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2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论文有什么问题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2篇)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2篇)

2024-07-06 0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2篇)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毕业论文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2篇)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把握不准

  选题是确定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即使教学学院给提供了一些参考选题,但学生在选题时仍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追求热点,对药品现代物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药妆等兴趣浓厚,选此类热点课题的多,能够创新的少;

  二是游离在所学专业或毕业实习之外,如在苏州礼来公司实习的医药贸易专业学生选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的公路建设与发展”,在药品经营企业仓库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税收政策与促进就业的思考”,在山东步长制药实习的学生选题是“目前我国发展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分析”等;

  三是理论性太强,选题难度太大,超出了本科生能够把握的范围,如在药品检验所实习的同学选题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二)拼凑现象严重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比较普遍,网络给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打开了惰性的方便之门。直接从网络上下载他人的文章当然是严令禁止的',但拼凑却是屡禁不止。

  一是拼凑法,从网络上下载几篇同类型的论文,通过剪接拼凑成一篇论文,往往结构混乱,内容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

  二是雷同法,几个同学的论文题目略有差异但内容雷同,甚至仅是顺序安排上略有差异;

  三是穿越法,为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核查,把不同专业师兄师姐或不同年度的毕业论文,稍作修改或拼凑,没有创新。

  (三)文献使用不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学会检索和使用参考文献,但难如人意。

  一是在正文中不注明资料来源,特别是数据资料,对从互联网取得的资料往往不注明网址;

  二是不了解参考文献标注的格式,同一篇论文中标注方式各不相同,不了解对报纸、网站、会议的标注格式;

  三是不熟悉参考资料引用的要求,出现正文标注的与文后的参考文献无对应;四是引用文献过于陈旧;五是引用文献过长,甚至涉及抄袭。

  (四)行文不严谨

  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展现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有时差强人意。

  一是思路不清晰,缺乏基本学术论文写作训练;

  二是基本概念解释不清楚,下定义的能力不够;

  三是凑字数,为达到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可有可无的材料大量引用,如“某某药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绪论中把该种药品的说明书一字不落地抄下来;

  四是文章内容前后关联性不强,在原因分析、对策建议等方面,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摘要撰写混乱

  毕业论文摘要撰写混乱主要表现有:

  一是没掌握毕业论文摘要撰写规则,目的不明确,方法交待不清,结果、结论模糊;

  二是摘要内容与正文关联性不强。特别是正文在导师指导后有了重大修改,在摘要里没有体现;

  三是英文摘要质量不高,有的甚至从网络上下载翻译软件“写作”英文摘要,以致出现语病、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格式不规范

  论文格式是毕业论文外在形式,但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

  一是标题序号不一致,多种序号混用;

  二是图表不编号或编号混乱,甚至为扫描或截图;

  三是数据不一致,使用不同的单位;四是全角、半角混用等。

  二、对策

  (一)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一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教学学院要高度重视,在教学安排,指导教师遴选,建立、完善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等方面多做工作,形成工作制度;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业务指导,重点抓好论文选题、研究方案、文献检索等;毕业生要高度重视,处理好毕业论文写作与完成实习工作的关系,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撰写,反复修改,展现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成果。

  (二)引导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

  指导教师对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影响大。

  一是指导和训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文献检索、方案编写等;

  二是审查学生论文的规范性、真实性,审查参考文献、论文格式、英文摘要等的规范性;

  三是把握学生毕业论文合格性,凡没有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一律不能参加答辩。学生与指导教师双向选择,有利于提高指导效果。教师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导师双选前,要公示指导教师的学识特长,方便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选题方向选择学生。

  (三)明确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编制好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一是明确学生论文格式基本规范,制定统一的格式标准;

  二是明确参考文献的时效性,一般以近三年内的资料为好;

  三是适当放宽对毕业论文字数的要求,对本科生以不少于5000字为宜,要求学生观点表达清楚、问题分析透彻,结构完整,避免为凑字数而将无关紧要的内容大量地放入论文中,致使主题被淡化。

  (四)设立学生科研课题

  毕业论文应依托科研课题,一方面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或者参加实习单位的科研,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一方面针对本科生参加科研课题机会少的困难,设立若干学生科研专项,结合实习岗位,确定与企业关联度高的选题,组织毕业生分组中报,以毕业论文为结题成果。立项课题以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有一定的压力,也保证了论文的创新性。有了科研课题的依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得到激发,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能力得到锻炼,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研究方法、研究经验和奠定选题的方向,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规范引用参考文献,防止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加强毕业生学术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一方面要将学术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大学生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对出现有违学术道德的,坚决不允许参加答辩或取消其答辩资格。引入论文检索比较相关软件,杜绝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

  (六)认真组织评阅答辩

  在论文评阅和答辩时,指导教师都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能一次通过,担心影响教学评价结果;学生更希望自己的论文能一次通过,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毕业。毕业论文评阅是重要环节,评阅分组的关键是将指导教师与学生毕业论文按选题分类,采取分类评阅的办法,避免评阅中出现不公平。答辩是对毕业论文质量把关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重点是防止形式化。在组织答辩活动中,要确定答辩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采取答辩前确定重点提问教师,避免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一、存在的问题

  1、选题不准确

  追逐热点:很多学生选择热门话题,但缺乏创新。

  脱离专业:部分学生选题与所学专业或毕业实习内容脱节。

  理论性过强:部分选题理论性过强,本科生难以驾驭。

  2、拼缝现象严重

  拼凑法:从网上下载多篇论文进行拼凑,导致内容混乱。

  相似法:多名学生选题略有不同但内容相似。

  穿越法:略作修改或拼凑学长学姐的论文。

  3、文献使用不规范

  不注明信息来源:尤其是数据信息的来源网址。

  不了解注释格式:同一篇论文注释方法不统一。

  参考资料过时或过长:部分参考资料过旧或过长,甚至涉及抄袭。

  4、文笔不严谨

  思路不清晰:缺乏学术论文的基本训练。

  表述不清晰:基本概念解释不准确。

  凑字数现象:部分学生为达到字数要求而凑字数。

  二、对策

  1、明确选题

  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知识选择研究方向。

  避免盲目追逐热点,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规范写作

  禁止抄袭和拼凑行为,确保论文的原创性。

  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文献引用和注释。

  3、加强培训

  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4、严格审查

  加强毕业论文的审核和评估工作,确保论文质量。

  对于抄袭和拼凑等不端行为给予严厉惩处。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一、存在的问题

  1、文章表述过于口语化

  论文写作中缺乏专业性,表述不够严谨。

  2、标题与内容差异大

  标题与论文核心内容不符,字数分配不合理。

  3、论文缺少逻辑性

  语句表述不紧密,缺乏清晰的逻辑结构。

  4、缺少理论依据

  论文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论证。

  5、对资料鉴定不到位

  使用的参考资料不够权威或过时。

  二、对策

  1、提升专业性

  加强学术训练,提高论文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2、规范标题与内容

  确保标题与论文核心内容相符,合理分配字数。

  3、加强逻辑性

  梳理论文逻辑结构,确保语句表述紧密、清晰。

  4、增强理论依据

  深入研究相关理论,为论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5、严格筛选资料

  选择权威、最新的参考资料,确保论文的学术价值。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写作功底:

  学生在论文写作方面普遍缺乏专业训练,不了解论文的写作格式、要求和规范。

  学生长时间不接触写作,写作功底不深,难以得心应手地使用专业语言。

  2、思维方式较陈旧:

  学生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缺乏创新思想,选题和写作往往局限于前人的框架。

  依赖网络搜索,导致思维局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3、查重困难:

  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导致论文无法通过查重。

  学生为避免查重,过度修改原文,导致文章质量下降。

  4、数据收集不足:

