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科技创新,科技自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科技发展的作文素材300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科技创新,科技自主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科技创新,科技自主

2024-05-04 18: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科技创新,科技自主编者点拨:当下高考作文命题基本原则和规律就是要体现时代精神和主旋律,不回避热点问题,彰显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因此为了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要求同学们要准确把握当下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党和国家主流思想,并且熟悉与此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和时政要闻以及主流媒体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以及主流媒体对这些时事要闻的评论和观点态度。由此编者对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方向进行精准判断,给万千考生以明确指导。并且给同学们提供该命题方向相关的热点事件素材,以及社会主流媒体对此所做的评论。同学们能做到准确把握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并且能抛开浩瀚书海,精准阅读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相关的内容和相关权威评论,定然能够顺利拿下2023年高考作文,让自己的语文成绩获得15分左右的提升,必然大大助力高考成功、金榜题名!该材料有以下几个亮点:预测精准;材料鲜活;语言凝练;评论得当;格局高远。方向预测: 科技创新,科技自主编者解读:“科技创新”“科技自主“科技强国”是当下从国家高层到大型企业再到普通民众的一个普遍认知。从贸易战到国家战略科技无不彰显科技强国之理,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科技自主”,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不被人“卡脖子”。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是求不来的,只有坚持创新,大力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才能真正拥有科技主动权。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才能给国家企业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同学们要切实深入理解“科技创新”“科技自主”地理念,不是背下来这句话,而是要通过诵读大量深刻的理论文章,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从而内化这一理念,使得“科技创新、科技自主”的观念浸润、渗透到血液、骨髓,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写出来有深度的高分作文,有了理论和思想的深度,同学们的作文就如鹤立鸡群,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赞叹和青睐,自然也就得高分了。下面我给同学们精选了一系列关于科技自主、科技创新方面论文,这些论文都是知名专家的至理好文,必将助推同学们的作文思想、认识、理论踏上巅峰。1、当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春之声)一粒砂子,能有什么价值?将富含硅元素的砂子熔炼成高纯度的单晶硅,就是制作芯片的原材料。将单晶硅加工成硅晶片,再将上亿根晶体管和数公里长的导线布局其上,最终做成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背后有一套复杂的工艺,其难度相当于在一根头发丝直径万分之一大小的地基上,建起高楼大厦。因其科技含量高,芯片也被称为现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从砂子到芯片,强大的现代科技力量,让“点石成金”的古老传说得以成为现实。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中,谁掌握了这种“点石成金”的魔法,谁就占据了主导权。一粒砂上见世界。当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空前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创新驱动早已是大势所趋。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发丝上建高楼”的高端芯片设计制造领域,无疑是这场较量中一个争夺激烈的战场。由于底子薄、起步晚,目前我国在高端芯片设计制造上还面临不少“卡脖子”的难题亟待解决,急需高技能芯片人才贡献力量。当前,芯片半导体领域的科技竞争还远远未到终点。随着高端芯片制造在摩尔定律上即将到达极限,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崭露头角,我们的芯片技术除了不断追赶,在某些领域也有了超越的可能,难得的机遇呼唤着更多青年抓住机会,勇挑大梁,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本领,释放创新潜能,为解决国产芯片“卡脖子”难题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国家所需,青年所向。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无论是产业的变革还是新业态的发展,都离不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离不开青年人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拼搏奋斗。“天宫”览胜、“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导航……近年来,中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其背后的核心科研团队,大多平均年龄不到40岁。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好的创新氛围,也为年轻人创新创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科技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推动创新的措施和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长,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也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中国创新环境越来越好、创新氛围越来越浓,鼓舞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投入到科技创新的大军之中。“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在各行业、各领域广阔的科技前沿,都需要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的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争做创新突破的探索者、世界创新潮流的弄潮儿,以青年之创新,引领时代之创新!2、创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经典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收官”。这是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国科技继成功实现“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深潜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是诠释和落实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又一经典之作。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既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之所在。眼下,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格局重塑、优势再造,比拼的是眼光、能力与智慧,考验的是信心、韧劲与追求。科技创新本就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颠覆性科技创新更为艰难,既需要皓首穷经的耐心,也需要光彩夺目的天分,可谓“九死一生”,可遇而不可急求,唯有久久为功并取得关键性突破,才有可能柳暗花明、渐臻堂奥,实现“从0到1”的跨越,成就创新发展之辉煌。积跬步以致千里,汇涓滴而成江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必须坚定创新发展自信。创新自信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守株待兔,而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是干出来、拼出来的,更是文化自信之基础的民族自信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制胜法宝。万水千山,道不远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必须聚焦未来可能产生颠覆性和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只有固本强基,才能根深叶茂。科技创新从来就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只有夯实基础,厚植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培育文理兼修的民族基因,才能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还要遵循历史前进逻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呼应人民群众期待。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外合作能力,积极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衷共济、共赢发展”的科技创新命运共同体,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古往今来,正是永不停步的“变革和创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历史才是人类真正的历史。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既是我们坚定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十四五”即将起航,面对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培育新一代具有报国情怀、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劲动力。3、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让“第一动力”更强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十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创新的重要意义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全社会共识,各行各业、各类创新主体正在释放出更加强大的创新力量。