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篇(全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农学导论论文范文大全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篇(全文)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篇(全文)

2024-07-04 1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农业专业英语》一书是高职高专院校农业专业英语系列教材之一,出版自武汉大学出版社,其中夏家驷为主要编撰人。该书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文本具有趣味性,紧跟当前形势,且难度适中,配备了录音资料,重视听说交流。该书以提高农业院校在校生英语水平为根本目的,以增强在校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大学生为重要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在各章节后设置练习题、文章翻译等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理论知识后,能够立即得到实践锻炼,明确自身不足之处,及时巩固专业英语知识,构建专业英语知识架构,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农业专业英语》一书总共分为十二个单元,主要包括农业、动物科学、食品、转基因技术、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渔业、园艺、林学、农业机械化、昆虫以及农业经济等学习内容。第一单元为农业,该章节首先从国际角度阐述了农业发展必要性及发展重要意义,其次从旅游行业角度具体阐述了农业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最后详细介绍农业发展历史背景。第二单元为动物科学,主要将动物与科学结合起来,根据动物生物特征,运用有效科学技术为人类生活提供服务,这也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重要方向之一。第三单元是食品,该章节简要概述了一些常见蔬菜基本特征及相关效用,如芹菜是一种具有治疗效果的食品等。第四单元是转基因技术,从食物角度具体论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运行特点以及运作流程,同时详细分析了转基因技术在食物中的应用意义,以便从科学角度挖掘食物其他方面的价值。第五单元是环境保护,首先详细介绍了温室效应基本概念,包括温室效应对生存环境的危害性;其次介绍天然气基本概念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价值;最后概述食肉者基本特征。第六单元是水资源利用,首先从节约水资源层面上探究农业灌溉方式的创新与升级,并提出大学激光实验可能会彻底改变灌溉方式的设想;其次以健康利用水资源为根本目的,提出海水洗手间有助于解决冲洗缺水状况的想法;最后提出在家节约用水的方法。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单元分别介绍了渔业、园艺、林学、农业机械化、昆虫以及农业经济。

总而言之,以夏家驷为主要编撰人的《农业专业英语》一书,从动物科学、到食品再到环境保护等,详细、深刻、全面论述我国农业专业领域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理论知识参考,同时也为农学专业英语教学提供内容参考。通过该书,农学专业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农业领域相关英语知识和专业技术,构建农业专业英语知识架构,提升学生农业专业英语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然而,在运用该书进行课堂教学时,发现农学专业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农学专业英语整体教学效果。对此,接下来就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展开相关研究。

1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深入改革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专业英语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前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理念都有了重大突破,农业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结合当前高等院校农业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再依照《农业专业英语》教材特点,可以大致分析出农业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一,农业专业英语教学课时不足。目前,关于农业专业英语学习,教育部对此做出了相应规定:学生在完成大学基础英语培养,达到国家规定的四、六级分数线之外,还应学习专业学科英语知识。可见,教育部对专业英语学习重视程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农业院校对农学专业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农业专业英语学习对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仅仅只将其当作选修学科,侧重农业专业知识教学,忽视农业专业英语重要作用,使得农业专业英语课时不足,影响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其二,农业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一。根据现有相关实际调查情况来看,许多农业院校专业学生存在英语水平不一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在招收学生过程中,虽然学生总体分数相差无几,但是细化至英语学科便会发现,学生英語水平有高有低,整体呈现较大差距。对于部分英语基础水平较高学生而言,《农业专业英语》教材实施的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其快速掌握农业专业英语知识和相应技能。而对于部分英语基础较差学生而言,听说读写是其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之间差距逐渐拉大,不利于院校农业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三,农业专业英语教学队伍水平欠缺。专业教师队伍是进一步开展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根本要素,也是培养农业专业学生综合能力重要前提条件。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当前农业专业英语教学队伍水平还存在一定欠缺,部分教师受其他学科特点影响,在进行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时,往往容易忽视该学科的语言特征,认为只需要将专业英语知识传授下去便可。而且,部分教师在进行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时,直接运用其他学科教学方式,忽略与农业专业英语本身特征与规律,使得教学结果不尽如人意。其四,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有待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已是农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重要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新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并不够深入,部分院校教师仅仅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微视频教学或者微课件教学,且仍旧采用部分传统教学理念,没有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而且,农业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深入互动和交流,阻碍教师对全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掌握,不利于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进一步开展。