  时间和资源限制,学生往往无法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实证研究。

  依赖二手数据,缺乏实地调查或实验经验。

  5、组织结构不清晰:

  论文组织结构混乱,逻辑推理不充分,段落衔接过渡不自然。

  文章表达能力有限,句式单一,用词贫乏,甚至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二、对策

  1、学校加强写作培养:

  开设论文写作课程,提供专业的写作训练。

  强调写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学生提前准备:

  仔细阅读论文指导要求,明确题目要求和范围。

  提前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

  3、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拓展思维视野。

  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4、加强查重管理:

  提高查重标准,严惩抄袭行为。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引用和参考文献,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5、提高数据收集能力:

  加强实地调查和实验经验的培养,提高学生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提升论文质量:

  加强论文的组织结构训练,提高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提高文章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1.研究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

  每个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资深专家学者都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研究问题都比较深远;而刚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则大多浅显而片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选题无新意

  很多研究生在进行了半年或一年的学习以后,就开始尝试着写论文,选题一般来自老师的课程作业或导师的研究项目。课程作业一般涵盖本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在后期的研究中经常要用到的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但很多学生在完成这种课程作业以后,就迫不及待地投稿,其结果往往是被拒稿。另外,还有很多学者没有相关的研究课题支撑,自由选择研究内容,要么与当前研究热点相悖,要么与国家资助政策、研究指南不符,这类稿件也大多了无新意,不存在研究价值。

  这种选题没有新意的科技论文造成“鸡肋文章”的大量涌现。虽然从文章中找不到作者的知识性错误,且作者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类文章确实是没有发表价值,发之无用,弃之可惜!

  1.2研究内容不恰当

  很多学者在导师或者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选择了较好的选题后,在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时,常常会出现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1.2.1研究内容太多太杂,毫无重点可言

  有的作者确定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本专业领域的所有内容,没弄清楚自己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例如,有的学生要做的是遥感数据在尘霾监测中的应用,既要对多种影像波段数据进行对比试验,选取最合适数据源,这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还要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反演验证,建立反演模型又是一项繁复的工作;更要对监测范围、监测结果、预警系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还有遥感图像的获取、大气校正、几何校正、解译,实测数据的获取,尘霾与雾的区分,各类数据和处理结果的精度校正等更多细节问题,涉及的内容太多太杂,在短短的一篇论文中很难全部阐明。

  1.2.2内容提炼不清,研究内容与研究基础、研究结论混杂

  笔者参评某篇硕士毕业论文,作者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利用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叶绿素反演研究,而作者列出的主要研究内容完全是论文的写作提纲,应称为写作内容而非研究内容。具体为:①确定研究意义和选题背景;②厘清研究的理论基础;③选取实验数据和实验区域;④数据处理与建立反演模型;⑤反演结果分析;⑥研究结论,包括研究结论、不足之处和创新之处。纵观这6条,真正的研究内容是④中的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叶绿素反演模型建立和⑤中的反演结果分析。而①、②、③是研究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最后一条是对全文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后续研究方向的探讨,也非研究内容。

  1.2.3研究难度过大或关键问题太多,难以达成预期目标

  有的作者在确定研究内容后,不考虑当前理论基础、实验条件或数据储备等因素的.限制,树立了一个“高大上”的研究目标,其结果是研究结论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一项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决定研究内容能否完整。关键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一样,不宜太多,且与研究难度一致,不宜太过“高远”,否则,受时间、经历、能力和其他条件限制,不能圆满解决,影响整个研究项目的实施。

  1.2.4文章的创新点过多

  一篇文章的创新点是指研究内容上有新意,包括研究方法、思路、技术路线等的创新。对一个初涉科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来说,其研究中出现一个名副其实的创新点就是一篇有分量的文章了。然而在一般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至少都总结出3条以上的创新点,有的创新点是不能称其为创新的,比如说“采用了最新的……数据”等。

  1.3研究方法陈旧老套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到预测模拟未来发展方向,从宏观到微观,从肤浅到深入飞速发展,研究方法也大多采用定量计算、数学建模、计算机模拟等,这些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而在一些科技论文中,很多方法显得过于陈旧,比如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某区的人口分布状况时,传统方法是对该区内每一行政单元的人口进行简单的人口密度计算,但擅长空间技术方法的研究者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分析方法,利用GIS中DEM(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原理,用人口数据代替高程数据,生成一幅该区域的数字人口模型,不仅直观地体现了该区域的人口分布数量和密度,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中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种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邻域相关等空间分析,这种方法的采用将人口分布问题的研究推向了高远。

  可见,好的研究方法可以拓展研究内容,更易完成研究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也较传统方法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更有新意,研究问题也更全面,当然也更容易打动编辑和审稿专家,文章也更易发表。

  1.4实验数据不合理

  实验数据是科技论文的基础。有的学者在研究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者时间的限制或者采用原有数据得不出预期的结果而采取以下行为。①采用过时的数据。如采用过去好几年的土地利用状况数据来研究当前土地利用分布现状;采用过时的交通运输量来分析当前的道路分布格局等。②采用不恰当的数据。比如以某一时间点的遥感数据来代表某一年的土地利用整体状况。③漏掉数据。为了收集数据的方便,只采用易于收集的数据,而直接忽略难以收集的数据。④运用错误数据。对必不可少又难以收集的数据采用伪造的方式填补,或者是篡改实验数据,以期达到设定目标。

  1.5实验设计有纰漏

  作者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已有的研究基础(理论基础、软硬件条件、难度系数等)、实验数据、实验方法等多个要素,根据作者设计的实验步骤,要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然而在有的实验设计中,要么缺少关键步骤,要么方法不恰当,要么数据不合理,据此设计,难以达到最后的结论,因此作者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就值得怀疑。

  2.写作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仅要有好的选题、好的方法、好的实验设计,得出理想的实验结论,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也要在写作上做到层次清楚、条理清晰,各部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联系,语言言简意赅、科学严谨,符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然而在很多科技论文写作中,常存在作者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层次不清,逻辑关系混乱

  主要表现在同一类型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章节或层次下。比如研究的理论基础,有的作者在前言综述部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时涉及,在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时也提及,在后文的研究内容中或者实证研究中又涉及,不仅重复累赘,也使文章显得非常混乱。

  2.2表达语言过于口语化

  一篇文章涉及的所有工作,都是研究团队或者笔者的研究任务,因此在写作中尽量不用“我们”开头的句式。而有的作者通篇多次用到“我们”,如“我们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拟定以下指标体系……”“我们通过计算,得出……”,等等。其实,去掉“我们”两字全文也不会产生歧义,语句也是通顺的,并且使语气也显得正式严谨。除此之外,还有“笔者”“本人”“本项目组”等名词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还有一种常见的口语化的表现就在于全文表述类似于课堂讲义。比如:“下面,从三个方面就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接下来,证明……”,等等。

  2.3论文写作不符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比较明确,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标准要求[1-6],专门针对公式、图表、参考文献、引用等项目的表述,为作者的规范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有的作者由于年龄、写作经验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对这些规范要求不是很清楚,而产生很多的不符合规范的问题。

  2.3.1标题过长

  一般来说,一篇科技论文的标题不超过20字,不低于7字。过长的会显得累赘,过短不能表达题意。而很多科技论文标题的最大问题是过长,似乎要在标题中表达出所研究的区域、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比如“贵阳市土地整治项目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实证分析—基于InVEST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长达38字的标题,既包含了研究区域“贵阳市”,研究内容“土地整治项目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也指明了研究方法“基于InVEST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可谓面面俱到,显得臃肿也不利于排版设计。修改后的标题为“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关系研究—以贵阳市为例”。再如,原标题为“一种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几何与辐射同步相对校正模型”,作者是从多个校正模型中挑选出一种最适合的模型同步进行几何与辐射校正,“一种用于”就没有必要;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都是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内容,不需要再指出“预处理”;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同步进行,分别校正,因此“相对”就不必要。修改后的标题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几何与辐射同步校正模型探讨”。类似的标题问题不胜枚举。