与此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要求我们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是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弱,也决定着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权。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从国内来看,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外部环境来看,是积极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外部风险的必经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产业越是往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就越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就越要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协同和融合。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在产业应用中迭代升级,利用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要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使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企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潜力,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强大动能。4、为什么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这“四个面向”回答了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朝什么方向努力、向什么目标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我们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为什么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全球范围内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必须着眼于世界科技前沿推动创新。在这方面,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在科技制高点的竞争中,基础研究水平成为我国能否胜出的关键,必须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等方面切实发力。为什么强调面向经济主战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这方面,重点是要以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经济循环不畅、外部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从科技创新中寻找解决方案,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从另一个角度看,唯有面向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方向,科技创新自身才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在产业创新方面,要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区域创新方面,要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企业创新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什么强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创新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国家发展的大趋势来判断。在这方面,重点是坚持需求导向,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提供科技支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例如,农业领域的种业安全问题、工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社会领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均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给出解决方案,必须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努力让科技创新更加符合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需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此,要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有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什么强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科技对疫情防控和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凸显。强调科技创新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这方面,重点是加强科技创新,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民生科技供给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生命健康、人口老龄化、重大灾害事故风险防控、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重大需求提供系统化科技解决方案,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28日下午,习近平在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省长王忠林陪同下,深入武汉的企业、社区调研。习近平首先来到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在企业研发综合大楼,习近平听取湖北省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及核心技术攻关情况介绍,仔细察看芯片产业创新成果展示。习近平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先后走进企业激光科技馆、半导体面板激光智能装备生产车间,察看激光技术产业应用展品。习近平强调,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在车间大楼前,习近平同企业职工亲切交流。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有不少短板,一些产业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进一步发展必须靠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起这一光荣使命。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我感到很高兴。党中央十分关心科技人才成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取得更大成绩。6、以科技创新赋能服务业前不久,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从元宇宙、人工智能到虚拟现实装备、5G应用,各种新技术、新成果集中发布,折射出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科技含量”迅速提升,启示我们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及其应用转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科技已经成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和强劲引擎。应当让科技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已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同比增长21.6%。这背后,正是科技进步促进了服务业提速换挡。比如,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服务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也促进文旅、商贸、体育等传统服务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改造升级。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达1.92万亿元,数字服务进出口总值达359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8.6%和22.3%。有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当前服务贸易创新五大趋势之一。激活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对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需要优良创新生态。比如,北京经开区作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的主平台,致力于“核心技术+场景应用+创新发布”全方位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在这里,有的研究院搭建协同攻关平台,共同开发软硬件一体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实现了底层技术的自主可控。聚焦数字化时代服务业新赛道,我们要善于抓住底层技术、公共平台等要素,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场景应用、融合发展打造更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开放共享。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方面。本届服贸会上,英国、意大利、韩国等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综合展。过去5年,我们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去年8月在海南自贸港率先实施了跨境服务贸易的负面清单,120个服务分部门的开放水平超过了加入WTO时的承诺。从分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到抗疫设备走出国门,中国坚持与各国共享成果和发展机遇,致力于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聚焦前沿,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凝聚合力,才能激发服务贸易更大潜能。