久流传,这无疑是中国诗坛数千年以来的第一奇案,充满了传奇色彩。

查《冰心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版,当中没有题为《写给母亲的诗》的作品。但署名“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的最后一节(4行),确实是冰心作品《纸船》的结尾。

冰心原诗如下:

纸 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综合以上叙述可知,这首署名“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是由孙子兵的《写给母亲的诗》全诗和冰心的《纸船——寄母亲》结尾4行衔接而成,也就是如今全球广泛流传的版本。

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孙子兵创作的《写给母亲的诗》,突然变成了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并且得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青睐,广受好评,在全球范围以惊人的数量广泛传播的呢?

这是一桩奇案,更是一桩悬案!

4

为便于叙述,也便于读者区分和理解,我把署名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也即是被中央电视台误认为冰心之作而入选“2013清明诗会”的诗(共20行),称之为“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把孙子兵发表于《诗潮》2005年11-12月号的诗(共16行),称之为“孙子兵《写给母亲的诗》”。

通过查询可知,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由孙子兵《写给母亲的诗》(16行)和冰心作品《纸船》的结尾(4行)衔接而成。也就是说,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的主要部分(前三节,16行)是孙子兵的作品(诗题也是),次要部分(最后一节,4行)才是冰心的作品(《纸船》的结尾)。因为某些目前未知的原因(他文会专门研究),这样一首署名冰心的《写给母亲的诗》,因为入选了中央电视台“2013清明诗会”而意外走红,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诵、传播和流传,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如果从著作权(含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行权、广播权、摄制权等)方面去分析,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不但“抄袭”了孙子兵(因为诗题和主要部分都是孙子兵的原创作品),更是误读了冰心老人(因为诗题和主要部分都不是冰心的原创作品)。

众所周知,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往事》《小桔灯》《寄小读者》《繁星》等,和鲁迅、巴金、老舍、茅盾等齐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知名度和世界声誉,被评价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冰心作品题材广泛,语言优美,思想性强,深受读者喜爱。其中《荷叶母亲》、《繁星》、《谈生命》、《观舞记》、《春水》等数十篇作品入选各种大中小学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可以说,冰心文学作品独具艺术价值,冰心文学精神极具魅力。

当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播出以后,影响巨大,反映强烈,立刻受到众多读者、观众、听众和网友的认可和喜爱,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传开来,掀起了一泼“母亲节”诗歌热潮和世界性的冰心作品热。这首诗成为了2013年至今“感恩母亲节”的首选诗歌,也是各种诗会、诗歌朗诵会、经典诵读活动的必选之作,不断衍生出各种广播、诵读、传诵、传颂、传唱等版本,在各种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和个人社交平台上不断转载、转发、刊发。这首诗被当成了真正的冰心之作,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冰心传播量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作品。

显然,这首诗的主体创作方式、主题思想、艺术表现、诗歌意象、人性探索和文学韵味都不是冰心而是孙子兵的。必然,这首诗所隐含的主要个人经历、私人情感、道德伦理、哲学思考、精神追求和社会价值都不是冰心的而是孙子兵的。

中央电视台误读了冰心。

喜爱这首诗的中国百姓在误读冰心。

所有认可这首诗热爱这首诗传播这首诗的全球公民,都在误读冰心。

  5

2013年以来,一首被中央电视台误认为冰心之作而入选“2013清明诗会”的《写给母亲的诗》广受好评,红遍世界,广泛流传,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传诵、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冰心作品的极大兴趣,见证了人们对冰心诗歌的钟爱之情。

尴尬的是,在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面前,人们误读了冰心,世界误读了冰心。

在此,我们暂且不论这首诗的写作是否成功,因为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很明显的是,单从这首诗很突出的孙子兵式的 “口语化”写作风格来说,这种21世纪才流行、成熟起来的拒绝抒情的叙述手法,和半个世纪以前冰心清新婉约、富含哲理的作品特色真是天差地别相去甚远。