  另外,科技论文的标题与科普文章、文学著作、社科论文也有很大区别。科技论文的标题一般是短语结构,不带感情色彩,简洁、明快,而非单个名词(如《白鹿原》《红楼梦》等)或者口号式语句(如“加强素质教育,增强国家实力”“立足学科教育,实现德育功能”等)。

  2.3.2作者姓名、单位

  英文作者姓名大小写不合要求,作者单位标示不清,要么没有二级单位,要么多个二级单位混杂,要么没有城市名称,要么没有邮编等。

  2.3.3摘要、关键词

  有的文章摘要复制前言部分,没有简明扼要地阐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研究意义,或缺少其中之一,或太长或太短等;摘要应以客观阐述为主,不宜出现“本文”字样。关键词的个数太多或太少,或不关键;英文摘要部分和关键词部分与中文不一致等。

  2.3.4正文

  前言部分语言不精练,复制比超高;综述部分没有提炼只有简单的罗列;正文部分的理论与研究过程混杂,逻辑不清;文章的层级编号混乱;图表不合规范;公式编排混乱;变量单位没使用国际标准单位等。

  2.3.5结论

  结论部分缺乏有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而使用放之四海皆准的对策或措施;结论不精练简洁等。

  3.写作态度不端正导致的问题

  现在学生毕业要发表文章,评职称要发表文章,升职也要发表文章……有很多人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写论文,而是为了某一凭证而写,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

  3.1一稿多投

  为了达到文章发表的目的,同一篇文章群发给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编辑邮箱,撒大网,总是能捕获到一点信息,在获取的录用信息中再来筛选等级好的刊物发表。由于每个刊物处理稿件的周期不同,刊期长短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稿件处理的进度不一样,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编辑做无用功,几经初审、外审、复审甚至是到了校样阶段,才接收到作者“已经在其他刊物上发表,需要撤稿”的信息,一些抄送的投稿邮件可以直接看出是一稿多投,而一些密送的一稿多投的稿件就不容易识别了,遇到这种情况,编辑除了气愤以外毫无他法。

  这类稿件除了从投稿邮件上可以甄别以外,还可以从文章格式上可以看出。一般一个严谨的学者在投稿前,都会研究该刊物所刊发的文章类别、栏目,文章的基本格式,文章所需要的基本项目(比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英文图表标题、参考文献的表示方式等),并力争在格式和形式上与刊物要求一致,大多也不会一稿多投。而一稿多投的文章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有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刊物要求相差甚远。

  3.2文章复制比过高

  很多年轻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大量资料,参考了很多前人研究成果,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归纳吸收,直接照搬原文的相关字句到自己文章中,这样就造成了文章的复制比超高。还有的作者为了凑成一篇文章,甚至是直接在网络上实行“剪切”“复制”“粘贴”等重复操作,凑成一篇新文章,复制比几乎高到不忍直视。有的居然连网络的段落标志“↓”都没有更换。

  3.3论文修改不认真

  有的作者投稿只要稿件接收就万事大吉,后面的修改全部交于编辑甚至是不愿再修改,需要有详细的修改说明的也只是寥寥几字了事,甚至是直接给编辑说:您看着修改吧,我只要发表就好。遇到这种作者,也只能遗憾地退稿了。

  4.结语

  科技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很多,由于研究能力不足而出现的选题陈旧、内容不合适、研究方法老套、实验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常常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而提高和改进;由于写作能力欠缺而出现的论文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就需要指导教师和编辑的指导和再加工,作者也可以多看看已发表的相关文章,或者参阅国家出台的标准规范;而由于写作态度不端正而出现的诸多问题,才是最让人感到痛心疾首,这需要作者从根本上改变写作态度,国家职能部门从体制上对科研奖励制度进行相应的变革,尤其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

  一、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分析

  目前,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普遍较差,“自己的开头+偷来的主干+过渡语句+自编的结尾=毕业论文”成为大多毕业生信奉的论文创作模式。这种情况已形成恶性循环,几乎影响到每届毕业生,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教学工作中尤为头痛的事情。梳理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选题随意性较大。

  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选题,选题有没有价值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很多毕业生并未经过认真思考和严谨论证就随便确定了论文题目。有些选题毫无新意,如“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等;有些选题过大,如“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唐宋诗审美趣味辨析”等,这些随意性的选题本身价值就很小,为之后的写作设置了障碍,直接影响到论文写作量。

  (二)论证缺乏逻辑性。

  学术研究要有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由于绝大多数毕业生在这方面能力的缺失,完成的毕业论文难免出现段落层次间前后难于衔接甚至重复和矛盾、颠三倒四、缺少自然的过渡而有明显割裂感等现象。如《论宋词的风格》一文认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为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豪放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为格律派。这种分法就出现了逻辑问题,因为,婉约和豪放是从风格上分类,而格律却是从语言音律上着眼,二者并非同一逻辑。

  (三)参考文献欠丰富。

  论文写作过程中,大多毕业生只会就事论事,不会使用关联性材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只有两三个参考文献,有的仅标某本教材,有的仅列《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李白山水诗研究》为例,除搜集前人关于李白山水诗研究的论著材料、有关李白的生平概况、李白诗歌创作概况、李白山水诗的数量、写作的时间和缘由等材料之外,唐代山水诗的总体发展状况和唐代的文化氛围也当列入资料搜集范围。只有这样,研究才可能深入,论文写作才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遗憾的是,学生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四)语言表述失当。

  相当多的毕业生论文暴露出语言表述方面的缺陷。论文中错别字多、词不达意、搭配不当、语法有病、语句不畅等低级错误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养成严肃的学术习惯,往往在中性的毕业论文中使用了许多具有渲染色彩的词汇和夸张的用语,论文表达口语化、行文风格散文化的倾向比较严重,这不符合论文的学术要求。

  除上述问题外,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中还普遍存在着论文格式不规范、标题书写不醒目、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数字序号混用、摘要写作不精炼、关键词标引不恰当等问题。毕业生的.论文质量着实堪忧,毕业论文写作能力亟待提高。

  二、高校中文专业教学的误区

  (一)基础课教学缺少学术含量。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依据课本讲解作品,学生习惯于倾听记忆,课堂教学丝毫没有创意,这不利于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论文写作自然无新意。重要的是,文学教学是“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学术性’是根本,‘艺术性’是服务于‘学术性’的,没有‘学术性’,也就谈不上‘艺术性’。”然而,在基础课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向学生介绍某个古代文学问题研究的前沿性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仅仅停留于作品欣赏,未能上升到理性研究的层次,这造成学生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滞后,而这恰恰是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

  (二)写作课教学流于形式。

  大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理应有许多专业论文写作训练的机会,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社会实践报告、毕业实习报告等,但现实中中文专业写作训练环节被忽视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一些学校在培养方案中竟没有写作课程和学年论文。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中没有渗透写作知识,学生也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术论文训练,只要熟读作品,背背笔记,就可在大学期间屡获奖学金,这无疑滋长了学生的灰惰思想,无益于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以致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时,不知如何下手。

  (三)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定位错误。

  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毕业生忙于考研、求职,消耗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严重冲击着论文的质量。而学校将毕业生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能否考取研究生作为评判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则客观上助长了学生视毕业论文写作可有可无的风气。加之,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要毕业了,何苦难为学生;甚至认为,现在硕士毕业论文创新都很难,何必强求本科生写出有新意的论文。这样,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教学环节无形中被丢弃,从而偏离了中文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总而言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和教师未能深刻认识毕业论文的教学地位,毕业论文工作未能和平时课堂教学一样受到重视,从而人为地割裂了毕业论文和其它教学环节的衔接,应该说,这才是导致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整体水平下滑的深层次原因。