放眼世界,2021年服务贸易市场快速回暖,增速超过17%,远高于同期全球GDP增速。坚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赢,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就一定能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7、点燃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 2022年科技大篷车公益巡展宁夏站启航19日上午,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2000多名师生的见证下,“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2022年科技大篷车公益巡展宁夏站正式启航,活动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带到青少年身边,点燃他们心中的科技创新梦想。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科大讯飞联合主办,人工智能科技传播中心承办。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马楠表示,希望孩子们借助此次巡展活动,了解最前沿的科学装置、体验有趣的互动科技,感受科技力量,放飞科学梦想,用实际行动做新时代好少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一代代优秀科研人才育人精神的感召下,科技探索的‘种子’在众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也让我国科技界的优良学风和精神气质薪火相传。”科大讯飞宁夏大区总经理舒博雅说。启动仪式结束后,大篷车巡展活动正式开始。在邮筒前录下声音、声纹被“戳章”印上明信片寄往大江南北,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体验地震、身怀绝技的各类机器人旁围满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据了解,2022年科技大篷车全国巡展活动自5月21日从广东科学中心发车以来,目前已走进广东、湖北、陕西等地,陆续巡展50多个站点,行驶1.5万多公里,线下活动惠及20余万名青少年。接下来一周,这辆满载20余项最新AI“黑科技”的科技大篷车还将走进吴忠市等地,播撒科技火种。8、矢志创新托举“大飞机梦”【现象】不久前,中国商飞发布消息称,国产大型客机C919完成国内取证试飞。取证试飞,指的是为取得由中国民航局下发的适航证而进行的试飞工作,是航空器投入商业运营的前提条件之一。据介绍,取证试飞是典型的“边飞边取”模式,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相关部门都会要求制造商整改。顺利完成取证试飞,标志着C919向着交付、投入商业运营又迈进了一步。【点评】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2017年5月在上海浦东圆满首飞后的5年间,6架C919试飞飞机分别在阎良、南昌、东营、锡林浩特、吐鲁番以及敦煌等地进行了试飞取证工作,全面检验了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适航取证、完成交付后,C919大飞机的身份将从“工业产品”变为“商品”,将在真正的商业运营环境中积累大量的数据、获得大量的经验,这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可以确定的是,坐上国产大型客机享受安全舒适旅行的愿景正在加速成为现实。如果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算起,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已经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干线客机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C919是少有的新来者、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者。“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从立项到总装下线再到首飞、取证试飞,C919用十几年的稳步前行让世界看到中国大飞机事业的远大目标和最新成果。如今,梦想即将成为现实,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和几代航空人共同托举、接续奋斗的意义愈发彰显。自主设计制造大飞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凝结着几代航空人矢志创新的心血。也许有人会质疑,C919的核心零部件有不少依赖国际协作,能算是国产吗?实际上,总体集成是大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光各种各样的接口,C919飞机上就有几百万个;关系到液压、航电等多系统之间的关联,绝不是简单的拼接。2000多份机翼图纸,机头、机身、机翼、翼吊发动机等一体化设计,近200项专利申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全部设计均由中国人自己的团队自主完成,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飞跃。C919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其设计制造带动国内航空工业的整体进步。在C919的设计研制过程中,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五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得以实现群体性突破,进而带动我国整个工业产业链的发展和进步。一条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显著改善了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面貌。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的一支勇于攻关、敢打硬仗的人才队伍和参与项目的数十万产业工人,都是未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商飞公司浦东总装基地的草坪上竖立着一个银色流线型雕塑,雕塑基座上有4个大字——“永不放弃”。背靠巨大的航空市场,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锐意创新的拼劲闯劲作支撑,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突破、配套产业逐步跟上,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越来越多、令人自豪的国产大飞机将翱翔于天际,稳稳托举起建设航空强国的梦想。9、弘扬科学精神 增强科学素质举办科普发展和科技成就展、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等交流比赛、开展“云上科普”讲座……近日,持续一周时间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从感受前沿科技,到普及食品安全、农业农技知识,各地举办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线上线下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体验。国民科学素质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社会基础,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因此,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认识科学普及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科普宣传活动既要有宣传热度,也需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引导更多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当下,新技术和新传播渠道为科普提供了更多可能,增添了强劲助力。现场直播、云游场馆、VR和AR展示……科普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改进传播方式,不断创新升级、提质增效,让科学知识既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也更能提高科普的参与感与体验性。近几年,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做客直播间,化身“网络主播”,讲解科学知识。可以说,这是科技工作者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有益尝试。也要看到,科学普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才能让科普惠民,才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科普不到位,科技创新难。前不久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我们还要很长的路要走。聚焦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协同,树立大科普理念,高质量的科普必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10、把握大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高度重视科技事业,是贯穿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港珠澳大桥开通营运……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这五点要求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一定能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11、“科技冬奥”照见“创新中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各国冰雪运动员提供了超越自我的舞台,也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国科技创新的窗口。从碳排放趋近于零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到风驰电掣的“猎豹”摄像机;从京张线上世界首列无人驾驶的高铁,到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传递火炬……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技术和设备,为“科技冬奥”写下生动注脚。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离不开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早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冬奥申办成功以来,《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我们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示范了一批前沿引领技术,转化了一批绿色低碳技术,折射出我国体育科技走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不凡历程。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过程中,科技创新贯穿场馆建设、基础设施、智慧服务、转播技术等方方面面。