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二:“ 核心概念 ”的界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作概念作文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二:“ 核心概念 ”的界定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二:“ 核心概念 ”的界定

2023-08-12 21: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髙考新课标全国卷作文评分标准(细则)“发展”等级中第一点为“深刻”,要求学生写作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提出的观点具有启发意义。然而,高中生对议论文的“核心概念”没有进行准确的界定,出现了概念模糊、单一表达、错误分析、整体打包等问题,“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准确不深刻,进而对议论文中的事实和道理不能进行有效判定,导致写作选材内容趋同,结构模式化严重,语言贫乏空洞,说理浅显虚空,故而往往写不出有思想深度的佳作。

本文仅以某市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作文题为例,对议论文中“核心概念”的各种界定方法进行深人探讨。该篇作文要求根据“学而不思则罔(孔子)”“独立思考能力是创造发明的必备才能(华罗庚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爱默生)”三位名人的名言,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三句名言皆与“思考”有关,分别从对学习的重要性、对创作发明的意义、对行为的指导作用三个角度分析了“思考”的益处,启示学生:只有深刻思考,学习才真正有收获,创造才真正有价值,行为才真正有意义。下面,就以“思考”作为焦点,探讨这一“核心概念”的几种界定方法。

方法一:本质定义法

【示例1】思考是人类特有的机能,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是进行

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思考力则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

【示例2】何谓思考?答曰:观其形,觅其义,悟其道。思,须叩问心灵,触至灵魂;考即考据,考究,脚踏实地,才不致变考为朽。从思到考,是发现自我与探索世界的有效途径。独立,是思考的特性;思考,是行动的前提。

本质定义法就是对议论文的“核心概念”直接给出定义,概括出本质和范围。“核心概念”界定模糊,后续的论述就会带有堆砌文字、论述不清的弊端。因此,对一篇议论文的“核心概念”的本质定义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具有开门见山、明确主题的作用,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为后续写作定好主基调。示例1在对“思考”进行定义时,将“思考”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机能,并从“思考”的具体形式上进行概括,分析了“思考”的作用。对“思考”的定义比较客观,为后续的写作做出了较好的铺垫。示例2对“思考”的本质定义就显得更为准确、深刻。作者采取拆文解字的方式,将“思”和“考”分开来予以解读,在“思”的分析上触及灵魂,在“考”的解读上注重细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思考”的特性和前提,对“思考”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深刻独到、透彻入理。可以说,也为后文的写作搭建了理想和框架,进行了有力的铺垫。

方法二:品质揭示法

【示例1】思考是一种客观辩证冷静分析的能力,是对真善美的透彻领悟,是对假恶丑的凌厉批判,是对庸常生活的理性辨别,是一种透过事物表象探究事物本质的智慧,是以独立为前提的生命状态。

【示例2】学会思考是一种智者的品质,一种完善自我认知的过程。懂得思考的人能够勇敢面对自己、正视苦难、热爱生活,有思想的人能摆脱社会的浮躁,在时代的截面上活出自己的格局,超越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品质揭本法是对“核心概念”所反映的道理、实质的有效把握,是从启示和作用的角度揭示出“核心概念”所具有的正面意义。仅对“核心概念”的本质给出准确的、科学的甚至富有哲理的定义,只是完成了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围绕“深刻”的要求,还需对“核心概念”所具有的内在品质进行揭示。对品质的揭示是议论文写作的提升环节,升华了作者“核心概念”所具有的深刻意义。示例1将所要阐释的核心概念“思考”深化成几种可贵的或足以见证“思考”深刻意义的行为,不但加深了对“思考”的理解,也将议论文写作由浅入深、入表及里,会收到力透纸背的效果,其深刻性已不言而喻。示例

2从思考的意义出发,分析“学会思考”这种优秀品质起到的重要意义,提示了思考的作用,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形象地揭示了思考所有的内涵。如果仅仅囿于某一方面的表层理解,就会导致文章立意肤浅,内容单薄,毫无深意而变得索然寡味。

方法三:名言引用法

【示例1】席勒在《随笔》中提到:“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可见,思考应是自由的,可无限延伸,从微观到宏观,渗透各个领域,触碰各类维度。思考是件美差事,博尔赫斯就曾言:“没有比思考更复杂的享受了,因此我们乐此不疲。”

【示例2】思考是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明智之举,是落落“在不断做着减法的路途上,坚定所爱”的人生哲理,是张嘉佳“孤身一人前进”的精神感悟,是华罗庚认同的“创造发明的必备才能”。思考是海明威“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外表生活得更朴素”的执着追求,是沈从文“你不能受一时兴会所产生的幻觉轻易自满”的明智,是余秋雨踏遍文化苦旅发出“这些都是生命”的感慨。