  三、基础教学与论文写作同步教学的模式

  (一)加强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是一切文学批评的前提,学生的论文选题只能从阅读中获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增加学生的文学储备,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大量经典文本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功来训练。更何况,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传统诗文词约意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语言风格对锻炼学生凝炼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在阅读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某个作家作品为中心撰写读书笔记,记录下来作品内容及写作特点、作品产生背景、作家风格及成因、学生自己对作家的认识,以及相关资料的题目、详细出处等,以便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随着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教师也可以采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

  (二)注重理论视野拓展。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只熟知文学作品,没有具体的理论认识,在构思毕业论文时同样会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学问题,有意识地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给学生介绍学界的研究状况,让学生明确学界研究的大致状态,形成比较明确的文学研究方向,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渗透研究意识,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分析、讨论一些古代作品或理论问题,“教师对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或社会现状可以继续进行深入启发或探索,作为作业或者测评要求学生继续完成“,这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形成规范的学术研究习惯。

  (三)搞好写作课程讲授。

  鉴于高校中文专业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单独开设专业论文写作课程,可以在三、四年级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开设,课时不必多,以介绍常用的论文写作步聚、技巧和注意事项为主。同时,在其它课程的考核中也尽可能多的使用论文写作的考核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锻炼其写作能力,早早积累资料,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石。

  (四)增强论文写作训练。

  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的基本技能之一。培养学生严肃的文学研究态度和论文写作的严谨态度,只靠说教是难以实现的,学生练笔少,就无法提高写作技能,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在教学计划上,可以变一次性毕业论文写作为四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练笔过程,并将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融入到学业水平、学业能力考核中,而不再是简单地识记和述诵,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写作水平,最终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

  (五)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毕业论文与其它学术论文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然而,由于毕业论文工作的时间仓促,师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缺少交流与沟通,并没有很好的磨合与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质量。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还需提早确立导师制,把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寓于平时教学中,为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前期准备。

  总之,学生必须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认真对待毕业论文。教师应将论文写作落实和贯彻在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平时教学中只学不练、毕业论文仅靠短短几星期突击的被动局面。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

  教育论文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论文的写作不是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水到渠成的。教师要明确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教育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和说明,保证研究成果的理论含量和传播价值。因此,总结现阶段教师在教育写作中面对的问题,为提高其教育论文写作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一、存在问题

  (一)选题不当

  选题是进行一项教育科研工作的第一步。选好研究主题是保证教育科研工作质量的前提。以下几种情况都属于选题不当。

  1.选题缺乏创新性,内容陈旧。

  同类研究或相似研究过多,会使论文缺乏创新性。如在当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依旧以“多媒体教学在……中的应用”为题,就难有新意。

  2.选题过大。

  选题过大会导致研究不够深入具体,观点多而杂,无法突出重点。有的论文用课题名称作为论文题名,也可能导致选题过大。教育论文一般只有几千字,单用一篇论文难以完整阐述一个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因此,论文往往只是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并不是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

  3.选题过小。

  选题过小会影响论文的学术含量,作者即使论述得再清楚透彻,由于问题本身的局限性,论文的价值也有限。

  (二)内容结构不合理

  论文要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严谨的结构阐明观点,说明结论。如果论文的内容结构不合理,则会使论文的质量大打折扣。

  1.头重脚轻。

  有的论文中非主要观点和研究结果的内容过多,如大量介绍常识性内容或者研究背景,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反而一带而过,这样的论文对研究的核心问题的阐述不够充分。

  2.对细节进行不必要的展开。

  如一篇有关线上教学的论文,在阐述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用大段文字介绍教师用何种软件教学、何种软件交流,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互相讨论和求助他人解决问题。论文的主题应该围绕线上教学设计,重点说明教学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而不是叙述如何操作软件。

  3.逻辑混乱。

  教育论文的内容要以研究的问题为核心,教师要围绕问题进行写作。如果在撰写论文时,盲目追求热点话题,或者对理论生搬硬套,对研究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解读和思考,在论述时只是简单罗列一些教学案例,最后只能使论文变成一盘散沙,难有价值。

  4.内容不适宜发表。

  有些教师在撰写教育论文的过程中把论文写成了工作报告或者个人总结。教育论文内容的重点应该是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而不是工作完成的过程和个人在工作进程中的作用。因此,论文中应该避免出现工作报告或者个人总结性的内容。一方面,这样的内容往往是小范围的情况总结或者结果讨论,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和普适性;另一方面,作者在叙述过程中难免带有个人感受,也不符合学术论文客观性的要求。

  (三)形式不规范

  从形式上看,一篇论文主要包含标题、署名、工作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注释几部分,其中前5项需英译。教育论文中的形式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标题、摘要和参考文献部分。

  1.标题不规范。

  论文标题的字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能超过20个字。标题要直接体现出研究的主题,尽量简洁凝练。规范的标题应该是以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为中心的偏正短语,不应采用报道式标题。一些论文以“……研究”“浅谈……”为题,其中“研究”“浅谈”的字样可不用。

  2.摘要不规范。

  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准确扼要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略叙述[6],是一篇独立的短文。摘要应该向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使读者了解该篇论文的内容。有的论文摘要仅有三言两语,甚至只有一句话,只是对标题的简单重复,这样的摘要就没有向读者传达足够的信息,不利于论文的传播。

  3.参考文献不规范。

  有些论文的参考文献存在不当引用,或者引用的文献过于陈旧,还有一些参考文献标引格式不符合规范。对于研究主题相似的文章,教师应该更关注发表时间距离现在比较近的,这样的文章通常更能代表现阶段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过于陈旧的文献可能存在观点过时、不符合现阶段要求的情况。教师在撰写论文时不应“为引用而引用”,为了“充面子”有意增加外文文献,或为显示参考文献数量多而标引过多的相似文献,甚至引用没有读过的文献。

  (四)语言表达不规范

  1.不符合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学术论文的写作应该采用客观陈述的方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教师在写作过程中不应使用“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词语,遇到相关情况可以采用“课题组”“研究组”等作为主语进行叙述。语言要简洁、精炼。如“青年大学生”,“大学生”前不必再加上“青年”的限定。又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应改为“初中生”。同时,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应该避免自我评价,不用如“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材料详实”等说明研究意义以及“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等自谦之句。

  2.采用过多修辞手法。

  撰写教育论文一般不必使用修辞手法。如有些教师在写作时使用排比或者比喻的修辞方式进行解释,这也是不必要的。一方面,非加以解释读者就能理解的观点不需要再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即使需要解释说明,也应该以事实为依据。

  3.对研究涉及的对象未采用常用说法,或说法前后不一致。

  采用常用说法,既是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也是保证论文传播效果的需要。如“翻转课堂”不宜写成“颠倒课堂”或者“颠倒教学”。又如有的学前教育方面的论文中,对教学对象的称呼一会是“学生”,一会是“幼儿”,一会是“孩子”,应统一。

  二、原因分析

  导致教师在撰写教育论文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教师自身和客观环境两方面来分析。

  (一)教师自身方面

  一些教师写作经验不足,尤其是刚入职的教师,缺乏对论文写作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没有进行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经验。这些教师处于教育研究的起步阶段,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积累和学习。还有个别教师缺乏写作的内驱力,写作的功利性强,他们撰写论文主要是为了职称评聘或参赛评比。个别教师会急于求成,蜻蜓点水,甚至东拼西凑,写出的论文也难免落入俗套,内容空泛,缺乏创新。他们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缺少真正提升自身教育论文写作水平的动力。