在办赛方面,破解雪车雪橇赛道、场馆建造运维难题,打造绿色低碳和智慧场馆;在参赛方面,重点研发科学化训练方法和装备,助力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突破;在观赛方面,研发云转播平台、智能语音服务等技术,提升观众观赛体验……科技创新,成为运动员实现梦想、冬奥盛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支撑。同时,我们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比如,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用薯类、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为冬奥村生产可降解餐具,等等。这铺就了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之路”。圆满完成的冰雪之约,展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底气,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从采用仿生材料设计的高性能服装,到体型庞大的雪蜡车,这些令人振奋的“中国制造”,提升了冰雪装备自主研发和供给能力。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汇入中国制造提质升级的大潮,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我国首台碳纤维雪车比国际同类产品风阻系数低8%,“水立方”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双奥场馆,国内冬奥标准的冰状雪赛道实现零的突破……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通力协作,“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实现了一次次从无到有的蝶变,一项项替代方案的优化。北京冬奥盛会已经落幕,但赛场内外科技创新产生的“溢出效应”日渐显现。冬奥盛会上的科技成果,正在成为全社会共享的冬奥硕果。面向未来,依靠科技力量推广冰雪运动、提升竞技水平的基础更加坚实,打造国际品牌、实现产业转型的条件日趋完善。加速自主创新的推广应用,将冬奥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就一定能继续为产业振兴及群众生活赋能添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自主创新永无止境,冰雪传奇再创新篇。以冬奥盛会为新的起点,挺起创新脊梁,加强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定能让冬奥成果更好为全民共享,丰富更多人的日常体育生活。12、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现场评论)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用足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非常重要。偌大的屋顶平台没有闲置,而是安装了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走进位于浙江温州乐清的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能看到不少这样的科技应用新场景,让人近距离感受工业与能源互联网领域绿色转型的创新成果。这套屋顶建设的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近40万千瓦时,预计每年能给园区省下27万多元电费。同时,“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还能实时监控能源设备、能耗情况,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电网变得更“聪明”,让电能产生更大价值。在浙江,日照时数等能源资源并没有太大优势,部分企业率先探索创新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多能互补以及工商业屋顶、户用光伏、综合能源服务等模式。像正泰集团在乐清海涂上建起的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每年能发电1.8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万吨,还在光伏板下、盐碱地里成功引种“海水稻”,试种茭白、莲藕等农产品。有业内人士感叹,在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下,新能源正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如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这既是巨大考验,也蕴藏丰富机遇。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用足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非常重要。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需进一步激活企业主体的内生动力。企业直面市场、贴近市场,对市场需求的感知也更灵敏。今年7月在浙江温州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业界关注的热词。已有越来越多企业在推进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产业数字化等过程中,尝到甜头、找到商机。温州近年来通过“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产业数字化提升等行动,让制造业变得更“智慧”,在光伏、风电、储能等新兴产业领域集聚了一批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事实证明,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让企业真正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才能更好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生产方式向节能减碳转型。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也需持续提升各级政府抓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引领推动作用,着力创新制度和政策供给,完善激励引导、监督考核等各项机制。例如,温州乐清率先试行“碳均论英雄”改革:企业效益怎么样,不仅要论“亩均”,还要论“碳均”和“能均”,算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产值碳排放、清洁能源占比等“能源账”。“碳均”效益高的工业企业,可在财税、金融、用地等方面享受到更优惠的差别化政策,以此激励引导企业朝着数字化转型、低碳化发展的方向创新挖潜。相关行业分析报告预测,随着节能减排进程加快,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从中受益、快速成长,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也正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面向未来,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抢抓新机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13、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挑战应对人口老龄化,更深层次的方法应该是在供给侧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从全球视野来看,人口增长减速并非中国独有,人口老龄化是世界趋势。根据联合国的测算,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上升至16%。面对现状,我们应该跳出“站在当下看当下”的思维,向调整发展思路求出路,告别以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思路,谋求更可靠、更可行、更可持续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国的产出由人口、资本和生产效率决定。伴随着我国目前劳动人口减少、人口红利边际递减,如果人口质量和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如果生产效率不能因为科技创新而得到提高,就难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求,对供给和产出造成消极影响。因此,一方面要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这两个方面来提质增效,能更好对冲人口红利变化的影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这说明,应对人口老龄化除了在需求侧抓住“银发市场”的新机遇之外,更深层次的方法应该是在供给侧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需要告别依靠大量粗放、低附加值人力投入获得收益的发展老路,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走上一条经济社会在老龄化趋势下依然可以保持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发展道路。我们要通过生产要素“质”的系统重塑,着力提升效率,来对冲人口红利变化“量”的风险。应当看到,生产要素的系统化重塑,最关键的是要打好科技创新引领的根基。由此,我们更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判断:“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自主创新对于经济体系畅通运行十分重要。只有真正补齐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才能打通经济发展的堵点,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为此,一方面要发挥制度优势,用好新型举国体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牢牢把握“人”这个核心要素,通过创新人才建设,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变,营造吸引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创新环境。14、让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4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在创下连续在轨飞行183天时长新纪录后,3名中国航天员从浩瀚太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载人航天朝着星辰大海不断迈进,是中国科技事业勇攀高峰的生动缩影,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充分体现,也是发展壮大的中国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有力例证。