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的由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民小康的英文 小康的由来

小康的由来

2023-07-09 22: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小康的由来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民劳》:“ 民亦劳止,汔(qi,文言副词,庶几,差不多)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历朝历代的文献中,对其有不少的描述,含意也多有变迁,但可以确定的是,“小康”一词自诞生时起就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中国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小康”来定位一个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现代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的睿智创造。

1979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华,邓小平会见了他。这是他们的第三次见面。此时,中国的现代化雄心引起了日本的极大关注。中国能用20几年时间赶上日本?人们的普遍反应是不相信。这种心情也直接影响着日本对中国投资和开展合作的信心。

因此谈话一开始,他就向邓小平提出了两个日本国内议论较多的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大平正芳问这些问题,也是有特殊含义的。他知道中国当时的状况,说用20 年的时间就能达到世界强国的水平,这个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邓小平的回答空而无物,他也要重新评估与中国合作的风险。

对此,邓小平略作思考,回答道: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这一重要表述却令当时担任翻译的王效贤非常为难,她说:“当时给我愣住了,小康社会我没想过啊,我也没听过这词儿,怎么翻呢?我翻不出来。”还好她的反应很快:“日本和中国有个方便的地方,因为 小康都是中国字嘛,我用日文一念,念过去了,念过去,我就看着大平他能不能听懂,他会不会,皱眉头听不懂。我一看他笑了,他听懂了。因为,日本也有小康这词。什么叫小康呢?就是人病重康复期间,叫小康状态。”

大平正芳听懂了“小康”一词,他对邓小平说,祝您和中国人民早日“小康”。后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曾多次提到,“小康”是大平正芳首相考他以后,他才想出来的一个词。就是这个词,成为了影响中国和世界此后几十年命运的重要设想。

大平首相的启发、世界先进水平的激励是一个方面,但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考其实早已开始,并且经历了艰辛的探索。

1988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竹下登,在回顾提出小康目标的过程时说:“提到这件事,我怀念大平先生。我们提出在本世纪内翻两番,是在他的启发下确定的。”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向十位国际友人颁授中国改革友谊勋章,其中也包括大平正芳。他被称赞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支持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家。”

展开全文

邓小平1978年10月访日乘坐新干线列车

《小康的真谛》以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的5个阶段为纲,以小康社会建设实践过程的35个重要事件和发展理念为目,深入阐释“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绩,从国家决策层面叙说我国在小康道路上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伟大历程和真实故事。

本书既是一部系统诠释小康社会的理论专著,

也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改革发展史”和“民生发展史”。

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的5个阶段

作者简介:

周锟,法学博士,现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高端智库核心成员。参与《邓小平传》(下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邓小平思想年编》、《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发展三十年》等重大项目图书的编写,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课题《革命精神谱系研究》等科研项目,创作出版《“南方谈话”从何处来》等专著,任《大决策》等图书副主编,在《人民日报》、《党建》、《党的文献》等刊物发表理论文章五十余篇,作品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

专家推荐:

本书从中央决策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中国小康社会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揭示“小康的真谛”这一基本问题,是一本具有较高思想价值的理论读物。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 龙平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