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再升级,联想小新 Pro16 使用体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enjoy的句子 装备再升级,联想小新 Pro16 使用体验 

装备再升级,联想小新 Pro16 使用体验 

#装备再升级,联想小新 Pro16 使用体验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装备再升级,联想小新 Pro16 使用体验  2021-05-07 11:18:12 59点赞 140收藏 150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仅代表了本人的个人主观体验感受,仅可作为参考。

引言

自 AMD 发布 Ryzen 处理器后,在桌面和移动端CPU的综合性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核心和线程数量的翻倍以及核显的显著增强。尤其是 2020 年以来,在先进 7nm 制程的带动下,相同线程的移动处理器(如 AMD R7 5800H/4800H 等)甚至可以叫板桌面的旗舰(AMD 3700X/INTEL I7 10700 等)。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只需要一台笔记本就可以满足我们学习、工作和娱乐所需的强劲性能。

我本人的笔记本在 70%的时间里都不会大范围移动,因此我对于笔记本大致有四个要求:一是15寸以上的大屏且屏幕素质要好;二是体积重量尽量不要太重,要属于轻薄本的范畴。三是必须要有小键盘;四是性能要强,至少要 8 核 16 线程的,有无独显无所谓;在此方针指导下,2020 年,本人先后购买了小新 15、Code01 使用,两者都是同价位 15 寸里拥有最好性能释放的本子。后来由于我平时使用的软件对于 AMD 处理器有所限制,无奈降级买了一台过时的 ACER SF315(I7 8550U)使用至今。最近联想又接连发布了多款真香新品,其中小新 Pro 16 尤其符合我的胃口,主要吸引点在于:一是 16 寸 16: 10 的 120Hz 高刷新高色域屏幕,据说比 15.6 寸的没大多少;二是满血 5800H,还有一个 GTX1650 真正的入门游戏级显卡;三是新增了IR+TOF人脸识别开机,去年Yoga Pro 14 和小新Pro 13才有的待遇,科技感瞬间提高很多;四是首发价格才5999,要知道同等级的 4800H/5800H 的价格最少都在 4999 左右,这相当于 1000元升级了 GTX1650 GDDR6 加一块高刷新的屏幕。鉴于现在的芯片价格特别是显卡价格普遍上涨,这个配置性价比非常高,必须冲啊!

开箱

收到货后马上开箱。包装设计好评!整体简洁明快,小新特色 LOGO 配合上方蓝色到粉色过渡的颜色散发了一种青春的活力。

包装盒正面包装盒正面

包装盒背面包装盒背面

拆开缓冲泡沫,取出小新Pro 16以及适配器。

小新Pro 16以及适配器小新Pro 16以及适配器

单手打开A面后发现键盘上覆盖有一层保护膜,上面还有一些使用提示。其中重要的是第一次开机需要连接电源适配器。

保护膜保护膜

除此之外,箱内还有三包凭证以及简洁的使用说明。

三包凭证和使用说明三包凭证和使用说明

感观体验和对比

以下部分使用我之前使用的SF315 15.6寸笔记本做对比,仅供参考。

A面:

如下图所示小新Pro 16与主流的15.6寸轻薄本的横向宽度相近,而在纵向则大约长1cm。因此,小新Pro 16可以轻松地放入普通的电脑包中。

小新Pro 16 A面正面小新Pro 16 A面正面

小新Pro 16与SF315的A面对比小新Pro 16与SF315的A面对比

小新Pro 16与SF315的A面对比小新Pro 16与SF315的A面对比

B面:

小新Pro 16拥有16寸2.5K高分辨率、100% sRGB高色域、120Hz高刷新率屏幕,标称最大亮度为350 nit,并且全程支持DC调光。经过测试,屏幕是完美屏,无亮点,基本没有漏光的情况。具体的测试过程如下方视频所示:

小新Pro 16基本屏幕参数小新Pro 16基本屏幕参数

由于是16:10的比例,所以与普通的15.6寸轻薄本相比,小新Pro 16的屏幕实际显示高度要大约高1cm,宽度两者则基本相同。小新Pro 16的屏幕可能是由于护眼的原因,整体的色彩调教偏暖。中等及以下亮度偏暗,正常光线下屏幕亮度一般需调节到70%以上。强光和逆光下表现良好,不影响正常使用。系统预装的联想电脑管家还有护眼卫士功能,方便调节色温和护眼模式。就这么说吧,当我用了5天小新Pro16后,再去看之前的那块屏幕简直就是渣渣。

屏幕大小对比屏幕大小对比

小新Pro 16与SF315的屏幕大小对比小新Pro 16与SF315的屏幕大小对比

联想电脑管家的护眼卫士联想电脑管家的护眼卫士

小新Pro 16拥有IR+TOF人脸识别功能,解锁确实比指纹还方便,有种高科技的感觉。人走自动锁屏的功能可能受限于场景,目前的识别率不高。除此之外,小新Pro 16还配备了90W像素 720p分辨率的摄像头,不过只能满足一般的办公需要。

小新Pro 16的屏幕正面小新Pro 16的屏幕正面

C面:

个人认为联想的笔记本键盘一向手感极佳,小新Pro 16也不例外。由于空间充裕,所以键盘的键帽大小和间距设计比较理想,盲打极少会出现误触的情况。小键盘和多档背光键盘也可以进一步保证输入的效率。触摸板面积可以说同级最大,手感良好,支持多指操作,体验不错。散热出风口位于C面靠近转轴前端,开机键附带指示灯,没有集成指纹识别功能。

小新Pro 16的C面小新Pro 16的C面

D面:

可以看到拧下底盖上的7颗螺丝即可打开底盖,这种设计便于更换相关配件如M.2 NVME固态硬盘和无线网卡。

小新Pro 16的D面小新Pro 16的D面

左侧:

从左到右分别是135W方口电源接口,HDMI 1.4b接口,全功能Type-C接口(支持100W PD充电、DP视频输出和数据传输),先进的3.5mm音频接口。

左侧左侧

左侧对比左侧对比

右侧:

右侧右侧

右侧对比右侧对比

前左侧:

前左侧前左侧

前右侧:

前右侧前右侧

后左侧:

后左侧后左侧

后右侧:

后右侧后右侧

厚度:

厚度对比厚度对比

我对于这台小新Pro 16的做工还是比较满意的,缝隙基本一致,全机身没有松垮的地方,基本上和我去年用过的Yoga 14s的水平差不多。

理论性能CPU:

R7 5800H使用台积电先进的7nm FinFET工艺制造,Zen3架构,基准时钟频率3.2GHz,最大单核单线程加速时钟频率4.4GHz。AMD官方给出的默认热设计功耗为45W,可配置热设计功耗范围为35-54W。支持PCIe3.0 x16。

CPU-Z信息CPU-Z信息

在小新Pro 16上的这个R7 5800H的理论跑分不论是在单核和多核上均超越桌面的R7 3700x,基本相当于桌面的i7 10700。可以说R7 5800H处于移动端的最顶级水平,完全不用担心CPU性能不够。

装备再升级,联想小新 Pro16 使用体验 

对比R7 3700X对比R7 3700X

装备再升级,联想小新 Pro16 使用体验 

对比i7-10700对比i7-10700

注意到,Zen3架构的R7 5800H的L3读写以及复制速度均明显低于Zen2架构的R7 4800H,这可能与Zen3的重大架构变化有关,如两个CCX核心共享L3缓存。此外,R7 5800H的缓存延迟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因此这里的缓存测试可能不代表CPU的性能体验。

R7 4800HR7 4800H

R7 5800HR7 5800H

Zen2到Zen3的架构变化示意图Zen2到Zen3的架构变化示意图

GPU:

小新Pro 16共搭载2块显卡,一块是融合到CPU内部的Vega8显卡,另一块为GTX1650独立显卡。这块Vega8主要改进是大幅提高了频率,实际表现介于MX250到MX350之间。这块GTX1650使用了GDDR6显存,性能较GDDR5版本有所提高。据相关报道,桌面版本的GTX1650 D6与GTX1060 3G不分伯仲。据NVIDIA数据,公版桌面的GTX1650 D6的核心频率为(1410MHz/1590 MHz),但是小新Pro 16搭载的GTX1650的频率被限制到了990 MHz/1155 MHz,因此实际性能表现可能不及桌面和游戏本。

Vega8Vega8

GTX1650GTX1650

两块显卡以及CPU的理论性能如下:

Vega8Vega8

GTX1650GTX1650

此外,GTX1650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添加了对NVENC的支持,这可以极大提高视频和直播工作的生产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NVIDIA的限制,GTX1650的TU117核心只支持Volta编码器,也就是和10系Pacal架构显卡同一代水平的编码器,而并非最新的第六代Turing编码器。据报道,Volta编码器的性能大约相当于Turing编码器的85%。

内存:

R7 5800H最高支持2*32G双通道DDR4 3200 MHz的内存。但小新Pro 16搭载的是2*8GDDR4 3200 MHz双通道板载内存,电压1.2V,CAS延迟参数为 22-22-22-52。

硬盘:

这台小新Pro 16搭载了美光的MTFDHBA512TDV 512GB TLC颗粒固态硬盘。其采用M.2接口,NVME 1.3协议。美光官方给出的理论性能为:读3300MB/S写2700MB/S。实测数据接近美光的宣传数据,推测其性能与西数SN730以及三星PM981同属第一梯队,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使用。据相关评测报道,该型号固态硬盘发热量较大,但日常使用时并不能直接感受到硬盘发热或掉速。

硬盘理论跑分硬盘理论跑分

BIOS

小新Pro 16的BIOS使用图形化设计(开机按F2即可进入BIOS),十分人性化,简洁明快。需要注意的是联想最近发布了BIOS更新,官网下载按照步骤安装即可,步骤十分简单。

图形化BIOS展示如视频后半段所示:

更新步骤如下:

11

22

33

BIOS的官方下载链接如下:

https://newsupport.lenovo.com.cn/driveList.html?fromsource=driveList&selname=%E5%B0%8F%E6%96%B0%20Pro-16%202021%EF%BC%88AMD%E5%B9%B3%E5%8F%B0%EF%BC%9AACH%E7%89%88%EF%BC%89

性能释放

通过之前的跑分,可以认识到小新Pro 16拥有顶级的CPU性能和游戏级的独立显卡,理论性能优异。据相关的测试表明,在野兽模式下,CPU和GPU一起最大可达到约80W的性能释放,单CPU最大能达到49W以上,单GPU最高达到55W左右。

根据本人的实测,在野兽模式下,CPU和GPU可达到最高110W的性能释放,远高于官方宣传的80W左右。并且,小新Pro 16还可以长时间保持CPU 约25W和GPU 约45W的输出,整体的性能释放可稳定到70W左右,性能表现很好。

CPU和GPU双负载CPU和GPU双负载

随后,开机按F2进入BIOS关闭GTX1650独立显卡,只使用CPU内部的Vega8显卡进行测试。结果如下所示,CPU+VEGA GPU全部相关芯片的瞬时最大功率可达70W,长时间总功率可达50W左右。可能是由于APU架构(CPU和GPU共用某些结构或是有互相调用?)或是程序识别错误的原因,单独测试R7 5800H的CPU和GPU的结果可能不准确。

GPU负载GPU负载

CPU负载CPU负载

CPU和GPU双负载CPU和GPU双负载

游戏体验

这里体验了英雄联盟和原神,仅供大家参考。

英雄联盟:

英雄联盟全极高,2K分辨率,未开垂直同步。

插电高性能模式,GTX1650输出平均 130-135帧

电池高性能模式,GTX1650输出平均110-120帧

插电高性能模式,核显输出平均110-120帧

电池高性能模式,核显输出平均95-110帧

口红65W PD充电,高性能模式,GTX1650输出90-110帧

口红65W PD充电,高性能模式,核显输出80-110帧

紫米20号移动电源 100W PD充电,高性能模式,GTX1650和核显输出10-30帧,画面掉帧卡顿。

具体测试过程参见:

原神:

2K分辨率,不修改其他设置

插电高性能模式GTX1650输出,低特效60帧,中特效40-50帧,高特效40帧左右。

插电高性能模式核显输出,不修改其他设置,低特效30-40帧,中特效25-30帧,高特效掉帧卡顿。

具体测试过程参见:

NVH和续航

电脑使用环境是在屋内,无风,晴天,室温20℃,湿度35%。受客观条件不同的限制,以下结论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音响支持杜比音效,左右双喇叭,音量较大。我对音响要求不高,比较满意。

独显开启状态下,正常办公使用风扇声音很小,正常温度感受。中等负载游戏时(CPU/GPU 负载不超过30%,如英雄联盟)能听到风扇声,键盘上半部分温热。高负载游戏时(CPU/GPU 至少其一满载,如原神)风扇满速,声音明显,和普通游戏本全速的噪声体验一致,键盘上半部分温度感觉较高。除此之外,在靠近键盘或是安静时,可以听到电流声。不过这个似乎是很多笔记本都有的现象,主观影响不大。

独显关闭仅使用VEGA显卡,正常办公几乎无声音,正常温度感受。中等负载游戏时(CPU/GPU 负载不超过30%)能听到风扇声,靠近出风口处温热。高负载游戏时(CPU/GPU 至少其一满载)风扇满速,声音明显,键盘上半部分偏热。整体上来说,关闭了独显,散热压力小了很多,NVH体验也上了一个台阶。

独显开启状态下,最大亮度,偶尔播放声音,日常无高负载办公使用5个小时20分耗电80%,英雄联盟全特效1小时10分钟耗电80%。

独显关闭仅使用VEGA显卡,最大亮度,偶尔播放声音,日常无高负载办公使用6个小时30分耗电80%,英雄联盟全特效1小时30分钟耗电80%。

结论

对于习惯于使用15.6寸笔记本的同学,升级小新Pro 16完全没有任何障碍,在重量和大小上几乎没有差别,屏幕反而大了一寸。

整体做工不错,承袭了小新和Yoga系列的设计语言,金属灰显得很有质感。

小新Pro 16拥有目前最强的移动处理器,并且它是轻薄大屏本中唯一配备GTX1650独立显卡的笔记本,拥有轻薄本中最强的综合性能。配合16寸高素质高刷屏幕,它是有视频创作需求、计算机相关专业(AI、Cuda编程和机器学习等)和一般的游戏爱好者必备的全能本。尤其是大一新生,既可以用来学习干活还可体验大部分游戏,可以算是一个轻薄设计的游戏办公全能本。

由于独显的加持,使得散热系统压力不小,高负载状态下芯片温度较高。对于无独显需求的同学,可以考虑无独显的小新Pro 16版本。

拓展性一般,不能升级内存,M.2硬盘也不能额外添加,接口数量中规中矩。

综合来看,在5000元档和6000元档的价格中,小新Pro 16集显版和独显版的综合素质和性价比确实无敌,同价位没有其他能打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