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冰川地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冰川槽谷的特点 第三节 冰川地貌

第三节 冰川地貌

2023-09-11 0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冰蚀地貌

冰蚀地貌,包括冰斗、冰川湖、槽谷、角峰、刃脊、冰蚀洼地、羊背石、冰溜面、冰擦痕等。

1. 冰斗 冰川形成和移动过程中,在山坡一定部位较平缓处刨蚀出的一种圈椅形洼地,三面陡崖环绕,一面向山下敞开。在拔仙台四周、跑马梁北侧和鳌山东坡,冰斗呈层状分布。高位冰斗分布在海拔3350米~3550米之间,低位冰斗分布在海拔2600米~2800米左右。多数冰斗破坏严重,成为底穿冰斗,有的还保留岩坎的残迹,有的形态完好,岩坎拦蓄冰雪融水,形成高山湖泊。大爷海冰斗、二爷海冰斗、三爷海冰斗、玉皇池冰斗,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典型冰斗,并在冰川消退后,在洼地积水成湖。

(1)大爷海冰斗,位于拔仙台西北约600米处分水岭北坡。海拔3590米,是典型的圈椅形洼地,偏居于大爷海槽谷左侧源头。东、南、西三面斗壁合围,朝北敞开,成圈椅状。南侧后壁陡峭,坡度达40°~55°,上陡下缓,崩石堆垒;东侧以刃状梁脊与红水河槽谷相邻,西侧隔高70余米的鞍垭与三官殿下槽谷相依。冰期时冰斗冰川挖掘作用形成深陷的洼坑,前有相对高度为0米~11米的岩坎。冰坎的下方以落差40米的陡崖与大爷海冰川槽谷相接。

(2)二爷海冰斗,位于拔仙台西南约400米处,是一个向东南开口的圈椅形冰斗洼地。海拔3650米,三面岩壁陡峭,后壁坡度近40度,高30米~40米,崩石遍布,在冰缘环境下,岩坡蚀退作用相当强烈。冰斗东南有约10米高的岩坎,其上保留有冰川磨光面。冰斗前缘的岩槛呈微起伏的台坎,宽度达数10米,相对高度0.5米~15米,台坎上保存有冰斗冰川流动形成的沟槽和岩脊。

(3)三爷海冰斗,位于二爷海冰斗东南700米~800米处。海拔3480米,两者之间相隔一高约125米的岩坎,岩坎上分布有磨光面和刻蚀槽。冰斗洼地长450米,宽300米,面积约0.45平方公里。其前缘有一基岩岩坎,相对高度0.5米~13米,中间切成小槽,右侧岩坎长而高,左侧岩坎短而低。后壁顶部坡面保存着冰流磨蚀的痕迹。洼地中有一高10米~20米的岩石垄岗,由东向西插入洼地中部,把洼地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使洼地呈马蹄形。

(4)玉皇池冰斗,位于二爷海槽谷中部、三爷海以南约120米~400米处。海拔3335米,在三爷海岩坎与玉皇池冰斗后壁之间,相隔一高约110米的岩坎,岩坎上分布有次一级的小岩坎,岩坎上可见羊背石,羊背石北侧保留有冰川刻蚀槽。还有一宽浅的小洼地,已沼泽化。冰斗三面陡壁合围,朝南敞开,西北侧岩崖峭立,并有冰劈作用留下的冻胀裂缝。玉皇池冰斗洼地,受断裂控制,洼地呈菱形。洼地后壁稍陡,后缘基岩谷地横剖面具有较明显的套谷结构。南开口处有高5米~20米由岩块组成的垄岗,垄岗以下有高100米的岩坎。洼地前缘由上覆冰碛的左侧基岩岩坎和右侧退碛堤组成的弧形垅岗,相对高度约0.5米~30米。岩坎与湖盆及合围的后壁,表明玉皇池曾是冰斗冰川的源头,由冰碛物组成的退碛堤,说明它也曾是冰舌长期停息消融的前缘,其演变历史由冰斗后壁的套槽谷、冰流磨蚀面和擦痕等方面分析,它是先经历了冰斗阶段,后又处于冰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冰斗冰蚀湖盆。