  (二)客观环境方面

  部分学校没有给教师提供足够的相关支持。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获得有效的帮助,同时又缺少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导致教师无从下笔。

  三、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理选题。教师在选题时要注重创新性,同时还要兼顾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论文的选题可以来自方方面面,可以是对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也可以转换视角,对常见话题进行新的解读,或是将其他学科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教学的学科。注意形式规范和语言规范。教育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因此要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论文的各项要素要齐全,如参考文献等内容不可省略。论文的语言应该具有客观性,同时尽量简洁、凝练。重视修改环节。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修改的环节必不可少。教师在完成论文初稿后还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无论论文的写作过程连续与否,都难免有错误或者疏漏,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修改。在完成论文后,可不必急于投稿,让自己的思维沉淀一段时间,再看论文,转换视角和思路,使自己的论文更具科学性、可读性。有条件者还可以考虑找同事、同学,让他们对论文是否表意清楚明白、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给出意见。明确目标期刊或出版物对稿件的要求。教师在完成论文后若想投稿发表,要先了解目标期刊对稿件的要求,按照目标期刊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改。虽然学术论文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不同期刊对于稿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作者简介应标注的信息、图表的格式等。

  (二)提高教师论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教师要增强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多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积累,增加自身经验,同时还要关注教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新发现。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树立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能提出好的问题才能有好的研究。教师只有处处留心,广泛涉猎,才能对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找到好选题,写出好文章。学校应该意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教育科研工作。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实力的体现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而“以写促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同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教师创造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发展路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加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内驱力。由教师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发挥作用。非正式组织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够弥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正式组织的不足,对其进行补充。通过“沙龙”“工作室”“学习小组”等形式,非正式组织能够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融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科研机构等多种视角,为教师的学习和发展开启另一扇大门。非正式组织的互动性更高,成员间可以保持长期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对于解决成员遇到的问题针对性更强,效果也更好。非正式组织不仅能够更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非正式组织建立的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之间的联系也能够促进学科发展。教育类期刊以及各学校学报要进一步发挥对教师撰写教育论文的引导作用。一些期刊会定期举办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或者学术研讨会、读者交流会等活动,如《中学教学参考》编辑部定期举办“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国数学教育》编辑部创建“读者交流群”,为读者提供阅读资料和参与话题讨论的平台。这样的活动能够给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机会,也能让教师获得论文选题、写法上的启发。

  四、结语

  教师写好教育论文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增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实践性,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线教师能够立足实践,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课程和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教育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能够使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活动能让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因此,教师要广泛阅读,留心观察,注重积累,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熟悉教育论文的形式规范,为推动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做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工作者。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考查,也是学生取得学士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成人高校招生比例的提高、教育投入资金不足、生源层次要求不高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成教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令人担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常州工学院成教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提出提升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

  由于在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态度不认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在部分学生看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其毕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产生一种应付的心态;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指导老师不会太严格,老师一定会让过关的,只要应付一下就行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毕业论文问题较多。

  2、学生盲目选题

  选题缺乏科学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定题,而且学生选题时对课题的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只是很表面地根据题目来判断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样盲目选题,导致论文写到一半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想要更改课题,或者只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往下写。还有个别学生选题时特别被动,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甚至要求指导教师直接给他命题。

  3、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知之甚少,平时又不注重对相关专业课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毕业时才匆匆上阵。既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也不知晓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更谈不上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盲目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4、学生论文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对论文写作环节了解不到位,导致论文的格式不够规范。不少学生把论文的大写、缩写、斜体、字体、标题、序号、列举、着录等都当作枝节小事,无关紧要,完全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论文的标题空泛,旨意不明,拟写的提纲、摘要、关键词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5、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较突出的问题是言语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辨能力,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论点予以逻辑分析,也不善于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论文思路不清晰,论证层次欠分明。

  (2)英语语言功底差,用词、语法错误百出,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只好借助电子工具,结果机器翻译的东西,内容可想而知。

  可见,语言基本功成了影响论文质量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6、与指导教师配合不力

  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对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清楚,甚至是毫无计划。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并请教老师,很大部分因素是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写写,于是我行我素,东拼西凑将就了事。结果是指导老师经常抱怨老是联系不到他们的学生,因为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

  二、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表明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说白了就是“混文凭”.这样不纯的入学动机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研究意识。安心学习、静心做学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主要注意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而在于其结果;其努力的目标不在于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在于完成任务的回报。为了文凭而学习成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此类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寻求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业,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学分和完成粗制滥造的毕业论文。

  2、学校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相对较多,综合实践课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现象较普遍。这就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宽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十分肤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不会发现问题。另外,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要通过实践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不能通过相应的科研实践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我国大部分成人教育培养缺少论文写作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参与科学研究,没有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进入写作阶段也是从模仿论文写作起步的,由于缺少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培养目标,针对本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学生对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在需求。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看,即便将来毕业生不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专业写作能力的强弱同样会影响到其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2、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

  建议在成教学生培养计划中,适当增加关于科研方法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应用综合研究方法的能力。开设一些关于从选题到开题再到写作,从理论知识到写作等全方位的论文写作方面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应该包括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原则、方法和论文写作需要遵循的各种规范、标准和语言习惯等。强调该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文写作课,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构建学术道德,使其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最终培养创新能力。此外,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其潜力,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在本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上应灵活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意识,以自己的教学为示范,让学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中受到启迪,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尚凤、李美能、韦艳梅《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舒玲娥,《论学位论文写作中的选题》[J].文学教育,2010(15)

  3、于淑娟、朴正日,《从编辑角度谈论文写作中的形式问题》[J].东疆学刊,2001(4)

  4、朱健安,《指导文科学生写论文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5、张霖欣、代玉华《试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参考与利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6)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摘要:当前大学生在论文的写作中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本文对大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发挥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写作问题对策

  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论文写作研究的深度广度。在此期间发现了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偏离了论文写作的本意。那么,对于偏离论文写作初心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呢?本文将就此提出对策。

  一、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主动性,不够积极。其一,由于有的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研究方向不一致,老师对于学生的研究內容不了解,所以缺乏有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其二,有的专业要想有研究成果需要长时间去研究去探索,但是在论文写作时间较少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论文的写作积极性必然下降,同时也不利于科研的发展。其三,学校过度关注论文的查重率而忽视论文的质量,所以学生在态度上不重视论文的写作而只重视查重率。

  (2)内容不恰当,结构松散。其一,表达不恰当。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全篇都是介绍性的文字,或者是叙述、描写的文字较多,给人感觉像流水账一样,参考价值较低,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其二,写作的思路不够清晰。①文中重点内容不够充实,而有些可以一笔代过的却浪费了大量的.笔墨去研究;在同一个段落中经常会出现多个中心思想词,同时全文当中主次不分,不能突出重点,不能明确主旨思想。

  (3)选题不恰当,定位不准。有的学生选题太大,没有从小的角度去研究深挖,而只是从表面上去研究研究而已;有的同学所选的题目与自己的专业关系不大,相关性不强;有的学生对于研究的内容不了解,并不知道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知道如何写作,只是靠自己的兴趣就定题;还有的同学所选的题太旧,已经是过时的,没有创新点。这些都是选题不切合实际的表现。这些学生都没有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发,这些学生没有从实际出发,这都是不恰当的。

  二、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的发生呢?