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解决全球性问题,科技力量是关键,科技开放合作是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一)“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从2000多年前中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遐想星空,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科学家发明天文望远镜打开宇宙观测大门,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人类太空时代,到今天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求索从未停止。科技探索的每一次进步,不只拓展人类认知疆界,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几百年里,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特别是18世纪以来,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带来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多次产业革命,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随之深刻改变。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环顾全球,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疆域。科技变革带来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需要各国展现智慧、付诸行动。马克思指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充分发挥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关键作用,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紧迫性。世界经济行稳致远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力,形之所以奋也”。历史经验表明,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正在放缓,不确定性和风险上升,各国经济都面临艰难的“障碍赛”。要跨越种种发展障碍,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武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推进药物、疫苗、检测方式等领域的国际科研攻关至关重要。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恶化、重大自然灾害频发、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世界同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找到有效应对途径。妥善把握科技变革的“双刃剑”效应,本身也是当今时代一大全球挑战,需要各国未雨绸缪、加强协调,共同加强全球科技治理。人类社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加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充分发挥科技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才能将创造未来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二)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中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然而,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今天,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再次摆在面前,中国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主动顺应时代潮流,从把握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现的重要突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这是面向经济主战场贡献的强大动能。85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200多项技术成果有力支撑“科技冬奥”,种子研发攻关、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助力粮食安全,这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拿出的解决方案。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新冠疫苗快速研发上市,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这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的关键支撑。各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折射出中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中国创新”“中国智造”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靓丽名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申请量排行榜首位。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中国这一世界工厂正在转变为一台庞大的研发机器”“在科技行业发展上,中国与西方国家已步入相互借鉴阶段”“创新和数字化正在释放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中国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外溢性、示范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国际社会空前关注中国科技创新。中国科技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引发深刻思考。德国《焦点》周刊指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迎头赶上的趋势,是实施独一无二、着眼未来的政策的结果。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佩里莫尼认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历史性跨越背后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科技创新重大举措。新时代中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形成从指导思想、战略部署到重大行动的完整体系,推动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历史性跨越的背后是主动开放的有力行动。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让中国日渐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地,为持续创新引来源头活水。2021年,仅上海一地就新增外资研发中心25家,折射出中国正成为全球研发高地的新潮流。中国科技企业华为设立的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吸引多位菲尔兹奖得主参与开展前沿理论研究。国际媒体感慨,在这个全球经济“向东转”的世纪,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创新热土,吸引着众多重要科研行业的顶尖人才。(三)茫茫星空,北斗熠熠。从启动建设到跻身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孜孜跋涉26年。如今,中国北斗已成为“世界的北斗”。从巴基斯坦的港口管理到泰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从莫桑比克的植保无人机服务到中欧班列的定位导航,北斗在太空为全球发展助力。中国依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又为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提供支撑。今天,中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世界科学事业,见证更多中国作为。“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吸引了世界多个科技大国参与,共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挑战而努力。2021年4月,中国承担的核心重大部件“PF6线圈”成功完成吊装,这也是ITER超导磁体中已研制成功的重量最大、制造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欧盟聚变联盟负责人托尼·多内额认为,中国已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核聚变科学领域的重要力量。中国已经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泛第三极环境研究……中国积极为各国科学家加强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鼓励中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在中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全球创新发展,见证更多中国贡献。被誉为“中国神草”的菌草,帮助发展中国家开辟出脱贫致富和环境保护的新路径。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戈罗卡近郊,家庭主妇扎卡阿博里通过菌草种菇技术在短时间内告别贫困,走上了致富路。仅种菇一项,她的年收入就达1.5万基纳(约合2.7万元人民币),比传统种植咖啡和蔬菜高出10倍还多。“菌草和鲜菇易种植,不需要化肥和农药。”她说,“通过种植蘑菇,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为孩子缴学费、购置新衣物和其他日常用品也不再感到特别困难。”近年来,中国陆上复杂常规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发电技术和超、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有效对接。中国分别与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共建5个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平台,启动南亚、东盟青年科学家创新中国行活动,广泛开展技术推介与产业对接,有力推动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认为,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对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典范,有利于世界各国携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全球科技治理,见证更多中国智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积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中国科技部依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起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库,截至今年4月14日,已经收集分享全球范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1031万余条,为18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3万用户提供了服务,累计下载数据近30亿次。