(5)三官殿消亡冰斗,位于拔仙台西侧,三官殿下槽谷东北隅。海拔3400米,是一个向西开口的长圆形铲状洼地,形态不典型,洼地面积1.5平方公里。三官殿下槽谷源头并无明显的冰斗,东南角有一圆形小平地,前有羊背石和基岩岩坎,后为岩壁环抱。由于大量岩块沿坡面下移,冰斗底部被填平,并发育了沼泽,形成一个沼泽草甸丛生的小盆地,实属三官殿下槽谷中的一个消亡了的小冰斗。洼地后背靠大爷海、二爷海,其间有垭口相通,洼地内分布有两组洼地群,并有大小羊背石和岩块分布于洼地底部。

(6)佛爷池粒雪盆,位于跑马梁南坡、二爷海槽谷西侧。两者之间隔一宽缓山梁,是一个圈椅形洼地,海拔3400米~3500米。洼地长1000米~1500米,东西宽800米~1000米,面积约1.4平方公里。佛爷池粒雪盆底部有6条基岩岩脊,相对高出粒雪盆底数米至20米~30米,彼此交错着伸向粒雪盆的最低处。岩脊之间有7个沼泽化的小洼地,组成高、低两个小洼地群。小洼地为底碛及岩块淤平,以前曾有过湖泊而今已经消亡。粒雪盆后壁陡峻,有一残存的角峰和两个雏形冰斗,前缘为一高10余米的岩坎与佛爷池槽谷相接。

(7)其他冰斗,还有跑马梁两侧支沟的源头、鳌山的北坡五里峡源头、鳌山西坡苏家沟的支沟脑、黄柏塬北部的红崖河源头、海塘河源头、大平破庙附近,都有冰斗分布。其高程大体可分为两级,高者在海拔3400米~3500米,保存较好;低者在海拔2600米~2800米,破坏严重。

2. 冰川湖 包括冰斗湖、冰蚀湖、冰碛湖。冰斗湖有大爷海(大太白池)、二爷海(二太白池);冰蚀湖有三爷海(三太白池)、玉皇池;冰碛湖有三清池、佛爷池。各冰川湖以玉皇池水面最大,水面26 767平方米;二爷海分布最高,海拔3610米;大爷海水最深,水深17米。

(1)大爷海,为冰斗湖,位于拔仙台西北侧的大爷海槽谷左侧源头,海拔3550米,周长293米,水面6818.8平方米,水深17米。

(2)二爷海,是冰斗湖,位于拔仙台西南侧之二爷海槽谷源头,海拔3610米,周长243米,水面4700.9平方米,水深10米。

(3)三爷海,系冰蚀湖,位于二爷海以南约400米处,海拔3485米,周长480米,湖面成栗形,水面18 328.3平方米,水深7米~9米。

(4)玉皇池,是太白山最大的冰蚀湖,位于三爷海以南约120米处,海拔3370米,水面26 767平方米,水深8米~11米。

(5)三清池,为冰碛湖,位于玉皇池东南,海拔3063米,水面约1000平方米。湖底已被各类沉积物填满,汛期有湖水,旱季干涸。

(6)佛爷池,是季节性冰碛湖,位于跑马梁南侧,海拔3400米,水面约3000平方米。洼地为底碛及岩块淤平,以前曾有过湖泊,而今已经消亡,只在雨季大汛期才有积水。太白山各冰川湖特征参数见表1-3-20。

 

太白山冰川湖特征参数表

表1-3-20

湖  名

高  程

(米)

岩坎相对高度

形   态   要   素

半 径

(米)

周 长

(米)

面 积

(㎡)

深 度

(米)

成  因

大爷海

3550

0~11

46.6

293

6818.8

17±

冰斗湖

二爷海

3610

0.5~15

38.7

243

4700.9

10±

冰斗湖

三爷海

3485

0.5~13

76.4

480

18328.3

7~9

冰蚀湖

玉皇池

3370

0.5~30

92.3

580

26767.0

8~11

冰蚀湖

三清池

3063

 

