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古代二十四个典型孝道故事,虽有不妥之例仍值得一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尧的成语和典故 二十四孝:古代二十四个典型孝道故事,虽有不妥之例仍值得一读

二十四孝:古代二十四个典型孝道故事,虽有不妥之例仍值得一读

2024-05-28 13: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孝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流传的民间俗语。古往今来,民间流传的孝敬长辈的故事层出不穷。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二十四孝”——二十四个典型的孝敬长辈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据传最早是元代郭居业所作。他把民间流传的24个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后来一直流传于世间。我看了这些故事,感觉其中有些并不是十分真实,或者有些牵强。但是,这种传扬孝道的精神毕竟是很好的,所以还是把这些故事记载下来。

如今,我们国家正在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颁布了一些新的法则,树立了新的榜样。

二十四孝图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1.孝感动天。远古帝王舜, 父亲和继母及弟帝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依然孝敬父母,慈爱弟弟。 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 于是大象和小鸟都来帮他耕种。后来尧帝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戏彩娱亲。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 不顾自己70多岁,仍然穿着五色彩衣,拿着拨浪鼓为父母表演戏耍, 就像小孩子一样。他不小心跌了一跤, 怕父母为他伤心, 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3.鹿乳奉亲。周朝时,郯子的老父母年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混到鹿群中想取得鹿乳。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 举弓搭箭要射杀他。他连忙起身解释,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4.为亲负米。春秋时的鲁国人仲由, 年轻时因家贫常吃野菜。但他却从百里之外背着仅有的一点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大官, 但父母已经死去了, 他经常感叹着: “我多想再为父母亲去背米,却再也不能了。”

5. 啮指心痛。春秋时,鲁国人曾参经常到山里去打柴。一天家里有客人造访, 年迈的母亲不知如何接待, 急得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于是明白是母亲在召唤, 便赶快回家去招待客人。

6. 芦衣孝母。春秋时,鲁国的闵损常被继母虐待。冬天到了,继母的亲生子棉衣里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 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被感动,从此对他也十分疼爱了。

为母尝药

7. 为母尝药。 汉文帝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母亲病重, 汉文帝日夜守护着她。母亲的药每次煎好后, 他都要先尝一尝, 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 拾葚供亲。汉代的蔡顺,因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一天他路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要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梳头的黑桑葚让母亲吃,半熟的红桑葚自己吃。军士们被感动了,就送给他米和牛肉, 让他孝敬母亲。

9. 为母埋儿。晋代的郭巨家道中落处于贫困之中。因母亲总把自己的吃食喂给孙儿,郭巨怕养孩子影响供养母亲,于是准备将儿子埋掉。 在他挖坑时, 突然挖到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