2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创新路径

针对农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专业英语》教材特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其一,重视农业专业英语教学,实施综合能力培养战略。要想有效开展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活动,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农业专业英语教学,并将其当作农业专业学生必学课程,实施综合能力培养战略。一方面,重视农业专业英语教学,增加专业英语课时。高校要深入贯彻国家对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战略指导以及教育部对农业专业英语教学要求,要深刻了解当前农业产业市场发展局势以及国际形势,明确农业专业英语实施应用价值,增强对农业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为农业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之一。同时,增加农业专业英语教学课时,并划分为必修课程,让学生也能够意识到农业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实施综合能力培养战略。教师在进行农业专业英语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将专业英语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其二,明确农业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对待英语水平不一的学生采取不同方式引导。教师在进行农业专业英语教学之前,要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对于英语基础水平不一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引导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农业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一方面,高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该专业涉及的相关社会职业需求,综合目前高校教学目标,制定明确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读写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农业专业英语素养;另一方面,依照学生个性化学习兴趣,合理推荐一些趣味性、可读性、实效性、科学性强的课外杂志或国外读物,丰富学生专业英语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其三,加强农业英语教学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強有力教师队伍是农业专业英语教学必不可少重要元素,可以提高农业专业英语教学专业性、标准性,还能灵活掌握农业专业英语相关规律,有针对性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在高校实现农业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当中,高校要不断加强农业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农业专业英语专题教育活动,增减教师之间的交流,互相传授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在农业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期间,要了解该学科语言特性,将专业知识和语言特点联系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其四,创新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活动。良好教学方法是农业专业英语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重要要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有助于学生发散个人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具体而言,高校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将信息技术全面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互动、角色演绎、情境教学等。同时,贯彻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导英语课堂,教师可在一旁辅助引导,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3 总 结

《农业专业英语》一书涵盖丰富农业领域专业知识,从农业基础知识再到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等实际运用方面,详细阐述了农业领域涉及的知识体系,包括农业基础知识、农作物栽培技术等,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清晰、完整地为学生提供农业专业英语必备知识和技能学习,对农学专业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有积极参考作用,某种程度上还能满足该职业领域基本需求,推动农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农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发展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民生生活,而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农业专业学生英语素养是支持我国农业产业“走出去”根本路径,同时还能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马艳,女,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2017年度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研究,编号201702026;河南省信阳市社科规划课题—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号2019 WX036)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农业院校是实施高等农业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乡村振兴需要的高层次农科人才。该文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和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onomy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l; Education reform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市,导致“空心村,耕地荒”等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1]。2018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的具体方针。

现实中,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短缺、增收困难、生态环境恶化等困境,这些问题不仅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带来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的缺乏也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转移。因此,破除乡村振兴中的困难,不仅要靠政府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农业高等院校更是责无旁贷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针对农业高技术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农业农村问题制定适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人才。但目前在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观念。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更新教育观念,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学生,并突出地方人才培養特色。

1.1 更新教育观念 当前大学生选择工作,不再将专业对口作为工作选择的标准,而更多地看重工作性质、上班地点及福利待遇等,导致不少大学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差较大,这种情况在农学专业学生中尤为常见[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涉农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加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需要,需要转变全社会对农村农业的偏见观念。因此,地方高校应建设素养高的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扭转学生眼中对农业、农村的看法,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农村大有可为,并打造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及专业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成为“后浪”。

1.2 从农业生产系统的视角培养农学专业人才 农业生产需要多学科合作,运用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做好农业生产,一定要从农业生产全过程考虑。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考虑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生产问题等方面的需求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提出符合农业生产系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

1.3 突出地方特色 教育部曾多次提出地方高校要培养出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地方优势,加强利用特色资源,这样学生更容易对当地产生认同感,进而选择就近择业。当前,地方高校生源大多数来自本省,很多学生对当地特有和优势资源有所了解,教学中若能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接地气”,有实用性,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化,具有区分度,不千篇一律,也是办好地方高等教育的目标。

1.4 面向农村实际创新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方向,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需求,想国家之所想,解决现代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过程中的时代问题;若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从高校“走出去”“走向农村”,对于农村问题进行深入研判和调查,发现问题,制定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的师生较多集中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缺乏农业生产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提倡校村企、校企县等联合办学模式,面临实际困难,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带队下乡,结合实际情况,发现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问题及限制性因素,找出限制农业农村发展的本质因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5 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农学专业面向的是从农业生产向农业产品开发、转化与利用的全链条系统。因此,要拓展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与学科交叉融入互联网智慧等前沿知识,引入师资开发课程资源,支持更新专业方向模块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及课程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等,从而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维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6 开发专业综合设计性课程 农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等,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案例;整合师资团队,改变课堂授课方式,精讲基础知识,开发出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产业的具体实践案例,提倡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同时,进一步深入结合任课老师研究方向组建由问题、由案例带动的系统论教学法,努力探索出一个符合各方面需求、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4]。

