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是怎么长出来的?就是这么神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冬虫夏草实际是虫还是草 冬虫夏草是怎么长出来的?就是这么神奇!

冬虫夏草是怎么长出来的?就是这么神奇!

2023-10-26 01: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刚刚抛开的时候,身上还粘连着泥土的余迹。

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或是地下。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经一个月左右时间孵化成白线头似的小虫。小虫一蜕掉卵壳就急急忙忙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潮湿疏松的土壤给它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头花蓼、珠芽蓼、川贝母、小大黄、金露梅等植物的根茎给它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其孵化成长为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它在土壤中悄悄地、自由地生活和成长。它耐旱,耐饥,耐寒,就是严冬冰冻 3 尺对它也无可奈何,它僵而不死。

蝙蝠蛾的幼虫像蚕宝宝一样沉睡在泥土中。

侥幸未被真菌感染的幼虫将来就有机会蜕变成蛾出土。这时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没有机会蜕变成蛾出土的幼虫寄生,它就伸出菌丝进入虫体内部,吸收其养料并生长发育,菌丝繁殖蔓延,并环绕成团。形成菌核(一般在蝙蝠蛾幼虫5龄以后,幼虫体内的五脏六腑就被菌丝消耗殆尽,幼虫死亡,只留下一个被菌丝填满的躯壳。冬虫夏草菌没有了食物来源,便安然进入菌核期)。

5龄蝙蝠蛾幼虫被菌丝消耗殆尽,直至爬到接近地表

到最后,菌核充满虫体,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死幼虫只剩下一层皮。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

受真菌感染的幼虫,菌核充满虫体,子座开始出现。

慢慢变化,向着虫草的形状改变,子座慢慢形成。

在来年的5月天气转暖时,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黄或浅褐色的菌座,生长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状,就形成我们平时见到的夏草。 因为它的子实体长度只有几厘米,而它所寄生的蝙蝠蛾幼虫又是在地下深处活动,子实体很难伸出地表。这时潜伏在虫体内的菌丝迅速行动,长出子实体,子实体伸出地面后,就可以散发孢子传播下一代了。入夏以后,子实体像雨后春笋,迅速钻出地面,亭亭玉立在植物群落之中,这个季节正是采挖虫草的好时机。

虫草刚挖出来,身体的皱褶还不明显。

挖出来的虫草堆在一起,还没有去掉残留的泥。

大约6月中旬以后,成熟的冬虫夏草真菌在寄生的幼虫头上形成子座,子座内大约有5000个可育的、肉眼可辨的子囊壳,内含长柱形的子囊,子囊内含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壳破裂,子囊孢子就从子囊壳里弹出,随风飘落到各处,下雨时随雨水渗入到土中。当遇到蝙蝠蛾幼虫时,又长成新的冬虫夏草。

已经完全成形的虫草,可以看到草头变得又扁又黑。

在青海玉树,9月下旬就已经可以挖到被寄生的虫体,头部的子座高约1cm且不露出土面,在秋冬时节,僵虫的头部会长出“子座”芽。

虫草的详细图解1

次年5月冰雪融化时,土壤温湿度适合子囊菌生长,子座以每天3-4mm的速度长出地面,形似小草,子座出土初为淡绿色,后变为紫红色,一般在露出地面部分达20-50mm时不再继续生长。直至子座成熟。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孢子便又随风飘散,再去寻找新的寄主。到次年6月中旬,子座头部渐渐肥大,次年7月下旬子囊孢子长成。次年8-9月逐渐成熟并从子囊壳散发出来,继续对寄主幼虫进行寄生。冬去春来,大地回暧,生命就这样不断的循环。

虫草的详细图解2

由此可见,只有虫没有草,不是冬虫夏草,只有草没有虫,也不是冬虫夏草。它是两种生物之间生存竞争的结果,因此,虽然兼有虫和草的外形,却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冬虫夏草实质上是一种真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而形成的昆虫和真菌两种生物的结合体,冬虫夏草是动物和植物的完美结合,它就是这样以它特有的方式不断地循环,不断的涅磐,阐释着生命的生生不息,演绎着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一株奇特的小生命静静的肃立在草丛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