中国已参与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是促进完善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力量。为提升全球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中国积极为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技术发展规则的改革完善贡献力量。中国推动国际社会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积极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中国坚持不懈推动科技创新,不仅为了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为了造福全人类。随着中国对外科技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科技必将为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此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新的创新战略,国际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国际科技竞争本是常态,良性竞争既让本国更快更强,也促进世界共同进步。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为垄断自身科技优势,不惜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其他国家科技发展进行遏制打压,把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执意打造所谓“小院高墙”“平行体系”。这些做法违背科技发展规律,损害全球共同利益。制造科技割裂,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人类科学史充分证明,开放交流是探索科学前沿的关键路径。今天,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进步更加需要全球合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由不同国家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的科学合作份额已经从1998年的15%增至2017年的26%。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问世,得益于全球超过200名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实验确认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集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千名科研人员。作为开展最前沿研究的“超级平台”,各类大科学装置对资金投入要求高,且需要大量非标准设备,多国共建是通行做法。在科学研究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科技创新中心。强推“科技脱钩”,只会损害全球产业发展。一个底层软件的流畅运行,离不开几千万行代码。一部智能手机的问世,集合了芯片、摄像头、高端机床、模具制造等各种精细工艺。高科技产业分工日趋复杂,高度依赖全球协同,搞“脱钩”“断链”只会造成一损俱损。近年来,美国打压封杀中国科技企业华为,让华为的全球供应商蒙受巨大损失,欧洲芯片巨头意法半导体一度将实现收入目标的时间表推迟,高通、美光等美国芯片大厂也受损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科技脱钩”将使全球经济产出“减少一个数量级”,部分国家可能因技术分化损失约5%的国内生产总值。垄断科技优势,只会拉大全球发展鸿沟。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更不应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南北差距继续拉大,具有科技优势的国家理应更重视以技术合作弥合发展鸿沟,而不应反其道而行之,对发展中国家搞知识封锁。历史一再证明,知识的扩散有其内在动力,创意的流动无法阻挡,试图垄断科技优势只会封闭自己。早在70多年前,奠定二战后美国科学政策基石的范内瓦·布什就在《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指出,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可以很容易带来更多的进步”,限制政策“会阻碍我们自身的进步”。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最强的智,是众智;最大的力,是合力”“创新需要‘开窗’,而非‘建墙’”……来自全球科技界的声音,反映了加强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面对蓬勃发展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必须坚持开放包容,加强各领域、各层次国际科技合作,实现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增效;必须坚持互惠共享,让科技进步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为持续创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切实尊重每个国家的平等发展权利,反对一切歧视性、垄断性做法,反对在科技领域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曾说,科学无国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这是各国面向未来的唯一正确选择。(五)在个别国家频频对中国科技进行封锁打压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稳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能否继续以开放姿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历史往往蕴含着解答现实疑惑的线索。1974年,中国政府曾向纽约联合国总部赠送一件特殊的礼物——“成昆铁路”雕刻。这条铁路与美国“阿波罗”登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被联合国并称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成昆铁路沿线地质结构复杂,外国专家曾将之视为修路禁区,甚至断言即使铁路建成也将是“一堆废铁”。半个多世纪前,面对外界重重质疑和西方对隧道盾构机等产品的技术封锁,上万名中国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会战攻关,数十万建设者靠着铁锤、炸药和风枪,在崇山峻岭间挖出427座隧道,架起991座桥梁。全长近1100公里的成昆铁路,创下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荣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新中国科技进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强的奋斗史。曾担任中央科学小组组长的聂荣臻在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经验时指出:“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这个自力更生的方针,应当说是逼出来的,是一件大好事。”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打压,中国人发展科技事业的信心与意志从来没有动摇。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发展科技事业的坚定信心始终如一。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中国科技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不断赓续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面对不断升级的外部打压,中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和精神力量,自觉将自力更生作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将自主创新作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把发展的主动权、把国家的安全与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实现科技强国梦想是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确立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审时度势的战略谋划为中国科技发展指明方向。从编制发布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制定“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科技强国行动纲要,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劲牵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经济实力不断跃升带来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利于新技术快速迭代的巨大市场容量,规模与质量不断提升的人才队伍,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的研发能力……各种积极因素的集聚,为中国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断迈进提供有力支撑。中国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搞研发。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自立自强意味着在国际舞台上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同各国相处,是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着眼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强化创新伙伴关系,与各国携手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目前,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成自宜高铁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大大压缩成都至昆明的车程。曾遭西方技术封锁的盾构机,早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占据全球2/3的市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一些外部势力如何编织科技铁幕、加码技术封锁、竖起科技高墙,都不可能阻挡中国人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将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坚定不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今年,中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中国已经与联合国共同遴选首批空间站应用项目,肯尼亚、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等国即将借助中国空间站迈出空间探索的新步伐,中国科技助力人类文明进步正不断迈上新高度。