2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结合本专业发展实际情况,正视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本院获得的教育部项目“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宜春学院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学科”、江西省科技厅项目“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宜春市社科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与发展研究”、宜春学院项目“优先设置和重点建设农学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培育点(学术型)”、江西省教育厅项目“高校学科联盟”、宜春学院项目“农学优势型学科专业”、宜春学院项目“作物学一流优势专业”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人才质量工程项目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实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育人模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据此,宜春学院农学专业采取新生一入学就开展思想政治与专业教育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根据各科前沿做好“开学第一课”,并开展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内在契合关系[5]。

2.2 完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需转变教育理念,明確人才培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与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大投入力度,重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为政府、社会培养真正的“三农”人才,才能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从2011年起,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就积极搞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截至目前,共进行了6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重点是把“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积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了11版、13版、15版、17版、18版、19版共6版发展性方案。

2.3 加强校企合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农技咨询、服务和管理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渐走向农村。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融合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是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机制。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与国内多家上市企业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为师生提供实习、实训以及就业平台和机会。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与学院共同办班,以现代农业企业的要求联合培养人才,有的为学院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鼓励学生学农、爱农、从事农业工作,有的签约全面战略协议,开展有关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师生交流等合作。另外,本专业教师帮助学生深入企业学好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指导苎麻生产及加工,有的到学校扶贫点上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扶贫,有的到农业企业提供农技方面专业特色培训等。

2.4 积极开展校县合作 乡村振兴战略为涉农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涉农高校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的光荣使命。涉农高校积极开展校县合作,能为地方乡村振兴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能为高校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和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的万载县茭湖乡,学院每年积极派出专业老师和学生指导该乡的有机农业生产。同时,对万载县白水乡百合生产与病虫害防治问题,从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种质资源保存及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对其提供技术攻关服务。另外,万载县辉明公司与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组织培养与遗传工程研究所合作,就脚板薯的色素提取,食用、药用价值进行研究,然后再进行开发利用。

2.5 整合课程体系及革新教学内容 地方涉农高校需立足地方特色,通过慕课、校企课程等打造一批优秀特色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服务地方农业的兴趣。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主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种子学和种子生产学等,宜春学院对此积极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整合改革。例如,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将作物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规律、作物与环境关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分成三大模块进行讲授,着力增强作物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一般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在农业昆虫学教学中增加了本专业结合江西省赣北地区常见主要昆虫危害的地方特色进行教学;而在种子生产学教学中,则将教学重点放在阐明种子生产原理上。通过教学改革,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

2.6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传统优势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要提高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手段,尽量避免传统的“以教为主”或单纯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发挥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实行情景教学或直接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模拟教学和技能训练等,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7 建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以知识传播为主。调查表明,有的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引进过程中,需要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重新回炉锤炼。因此,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建设一支既具有高等学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宜春学院采取了新的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针对农学专业教师的特点,宜春学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培训。“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走出“象牙塔”,让其结合研究课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或到国内外院校学习深造;“请进来”就是引进或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对教师进行言传身教。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策略,本专业建设了一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本专业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20人,硕士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明月学者1人,明月杰青2人,宜春市优秀后备人才1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2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双高”教师队伍。

2.8 构建和优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还只是一種精神,必须经过“酿造过程”才能转化成物质。实践教学正是起到了“酿造过程”的作用,它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主要从打造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导师制实践教学,寒暑假农业企业实习,创新实践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几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同时,努力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近几年,农学专业立项创新创业实践项目2项,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6项。在积极构建实验实践平台的基础上,还实行了导师制实践教学,进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如15级、16级、17级、18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近年来,在本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了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并在《杂交水稻》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通过实行导师制实践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考研大有帮助。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从13年考研录取2人到18年录取20余人,考研录取人数每年都超过10余人次,录取学校也从普通大学到重点大学,而且录取到重点大学学生的比率也大幅增加,13农学1班13人报考甚至达到了100%的录取率而被省市电视台专门报道。

3 结语

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农学类专业兼具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把握时代脉搏,迎难而上,为解决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个人梦想。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考虑农学专业特点,找到改革的痛点、盲点和难点,革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从而实现学校和个人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刘红阳,郭笑彤,闫冬春,等.农学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教育(高教),2020(10):31-32.

[3]薛松,卢国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04):38-43.

[4]韩岳丰,李剑富.产教融合视角下农业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路径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57-60,76.

