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实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兴业银行好兴动商城 《中国金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实践

《中国金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实践

2023-11-04 18: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

nfinance

编者按

2021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作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助力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扎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并积极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引导绿色投资、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支持污染防治、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助力绿色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本刊特别策划专栏,约请相关业内人士分享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效和经验,就金融如何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张胜轩 陈亚芹「兴业银行」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1期

当前,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敏锐把握我国绿色发展大趋势蕴藏的历史机遇,在国内率先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探索绿色金融体制机制,逐步构建起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兴业银行一张靓丽的“名片”。

久久为功锤炼绿色金融体制机制

前瞻性的顶层设计。2008年,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承诺采纳赤道原则,开创性地提出了“寓义于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2017年,将发展绿色金融提升至企业战略高度,致力于将兴业银行打造成“绿色金融集团”,争当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十三五”期间,兴业银行制定了“两个一万”的绿色金融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20年兴业银行集团层面绿色金融业务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服务绿色金融客户数突破1万户,该目标已于2019年提前完成。“十四五”伊始,兴业银行进一步提出2025年末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和服务客户数再翻一翻的发展目标,成为理念领先、ESG表现突出的绿色金融集团,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兴业力量。

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兴业银行公司章程明确了董事会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职责,在总行层面设立了绿色金融业务委员会,负责集团绿色金融业务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运作,并成立一级部门——绿色金融部,负责集团绿色金融产品创设、营销推动、品牌建设以及集团绿色金融的统筹、协调、联动等;在分行层面设立了分行绿色金融部(职能部门),配置绿色金融产品经理。目前,覆盖治理层、经营决策层、经营推动层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已基本建立并有效运行多年。

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兴业银行从经营管理、认定标准、作业流程、激励考核、产品开发、营销推动、风险管理、专项政策等方面不断建立健全绿色金融规章制度,保障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比如,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兴业银行坚持将绿色金融业务纳入对分行的综合经营考评,并坚持安排激励措施保障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有效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业尽责的服务团队。绿色金融专业团队是落实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各项绿色金融创新的根本源泉。通过长期的专业培训和业务实践,兴业银行总分行及子公司已有近200人的绿色金融人才队伍并总体保持稳定,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有力地保障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创新发展。

有效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高度重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借助赤道原则的理念、工具和方法,逐步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2020年以来,对标《赤道原则(第四版)》,兴业银行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相关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增加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巴黎协定》、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的气候风险管理要求,顺应了国际可持续发展最新趋势。截至2021年6月末,兴业银行累计对1404笔项目开展了赤道原则适用性及分类评审,其中,731笔适用赤道原则,涉及项目总投资额3.3万亿元。

“点绿成金”的科技赋能。2017年,在长期绿色金融实践基础上,兴业银行创新推出“点绿成金”绿色金融业务一期系统。2020年,该业务系统的功能大幅升级。该系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绿色金融专业系统。依托该系统,可显著提升绿色金融属性认定业务办理的标准化水平及绿色信贷相关监管数据报送质效,为服务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科技动力。

凝心聚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兴业银行在练好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内功”的基础上,主动作为,全力支持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积极落实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2018年以来,兴业银行主动加大对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的综合投入。截至2021年6月末,为湖北、安徽、重庆等长江大保护沿线的13个省(市)发放环境治理类绿色融资约562亿元,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绿色融资达165亿元。“十四五”时期,兴业银行将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将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污染防治等作为重点业务领域,明确发展目标,优化完善授信政策,将相关产业列为支持或适度支持类,制定差异化的FTP定价等激励政策。截至2021年6月末,兴业银行银保监会口径绿色信贷余额达4066亿元,绿色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9.8%。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6万吨、化学需氧量13万吨,节水1572万吨,环境效益显著。

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2017年国家批复浙江等省(区)设立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兴业银行本着“融智、融资、融商”的合作理念,积极与国家和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签订绿色金融合作协议,总签约金额达5700亿元。兴业银行按照产融结合、一地一策的原则,充分发挥金融牌照资源优势,为签约地区提供贷款、投资、信托、基金、证券等多元金融服务,并通过内外部专家团队,积极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参与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修订)及多地规划方案的起草,协助地方政府梳理、建立绿色项目库等,全面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截至2021年6月末,兴业银行在各签约省(区)已累计投放各类绿色融资6048亿元,签约承诺已基本兑现或超额兑现。

积极满足企业和个人绿色金融需求。兴业银行始终以服务客户为宗旨,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方面创造了多项业内第一,先后开发了“环保贷”“节水贷”“排污权抵押融资”“特许经营收费权质押融资”“绿票通”“绿创贷”等一系列绿色融资创新产品,以及污水治理、固废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其中,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合作推出的“绿创贷”广泛落地,荣获《亚洲货币》2020年“最佳绿色金融产品奖”。在绿色债券领域,2016年以来,兴业银行累计发行1300亿元绿色金融债,目前为全球绿色金融债发行余额最大的商业银行机构。此外,兴业银行还积极投身绿色债券承销市场,先后落地绿色永续债、可持续发展债券、“三绿”资产支持票据、蓝色债券、绿色疫情防控债、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碳中和”债等市场多笔首单、首批绿色债券。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连续多年市场领先。兴业银行也是国内最早开展碳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交易平台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逐渐形成涵盖结算、融资、中介、资产管理等的一揽子碳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为支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兴业银行围绕“碳权+碳汇”、碳市场“交易+做市”、碳市场基础金融服务和碳金融产品创新三个层次全面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目前,已落地业务包括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贷款、碳交易撮合、碳汇质押融资、全国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挂钩碳中和债券指数的结构性存款等业务。兴业银行已形成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面向企业客户,可提供涵盖绿色融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产品和服务。面向个人客户,推出了低碳主题信用卡、绿色按揭贷、绿色消费贷和绿色理财等个人绿色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扶贫。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兴业银行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优势,立足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形成了一系列绿色扶贫的典型案例。例如,通过绿色融资支持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盘县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并显著提高农村收入;在山西、吉林、江西等地,支持光伏发电等绿色产业项目,提高当地扶贫村集体收入;在福建南平,将贫困村(户)所拥有的林木资源纳入碳汇林管理,并开发“一元碳汇”产品,在帮助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个人实现自愿性“碳中和”的同时,实现一对一的碳汇精准扶贫。

融智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近年来,兴业银行结合自身绿色金融的探索和实践,在监管政策制定、业内倡议引导、同业互助、国内外沟通交流等多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湖州银行、九江银行等十多家银行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同业交流,并先后接待了越南、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蒙古国等国的绿色金融代表团来访,介绍绿色发展理念以及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经验,助力同业共同发展绿色金融。在总结过去十多年绿色金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兴业银行组织编写和翻译了《寓义于利: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探索与实践》《从绿到金:基于赤道原则的银行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可持续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管理》等绿色金融专著,参与了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的《绿色信贷》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参与了全国金标委首批绿色金融标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起草与撰写。■

(责任编辑 张黎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