  (1)缺乏写作的功底。在大学有的专业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程,例如:经济管理系、传媒系、书法系、美术系。学生不了解论文的写作格式,不了解写作要求和写作规范,学校也没有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写作训练。有的专业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没有很好地把握这次学习的机会。同时许多学生很长时间不接触写作,写作功底不深;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专业语言;文章的研究性也不强。

  (2)思维方式较沉旧。由于受到专业因素的影响:文科生接受的多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理科生则侧重培养严谨性。所以,都不善于创新。同时,由于本身受到专业知识的影响,本科生与研究生相比专业知识较少。很多同学缺乏创新的思想,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思想比较沉旧,选题写作还是跳不出前人的框架,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小修小改。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资源获取更为方便,由于受到这种行为习惯的影响,大学生从小就形成直接百度的习惯,导致思维的局限性。

  (3)查重上存在困难。有的学生存在大片的抄袭现象,毋庸置疑论文是通不过的。有的同学发现应用一些专业术语就会被查重,因此为了避免自己的论文出现飘红的现象就把专业术语改成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有的学生将本来一句很通顺的话前后颠倒语序,以过查重关。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写论文的过程中当需要应用法律条文去解决分析这个问题时,为了防止查重就只能自己去改动法条,有时候改得面目全非。

  三、毕业论文写作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深究其现象我们知道了原因所在,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

  (1)学校应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只有加强写作课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论文中出现的大多问题。学校应该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形成经常写作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写好毕业论文,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论文写作者。同时对于论文写作的深入学习,有利于强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作为老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写作的要求,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尽到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学校也应该相应地加强管理,提高对论文的重视程度,让那些不主动学论文写作的人能静下心来研究写作。学生只有提升对写作的认识,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学习,去了解写作技能以及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要求,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2)学生提前做好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搜集对于写论文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像砖对于盖房子的作用那样。但有的学生却嫌太过于麻烦不去实际搜集资料,自己坐在那里凭空想象,凭空捏造,“假、大、空”,最终写成的论文缺乏实用性、研究性和可参考性;有的学生虽然态度端正,但是盲目地去搜集资料,资料找了一大堆却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论文所真正需要的,不舍得放弃,也不会对资料进行取舍,导致写出来的作文“一锅粥”,中心思想也不明确。在搜集参考资料的过程中应该对上面这些情况加以重视,让自己搜集的资料更充分、更贴切地为论文写作服务。

  (3)学生应该树立发散性思维方式。可能很多人同时就一个问题开展研究,那么,不同的写作者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善于去发现不同,大家群策群力,这样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如果一个问题大家都对此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那么就不要再去研究这个问题了,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要善于去发现新问题,要有创新思维和意识。对于查重系统,学校应该根据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系统加以完善,为学生更好地完成论文写作创造条件、创造环境。例如:增加学校图书库存,让学生多渠道获取研究资料,开设写作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不能墨守成规。

  大学生应该激发自身对所研究题目的兴趣。选题要以学生为主,如果选题不恰当老师再对其进行修改,而不是老师直接定题。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更好地为论文写作服务。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办板报、开讲座、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诚信的校风。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学校、老师及学生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大学生写作质量的提高。

  注释:

  ①辛悦.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杂志,2012(10).

  参考文献:

  [1]周欣宇.上海师大毕业论文事件始末[N].中国青年报,2006.

  [2]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3).

  [3]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4).

  [4]陈道兰.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文献资料查找[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

  摘要:硕士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离校在外实习期间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的水平标志着学院办学水平和实践教学的质量,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结合我学院日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情况,总结一下独立学院日语专业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从而提出相应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硕士毕业论文;题目选材

  一、三本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一)关于论文题目选材的问题

  选题是毕业生撰写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笔者对我院日语专业历届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了调查,发现几个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

  1.选题陈旧,雷同较多。我院近几年来的论文题目都集中在日本文化,风俗,经济等领域方面,每年都在80%左右,并且同一选材的重复,撞车率较高。比如社会文化方面基本上围绕“茶道”“料理”“动漫”等,选题明显陈旧,没有新意。

  2.选题范围过大。我院日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在6000字~8000字。如果选的题材过大,如“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日本茶文化”等,这些都超出了本科的硕士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资料与参考文献的搜集

  搜集,筛选资料是研究的起点,从调查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不知怎样搜集和论文有关的资料,不懂的归纳运用已搜集到的资料和文献。参考各种资料,并吸收到自己的论文中是撰写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很多同学对此感到茫然,既不知如何获取日语专业领域的文献,也不知如何从中提取论证硕士毕业论文主题的内容。

  二、影响日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硕士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主观因素方面,独立学院对大四毕业生的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加之大四最后一年学生都已经离校,学院对离校的学生缺乏日常的监督和管理。有的指导老师和许多学生都认为三本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因此有稀里糊涂应付过去就行的心理。

  (一)学校方面

  管理制度不够全面,监管不到位。独立学院办学资历较浅,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如对老师对毕业生是否时常进行沟通交流。既然带毕业生算是工作量,那每个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有谁来监管,质量有谁来把关等都需要逐一落实到位。另外,学院的管理部门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缺乏监管措施,监督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

  (二)指导教师方面

  我院的指导老师与毕业生的人数不成比例,普遍达到了1:7左右,甚至更高,导致指导老师数量不够,直接影响了毕业生论文的完成质量。另外,部分指导老师对论文写作这门学科缺乏热情,指导老师本身平时对论文写作也缺乏相应的研究,对学生的指导无法科学系统的进行。

  三、提高日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对于以上情况和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和解决。

  (一)思想认识到位是提高硕士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

  要想提高硕士毕业论文质量,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先从端正态度,思想上重视硕士毕业论文这门课程及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会把精力放在论文上,才会花大力气去做好论文的教学工作,这是论文不断提高所需的条件之一。

  (二)更加科学的安排教学计划,合理开设相关课程是提高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

  目前我院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只是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算起来总共才有三个多月的授课时间,这这短短三个月时间要让学生们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显然有点力不从心。对此,可以参照其他学院“硕士毕业论文渐进式写作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论文写作知识贯穿于大一到大三的整个学期。初级写作,文献信息检索,高级写作,硕士毕业论文设计等,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依次递增,不间断式教学,从而使学生们具备相应的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和技巧。

  对于日语专业毕业生来说,需要加强以下环节的监督管理:

  第一,严把选题关,要对学生的论文题目的制定进行严格审核,选题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要避免学生之间论文题目的重复选题。第二,严把中期关,对于学生论文的写作进度及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和检查,以確保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第三,严格答辩,不能拘于形式主义。一辩不合格者要求其必须参加二辩的答辩。

  四、结束语

  本文仅结合我院日语专业历届毕业生论文写作的情况,对几个问题进行的简单扼要的评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借此希望能够带动独立学院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使日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选题自主性不强,题目陈旧:73.1%护生是由指导教师直接命题而不是自主命题,另外57.8%护生认为“选题不知从何入手”,题目陈旧、老套、缺乏创新。

  2.指导教师匮乏:随之护生人员逐年上升,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教师也相应增多。但是缺乏能承担毕业论文指导的老师。

  3.护生撰写论文态度不端正:39.4%的护生承认有论文造假,如:自编问卷效度测定时,不是找护理专家而是找同学测定;调查研究发放问卷时,问卷没有真正发到调查者的手中,只是自己想当然的填写问卷;为了让数据统计有意义,擅自修改统计结果等。

  4.护生缺乏论文写作技巧;86.7%的护生反映毕业论文书写困难。在以往单位论文答辩过程中,发现护生缺乏必要的论文写作技巧;言语匮乏、用词不准、概念模糊、格式胡乱、文不对题,论文结构不合理等。

  5.护生统计学知识匮乏;97篇毕业论文存在统计错误,毕业生混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该用f检验的用x2检验,对于数值的意义也区别不清,有统计学意义和无统计学意义混淆不清。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科研资源不足;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时,需要查阅大量文献。336名护士认为“学校图使馆护理方面的核心期刊不足”。300名护士认为:“能进行CNXI文献查阅的电脑太少”。289名护生认为“科研资源的不足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333名护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加大护理科研的硬件投入”。