[5]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责编:张宏民)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2、蔡旭:“学堂小麦王”的苦恼

3、面粉理化品质性状与兰州拉面品质关系研究

4、朱艳:能预测未来农业的人

5、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6、适宜的灌水量促小麦增产

7、引自CIMMYT六倍体小黑麦农艺、品质性状调查及抗病性评价

8、“花间课堂”,感受现代农业魅力

9、积极探索,办好农科民族班

10、河南永城采煤塌陷复垦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11、增加土壤有机质可提高猕猴桃品质

12、“新农科”背景下农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13、专业分流:高校按类招生瓶颈探析

14、不同LED光质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15、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合理扦插

16、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应以波尔多液为主

17、杨武德:开拓山西杂粮发展之路

18、夜温对辣椒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19、不同养分缺乏对烤烟根系形态及营养生长的影响

20、液体肥料添加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1、NaCl胁迫对鹰嘴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22、黄瓜双断根嫁接苗可短时间贮藏

23、淹水对鲜食玉米形态和产量的响应

24、高等农业院校农科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25、华南夏大豆的最佳播种期

26、外源调控剂对香稻产量形成和茎鞘物质转运特性的影响

27、克氏螯虾雌虾最佳水温、光周期和饲料等

28、《棉花科学》第2届编委会成员表

29、《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30、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1、济宁辞官市长和他的“心灵鸡汤”

32、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背景与思路

33、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加强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34、胡跃高:情系全域有机农业

35、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6、江西18个植物品种搭“神十”飞天

37、美国育种公司专家陈伟博士到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开展学术交流

38、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研究综述

39、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40、省阳光办组织专家对省直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进行评审认定

41、植物生长调节剂:与作物一一对应为佳

42、农广工作二十七年如一日

43、图志班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索

44、甘肃省育出超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

45、劳模院士孙大业:植物细胞学领域“拓荒牛”

46、玉米肌动蛋白解聚因子ZmADF4基因克隆、转录活性及表达分析

47、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48、南方高等院校草业科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49、县域职教要明确定位,服务县域发展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女,生于*年*月*日,现就读于扬州大学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该生于2010.6-2010.8以及2011.6-2011.8在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村委会实习。

该生在实习期间担任爱国村村支书秘书,主要负责文件资料的整理,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成员会议记录以及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做工作报告。该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困难。该生在实习期间出色地完成研究论文《扬州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浅析》,论文在对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镇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体系从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该生对农业农村社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不仅体现出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证明她郑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村委会

2011/8/30

Internship Certificate

XXX, female, born on XXX, is currently studying in Business School at Yangzhou University majoring in Agricultur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e worked as an intern in Aiguo Village Committee, Yangshou Town,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druing June 2010 to August 2010 and June 2011 to August 2011.

As Aiguo Village head secretary, Miss Xxx took charge of collecting documents, making records for village representatives meetings and committee members meetings as well as reporting on results of the farm householders’ questionnaire survey. During the intern period, Miss Xxx was modest and studious, possessing strong desire to learn and develop herself. With high sense of looking into details,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e was able to work out the practical issues with available knowledge.

In addition, she accomplished her research paper “Analysis on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Villages in Yangzhou City”. On the ba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supply situ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 Yangshou Town Hang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she analyzed the public service of the town, and proposed to build a rural public service system and public welfare system so as to transform the functions of township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ve advices promoted in her thesis mot only indicated Miss Xxx’s strong capac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ut also testified her high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iguo Village Committee, Yangshou town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seal)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A++级的定义是:

1、将所有大学的同一个专业按得分顺序降序排列,得分最高的2%是A++级;

2、每个专业的第1名是A++级。

下表是农学本科专业A++级学校名单,供考生择校参考(不含5个及以下学校设置的专业)。

本科专业排名校名等级学校数

农学 1 中国农业大学 A++ 68

农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A++ 68

园艺 1 浙江大学 A++ 93

园艺 2 南京农业大学 A++ 93

植物保护 1 中国农业大学 A++ 54

植物保护 2 南京农业大学 A++ 54

茶学 1 浙江大学 A++ 13

种子科学与工程W 1 南京农业大学 A++ 24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W 1 中国农业大学 A++ 22

草业科学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1 甘肃农业大学 A++ 32林学 1 北京林业大学 A++ 37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1 东北林业大学 A++ 26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1 北京林业大学 A++ 9

园林 1 北京林业大学 A++ 127

园林 2 南京林业大学 A++ 127

园林 3 东北林业大学 A++ 12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21

农业资源与环境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51

农业资源与环境 2 南京农业大学 A++ 51

动物科学 1 中国农业大学 A++ 79

动物科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A++ 79

蚕学 1 浙江大学 A++ 10

动物医学 1 南京农业大学 A++ 62

动物医学 2 中国农业大学 A++ 62

水产养殖学 1 中国海洋大学 A++ 4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