 

 

1000

 

冰碛湖

佛爷池

3400

 

 

 

3000

 

冰碛湖

3. 冰川槽谷 是冰川作用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以太白山拔仙台(角峰)为中心,在其周围呈辐射状分布着5条冰川槽谷,即大爷海槽谷、三官殿槽谷、二爷海—三清池槽谷、佛爷池槽谷和红水河槽谷。

(1)大爷海槽谷,位于拔仙台西北侧,呈北偏西15°展布,长1000米~1500米,上段宽193米,下段宽110米,为一宽深通直的冰川槽谷,宽深比0.301,纵比降0.38,海拔3080米~3500米。槽谷底部在海拔3365米、3345米处有两级相对高度数米的岩坎,其间为沼泽化的冰蚀洼地。大爷海槽谷纵坡坎坷不平,坡度10°~15°,横剖面呈U形,谷坡为50°左右。在海拔3500米左右处,有一级由基岩构成的肩坎,高出谷底100余米,因而槽谷具有冰川U形套谷的特征,但肩坎宽度狭窄,且受到后期破坏,呈不连续状分布。大爷海槽谷源头以40多米的陡坎与大爷海冰斗湖相接,槽谷宽而深的形态与大爷海冰斗偏处一隅的特点,很不协调,似乎在大爷海槽谷不同发育阶段,冰斗发生跳跃式的蚀退作用。在大爷海冰坎下方和大爷海槽谷东南角保留早期冰斗痕迹,但冰斗形态不甚清晰。在槽谷末端海拔3200米处,保留有岩块组成的垄岗,为中碛堤,高15米~20米,其上生长落叶松。垄岗以下谷地呈V形。       

(2) 二爷海——三清池槽谷,位于拔仙台东南侧,海拔3040米~3570米。平面形态呈一上尖下宽的半牛角形谷地,其延伸方向初呈南偏东50°,后转向正南,下延至三清池附近,长2610米,宽150米~300米。槽谷的特点:一是纵剖面成阶梯状,即由二爷海冰斗湖及三爷海、玉皇池冰蚀湖及其间的陡坎组成的阶梯形谷地,每一堤坎相对高度约100米~140米,岩坎上保存有磨光面和冰流刻痕。冰蚀湖的前缘,均保存着基岩岩坎,表明冰期时二爷海——三清池冰川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不仅有底部滑动的性质,同时也具有伸张流动和块体运动的特点;二是横剖面具有不对称的套谷结构,由二爷海至三爷海之间的一段槽谷,宽约150米~200米,右侧上槽谷肩坎保存较好,上覆岩块和漂砾。左侧则无明显的肩坎,高度也较右侧为低,且成浑圆状。至玉皇池的后壁,宽槽谷的左侧套以较小的槽谷,其横剖面结构更不清晰。玉皇池以下,槽谷宽度增至300米~400米。底碛和大量的分化岩块遍布谷底和谷坡,形成宽缓对称的横剖面,见不到上、下槽谷之间的谷肩残迹。                              

(3)三官殿槽谷,位于拔仙台西南侧,海拔3080米~3610米,由一宽浅的槽谷和一嵌套的槽谷所构成。槽谷长1300米,宽200米~500米,宽浅槽谷位于南侧西的跑马梁上,偏北侧的套槽谷切入宽槽谷约数10米。横剖面呈不对称形的嵌套结构。

三官殿上槽谷位于南侧,方向呈南偏西85°展布,海拔3430米~3610米,长470米,谷底最高处位于三官殿破庙石基附近,以25°~31°的坡度向拔仙台过渡,无冰斗遗迹,经鞍垭与二爷海槽谷相邻。东高西低的纵剖面,计有5列岩坎,其高程由上而下分别为3580米、3560米、3510米和3430米。陡坡坡度为17°~23°,坎面平缓,约3°~5°。局部形成浅沼,为冰川盛期冰流锉磨作用所致。

