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延边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调查分析 解读:延边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解读:延边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2023-09-16 04: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延边州旅游业紧密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全力打造“美丽中国鲜到延边”旅游品牌,在实施绿色转型发展中率先迈出坚实的一步,全域旅游、跨境旅游、区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旅游业拉动作用充分显现出来。

  一、主要特点

  (一)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贡献卓越

  2016年,延边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接待入境游客71.5万人次,增长9.3%,实现旅游收入20.2亿元,增长14.1%;接待国内游客1789.0万人次,增长16.9%,旅游收入314.8亿元,增长25.6%。全州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4.3万人,间接就业人员11.8万人,旅游就业占全州城乡从业人员的14.0%,位居全省第一;入境旅游人次占全省的44.2%,位居全省第一;入境旅游创汇收入占全省的39.1%,列长春市之后,位居全省第二;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1.6%,列长春市、吉林市之后,位居全省第三。

  (二)持续发力航线开发和高铁、高速宣传,延边旅游交通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

  航线开发取得新突破。新开延吉—台湾航线,使延边州国际航线拓展到首尔、清州、釜山、大阪、台北等5条,实现历史新突破。高铁效应持续发力。吉图珲高铁极大地提高了延边可进入性,拉近了延边州与客源城市的时空距离,全年铁路游客433万人次,增长66%。高速公路锦上添花。随着鹤大高速公路镜泊湖——敦化——通化——大连全线贯通和延蒲高速龙井段通车,延边州公路交通更加便捷,全年自驾车游客达到677万人次,增长25%,首次上升到第一位,从而改变了延边旅游交通方式传统格局。航空和高铁助推旅游方式转变。乘坐民航和高铁落地的自驾游比例持续高位攀升,并与异地自驾游形成强大的自驾游市场,在延吉、敦化、珲春周边自驾游产业链悄然兴起。

  (三)科学调整旅游业发展布局,加快培育延边特色旅游品牌

  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和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意见,依托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编制完成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项目引领,带动产业升级,发挥旅游大项目集群效应,打造延边旅游升级版。全州旅游重点建设项目27个(其中续建16个,新建11个),项目总投资504.7亿元。重点包括防川景区、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长白山雁鸣湖温泉度假村、和平休闲旅游度假区、裕泷水韵水上乐园、满天星综合开发、仙峰国家森林公园、日光山森林公园。其中,雁鸣湖温泉度假村、延吉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长白山和平滑雪休闲度假区建设4个重大旅游项目入选《2016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积极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厕所72座。

  (四)举办特色宣传推介与旅游节庆活动,开发国内外客源市场

  推出“美丽中国鲜到延边”旅游品牌,打造延边旅游对外形象和宣传语。策划编制延边旅游形象宣传片,在各类媒体播出后,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同时,也成为延边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首选宣传品。高起点策划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延边韦特恩自行车旅游节、延边食运会,和龙金达莱旅游文化节、老里克湖赏雪节,珲春中俄朝新年祈福节等,延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

  (五)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服务品质

  全面提高旅游旺季、“黄金周”综合接待能力,深入推进全州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和旅行社星级认定工作,加强导游员、领队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保障旅行社及旅游者合法权益,多措并举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加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攻坚”等安全生产活动,指导监督旅行社、星级饭店及A级景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进一步提升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保障能力。全年共检查旅行社、星级饭店和A级旅游景区150家,提出整改意见30多条。

  (六)建设智慧旅游工程,实施旅游惠民举措

  发展“互联网+旅游”产业模式,启动智慧旅游大平台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运行监管、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信息发布功能,有效夯实智慧旅游建设基础。扩大智慧旅游在公共服务、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中的应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智慧旅游企业融合发展,建立微信、微博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和自媒体。联合上海景域集团举办“互联网+旅游”高峰论坛,研讨推进“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开通驴妈妈旅游网延边分站,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共享,打造旅游O2O新模式,为市场提供更专业的咨询、更优质的体验和更可靠的服务。

  (七)推动旅游综合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围绕深化改革促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围绕“三个创新”重点抓好州及延吉、珲春、敦化、图们、安图5个县市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一是创新旅游部门统筹职能,探索新常态下旅游部门协调各方,整合各类资源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动体制创新;二是探索土地、财税、资源、金融、人才、技术等政策支撑措施,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政策创新;三是创新行业管理方式,鼓励延吉、珲春、敦化等县市设立旅游警察,适应旅游业规模快速扩大的新形势,维护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资源和产品开发粗浅,整合创新不足

  尽管延边州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并具有自身特色,但由于开发层次较低,且对旅游资源分布散、体量小的现状缺乏有效整合,目前尚无高品质、强吸引、大体量、能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拳头产品。同时,旅游产品在种类多样性、游客参与性、消费方式选择性等方面开发明显不足,产品结构单一;文化旅游脉络不够清晰,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知名度与资源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需进一步融合,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未能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经济。

  (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招商引资难度大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机制等种种原因,目前延边旅游投入严重不足,招商引资难度较大,特别是引入大企业、大集团来开发旅游十分困难,加之受经济、政策等条件制约,影响了大型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品牌产品打造。

  (三)入境游客稳步增加,但占比较小

  2016年,延边州接待境内外游客中,入境游客71.5万人次,增长9.3%,占全州接待游客的3.8%;海外旅游收入20.2亿元,增长10.2%,占全州旅游总收入的9.4%。

  三、对策建议

  以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为契机,全面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结合延边州旅游工作实际,探索体制和机制上的突破,全力搞好“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实验区”的“三区”建设;做好“思想、实干、创新、转型”四篇文章,全力推进延边州旅游工作。

  (一)持续推动项目建设,推进全域旅游

  做好海兰江风情小镇项目,积极推动延龙图新区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对列入国家扶贫计划的安图、汪清、和龙、龙井4个贫困县10个贫困村进行重点扶持,集中宣传乡村旅游产品,规划乡村旅游项目,引导村民开展经营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培育一批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点的“民俗村、雪乡、雪村、农家乐”,打造环城乡村旅游经济圈和沿线乡村旅游经济带。积极开展和龙仙峰滑雪场、仙景台风景区、珲春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区、敦化老白山度假区、汪清兰家森林公园等招商引资工作,立足实际、谋划长远,实现旅游项目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基础。

  (二)加强航线和高铁开发,拓宽旅游市场

  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及图们江地区合作开发机遇,加大对韩航班密度,开辟台湾航线,扩展中俄、中朝、中俄韩以及台湾—延吉—海参崴跨境旅游线路,推动中朝、中俄自驾游发展,推进东北亚陆海联运环海邮轮游、图们江出海游。启动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项目。探索“一区三国、境内关外”开发模式,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继续利用好高铁线路,切实推动延边与高铁沿线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做好高铁沿线的旅游景区建设,加强景区配套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安全管理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应依法治旅,规范旅游管理者、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切实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旅游者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监察工作,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要加大旅游执法的密度,强化依法治旅的威慑力。另一方面,要执法端口前移,避免“亡羊补牢”式执法,改变被动执法的局面。同时,注重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行业监管工作调研,认真研究、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新形势,把违法违规苗头消灭于无形。

  (四)深化智慧旅游工程,推动惠民举措落到实处

  进一步发挥好“旅游+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顺应大数据时代市场需求,实现旅游线上线下的全互动。探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介、输出延边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与特色产品,吸引更多游客畅游延边。继续开展“延边旅游年卡”和延边人免费滑雪等惠民活动,鼓励延边人游延边,增强延边百姓的幸福指数。扩展“延边旅游年卡”功能,融入多元旅游要素,实现多地区间“旅游卡”互联互游。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