  2.指导教师精力不足:教师在承担着护理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必须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论文指导教师多由临床护士长或刚毕业的护理本科生或硕士担任,护士长多为中专的护士,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

  3.护生缺乏端正的科研态度:大部分接受传统教育方式和择业方式的护生认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件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而无论对将来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作用都不是很不大,于是很大一部分护生从内心就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他们认为这只是毕业的一个过程而已,没有必要全身心地投入。对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来说,认为毕业论文对将来就业影响不大,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写作,很多用人单位也要求已签订或意向签订工作单位的护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抱着通过就行的想法对待毕业论文,其完成质量可想而知。

  4.护生缺乏论文写作知识的积累:123名护生承认“在写毕业论文之前没有看过护理科研论文”,由于缺乏论文写作基础,护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为减轻课业负担,某校护生大学期间《统计学》为选修课程,致使护生不重视统计学知识的学习,这为毕业论文的数据统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对策

  1.论文写作初期:该期为论文写作的第1个月。要求护生根据选题程序:初始意念、查阅文献、建立假设、确立研究方法等自行确立论文题目。此步骤不必照搬,但护生第一次接触论文写作,踏实、认真的科研态度会为将来的科研奠定非常好的基础。护生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但缺乏科研实践,对论文的选题存在盲目性。针对科研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通过与护生共同到图书馆亲手教会护生文献查找的.方法,并向护生推荐相关的护理杂志,教会护生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如避开周末查找文献;确定关键词,查找时把相关的文献归类拷贝到U盘里,这样就可避免浪费宝贵的查阅时间。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科研资源。同时建议学院允许护生借阅护理期刊杂志以增加护生对护理科研的了解。如2019级一名护生想做关于“大学生抑郁症的调查研究”,笔者要求其查阅文献,护生查到的相关文献较多,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护生选题为“护理本科生的抑郁症调查研究”。笔者根据选题原则:可行性、具体性、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经过分析,护生认识到该题目的不可行。在论文写作初期指导教师与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的促进护生对研究的兴趣和热爱。确定文题后,笔者采取定期会面,谈话、交流思想等方式与学生加强联系。同时要求护生根据论文写作程序(选题一文献检索一确定研究对象和方法一收集资料一整理和分析资料一总结成果)进行相关的准备。在此期,护生经历开题报告过程,指导教师与护生交流、沟通,严格按照学院要求进行开题报告。对于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认真修改,使科研设计更加完善。

  2.论文写作中期:该期为论文写作的第2-5个月。

  2019级一名护生拟进行调查性研究,笔者鼓励学生自行编制问卷。通过认真回顾《护理研究》课程中编制问卷的注意事项和要点,护生自行编制了问卷。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测,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了科研过程,对于端正他们的科研态度、形成科研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问卷发放过程中如出现调查对象不合作、问卷不能按时回收,漏答等现象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护生分析原因和对策。在笔者的指导下,该生的毕业论文最终被评为“优秀论文”。很多护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前松后紧”的问题,忙于实习、忙于上课、忙于找工作,对实验研究和类实验研究的干预,护生不能真正的投入精力和时间。2019级3名护生进行针对雾化吸入方法的实验研究。定题后,笔者要求3名护生在实习的间时分工进行实验,虽然实验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定期与护生通过见面、电话、网络等形式主动联系,督促护生进行实验,结果3名护生按时完成论文,并且该论文发表在大学校报上。指导教师应认识到护生没有科研经历,对他们进行全程督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期还需加强护生的论文写作训练,主要通过阅读护理核心期刊论文、写护理经验心得,从而强化护生科研思维,培养护生科研能力。

  3.论文写作后期:整理资料时,如何区别无效问卷和有效问卷,如何整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资料,如何进行数据的录入,如何使用SPSS13.0软件包,虽然护生有一定的护理研究基础,但以上问题还是不可避免。首先指导教师根据护生现有的统计学知识认真教给其统计方法的使用。其次,与护生共同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在笔者指导论文过程中,出现过实验结果与实验设计不完全相符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教师不是对实验结果的抱怨和对护生成绩的否定,而是肯定护生认真、求实的科研作风和态度。同时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样本实验的问题,干预问题,还是实验对象分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这个过程让护生理解:高质量毕业论文固然重要但掌握科研思路和方法也是必须的。

  撰写论文需根据学院要求的格式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针对护生存在的口语过多、主观评论等问题,指导教师给予逐字逐句的纠正和修改。论文撰写是对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双重考验。既培养了护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也通过不断完善科研思路,反复修改论文,深刻地领会到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严谨性。只有对护生全程督促,才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护生毕业论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对年轻指导教师而言,毕业论文带教工作是压力但更是动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能在业务水平或思想境界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建议对指导教师进行弹性排班,可适当的进行物质奖励,同时建议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培训不应形式化和表面化,而应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议将《统计学》改为必修考查课。只有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初、中、后期,有重点的、有目的的进行引导和督促,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提高护生的科研水平,从而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硕士毕业论文是大学期间学习的结果,毕业论文的质量,决定于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今天,我们强烈感知到毕业论文这个学习结果存在诸多问题,这其实是学习过程出了问题。所以,从结果“倒推”过程,从毕业论文存在的不足,反思整个教育过程的问题,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思考路径。

  一、现状与问题

  法学专业是典型的文科专业,现阶段毕业论文普遍存在问题,如言之无物、“假大空”、网络抄袭等现象在法学学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论文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法学硕士论文存在诸多问题,说到底是写作的积累不够,准备工作不足。

  (一)知识积累不够

  “法学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法学知识辩证运用和实际运用的过程”,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不可能实现知识的运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的知识传授都是充足饱满的,三年半的教学进程,一百多个教学周,大量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人才培养的效果更强调知识的有效积累。不仅要建立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还需要把各门课程知识勾连起来,将碎片化的知识构建成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知识的有效积累还应具有立体化特征。法学是一门有较强普遍联系性质的社会科学,一个领域的法律现象或问题,与周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相关。除法学专业知识外,相关专业知识也有必要纳入积累范围。

  现在法学硕士论文反映出明显的知识碎片化特征,就一个现象说现象,就一个问题说问题,法学各领域专业知识无法建立连接,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也不能有机结合。因此,毕业论文不可能有新颖的观察视角和分析工具,读起来枯燥无味。知识积累不够,还会使学生陷入只有感觉和判断却无法论证的困境。

  (二)思想缺乏创新

  一篇言之无物、人云亦云的毕业论文是如何“炼成”的?首先是互联网这一便捷工具提供海量信息,然后在短时间内学生用“剪刀+糨糊”方式复制粘贴出一篇所谓的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没有对研究问题进行基本的思考梳理,更没有对论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根本达不到锻炼提高能力的目的。指导教师每年看到的硕士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前后几届学生的论文题目也相差无几,论文内容更是看不到新颖、创意和特点,味同嚼蜡。

  假如学生头脑中对某一专业问题有兴趣有思考,并且有自己的看法观点,相信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在毕业论文中体现出来。而现在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只是文字的堆砌,好一些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专业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但往往深度不够。归根结底,是学生不能对专业知识展开独立思考,平时的学习不过是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记忆背诵。因此,在论文选题时,毫无想法的学生才会从教师提供的备选题目中随意选择一个。在撰写论文时,学生不过是重复课堂上教师讲过的内容,缺乏自身主动的思考和论证,更不要说创新。