三官殿下槽谷位于北侧,其源头以11°~15°的斜坡以鞍垭与大爷海相依,在下槽谷的东北隅有一消亡的小冰斗。下槽谷嵌入槽谷约40米~50米,宽约110米~220米,长1.2公里,纵剖面平均坡度约7°,在海拔3400米左右,上槽谷以陡坎与下槽谷并连,槽谷底部增宽达400米。槽谷底部由基岩组成的大小羊背石5个,大羊背石相对高出谷底40米~50米,又将下槽谷分为其顶面高度与南侧上槽谷底部高程相当,与其西部的反倾谷底相一致的两部分。小羊背石相对高3米~5米,迎冰坡坡度只有1°左右,背冰坡基岩呈梯坎状,坡度达20°~30°。下槽谷的北侧反倾坡为后期雪蚀所改造,呈浅槽地。越过反倾坡浅槽地的最高处,在塑造三官殿下槽谷阶段,又发育了一悬冰川,以悬冰川谷形态向西北延伸,并过渡为峡谷。

(4)佛爷池槽谷,位于跑马梁的南侧,东与二爷海——三清池槽谷相邻。在南天门眺望,佛爷池槽谷呈簸箕状,U字型,方向呈南偏西15°展布,海拔3000米~3500米。槽谷长1100米,宽150米~350米,其后缘为一相对高度10数米的岩坎,槽谷与海拔3500米的佛爷池粒雪盆连接,其前缘下伸到海拔3000米左右。残存的终碛垅与三清池终碛垅的右端断续相合并,其横剖面较宽浅,纵剖面陡峻,谷坡和谷底有大量底碛和石块分布。

佛爷池槽谷的西侧,还有与其汇注在一起的两条支冰川槽谷,分别命名为一号支冰川槽谷和二号支冰川槽谷。一号支冰川槽谷为冰斗冰川所塑造,其后壁的雏形冰斗和经寒冻风化所破坏的小角峰形态清晰,槽谷宽约70米~120米,深约100余米,长约500米~600米,底部块石堆垒,崎岖难行。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与佛爷池槽谷在海拔3300米处相汇合;二号支冰川槽谷位于一号支冰川槽谷的西侧,其后壁紧贴跑马梁南坡。两个雏形冰斗形成的冰斗冰川槽谷,深度30米~70米,宽90米~110米,长约500米,向东南延伸与一号支冰川槽谷并连。因此,可以看出佛爷池槽谷不是一条单一的冰川槽谷,它是由粒雪盆、支冰川槽谷和雏形冰斗、岩坎和刃脊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的冰川槽谷。

(5)红水河槽谷,位于拔仙台东北侧、文公庙梁南坡,海拔3350米~3550米。宽浅型槽谷,呈东西方向延伸,长470米,宽90米~120米,深达120米,西端以刃脊状鞍垭与大爷海槽谷相依,槽谷侧坡陡峭,一般为30°~70°。由于寒冻风化强烈,雪蚀作用活跃,重力崩塌旺盛,槽谷谷坡及谷底的石河、石川和倒石锥特别发育,谷坡上形成的雪崩槽还十分完好。没有冰斗与之衔接,是一个短直深窄的冰川槽谷,向东延伸不远,即转变为V形谷地。

(6)其他槽谷,还有跑马梁至太白梁两侧的鞍状槽谷。跑马梁两侧的鞍状槽谷,由佛爷池支冰川槽谷向西,跑马梁与太白梁(海拔3523米)之间,亦即黑河支沟与燕岭后沟之间的分水岭,为一宽缓的鞍形槽谷。跑马梁与东塬相邻,海拔3200米~3400米,北高南低。鞍槽上宽700米~800米,下宽300米~400米,相对低于跑马梁和太白梁100米~400米,纵坡由北向南微倾,槽谷底保留有羊背石。北向坡3°~5°,南向坡40°~50°,呈流线型的脊背,表明冰期时鞍状冰川由北向南流动的特征。北部的粒雪盆东西长达500米,南北宽200米~300米,低于鞍槽底部约40米,是鞍状冰川补给源头。当冰川发育最盛时,鞍状冰川的北端曾经发育西北、北和东北三支小的分支冰川,留下三条悬槽谷,冰川盛期时向跑马梁北侧支沟泛溢的痕迹还相当清楚。跑马梁上的鞍状槽谷,有7~8条之多。这一类型的冰蚀地貌发育过程,与跑马梁剥蚀面及其变形后向南微倾的特点有关,也与支沟的溯源发展相联系。

