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佳:重视发掘元曲的文化价值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元曲兴起原因 孙维佳:重视发掘元曲的文化价值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

孙维佳:重视发掘元曲的文化价值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

2024-01-19 08: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0年4月,北京市正式发布了《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文件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国务院参事室调研认为,元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杰出成果,北京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积极向上的当代文化价值,同时兼具良好的产业开发价值和国际传播价值。重视和发掘元曲的综合文化价值与内涵,对于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元曲和唐诗、宋词并列,同为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艺术高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元曲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最早,覆盖地域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形式和载体,曾经被视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在世界上备受推崇。作为文化先贤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元曲今天依然是北京推动文化之都建设的独具特色的载体

  元曲的地域文化价值

  中国文学史学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元曲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现象,其源起与兴盛都与元大都(今北京)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北京地域化、本土化特征。

  元曲兴于北京,盛于北京。元大都孕育了元曲,也见证了元曲的辉煌。元大都以宫廷为中心,包括翰林国史院和教坊司等地是元曲诞生的摇篮。以翰林院国史院为主的文人学士,开创了曲论研究,为元曲奠定了理论基础。元时在大都城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士农工商,形成了元曲固定的观众群和读者群,使元曲成为一种生活风尚(萨兆沩《大都城元曲探源》)。标志着元曲最高成就的元前期杂剧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中,除白朴外,均为大都人,且都在大都创作和生活。

  元曲为北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元曲内容反映了以大都为代表的元代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也为北京城市人文精神和市井生活都留下了长久的遗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北京城市文化习俗中的许多方面都可以在元曲作品中找到最初的影子,或得到鲜活的印证。

  元曲的当代文化价值

  元曲是北京“古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是北京长期以来作为国家首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凝聚融汇、传承积淀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滋养北京当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源泉。

  元曲是北京“京味文化”的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是对北京文化习俗、市民生活的文学记录和文化见证,包含着北京地区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礼仪礼节、道德规范,承载着本地居民世代积淀的文化乡愁。

  元曲中体现的忠义、悲悯、平等、亲情、善恶相报、反抗压迫等价值取向,是当代北京城市精神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道德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元曲是活在当代的文学艺术形式,元剧是我国现代戏曲的前身,散曲是现代歌曲的雏形。经典的元剧和散曲作品至今仍在戏剧舞台上上演,在童叟口中传诵。

  元曲在题材上直面社会、针砭时弊的亲民特征和抒情直切、灵动自由、泼辣直白、诙谐风趣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当代审美特征和受众亲和力,传播潜力很大。

  元曲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其所体现的民族交融、互鉴的特征具有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意义。

  元曲的产业开发价值

  元曲兼具文学和戏曲艺术特征,有良好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具有形成多种形式文化衍生产品的潜质(如戏曲、话剧、绘本、美术、教育读本等等),产业开发前景良好。

  元曲内容雅俗共赏,公众对元曲经典耳熟能详,受众群体范围广,具有广泛的传播基础和优势。

  元曲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是当代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社会根脉,具有现代化转化的基础和优势。

  元曲具有开发形成中国特色国际化公共文化产品的基础。元杂剧是中国戏剧文化西渐的先锋,曾被欧洲广为翻译并搬上舞台,对世界戏剧和戏剧理论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

  发掘元曲地域文化价值所面临的困境

  一是对元曲的文学艺术价值研究发掘不足。文学界、史学界对元曲的研究,相较对唐诗宋词的研究而言,在政策扶植、研究力量投入、研究深度和广度、研究人才培养和研究成果创新方面都显得十分薄弱,乏善可陈,导致可资转化应用的成果寥寥。

  二是对元曲的北京地域化、本土化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研究发掘不足。北京对与元曲相关的物质性文化遗存未做系统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对与元曲相关的非物质性文化遗存(故事、传说、戏曲、民俗)也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应用;从政府到民间缺乏对元曲地域文化价值的自觉认同意识。

  三是对元曲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发掘不足。表现在在对元曲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缺少具体规划、政策支持和具体举措。如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等文件中,对于发掘、转化和利用元曲的当代文化价值未做任何提及,反映出在认识、观念和行动方面的缺乏必要的理解和重视。

  四是以元曲为核心内容的公共文化产品产业化开发尚属空白。相比元曲的产业开发潜质和市场预期,围绕元曲的文化创意产业尚不存在,以元曲为载体的国际文化传播价值远未提上日程。

  元曲的文化复兴和艺术再造迎来历史机遇

  中央关于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之都建设的决策,为元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也为元曲文化复兴和艺术再造搭建了难得的舞台。建议将重视和发掘元曲的综合文化价值与内涵,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和目标予以确定,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加以推进。可由国家文化和科研主管部门共同发起实施“元曲复兴计划”,以对元曲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目标,采取措施加强对元曲的理论研究,深刻发掘元曲的文学艺术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当代文化发展价值。通过对元曲的推陈出新,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共文化产品,满足人民高质量的文化需求,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建议北京市将“元曲复兴计划”纳入《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等指导性文件的总体框架,从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高度,统筹协调北京市宣传、文化旅游、文物、教育等部门资源,将元曲打造为建设文化之都和国际交往之都、开展对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高质量文化载体和金色名片。

  多措并举,落实元曲保护、研究、转化和发展目标

  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的同时,北京市应着力从推进文化之都建设的总体布局出发,研究采取具体的行动和步骤,落实元曲转化和发展的各项目标。具体措施可包括:

  在北京设立中国元曲艺术博物馆(研究院),将其建设成为整理、研究、收藏、保护元曲文物及历史档案资料的专门机构,和开展元曲艺术普及和教育、元曲国际学术和演艺交流的平台。

  设立专项,支持扶植对元曲学术和产业应用研究,深度发掘元曲的文学艺术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当代文化价值,为元曲的转化和创新奠定基础。

  设立元曲复兴发展基金,扶植和推动元曲的产业化开发,围绕北京市关于建设演艺之都等目标,形成一批以元曲为核心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打造北京市作为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新的文化竞争力。

  加强对涉元曲文物和非遗的梳理、保护和使用,推动形成一批以元曲艺术为内涵的旅游文化产品,使其成为北京城市中轴线申遗的重要非遗文化支撑和北京旅游的靓丽名片。

  加强以元曲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工程的策划和实施,以国际性的语汇和表现形式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元曲公共产品,助力中国文化对外弘扬和传播。

  推广元曲进课堂活动,开展以元曲为内容的特色地域文化教育,推动元曲在青年学生之中文化认同和普及传承。(作者:孙维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