名言是对规律、真理的凝练与升华,借助名言能够将“核心概念”的特征传神地表达出来。示例1引用名言后巧妙勾连关键词“思考”,突出其“自由广博”的特征,再借由名言印证意义,角度新颖,见解独特。示例2借用名言恰到好处地对观点中的核心概念“思考”进行具体的多角度阐释,并由名言抽象出具有“思考”特性的品质或行为,彰显出学生的文化视野和阅读积累,也饱含对生活的深度认识和情感体验。两则示例引用名言阐释核心概念,具有言简意赅、蕴含丰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运用名言引用法的关键在于将“核心概念”所蕴含的哲理与名言所达到的思想统一起来,在写作时运用得当,挥洒自如。

 方法四:辩证分析法

【示例1】思考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浮于表面的臆测空想,并不意味着傲视一切的孤芳自赏,也不是唯我独尊的狂放不羁。真正的思考是话前的片刻琢磨,是行前的深思熟虑,是结合实际的理性分析,是寂寞时期的自我增值,是通向成功的王者之路,是奉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不盲从不流俗的独立从容。

【示例2】缺乏思考的活动都是无聊虚妄的,不思考的人是死板笨拙的。有思考的行为让人越过荆棘丛生,不思考的行为则会让人迷失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浮躁是思考的敌人,浮躁者,失去了汪曾祺笔下花花瓶瓶罐罐的真挚自然,被时代潮流裹挟,便只如吹《小窗幽记》中的无孔之笛,又何来余音绕梁?浮躁是思考的敌人,人世间一切伟大的事绝不可能在杂乱中产生。

议论文要具有辩证思考的哲学思维,才能让作者的观点更加使人信服。示例1运用“辩证分析法”,将最相似、相近概念的异同,或者相对、相反的概念进行辨析比较。界定“核心概念”不仅要防止错解,还须避免狭解。在表层上的相近中剖析出两个概念之间深层次的差异,发掘它们貌似细微的差别,让论述更加深人人心。示例2在对比论证中,借助相反的概念,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概念,在多维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运用辩证分析法既能全面地、深入地看问题,让优劣毕现、差别尽显,又使论证更具有思辨色彩,让作者的观述不可批驳。

辩证分析法运用的关键在于:每个观点都要向所要论述的观点“聚焦”,“肯定”的观点要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准确界定清晰无误地予以表达,收到突出自身观点的效果;“否定”的观点是为了增强论述的全面性,对一些反而的观点和现象进行批驳,收到“否定之否定”的效果。辩证分析的目的不是在于全,而是为了突出作者所持观点的科学性、哲理性,要更能说服读者。

方法五:人物事例法

【示例1】康德思考人生,思考道德,因而他的认知水平是超过绝大多数人的,所以他不被理解而孤独,孤独又让他的思考更透彻。

【示例2】思考者,如陶潜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飘逸;像苏子“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的乐观豁达;像沈从文先生选择茶峒,把心交给人情;像梭罗栖居瓦尔登湖畔,把心交给自然。

人物事例法是运用知名度高或在某一领域公认的人物事例来阐明“核心概念”的方法。示例1选取单例,示例2多例组合。名人的精神、行为往往就是“最有力的论证”方式,抽象的阐释和深奥的理论,通过名人的行为或言论,变得具体化、“可视化”,让议论变得深人浅出,既通俗易懂又简洁有力。

但在人物事例法的运用过程中,须根据所要论述的“核心概念”选择公认的、不具歧义的人物事例。只有选准、选对人物及事例,才能使高中议论文“深刻”得正确、无可辩驳,甚至引起共鸣,达到“深刻”的目的。

方法六:比喻阐释法

【示例1】思考者眼里看到的是午后阳光下的清茗,是苍茫绿野中的一树菩提,是似流水年里的一寸光阴,是寂寞沙洲捡尽寒枝,亦是在孤舟柳岸江雪独钓。学会思考,如朗月照花,深潭微影,时刻提醒我们以最饱满的热情来迎接青春。善于思考,方能在浩瀚星空中觅得属于自己的星座。

【示例2】独立思考能力亦是在知识的海洋上遨游的资本,是在真理的星空中不断探索的动力。以思考为矛,以独立为盾,方能春采幽芳,夏荫乔木,冬赏冰雪。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外表朴素也遮掩不了内心的丰盈。

“比喻阐释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而含蓄地呈现概念的内涵,把抽象、深奥的道理寓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之中。“比喻”将抽象的、难理解甚至模糊的事物变成读者看得见、听得到甚至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能够使抽象的含义明确化,使议论更具张力和感染力。在议论文中,将人们熟知的事物或现象,比如良药、明灯、清泉、阳光、养分、桥梁、犁、双刃剑等,以比喻的方式引入,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作用。

高生中在议论文写作时,对“深刻”要求的实现,需要注重方法的运用,把握方法应用的重点,把“核心概念”定义准确、表达透彻、升华高度,注重全面性、探究哲理性,讲究代表性,在“核心概念”的准确界定中就会为“深刻”的意义铺平道路。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祝芳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