太白梁的东侧宽谷一般称为东塬,海拔3100米~3200米,也是一条宽缓的鞍状冰川槽谷。处于东太白河与三岔峡东峡之间,其形态结构与东侧鞍状槽谷相似,由太白梁向西直至鳌山,梁地起伏增大。在海塘河、雪山沟、红崖河的七条支沟,以及沙沟峡、五里峡等源头,均有冰川槽谷分布。例如五里峡源头的冰斗和槽谷保存相当完美,而峡谷本身又具套谷结构特征。

太白山冰川槽谷纵向分布情况见下图。

 

太白山冰川槽谷纵剖面示意图

图1-3-5

4. 角峰[1] 由于后期的强烈风化,太白山比较典型的角峰已不多见。拔仙台形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台锥,这是一座在冰期尚未发育成型的角峰。拔仙台顶面开阔平坦,面积约8.4公顷,属秦岭山脉中生代夷平面的残留部分。台体凌空突兀,北坡陡峭,坡度达57°~75°,雪崩槽和物理风化及重力作用形成的石河非常发育;南坡较缓,坡度23°~31°,崩塌的块石遍布山坡。在冰缘气候条件下的寒冻风化和雪蚀作用的综合改造中,有的角峰呈残破状,如跑马梁东段文公庙与大爷海槽谷之间的角峰、佛爷池源头的小角峰。其他角峰在跑马梁西段、太白梁、鳌山以东的荞麦梁都有分布。更早期的角峰,在平安寺至文公庙之间也有保存。

5. 刃脊[2]

  拔仙台周围、二爷海槽谷与红水河槽谷之间的刃脊比较典型,其他刃脊风化破坏严重,形态特征已不突出。有的刃脊呈浑圆状,如三爷海至玉皇池之间的左侧刃脊;有的刃脊一坡平滑,另一坡呈陡崖状,如三官殿槽谷右侧刃脊。其他刃脊在鳌山东侧、荞麦梁、太白梁、跑马梁均有分布,更早期的刃脊在平安寺至文公庙之间也有存在。形态不尽相同的刃脊,既与冰期时冰川作用的强弱有关,又与冰后期其他营力作用有联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正在不断地遭受崩解,原形日益遭受破坏,到处是石块、岩屑坡。这表明冰期之刃脊,冰后期以来已发生很大变化。

二、冰碛地貌

冰川在移动中,携带大量块砾和泥沙,冰川消退时,便将这些固体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冰碛地貌。在太白山顶部,与冰蚀地貌交错分布的冰碛地貌,主要有终碛垅、侧碛堤、退碛堤、底碛、滞碛、融出碛、冰川漂砾等。

终碛垅,是位于冰川活动前缘的冰碛物堆积体。由棱角和粗棱角的冰碛块组成,混杂大量的碎屑、砂及亚砂土,主要成分为太白花岗岩,生长冷杉和太白红杉林。仅就人工开挖的三清池剖面观察,其顶部有约1米~2米厚的黄土状土。向下为花岗岩块砾、粗砂和碎石堆积。在切割的V形峡谷边坡,漂砾和砂质碎屑相混杂,呈淡黄色或桔黄色。

1. 大爷海终碛垅 位于大爷海槽谷的尾端,海拔约3000米处,呈残存鞍状垅岗。由花岗岩漂砾、冰碛、砂砾组成。左侧保存较好,右侧为重力崩塌的岩块掩覆。相对高度10米~15米,前缘坡度较陡,为22°~27°,迎冰坡度较缓,约10°左右。终碛垅为后期溪流切割,形成小V形谷地,其前缘突然转变为三岔峡峡谷。该终碛垅是大爷海冰川停滞下伸的标志,与终碛垅相衔接的侧碛堤呈断续状,且为冰缘块石堆覆,形态不甚清楚。