  (三)写作训练不足

  中国的学生比较习惯整齐划一,考试有标准答案,写作文有惯用套路。对于通过各抒己见探讨真知的学术性论文不甚了了。虽然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论文式作业或测验,但因缺乏有效监管,学生多是应付了事,这样,有的学生甚至到大四还觉得毕业论文很遥远很抽象。没有论辩性思维的基础,四年大学中的写作训练有限,毕业论文中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很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机械罗列概念、特征、原则,看不到作者的问题意识和论证思路,不能建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结构,把论文写成了教材的体例;在论文层次安排上不会正确使用序号,引用参考文献时不遵循学术规范,不善于使用法言法语,对论文摘要和关键词的作用一头雾水等等现象,也特别突出。所有这些训练,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需要在四年大学学习过程中进行反复训练,否则不可能在最后的毕业论文撰写中写出一篇漂亮的论文来。

  二、改革策略

  每年毕业季本科生毕业论文都会引来不少存、废、改的争论和探讨。法学硕士论文问题突出,但也的确有不少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文献检索、语言表达、论证说理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因此,仅就法学专业而言,毕业论文发挥的考查与训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因噎废食。本文便是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下,探讨法学专业硕士论文的改革问题的。

  (一)教育观念:教育者要树立能力培养意识

  教育改革首先是教育者的改革。传授知识是教师职责之本,但仅仅做到传授知识还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同时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写作表达的能力。法学专业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所讲授课程和毕业论文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也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硕士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根源所在,更应该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的“功力”必须也只能源自整个本科学习过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理顺“知识点-知识脉络-知识体系”结构的关系。这样点面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该课程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将该课程的知识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理想的教与学应该是全部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在头脑中搭起以基础课和专业课关键知识点为节点,相互有机联系组成的专业知识架构。”

  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恰当运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实现,必须有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思考。学生的思考不是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灌输,而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之后学生进行主动的、自觉的思考。法学知识是关于社会实践的知识,很多问题不是事实问题,也不是逻辑问题,而属于价值判断问题。即便是立法层面已经明确了的问题,教师仍然可以在阐明立法规定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做价值层面的反思与探讨。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的适当引导加上学生自身的积极思考,才能实现知识的体系化和立体化。也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才有学生创新的可能。

  最后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功在日常中,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就某个事件、观点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篇幅可以不长,但在论文规范方面要严格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论文层次结构的安排、引用参考文献的标准,使其学习撰写论文摘要和确定关键词,讲解如何就一个观点展开论证等。

  毕业论文是法学本科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呈现,不可能靠本科毕业之前的“突击”一蹴而就。硕士论文工作必须延伸至整个法学本科教育培养过程,法学专业教师应当建立教学工作的整体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领。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与能力,才能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完成高质量的硕士论文。

  (二)教学管理:规范硕士论文的管理

  优秀的教学管理是成功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硕士论文工作离不开教学管理的积极调控。虽然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与就业时间重合只是毕业论文质量不佳的客观原因,但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现阶段,作为教学单位必须考虑这个现实问题。通常本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个时间正是学生忙于寻找就业机会的阶段。在就业和完成毕业论文之间,学生自然选择就业,对毕业论文得过且过。实践中也的确有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指导教师疏于管理的现象。因此,合理设计培养方案,加强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必要而迫切的。

  建议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安排提前,第七学期开始毕业论文工作。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始之前制定时间进程表,确定论文工作的主要时间点和工作任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阶段:一是准备开题阶段,需要每年更新毕业论文备选题目,论文题目应体现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建议将专业课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列入备选题目;之后召开毕业论文动员大会,说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的主要注意事项,强调毕业论文在本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后是开题,开题环节务必认真对待,对于不认真选题的学生起到督促作用,也可以帮助其明确写作目的和内容。二是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须与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对论文结构、观点、参考书目和形式等进行指导。其中设置论文的中期检查,统计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这也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监督作用。三是评阅和答辩阶段。制定评阅和答辩标准,告知学生答辩方式和要求。四是论文总结阶段,对本轮论文工作进行整理总结和反思。总之,要做到各个环节无管理真空,实现写作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务必严格执行管理规范。

  (三)毕业论文形式:探索多种方式

  所有教学环节都应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硕士论文教学环节的灵魂在于体现出学生未来从业所需的各种能力。法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较强的资料检索整理能力,未来才能从浩繁的案件材料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应当具备较强的分析论证能力,未来才能对各种法律问题抽丝剥茧、以理服人;应当具备较强的文字驾驭和语言表达能力,“笔杆子”和“嘴皮子”是法律人的两大法宝,较好地掌握这两项能力,能够帮助法学专业毕业生准确表达观点,更好地解决法律问题。法学硕士论文既要反映国家法律规定的初步科研能力要求,也应围绕培养目标锻炼其未来从业所需的各种能力。

  传统法学本科论文锻炼和考查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能力,但比较偏重理论分析,注重强调学术论文的形式特征。对于未来无意从事科研的本科毕业生而言,注重理论和论文形式的要求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毕业论文是对四年学习成果的考查与总结,也要为学生下一步进入社会或继续求学做好准备。现在国内有些法学院校已经开始探索传统毕业论文的替代形式。增设模拟法庭演示考核,以学术成果替代毕业论文,采取综述性论文、案件评析等形式,这些都是改革法学硕士论文的积极思考和尝试。

  学生的兴趣取向和个性发展应当给予适当重视,这是以学生为本的一种体现。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毕业论文有必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建议在保留传统的理论研究型毕业论文外,探索社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理论研究型毕业论文应当具有理论分析内容,对本科生不能强求理论创新,但应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社会调查报告应当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某一法律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有利于学生认识观察社会、运用法律思维分析社会问题;案例分析报告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拓展思维。构建法治国家的今天,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各取所需。

  三、推倒定位

  对法学硕士论文的所有改革措施,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即法学硕士论文的定位问题,定位统领着法学硕士论文要不要改以改革及如何改革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从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最大的改变,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再以从事知识传承创新的科研人员为主,而是遍布于各行各业运用专业知识从事基本专业事务的普通劳动者。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科学研究不再是大学的唯一任务或目标,甚至不是最主要的目标,培养和教育社会所需人才成为大学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应用型人才成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主要培养目标,特别是对处于法学教育金字塔底层的众多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这类院校法学专业存在的社会价值所在。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当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不仅体现法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研究能力,更应当体现他们必要的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的理论型人才。“对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是进行法学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开展法学学位论文写作工作的前提。”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转换决定对硕士论文定位的重新认识。

  目前,法学硕士论文的众多问题为法学教育敲响警钟,提醒身处法学教育领域的人们反思问题根源何在。出现问题,固然是教学工作有怠惰,教学管理有疏漏,但更关键的问题也许是今天我们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已经不合时宜。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毕业论文被赋予科研导向的内涵,其理论性学术性的定位不言自明。今天教育发展阶段有所不同,毕业论文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有必要对硕士论文的定位做出明确说明,帮助教育制度的执行者尽快转变认识。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法学硕士论文的定位不应完全是理论型的,而应当定位于以应用能力型为主、理论型为辅。接下来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和专业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重新认识硕士论文,积极推动和参与各个环节的改革。转变认识的意义,既在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于推动高等教育切实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毕业论文是“果”,教学过程是“因”,对于法学硕士论文这个不令人满意的“果”,教学过程这个“因”虽不是唯一的却极为重要。从教学过程入手,建立体系化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管理方式,充分理解法学硕士论文的内涵,做出合理定位,为毕业论文做充足准备,可以成为破解法学硕士论文存在问题的有效路径。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法治的未来。希望通过法学硕士论文的质量提升,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法律人才培养体系的良性演进。

【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文章:

教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11-14

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2-02

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2-04

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对策11-14

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11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2-07

职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9

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12-08

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论文01-14

网络道德载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3-29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