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前景鼓舞人心。展望未来,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超越疆域局限和人为藩篱,共同推进科技开放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15、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 中国高铁领跑世界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旅途压缩到2个多小时,太方便了!”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的张女士经常往返合肥和南昌,2021年年底通车的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让她激动不已。这条线路的开通,也是我国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万公里的标志。从2012年的9356公里到2021年的突破4万公里,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增长3倍多,稳居世界第一位,“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高铁一次次惊艳世界。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京张高铁在太子城站考察时强调,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我国已成功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铁路网。以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为标志,一大批高铁相继建成投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铁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均投产3500公里,发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世界惊叹。——运营里程世界最长。到2021年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1.57万公里,占比39%;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2.44万公里,占比61%。——商业运营速度世界最快。目前,在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张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近3200公里的线路上,复兴号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树起了世界高铁商业化运营标杆,以最直观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运营网络通达水平世界最高。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我国高铁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通达四面八方,“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形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网覆盖,全国94.9%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高铁覆盖。“八纵八横”主通道已完成近八成。根据2016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总规模约4.5万公里,截至今年8月底已建成投产3.44万公里,占比76.6%;开工在建的0.53万公里,占比11.7%。京沪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沪昆通道、广昆通道已实现贯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发展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持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体系。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三大领域的成套高铁技术体系,高铁技术水平总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经济性方面,我国高铁平均票价率约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十三五”期间,我国高铁累计实现票价收入11044.7亿元,占铁路客运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的53%上升至2020年的78%。世界银行2019年研究报告称:虽然中国高铁线路中高架桥梁和隧道占比很高,但高铁网络平均建设成本仅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高铁网络经济回报率为正,有理由对中国高铁干线线路的长期经济可行性保持乐观。同时,高铁建设带动沿线崛起一条条新型城镇带、产业聚集带、经济繁荣带。2021年9月开工建设的成渝中线高铁就是典型代表。它东连重庆科学城、西接成都东部新区,都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区域”,进一步加速了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间合理流动、高效集聚。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回望中国高铁发展进程,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成功是一座重要里程碑。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工作启动。铁路部门强化创新主体和领军作用,充分利用巨大的市场优势,产学研用相结合、全面攻关,创新开展了大量科研试验工作,实现了关键技术和部件的重要突破,完成了总体技术条件制定及方案设计评审。样车正式下线后,又经过了60万公里不同条件下的运行考核。2016年夏天,在郑徐高铁民权特大桥上,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车分别以时速420公里相向而行,交会时间不到2秒。2017年6月26日,两列复兴号动车组率先从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宣告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一个崭新时代;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中国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复兴号采用正向设计,在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其中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此外,复兴号整车寿命、牵引功率、运行阻力等主要性能指标显著提升,关键部件和核心软件实现自主突破,并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在京沪高铁、京津城际铁路、京张高铁等线路,均已实现世界最高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350公里、250公里、16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8辆短编、16辆长编、17辆超长编不同编组形式,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不同动力牵引模式——如今,复兴号家族不断壮大,已形成系列化产品,能够适应高原、高寒、湿热、风沙等多种运行环境需求。目前,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工程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展开。今年4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创造了明线相对交会时速870公里的世界纪录。“中国铁路将集中力量破解CR450科技创新工程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巩固扩大我国高铁领跑优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提升服务品质2019年12月30日,智能京张高铁开通运营,自主设计修建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功能、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保驾护航……百年京张,见证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智能铁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铁路部门依托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创新,初步构建了智能铁路成套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引领变革的主导力量。《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率先建成智能高铁、加快实现智慧铁路。从突破BIM+GIS关键技术,成功构建基于BIM的铁路工程协同设计体系,到突破高铁ATO关键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从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到智能牵引变电所、智能综合调度系统……中国铁路让“最聪明”的高铁闪烁出最耀眼的时代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铁路部门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铁路业务融合发展。如今,战略决策、运输生产、经营开发、资源管理、建设管理、综合协同六大业务领域应用系统基本建成,实现对铁路主要业务场景的全覆盖;一体化的信息集成平台助力铁路信息化迈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铁路数据通信实现双栈部署;12306功能持续优化、95306系统改版升级,双网融合加速推进。我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2306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单日售票能力达2000万张以上,目前互联网售票比例达85.3%,单日最高达90.1%。依托12306平台,我国成功推动高铁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推出电子客票、移动支付、在线选座、刷脸进站、互联网订餐等服务举措,同时保留纸质车票、车站窗口等传统服务渠道,保证老年人和脱网人群出行便利,显著提升了铁路服务品质。