但是,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误读冰心。

没有诗人、作家和编辑对此有疑问,更不要说提出质疑发现问题。没有老师、学者、专家和冰心作品研究权威对此进行思考而发现真像,更别提澄清误会。也没有刊物、媒体、文学团体、文化单位和有关部门能严格把关严谨审核做好功课去认真核对校对考证查询翻阅原作。

就这样,这首网红诗流传世界,誉满全球,好评不断,热播不止,比钻石还耀眼。

无论是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公司、工会等人民群众团体,只要是举办母亲节活动,首选的几乎都是这首只有短短20行的小诗。此外,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杂志、门户网站等主流新闻媒体,只要是庆祝母亲节、纪念母亲和思念母亲,也会不约而同主推这首诗。

这首诗还得到了奚美娟、严晓频、任志宏、柴璐、张琳等众多艺术名家的钟爱,纷纷朗诵传播。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和音频、视频平台,各省(市)各地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在热播或广播他(她)们的朗诵这首诗的音频或视频。

很多诗会,诗歌朗诵会,读书节,文学、文化活动现场,如江西九江市“大地之爱——2015母亲节名家朗诵晚会”、 2018年第四届上海市民诗歌节2018年第一届“百城万人读中国”公益朗诵活动等,不约而同都选择了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

多家文学杂志和文化期刊,如《儿童文学选刊》、《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财会月刊》、《知识窗》、《小读者》、《警戒线·守护生命》等,都纷纷转载、转发、刊发了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有的刊物还特意注明“选自《冰心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字样。可笑的是,无论是各种《冰心作品选》还是各个版本的《冰心文集》、《冰心全集》,都没有《写给母亲的诗》这篇作品。

截止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在新浪、腾讯、百度、搜狐、优酷、爱奇艺、喜马拉雅、虾米音乐等数百家网络媒体,还有微信、微博、博客、抖音、快手、短视频、短信、彩信等社个人交平台,都有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的各种文字、视频、音频、朗诵版本。

在此恕不一一列举,有兴趣者可以自行查找查询查实查证。

这么多年过去,人们都在误读冰心,整个世界都还在误读冰心。

直到2019年5月12日,昆山诗人孙子兵于母亲节当天偶然读到某文学国刊的母亲节推文,才知道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抄袭”了自己也误读了冰心。

6

其实,个别细心的读者和网友还是发现了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的两个主要问题:一.这首诗前三节(开头16行)的句式长短、词语应用、语言习惯、叙述风格和最后一节(结尾4行)有巨大差异;二.这首诗的最后一节(结尾4行)和冰心作品《纸船》的最后一节(结尾4行)是一模一样的。

发现归发现,这些个别读者和网友都是普通人,鉴于文化水平和自我定位的差异,他(她)们仅仅只是停留在疑问的阶段,并没有去认真思考仔细求证积极探索,所以都为能拨云见日发现真像说明事实。虽然他(她)们也在误读冰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她)们都认可而且喜欢、热爱这首诗。作为这首诗主要部分原创作者的孙子兵,在此要向他们致敬,相信冰心老人也会同样尊重他(她)们这样的读者。

关于孙子兵《写给母亲的诗》的写作经历和发表过程,老铁、书文、海勇等昆山诗人都是知情者和见证者。

在孙子兵2019年5月12日发现自己发表于《诗潮》2005年第11-12月号的作品《写给母亲的诗》被中央电视台误认为冰心之作以后,立即着手收集证据,并在网上发文公告公布自己作品被“抄袭”的事情原委。如今,许多诗人、读者、网友和杂志编辑已经逐渐了解和知道事实真相。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至今没有任何一家采用过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的政府部门、官方机构、文化单位、文学协会、杂志社、出版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团体站出来更正实事还原真相,也没有任何一位朗诵过这首央视版《写给母亲的诗》的朗读者发布消息说明情况澄清误会。

“抄袭”孙子兵的行为,任然进行,误读冰心的现实,还在继续……(孙子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