2. 三清池终碛垅 位于二爷海——三清池槽谷的末端。由混杂的黄色冰碛物,构成三道垅岗,相对高度80米~100米,海拔3000米左右,为一向南凸出的弧形垅岗,迎冰坡缓,与底碛和侧碛以及后期的冰缘、暴流堆积物相衔接,前坡较陡,约30°~50°。终碛垅的右侧为流水切割形成的V形谷地,终碛垅总长310米~350米。

3. 玉皇池退碛堤 位于玉皇池的前缘,海拔3370米左右。与三清池终碛垅同位于一条槽谷中,而高出三清池终碛垅约300米,但规模较小,相对高度5米~30米,左侧堆迭于基岩岩坎之上,右侧低缓。由冰碛碎石、粗砂、亚砂土和亚粘土组成,偶夹漂砾、块砾,具有下粗上细的特点,剖面风化后呈灰黄色,新鲜剖面呈桔黄色。

岩坎与冰碛物共存,表明冰蚀作用在前,冰川堆积作用随后的交替过程。在高出右侧退碛垅顶端约30米~40米的谷坡处,发现残存的冰碛物。可能为上槽谷肩部残留的冰碛物,但在结构、成分和颜色,以及风化程度方面,与玉皇池破庙背后的冰碛物非常类似。据此推测,退碛垅的原始形态可能较目前高大,后为冰水冲决,致使同期的退碛垅堆积物,在左右两侧谷坡分布高程相差数10米。玉皇池退碛堤是冰川消退阶段,在冰舌停顿过程中形成的。

4. 佛爷池终碛垅 位于佛爷池槽谷的尾端。海拔3100米左右,相对高度约40米~50米,呈弧形。其前坡较后坡陡,重力作用使岩块不断发生坠落现象。

5. 二爷海——三清池侧碛堤 位于二爷海——三清池槽谷中。侧碛堤是冰川消退过程中,原聚集于冰川两侧的碎屑物质,堆积在冰川槽谷两侧,形成与冰川流向平行的长条状冰碛岗。该侧碛堤前端与三清池终碛垅相接,以阶地形式分布于槽谷左侧,高出底碛数米至10余米,长达数百米,在三清池破庙的北侧约0.5公里处。侧碛堤曾为后期冰雪融水所改造,形成槽地。侧碛堤保留有反倾坡,易与阶地相区别。主要由花岗岩粗棱角的大小砾石、漂砾和粗砂及亚砂土组成,呈淡黄色和微黄色。该侧碛堤是由三清池终碛垅内侧上缘直到玉皇池下方的乱石滩呈长岗状分布。

6. 三官殿侧碛堤 位于三官殿下槽谷南侧。北面隔一小沟与三官殿下槽谷中高达50米~60米的羊背石相对峙,侧碛堤呈东西方向延展,长约150米左右,前接雪蚀槽中的冰水扇,相对高度30米~40米。由棱角状的花岗岩碎砾、岩屑、粗细砂和巨砾组成。剖面露头呈米黄色,新鲜剖面呈桔黄色。

7. 其他冰碛堆积 是分布在各槽谷的底部和边坡的大量岩块。除了冰后期的冰缘寒冻风化和重力作用形成的石海、石河、倒石堆外,槽谷底部的块石,大部分属于冰川滞碛和融出碛。在大爷海槽谷的洼地和二爷海——三清池槽谷的冰蚀湖盆中的滞碛,主要为粗棱角的块砾、碎石、粗砂填充,上部为高山草甸薄土层。分布于跑马梁上的鞍状槽谷中的底碛以石块为主,呈分散状。有磨蚀的凹槽,凹槽与冰流方向一致,与冰缘寒冻风化形成石海、石滩的杂乱堆积似有区别。这些冰碛堆积物在太白山集中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带,与分布于位置较低的早期冰碛物不同之处,是成岩作用差,基本未交结,风化很浅。