16、“华龙一号”研发设计青年团队:自主创新科技报国 走出国门彰显中国力量这是一个工作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却在行业之外很少被人知晓的团队,名为“华龙一号”研发设计青年团队,他们是第二十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获得者之一。“华龙一号”(HPR1000)核电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品牌。正如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助理、“华龙一号”首堆工程设计经理宋代勇所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电品牌是几代核工业人的梦想,作为年轻的核工业人,我们能够投身于‘华龙一号’的研发设计,很幸运,更是一种挑战。”正是凭借这股来源于心底的报国热情和不畏挑战的拼搏精神,“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肩扛科技报国的灿烂旗帜,承载十三亿人的中国梦,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有力量。自主创新 科技疆场报效祖国为实现我国核电自主化,建设核电强国,中核集团组建了由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牵头,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多家科研设计单位参与的“华龙一号”科研设计团队。从1999年7月开始,从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CNP1000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型号CP1000,再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品牌ACP1000。直至2014年8月,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经过技术融合,“华龙一号”融合方案成型,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于2015年5月7日开工。能源、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曾表示:“中核集团愿与世界各国在核电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核燃料供应,燃料循环及国际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提供安全清洁、客户满意的本土化能源解决方案,共同推进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造福人类社会。”?华龙团队在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融合借鉴国际先进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理念,并充分汲取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完成了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研发,形成“华龙一号”自主核电品牌。在研发设计中,华龙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设计理念,全面平衡地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设置了较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实现了堆芯熔化概率小于10-6/堆年、大量放射性释放概率小于10-7/堆年的概率安全目标,技术和安全性能指标均已达到国际上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不仅如此,“华龙一号”与核电先进国家相比,具备了很多竞争优势。它采用了渐进式的技术发展路径,在成熟技术基础上集成了众多先进技术特征,在保证成熟可靠性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电厂安全性,平衡了经济性。核能不仅是能源的选择,更是一个战略选择。从国家政治、外交的角度考虑,核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华龙一号”是中国外交的“新名片”,带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及相关服务“走出去”,是背后的设计研发团队不断致力于自主研发,在科技创新的疆场上报效祖国。奋斗路上 激情洋溢玉汝于成“‘华龙一号’的研发过程就像一本故事书,我们作为故事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说。这个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守护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与困难,我们都绝不会放弃。”总人数998人,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团队,每一位核工业人在奋斗路上都有着自己的青春故事。“华龙一号”的研发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每一次的型号变化,对研发设计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坎。“迷茫过,纠结过,但大家都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信念,也就一次次迈了过去。”宋代勇说,华龙走到今天,“水”到渠成,有汗水也有泪水。“老一辈的核电人,经历了核电事业非常长的低谷期,但依旧坚持了下来。那代人的身上普遍有一种对事业‘从一而终’的忠贞和坚韧。”华龙团队成员吴宇翔讲起自己的从业经历,他回忆道:“入职不到一年就发生了福岛事故,后来的待遇也受到了影响,所以一些年轻人难免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2011年,当CP1000研发完成,已具备开工条件,即将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的时候,发生了福岛核事故。核事故之后,国家核安全局对于核电站设计中的安全概率分析(PSA)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国际上都是前沿性的想法。华龙团队开始了新的摸索和前进。“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说:“福岛事故对于我国核电的发展只有短期的影响,长远来看,我国还是要大力发展核电的。”话虽然普通,透露出的淡然却反映着老一辈核电人对于事业的坚持和执着,照亮了迷茫中的年轻人前方的路。无基础、资料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团队开始了双层安全壳抵御大飞机撞击的课题研究。“虽然国家核安全法规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因为这是三代核电站必须具备的特征,所以,我们也就理所当然地‘必须’开展。”刘昌文说。“现在回过头看看,我们做的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值得我们一生骄傲。”年轻的团队总是富有激情,而说起团队精神,“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说:“我觉得我们整个团队内心里都有那么一团火。我觉得这个‘火’是一种超越自我、追求至善的内在特质。”这团“火”,是在大家委屈和迷茫时的动力,能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燃起团队成员心中的斗志,是这份对核电事业的热爱,让他们在奋斗路上玉汝于成。任重道远 走出国门彰显中国力量核工业六十年励精图治,“华龙一号”十年磨一剑。华龙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跨越重重挑战,在艰苦卓越的探索中实现了几代核电人的梦。从“拼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带着几代人的梦想,他们助推“华龙一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其成为我国继高铁之后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实现了我国由核大国走向核强国的梦想。2015年2月4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克里斯蒂娜总统的见证下,国家能源局与阿根廷计划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华龙一号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2015年8月20日,实现了首台海外“华龙一号”的开工。2015年11月15日,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正式签署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标志着“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落地阿根廷。2015年10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针对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签订《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2016年3月30日,中广核集团与捷克能源集团在布拉格签署了《关于在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全面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该合作备忘录明确了中广核与捷克能源集团未来在核能领域合作的范围,包括核电站的采购、建造、调试、运行和维护、大修和改造、核燃料循环等领域的信息及经验互换等。此外,我国还与苏丹、巴西、埃及、加纳、马来西亚等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华龙一号”的出口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出口一台核电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单台机组投资约300亿元,考虑到天然铀、核燃料、运维、退役等全产业链的贡献,单台机组全寿期直接带动约1000亿元。华龙一号还带动了中核集团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中东腹地的核能合作,并与埃及、沙特、伊朗等多个国家取得了核能市场开发的重要进展。在俄罗斯,核电、核燃料、快堆等多个领域正在展开积极合作。在“一带一路”欧洲端的终点英国,中核集团也参与了华龙一号核能项目的开发。2015年6月15日,对“华龙一号”团队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李克强总理视察中核工程公司时说道:“‘华龙’为我‘撑腰’,我要去国际上为‘华龙’扬名。”这是对每一位核电人的肯定,让他们欢欣鼓舞。就像在五四青年奖章优秀代表座谈会上李源潮主席讲到那样:“与祖国同进步,梦想就有广阔的空间,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人生就有出彩的机会。”“华龙一号”团队时刻牢记担当国家“走出去”战略重任的精神,十几年来,孜孜以求,激情逐梦。他们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核电人的梦想,更是十三亿人的中国梦。他们将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永不止步,挥洒激昂的青春热血,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彰显中国力量。答案第1页,共2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