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月属闲人》:好文笔与文字的交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初心的词语 《江山风月属闲人》:好文笔与文字的交融

《江山风月属闲人》:好文笔与文字的交融

2023-03-14 06: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什么是好文笔?

某乎有位网友的回答深得我心,“好文笔是用最精炼的词语表达最优美且恰到好处。”

我们平常说一个人文笔好,不仅仅在赞美其词藻运用的华美,还有对其感情安排恰当,对象描写生动等多元指标的肯定。

虽然评价多元,但文笔好的文章大家都有口皆碑,读雪小禅的散文集《江山风月属闲人》,灵动飘逸,余香满口,我想当得起“好文笔”三字。

她写自己,“这山野之间,有我的长风浩荡,有我的一意孤行。”

她写惊梦,“惊梦里,爱情是微薄的,懂得才更无孔不入,那是山河震动,是薄暮时分遇到喜欢的人,一个眼神,风清俊朗,想起来,心里颤动得如一场杏花春雨。”

她怀念旧友,只一句“当年曾怀少年梦”,那逼人的青春便扑面而来。

她诠释爱情,“好的爱情便是寻常夫妻、举案齐眉,一粥一饭,惜君如常。”

全书文采斐然,按内容分为行旅、书画、生活、照见4个章节,我最喜欢书画一章,只“光阴夜白”这个词,就有无限的意蕴和况味扑面而来。

在这一章里,作者的日常和文字与书画有了一种深刻的交融,古朴天真,浑然一体。

我才感到,原来历史里的书画家们不仅仅是一个个风干的名字,他们有着活生生的血肉与灵魂,跨越时空,与我不期而遇。

一、人与青山已有约

这篇散文写的是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徴明。

作者如何评价这位明朝才子?

她说,“他是大雪纷飞时屋子里的那杯热乎乎的茶,是暑天中的那杯绿豆汤,是秋风起时的外套,是春天里最美却不刺眼的花。”

文徴明与好友唐伯虎不同,唐伯虎年少成名,狂狷邪气,而文徴明大器晚成,温和儒雅。

他仿佛一个在生活中修行的僧人,不在寺院听钟声,但心灵地貌有禅意。

文徴明爱画古松,他画中的人在月夜、古松间饮酒、作画、喝茶、听琴、问松,活得那样有滋有味又舒适豁达。

他笔下都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而经由他的笔呈现出来的却是中国文人最高级的生活画卷:万壑松风清两耳,九天明月净初心。

文徴明宅心仁厚,顺风顺水了一辈子,所以笔下没有尖酸刻薄,没有老辣不平,画风平淡从容,尽是人间暖意。

90岁,欢欢喜喜、从从容容而去,这一生尽得圆满,让人歆羡。

二、悲欣交集

“悲欣交集”这4个字属于弘一法师,1942年10月2日,临终前的弘一法师写下了这4个字,也写尽了他的一生。

作者说他,“做公子时是真公子,做名士时是真名士,做和尚时是真和尚”。

世人津津乐道他的生平轶事,那首《送别》传唱至今,朴树在唱这首歌时潸然泪下,慨叹如能写出这样一首歌,人生当无憾了。

这样的一个人,看尽了繁华如梦、人间富贵,看透了世事无常、人生冷暖,才能大梦勘破,心静如水吧。

他的“弘一体”,一丝伪饰表演的成分都没有,从丰腴到清瘦,仿佛一中年男子,骨骼清晰,眉目之间全是清奇的筋骨,真正放下了一切,返璞归真。

前半生是风流才子,中年时是倜傥名士,而最后一件僧袍、一双布鞋穿了几十年,这样一个“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神仙人物,绝尘而去时只留下4个字:悲欣交集。

写尽了他的一生吧,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一生呢?

三、春风少年

“春风少年”这个词用来形容米芾,再合适不过,他就是一个活得肆意、癫痴到老的少年,至死都是。

他着白衣,宽袍大袖;拜石头,和石头称兄道弟;懂收藏,擅临摹,可以假乱真;临终前,他烧掉了收藏的晋帖不愿流传后世,因为他自私地想独占。

这样一个人,又痴又癫又贪婪,像个野马般的孩子,不管不顾,真性情。

作者说米芾的字,“那里面衣带飘飘,那里面风樯阵马,可听松,可观涛,可闻竹雨秋风起。”

米芾把欧书的险绝,柳书的挑剔,颜书的雄姿,褚书的风情,都聪明地化转在自己的笔下,灵性逼人。

他留下了《蜀素帖》,留下了茶墨香,偶尔翻翻,惊心动魄。

作者说,米芾的宽袍大袖里,装着一个春风少年,深以为然。

结语

雪小禅写书画光阴夜白,写生活古淡天真,写照见浮生素喜,她的文字轻灵、生机盎然,那丰美的辞藻、沁人心脾的佳句,让读的人满心期待。

太喜爱她的文笔,怎么可以写得那么美、让人那么爱,用最幽微与灵动的文字,把内心最隐秘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

她的生活,是闲看孤云静爱僧,是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这样的生活,大概是许多人向往的样子吧。

当厌烦了俗世喧嚣,厌恶了勾心斗角,不妨静下心来,泡壶茶,读读雪小禅。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如果大家喜欢以上内容,欢迎关注+点赞,有问题可留言,我会定期分享有关读书写作的干货,相信对你有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