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上海智能网联公交车:开了半小时,司机几乎没碰方向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公交车路数 探访上海智能网联公交车:开了半小时,司机几乎没碰方向盘

探访上海智能网联公交车:开了半小时,司机几乎没碰方向盘

2023-08-09 02: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月22日,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滴水湖,上海智慧公交车不载客测试近半年,澎湃新闻记者前去探访。 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剪辑 田瑞玥(01:39)“前方红灯。”当车辆根据路面信息发出指示时,车辆同时进行了减速刹车。整个过程中,驾驶员没有任何干预。

这是上海滴水湖环湖一路智慧公交,未来将打造成华东地区首条智能公交示范应用线。

在临港不载客测试近半年,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安全里程已达2000多公里。值得注意的是,车轮下的道路,也是“智慧的”。

目前,智慧公交依然在测试,拿到示范运营牌照后,将开放市民预约试乘。公交和道路有多“聪明”?4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临港滴水湖探访。

上海首条智能网联公交车——滴水湖环湖一路智慧公交。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图

“聪明”的车

走出16号线滴水湖地铁站,步行十几分钟,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了滴水湖环湖一路智慧公交站台。车辆外观为深蓝色,看上去与普通的公交车没有很大差异。

走进车厢,车厢内部也与普通公交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驾驶位子上虽然坐了人,却可以完全不操作驾驶车辆。

“启动自动驾驶后,我可以全程双手离开方向盘。”丁师傅坐在驾驶位上,按下自动驾驶按钮后,他双手离开了方向盘,车辆缓缓离开站台,行驶在环湖一路上,单程约半小时。

自动驾驶按钮。

启动自动驾驶后,丁师傅全程双手离开方向盘。

“前方红灯。”当车辆根据路面信息发出指示时,车辆同时就进行了减速刹车,直到车辆停靠在停车线后,整个过程中,丁师傅的手脚都没有任何干预。

“前方进站。”丁师傅手脚未动,车辆又自动打方向进入到站台,自动刹车停靠。

值得一提的是,环湖一路智慧公交在行驶过程中,同时也有私家车和其他公交车在旁边的道路上行驶,智慧公交也不设专门的行驶道路。

记者在体验过程中,在车上感受到了两次“措手不及”的刹车,都是因为有其他车辆变道靠近。“目前智慧公交对于障碍的灵敏度很高,我人工操作时,无需踩刹车的点,为保障安全,它也自动刹车了。”丁师傅透露,有一次因为前方有树,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好几片叶子飘到了车前一定距离,车辆也感知到了,然后进行了自动刹车。

“当有障碍物靠近到一定范围内时,智慧公交就会自动刹车,现在处于不载客测试阶段,为保障安全,车辆对于障碍物的灵敏度较高,未来将视情况进行逐步改进。”上研智能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邵亚萌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滴水湖环湖一路智慧公交经过一定公里数的测试后,申请拿到智慧公交的示范运营牌照,届时有望对乘客开放。

“智慧”的路

智慧公交很“聪明”,是因为行驶在一条“智慧”的路上。

总长8.5公里的环湖一路,是上海市首批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在临港交通、上研智联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基于5G+智能网联技术的开放测试综合应用场景、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公交服务场景、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全息感知等新技术,构建了完善的智能网联开放测试道路和智能公交示范应用环境。

滴水湖环湖一路智能公交

“要想智慧公交可以顺利运营,必须先进行道路智慧升级改造。”邵亚萌告诉记者,他们在14个路口安装了38套RSU设备,实现了5G、LTE-V2X网络全覆盖,布置边缘计算服务器5套,路侧激光雷达10个,都是为了给智能车辆主动提供路侧交通信息。

“环湖一路可以说是全息感知交叉路口。”邵亚萌称,该道路融合了视频信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源信息,能够有效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改善行人过街的安全,同时综合车路协同、V2X等技术打造了公交及特种车辆的优先通行。

环湖智慧公交还运用了当下最先进的智能车技术、GPS/北斗定位技术、车联网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人机交互系统,同时结合公交车辆的特点,可实现公交的智能驾驶、车路协同与智能调控。

“举个例子,如果公交车还有20米左右到达路口,但车上站满了乘客,路口绿灯还剩5秒将要跳为红灯时,智慧道路会将当前路口是否有行人、车辆等信息传输给公交,若是没有行人、车辆,智慧道路最后会决定将绿灯延迟,车辆则会选择继续通行,这样就是完美的车路协同了。”邵亚萌说。

临港建交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未来华东地区首条智慧公交示范应用线,环湖一路智慧公交将作为撬板,未来可以带动一批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集成电路、电池管理控制器、车联网模组芯片系统的企业发展,逐步推动产业链落地临港,在市场驱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先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