三、冰缘地貌

冰缘地貌,由冻融作用形成。太白山自晚更新世隆升为秦岭主峰以来,高山区一直处于常年寒冷的气候控制之下。冰川全部消失后,这里的冻融作用十分强烈,因而冰缘地貌非常发育。组成太白山主体的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雨雪水渗入岩隙后,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冻结和解冻过程使山体强烈风化,同时山谷坡陡,重力作用和雪蚀作用旺盛,形成漫山遍野大小不一的棱角状石块。地表起伏较缓的文公庙梁、跑马梁、拔仙台、太白梁等,块砾遍布,犹如石的海洋;山梁两侧坡面上或山沟中,条条石流呈带状自上而下形似石块构成的河流;在低平处由于裂隙水丰富,冻胀作用强烈,形成石环、石多边形等。石海、石河广泛分布于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有的分布到海拔3000米以下的坡面、山沟中,有的石河基本稳定,有的石河还在移动、扩大。

1. 石海 广泛分布于跑马梁、拔仙台、太白梁、鳌山等地,形似一片广阔浩瀚的乱石滩,大小不等的块石,横七竖八,无一定排列方向,又微具起伏,貌似海洋,故俗称“石海”。其形成过程,首先是基岩裂隙发育,雨雪水渗入,冻结成冰而后消融。这一长期的反复过程,使岩体不断崩解,由整块变成大块、碎块。同时,雪蚀作用、融冻作用也参与崩解过程。由于石块堆垒,相互顶托,缝隙宽而深,雨雪水渗入乱石滩成伏流状,同时将细粒物质带走,因而石块的表部缺乏细碎物质。梁顶光秃,石块裸露,灌草无法生长,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贴附岩表,多呈灰色或暗褐色。

2. 石河 分布于角峰、刃脊和槽谷的边坡,由寒冻崩解的大小石块组成。在雪崩槽、雪蚀槽和流水冲成的槽形坡,受重力作用影响石块不断移动,形似挂在山坡的溪流,故名“石河”。这类冰缘地貌在拔仙台的北坡、三官殿槽谷、二爷海槽谷等处十分发育。往往运转到槽谷底部,迭覆于冰碛之上,形成小的堆石垅岗。

3. 石裙 多分布于陡峭的岩壁坡脚,如大爷海后壁、二爷海后壁、佛爷池粒雪盆侧壁,均发育了石裙地貌。以横截面呈锥形的石块堆体分布于坡脚,相对高度不一,由8米~9米至20米~30米,坡度可达30°~35°。石裙的形成,表明冰斗后壁或槽谷边坡在冰缘气候条件下,重力崩落强烈,蚀退作用相当活跃,同时也反映了冰斗和槽谷的底部填补过程是很迅速的。

太白山冰川遗迹分布图

图1-3-6

4. 石环  是一种冰缘微地貌形态。中间为碎石或粗骨土,四周由较大的石块所组成。中部微凸,向边缘微倾,平面呈环状,故名“石环”。多分布于西跑马梁的平缓处、三爷海北侧、三官殿槽谷底部等低平地方。一般认为石环的形成机理是由于细粒土层中的水分在降温时向冻结面迁移和冻结,引起石块抬升,细土填补其下部空隙石块被抬升到地面后,经反复冻融向周边移动,长期冻融分选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石环。

5. 石冰川 分布在二爷海——三清池槽谷中。大面积石块组成的石冰川,长达数百米;由玉皇池前缘至三清池终碛垅之间的槽谷底部,分布着巨砾、块石和底碛、侧碛组成的石冰川。主要是在暴流作用下发生移动,其下部的块石和细碎物质,受冻融作用也在缓慢的运动。因而,人行小路由于岩块的活动,常常辨认不清。

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情况见图1-3-6。

 

[1]角峰,是由冰斗冰川啮蚀形成的顶端尖峭的基岩山峰。开口方向不同的3个或3个以上的冰斗间所夹的山岭,由于冰斗壁不断退后,而被剥蚀成一个孤立尖锐的金字塔型山峰。

[2]刃脊,是冰川槽谷或者两个背靠背的冰斗冰川侵蚀成为刀刃状的山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